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础知识必备

(一)减数分裂

1.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2.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5.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三)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的过程。

3.过程

4.结果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受精卵中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2)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

5.意义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2.显微观察

二、通关秘籍

1、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何处?

(1)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有独特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3)分裂结果:一个细胞分裂可得到四个细胞,并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4)形成的是生殖细胞而不是体细胞。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②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具有多样性。

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①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②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具有随机性。

4、观察减数分裂实验

(1)该实验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2)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的细胞分裂图像。

对点训练

1、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解析】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是在间期只复制一次,正确。

2.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正确。

3.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平面,正确;

4.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解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错误。

5.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后置于仅含14N的环境中,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含15N、14N的细胞比例分别是50%、100%()

【解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后置于仅含14N的环境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每一个DNA的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含15N、14N的细胞的细胞比例均为100%。错误

6.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为92条染色体,正确。

7.果蝇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错误。

8.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错误。

9.减数第二次分裂整个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都是1:1()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是1:2,错误。

10.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解析】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正确;

11.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不会大于核DNA数()

【解析】由于核DNA都是分布在染色体上,而一条染色体在DNA复制前,只含1个DNA;复制后,1条染色体含2个DNA,所以细胞内染色体数只能是小于或等于核DNA数,正确。

12.细胞无丝分裂时必须进行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细胞无丝分裂时必须进行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纺锤体和染色体,正确。

1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分裂,着丝点的分裂仅发生在有丝分裂()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而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错误。

14.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a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b,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a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色盲基因数目可能相同()

【解析】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2个色盲基因,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2个或0个色盲基因,正确。

15.MⅡ后期,核DNA与染色单体的数量比是1:1

【解析】MⅡ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无染色单体,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比是1:1,错误。

16.移动到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牵引着移到同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也有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是非同源染色体,错误。

17.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数目与染色体组数目的加倍是同步的()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数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DNA复制而加倍,而染色体组数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而加倍。因此,二者的加倍不同步,错误;

18.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

【解析】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错误;

1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正确。

20.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解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最终生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正确。

21.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DNA全部来自母方,错误22.精卵识别体现了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精卵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析】精卵识别体现了相邻细胞通过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精卵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正确;

2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正确。

24.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解析】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只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正确。

25.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解析】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错误。26.减Ⅱ中期染色体数是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一半()

【解析】减Ⅱ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是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一半,正确。

27.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正确。28.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错误。

29.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解析】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错误。

30.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

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正确。

3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解析】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错误。

31.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解析】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所以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的1/4 以上,错误

32.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解析】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错误33.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解析】受精作用过程中,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正确

34.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基因组成相同()

【解析】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错误。

35.某AABb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AAb、Aab、B、B四个精子, Aab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解析】已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Aab精子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而Aa的出现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正确。

36.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 )

【解析】在图乙A时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的比例为1:2:2,正确。

37.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

【解析】高等动物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三种,错误,

38.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正确。

39.人体细胞睾丸和卵巢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中X染色体的条数最多分别是2条和4条()

【解析】卵巢中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只有2条X染色体存在,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也最多有2条X 染色体出现,错误。

4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解析】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即联会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故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关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正确顺序是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错误。

41.图示模型为有关生理结构或过程,若图示为减数分裂过程,则A可代表卵原细胞,B为第一极体,C为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解析】若图示为减数分裂过程,则A可代表卵原细胞,B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C为第二极体和卵细胞,错误。

42.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该细胞可能是由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的

【解析】该细胞可能是由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的,也可能是间期基因突变的结果,正确。

43.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

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解析】图乙中的bc段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代表前期和中期,图丙中的hj段代表的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加倍,但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正确。

44.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解析】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所含染色体数目应该是4的整倍数,若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正确。

45.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解析】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若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正确。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定时练:减数分裂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生物定时练 考试范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命题人:王燕审题人:任金红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2.理论上同卵双胞胎有完全相同的DNA,实际上他们的基因也不完全一样,消灭差异缘由可能是 A.父亲或母亲在形成生殖细细胞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自由组合 B.父亲或母亲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D.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细胞的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3.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其次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着丝点分裂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削减 B.后者在后期时细胞内存在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C .中期时后者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是前者的两倍 D .前期时前者细胞内性染色体的数量是后者的两倍 4.下面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对两图所示的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基因重组 B.图a中染色体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C.基因的数目和排列挨次均发生转变D.图b中染色体的变化只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 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6.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 A.雌:雄=1:1 B.雌:雄=1:4 C.A:a=1:1 D.AA:aa=1:1 7.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肯定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育大菌落酵母菌时消灭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消灭3:1的性状分别比 ⑤受精卵分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特别分别,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8.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看到 D.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别符合基因的分别定律 9.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状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础知识必备 (一)减数分裂 1.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2.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5.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三)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的过程。 3.过程

4.结果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受精卵中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2)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 5.意义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2.显微观察 二、通关秘籍 1、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何处? (1)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有独特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3)分裂结果:一个细胞分裂可得到四个细胞,并且染色体数目减半; (4)形成的是生殖细胞而不是体细胞。 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②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具有多样性。

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四、细胞分裂中几个概念的分析 1、基本概念理解 (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相互配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不同的一般指性染色体,如X、Y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2)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四分体 2、几种数量关系 (1)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2)染色单体数:若有染色单体,则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若无染色单体则为零 (3)DNA分子数:若有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若无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4)三者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 染色单体数=2倍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其他时期: 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0; 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5)细胞数目关系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子细胞 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1个极体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五、减数分别与遗传定律之间的关系 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三大遗传规律都是研究亲代的性状在子代中的表现问题。无论哪个规律研究什么性状,亲代性状要在子代中表现出来,都必须经减数分裂、受情作用和个体发育三个阶段,但受精作用与个体发育不过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Word版含答案

第1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一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4.受精作用

(必修2 P20图2-5改编)(1)双亲对子代的贡献不一样。母亲除了提供一半的核基因之外,还提供了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__,如线粒体内含有的DNA。 (2)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质基因(2)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的需要 【真题例证·体验】 (2017·高考全国卷Ⅱ)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解析:选D。题图A、B所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上有染色单体,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两个图示的差异反映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B不符合题意;题图C、D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此时细胞中应该没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考法纵览·诊断】 (1)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2018·全国卷Ⅲ,T4A](√)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7·天津卷,T4D](×) (3)右图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 [2017·海南卷,T21D](×) (4)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 [2016·浙江卷,T3C改编](√) (5)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他细胞的2倍 [2014·天津卷,T1D](×) 【长句特训·规范】 下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过程________。 (2)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细胞,乙细胞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 (3)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部位 (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 ..和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消失的时期 ..和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④(2)初级精母没有(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4)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1.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减数分裂辅导讲义学案

含量改变:(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例题:下图是某动物(2n=8)分裂后期细胞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确定是第一极体 B.图示结果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造成的 C.该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D.该动物的生殖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 3.配子的形成过程 类别 异同 精子的形成卵子的形成 不同 场所睾丸卵巢 细胞质分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

点裂方式胞不均等分裂 变形有无 结果 1.形成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或基因型的特点——“两两相同,并且互补” (1)两两相同: 减数其次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所以形成的子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两两相同的。 (2)互补 (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状况): 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彼此分开,所以互补。 2.性原细胞的增殖方式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都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3.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正常状况下)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极体。 4.减数分裂的核心改变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核心改变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别,所以染色体的行为改变是四分体的形成、排列、分开。 (2)减数其次次分裂的核心改变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别,但要留意此时无同源染色体。 例题:高等生物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A.精子的头部进入到卵细胞内 B.受精卵中的养分物质来自卵细胞 C.精子的细胞膜与卵细胞的细胞膜融合 D.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4.受精作用的过程、结果及意义 1.过程 (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困难的生理反应,以阻挡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2.结果

2021版高考人教版通用生物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Word版含答案

讲核心考点·全突破 考点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的辨析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除外)。 ③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配对。 ④举例:图中的1和2、3和4。 (2)非同源染色体。 ①来源:可以都来自父方或母方,也可以由来自父方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组成。 ②形状和大小:一般不相同。 ③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配对。 ④举例:图中的1和3、2和4、1和4、2和3。 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3)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 (4)举例:图中的1和2、3和4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a和b(b′)、a′和b(b′)、c和d(d′)、c′和d(d′)。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a和c(c′)、a′和c(c′)、a和d(d′)、a′和d(d′)、b和c(c′)、b′和c(c′)、b 和d(d′)、b′和d(d′)。 4.交叉互换: (1)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2)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3)交换对象:等位基因交换。 (4)结果: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如图,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和Ab、aB 4种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5)意义:丰富了配子的类型,增强了有性生殖生物的变异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考点一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概念剖析 2.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 (1)同源染色体: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2)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期)。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4)互换 ①时期: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 ②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③图示 ④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 ⑤结果及意义: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染色单体未交换)和Ab、aB(染色单体交换的结果)四种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1.有同源染色体是否就能形成四分体? 提示并非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存在四分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特有的现象,有丝

分裂过程中虽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进行联会,故不存在四分体。 2.同源染色体大小一定相同吗?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举例说明。提示同源染色体也有大小不同的,如人类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1.(2023·江苏涟水县高三期中)下图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是等位基因 B.1与5是非等位基因 C.4与7可以一起进入配子 D.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1与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为相同的基因,A错误;1与5位于同一条染色单体的不同位置,为非等位基因,B正确;当着丝粒分裂时,4与7各自随所在的染色体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5与6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D错误。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周期性 B.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或卵巢中 C.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 D.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A错误;高等雄性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中,高等雌性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卵巢中,B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胞,C错误;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1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十二)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21·辽宁卷)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下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 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A.1/2B.1/4C.1/8D.1/16 B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进行减数分裂的子细胞中只有1/4Aabb和2/4AaBb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Ⅰ才能产生AAbb的细胞,则概率为1/4×1/2+2/4×1/4=1/4,B正确。 2.(2021·北京卷)下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12条染色体 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含有同源染色体 D.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A解析:图中显示是四分体时期,即减数分裂Ⅰ前期联会,每个四分体有2条染色体,图中有12个四分体,共24条染色体,A错误,B正确;一个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每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体,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D正确。 3.(2021·山东潍坊月考)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2N=32),雄蜂为单倍体。下图为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染色体未全部呈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雄蜂的精原细胞和精细胞中核DNA含量相同 B.雄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未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雄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都含有32条染色体 D.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提高了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 D解析:雄蜂的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假减数分裂,据图分析可知,其产生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核DNA含量相同,A正确。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雄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雄蜂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为32条;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所有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因此,雄蜂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含有32条染色体,C正确。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并没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没有体现多样性,D错误。 4.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大小有所不同,着丝粒较大的染色体更易与酪氨酸化(Tyr)纺锤丝分离,并与去酪氨酸化(dTyr)的纺锤丝结合,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卵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离 B.图中细胞分裂后有dTyr纺锤丝微管的一端将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C.图中同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需要纺锤丝的牵引 D.与卵细胞同时形成的极体中着丝粒小的染色体较多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总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总结 1.课本知识点:(名词概念等)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注: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目的不同。 第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由早期胚胎的细胞经有丝分裂、分化过程形成的。 同源染色体: (对)a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Y)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2.课本知识点总结补充 1、减数分裂的特点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2、几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 1、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点数,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2、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一个着丝点上连接着的两条相同的染色单体,其整体是一条染色体。染色单体存在的时期是染色体复制之后着丝点分裂之前。 3、不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比较见下表: (二)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练习 (1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解析)

练案[12] 必修部分模块一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20·河南高三月考)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可能不同 B.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不一定会进行联会配对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自由组合有关 D.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可能会移向细胞同一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可能不同,A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配对,B项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C项错误;如果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正确。故选C。 2.(2019·河南高三月考)下图是同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图①所示的细胞中会发生A-T和U-A的碱基配对 B.图②所示的细胞中,先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图②、③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是图④所示细胞的二倍 D.四幅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 [解析]图①所示的细胞为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过程中会发生A-T的碱基配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会发生U-A的碱基配对,A项正确;图②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时发生的,B项错误;图②、③、④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都是两个,C项错误;四幅图所示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可以同时在生殖器官如睾丸中发生,D 项错误。故选A。 3.(2019·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的名称是( )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B.三倍体西瓜植株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 D.四倍体生物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3.如图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ef段C.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cd 段的某一时期 4.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交换能增加后代的变异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 C.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不同基因组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5.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细胞中的3号染色体,A/a和B/b表示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 A.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 和Ab C.产生图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1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含答案)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 优化集训1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常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该过程?( ) 2.受精作用的结果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C.精子染色体加倍 D.受精卵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同 3.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该病是由亲代产生配子时哪种细胞分裂异常所致?( ) 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是( ) A.DNA分子复制 B.出现纺锤体 C.着丝粒分裂 D.同源染色体配对 5.正常情况下,人类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44+XX B.44+XY C.22+X D.22+Y

6.某动物处于正常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动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相比,后者特有的现象是( ) A.染色体复制 B.细胞质均等分裂 C.着丝粒分裂 D.同源染色体分离 8.下图表示某生物(2n=4)体内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其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记为A、a和B、b,不考虑交叉互换,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0.(2021浙江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一名男子等比例地产生AB、Ab、aB、ab 4种精子,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11.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可能是两个第二极体 12.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2个单倍体核 B.图示细胞可能处于末期Ⅱ C.该细胞正在形成核膜 D.核中的2条染色体由同一染色体复制而来 13.(2021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期中)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高中生物高考4 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刷试题)-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原卷版)

2021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4.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A组基础巩固练 1.(不定项)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交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2.(2018年山东烟台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4.如图甲、乙、丙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 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 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C.若丙细胞为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甲细胞着丝粒分裂前形成2个四分体 5.(2018年河南安阳诊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 A.甲过程可以发生在睾丸或卵巢中 B.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中 C.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乙、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甲的二倍 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A.2种和2种 B.4种和2种 C.2种和4种 D.8种和4种 7.如图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甲细胞的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8.下面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分析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3.通过细胞分裂图像辨析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1.减数分裂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 a.请据图(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初级性母细胞)描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提示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 b.受精卵中1号染色体某位置有A基因,则3号染色体相同位置是A或其等位基因。c.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吗?有丝分裂后期图中1号和5号是同源染色体吗? 提示存在;不是。 易错提醒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未必都相同;形状、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②非同源染色体 指形状、大小一般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的染色体。如图受精卵中的1和2(或4)、3和2(或4)。 前挂后连细胞中的每套非同源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3)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提醒①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特有的现象,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进行联会,不存在四分体。 ②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5)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的现象。如图就发生了染色体互换,据图分析互换的意义是增加了配子的种类。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盐城高三模拟)如图为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的染色体行为。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 B.雌果蝇体内可能发生这种变化 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D.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2.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3.如图为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进行两次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粒分裂,则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 B.若甲为精原细胞,则丙可能是精细胞,也可能是极体

C.若丙为精细胞,则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出现 D.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现四分体,则乙细胞中不存在X染色体 4.下列对一成年男性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精子核中含有染色体23条、DNA分子23个、无同源染色体 B.减数分裂Ⅰ前期有四分体23个、染色体形态24种、着丝粒46个 C.有丝分裂中期含有92条染色单体、23对同源染色体、23个四分体 D.减数分裂Ⅱ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5.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互换)() A.2个B.3个 C.4个D.5个 6.如图表示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某动物细胞,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为雌性,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此时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C.图中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四分体 D.该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产生一个卵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 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以上的细胞质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遗传专题(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三讲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学习目标 一.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与过程 知识讲解 1.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2.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3.精子的形成过程 (1)概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经过两次连

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再经过精细胞的变形,就形成了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2)示意图: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1)减数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2)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减Ⅰ前期) (3)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减Ⅰ前期) (4)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Ⅰ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1)染色体不再复制。(减Ⅱ前期)

(2)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减Ⅱ后期)(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3)有关概念 (a)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为一个四分体。 (c)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 (d)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针对训练: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2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1.减数分裂的概念理解 2.把握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连线) 3.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4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5.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 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步骤 ①装片制作(与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相同)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②显微观察 考向一辨析相关概念,理顺减数分裂过程 1.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定相同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但是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体X与Y,A错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解题技巧 “四看”法判断同源染色体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必修1第四单元第2讲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练案[12]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百合(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Ⅰ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D.两个子细胞中各含有6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染色体复制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已经完成,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减半,B项正确;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C项错误;经减数分裂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成单存在,D 项错误。 2.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C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受精时,雌雄配子相互识别和相互融合的原理不同 D.受精前卵细胞代谢异常活跃,受精后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每个卵细胞从初级卵母细胞中继承的细胞质大于初级卵母细胞的1/4,A错误;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因为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随机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B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相互识别和相互融合的原理不同,前

者是糖蛋白的识别,后者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相比,受精卵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快,D错误。 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甲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乙细胞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丙细胞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丙中的M、m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 4.(2023·山西稷山县稷山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B.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DNA含量等于父方 C.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不利 D.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2对染色体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如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A正确;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但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母方,因此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DNA含量比父方更多,B错误;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故减数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案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细胞结构与减数分裂的关系(生命观念)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比拟与分类: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科学思维) 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科学探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间期 ⎩⎨⎧ 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 比拟工程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 同 点 场所 睾丸 卵巢 细胞质分裂 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①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②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提示: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 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提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也会产生基因重组。 3.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提示: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别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6.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的根底是精子和卵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7.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提示: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即着丝点分裂时。(间期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