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局部战争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二战以后各国军事冲突总结第一次中东战争是1948年以色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它使以色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英帝国托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
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
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背景【分裂&领土争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的战败,国联授权英法两国临时殖民统治今天土耳其以南的前奥斯曼各省。
这两个国家随心所欲地划了边界,将这个地区分成四部分。
他们中的三个就是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
第四部分建立起来时叫做“叙利亚南部”,当时的官方名字是巴勒斯坦英帝国托管地。
英国人重新修订过它的边界,但是按照丘吉尔的意愿这个地区被沿着约旦河分成两个行政区域。
约旦河以东的部分是外约旦,后来成为约旦王国,而河西区仍然保留原来的名称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变成犹太复国主义的中心,并且渐渐的有大量犹太移民涌入。
(他们大部分是为了逃离在欧洲的越来越多的迫害。
)这场移民立即遭到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当地的阿拉伯人反抗英国人,也经常性地攻击人口增长中的犹太人。
这些零星的攻击开始于1920年4月耶路撒冷大屠杀和1921年的雅法骚乱。
在1936年到1939年的大起义期间,阿拉伯人的总罢工和骚扰目标既包括英国人也包括犹太人。
这些攻击产生三种结果:第一,导致犹太地下民兵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哈迦拿,它在1948年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使人们明晰这两个群体是不可调和的,产生了隔离开他们的想法。
第三,英国人发表1939年白皮书,平息阿拉伯人的反抗,同时也严格控制犹太移民。
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实际上的移民数量限定并未奏效。
白皮书协议也激化犹太人口,而且令他们在战后不再同英国合作。
与此同时,周围许多阿拉伯国家从殖民统治下建立。
1946年,外约旦从不列颠赢得独立,尽管仍然处在英国的强烈影响下。
1936年英埃条约中的条款包括不列颠维持苏伊士运河的防卫。
世界局部战争12种典型类型分析作者:杨恕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第16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没有再爆发过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它造成的损失累计起来人员伤亡达到千万,财产损失数万亿美元,比世界大战毫不逊色。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争取和平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战争力量,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
但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
我们尝试根据战争的目的,即发动战争一方的动机,对二战结束后的战争进行分类。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仅仅是战争的目的,关于战争的其他因素不在考虑之列,而对战争中改变目的的,以开始时的目的为据,如此所作分类大致如下:1. 为实现国家统一而进行的战争,典型如朝鲜战争。
对于朝鲜战争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北朝鲜的目的在于统一是明白无误的。
2. 为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战争,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越南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等。
3. 为建国权力而进行的战争,如中东战争。
1947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阿拉伯国家决定以武力消灭以色列,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4. 由边界领土争端引起的战争,如两伊战争、印巴克什米尔战争、马岛战争等。
两伊战争是伊朗和伊拉克为争夺阿拉伯河的航道控制权和部分有争议的边界领土所引起的,其中也掺杂着深刻的宗教矛盾和民族仇恨;印巴克什米尔战争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引起的;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进行的战争。
5. 反恐战争。
“9·11”恐怖袭击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之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主要目的在于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持。
6. 内战,这里专指国家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为争夺国家权力而展开的战争,不包括其它,这样的例子很多。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一、当代局部战争的发展和类型局部战争是在一定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战争。
二战结束以来,新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但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伏彼起,一直没有停息过。
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到80 年代末,世界共发生过1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96%以上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第三世界地区,而欧洲则相对稳定,所占比例不到4%。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战后亚、非、拉兴起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风暴,民族解放战争在战后,特别在60 年代以前的局部战争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60年代后,民族独立国家间的局部战争和边界冲突又频繁发生。
第二,由于美苏争霸具有全球性质,因此,这一时期的局部战争及地区冲突具有分散化的特点。
第三,欧洲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直接对峙的地区,因此,它虽是美苏两霸争夺的重点,但谁也不敢贸然在这里动武。
同时,美苏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需要,对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严加控制,这一地区的一些潜在矛盾被压制下来。
第四,西欧是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和资本高度国际化,这也制约了战争在这里的发生。
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是两极冷战结构全面解体前夕的一次重要局部战争,反映了两极结构即将崩溃,世界更加向多极化发展的一些特征。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世界格局的这种急剧变化给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原来的一些热点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解决或出现了政治解决的前景,如中东、阿富汗、柬埔寨、尼加拉瓜等。
与此同时,欧洲却亮起了红灯。
在东欧和原苏联大部分地区,由于民族争端和领土要求而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连续不断,而且呈现出长期化的特征。
从二战结束到80年代末爆发的1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和民族主义者领导人民进行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武装斗争,人民武装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61962中印战争又称中印边境战争,1962年10月,印度在英国支持下,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大规模的武装行动,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所以在中国普遍称这场战争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这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第一个反侵略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
它融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为一体,充分反映了边境地区反侵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了中国军队在高山密林高原严寒地区作战范例。
1965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
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
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
随后,双方陷入僵局。
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苏联斡旋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
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1967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
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
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
1968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战争,1967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政府由于国内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而陷入困境。
1968年1月5日,杜布切克就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有摆脱苏联绝对控制的趋势。
3月23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高层选举中,亲苏派主要成员被解除职务。
4月,苏联数次发表声明和警告,企图制止捷克斯洛伐克走向独立及民主。
二战以后世界发生的战争标签:二战后战争世界战争局部高科技战争1) 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1946.12.29-1954.7.21)〖2〗2)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1948.5.15-1949.7)〖3〗3) 美国侵朝战争(1950.6.25-1953.7.27); 〖4〗4) 美国雇佣军自洪都拉斯入侵危地马拉, 推翻阿本斯合法政府(1954.6.18)〖5〗5) 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的苏彝士运河战争(1956.10.29-11.6);6) 联合国军进驻刚果(1960.7-1964.6.30) 由比出兵刚果引起7) 美国侵越战争(1961.5.11-1963; 1964-1968; 1969-1973.1.27); 〖6〗8) 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内政(1965.4.28-9.3)〖7〗9) “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6.5-6.10)10) 柬埔寨人民抗美救国战争(1970.4.30-1975-4.19)11) 安哥拉战争(1975-1976 苏古巴支持安人运, 1992- ) 〖8〗12) 苏古武装干涉安哥拉(1975.7-1988.8.22)〖9〗13) 苏古支持的雇佣军入侵扎伊尔的沙巴战争(1977.3.8-5.26)14)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1979.12.25-1989.9);15)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1979.12.27-1989.2.15);16) 南非入侵安哥拉(1981.8-1988.8.22);17) 马岛战争(1982.4.2-6.14)〖10〗18)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6.4-1985.6)19) 美国侵略格林那达的战争(1983.10.25-12.12);20) 美国入侵巴拿马(1989.12.20) (捉拿诺列加)21)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战争(1990.8.2-8.3)2. 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 多数由于民族的或宗教的领土的纷争引起的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0.25-1949.1.1);2) 巴基斯坦阿富汗武装冲突(1955)3) 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战争(1955)4) 尼加拉瓜与洪都拉斯边境冲突(1957)5) 中印边界战争(1962.10.20-11.21)〖11〗6)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边境武装冲突(1963.9-10沙漠战争; 1976.3-1983.2)〖12〗7)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武装冲突(1963-1965)8) 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武装冲突(1964)9) 索马里与肯尼亚边境武装冲突(1964-1967)10)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8.25-9.23);11) 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足球战争”(1969)12) 约巴武装冲突(1970.9-1971.7)〖13〗13) 叙利亚约旦边境冲突(1971-1980)14)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11.21-12.17);15) 坦桑尼亚与乌干达战争(1972、197810.30-1979.11.中)16) 伊拉克科威特边境武装冲突(1973)17)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1973.10.6-10.24)18) 土尔其武装干涉塞埔路斯(1974)19) 叙利亚干涉黎巴嫩内战(1975-1976)〖14〗20) 黎巴嫩战争(1975.4-1976.10; 1981.2.1- 1982.6.6-1985.6)21) 印尼入侵东帝汶事件(1975.12.17)22)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边境武装冲突(1976.3-1983.2)23) 西撒哈拉战争(西毛间的武装冲突) (1976-1978)24)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欧加登战争(1977.7-1978.3)25) 民主也门和阿拉伯也门边境武装冲突(1979)26) 埃及与利比亚边境武装冲突(1980)27) 两伊战争(1980.9.221982.6; 1982.7-1984.3; 1984.4-1988.8.20)〖15〗29)马岛战争(1982)29) 利比亚对乍得战争(1983.6-1988.5)等。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战使得欧洲陷入了一片废墟,许多国家经济完全崩溃。
同时,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
首先,战后欧洲经济一片凋敝。
大规模的战争摧毁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工业生产能力。
此外,战争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
欧洲国家陷入了贫困和混乱之中,亟需重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欧洲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实施经济计划、加强国际合作和接受美国援助等。
这些努力最终使得欧洲经济逐渐恢复,并建立了欧盟等国际组织,促进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其次,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全球两个超级大国。
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各国追随的榜样,其资本主义制度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模式。
与此同时,苏联以其持续扩张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挑战着美国的统治地位。
这使得世界陷入了美苏两个阵营的对立与较量,形成了所谓的“冷战”格局。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经济和军事竞争,并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到世界各地。
这一时期世界格局紧张而动荡,任何一个局部冲突都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此外,二战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这些组织的出现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
此外,各国也通过签订一系列的国际条约和协议来规范国际关系,减少冲突和争端。
这样的努力使得世界各国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和平发展,并为未来的世界格局打下了基础。
然而,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冷战带来的世界分裂形势使得许多国家陷入了战争和冲突之中。
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都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其次,冷战期间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加剧了全球资源的争夺,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紧张局势和贸易战。
最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世界也进入了一个多极化的时代。
现在不再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而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力。
《战争简史》选修课考试1、试论二战后局部战争频发的主要原因。
(600字)2、试论述经济危机对世界大战爆发产生的影响。
(600字)原因:(1)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导致民族独立战争;(2)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导致战争;(3)地区霸权国家的扩张;(4)各国间的领土纠纷导致战争(5)国家分裂(6)民族矛盾(7)宗教矛盾纵观世界,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一直没有间断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印巴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战争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邓小平根据70年代以后美苏两霸激烈争夺的形势,一针见血地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
”“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
”“当今世界不安宁来源于霸权主义的争夺”。
“战争是同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在这些论述中,邓小平不仅谴责和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且也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搞霸权主义,也会成为战争的主要策源地。
苏联的解体结束了两个超级大国对峙争霸的局面。
但是,霸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仍然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生了10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大多数都有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深刻背景。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二、地区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乱的重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局部战争史表明,地区霸权主义在破坏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引起地区动乱,导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某些中小国家依仗其在地区范围内具有的较强实力,在超级大国的支持或怂恿下,推行扩张政策,蓄意制造事端,向邻国挑起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
这些国家虽然能量不大,但野心颇大,常常是地区动乱的直接肇事者和局部战争、武装冲突的重要策源地。
中国和越南曾有过一段"恩深、义重、情长"的美好时光;"友谊之光,万世辉煌"曾是越南伟人胡志明生前的宏愿。
战争的祸根二战之后的冲突战争的祸根:二战之后的冲突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并没有迎来持久和平,相反,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这些战争的发生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战争的祸根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二战结束后发生的冲突,并分析这些冲突的原因。
1. 冷战的爆发二战结束后,欧洲出现了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局势,即所谓的冷战。
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东西方势力的对抗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
整个冷战时期,世界局势时刻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
冷战使得全球局势紧张,引发了多次局部战争和冲突。
2. 北约与华约的冲突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成为两个主要的军事联盟。
北约由美国及其盟国组成,而华约则由苏联及其盟国组成。
这两个军事联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各自的利益,导致多个地区陷入冲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越南战争,成为冷战时期冲突的一个缩影。
3. 中东地区的不稳定二战后,中东地区成为全球最为紧张和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以巴冲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崛起以及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导致中东地区发生了多次冲突和战争。
这些冲突不仅伤及当地民众,也对全球的能源安全造成了威胁。
4. 非洲的武装冲突二战以后,非洲成为了世界上冲突最为频繁的大陆之一。
种族、宗教和资源争夺等问题导致非洲多个国家陷入战争和冲突。
如刚果战争、索马里内战等,给非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
5. 民族独立与领土争端二战之后,许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但这种过程并不总是和平进行。
领土争端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如巴基斯坦与印度的领土争端、中亚地区的冲突等。
这些冲突往往牵涉到民族、宗教、历史等多个复杂因素,难以解决。
6. 经济利益与利益冲突战争和冲突往往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连。
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引发冲突的重要原因。
各国为了争夺资源,甚至不惜诉诸武力。
例如,中东地区的石油战争就是以经济利益为导火索的战争。
综上所述,二战结束后的冲突并非偶然和孤立的事件,它们是全球战略、政治、经济等多个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1) 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 (1946.12.29-1954.7.21)〖2〗2)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1948.5.15-1949.7)〖3〗3) 美国侵朝战争(1950.6.25-1953.7.27); 〖4〗4) 美国雇佣军自洪都拉斯入侵危地马拉, 推翻阿本斯合法政府(1954.6.18)〖5〗5) 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的苏彝士运河战争(1956.10.29-11.6);6) 联合国军进驻刚果(1960.7-1964.6.30) 由比出兵刚果引起7) 美国侵越战争(1961.5.11-1963; 1964-1968; 1969-1973.1.27); 〖6〗8) 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内政(1965.4.28-9.3)〖7〗9) “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6.5-6.10)10) 柬埔寨人民抗美救国战争(1970.4.30-1975-4.19)11) 安哥拉战争(1975-1976 苏古巴支持安人运, 1992- ) 〖8〗12) 苏古武装干涉安哥拉(1975.7-1988.8.22)〖9〗13) 苏古支持的雇佣军入侵扎伊尔的沙巴战争(1977.3.8-5.26)14)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1979.12.25-1989.9);15)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1979.12.27-1989.2.15);16) 南非入侵安哥拉(1981.8-1988.8.22);17) 马岛战争(1982.4.2-6.14)〖10〗18)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6.4-1985.6)19) 美国侵略格林那达的战争(1983.10.25-12.12);20) 美国入侵巴拿马(1989.12.20) (捉拿诺列加)21)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战争(1990.8.2-8.3)2. 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 多数由于民族的或宗教的领土的纷争引起的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0.25-1949.1.1);2) 巴基斯坦阿富汗武装冲突(1955)3) 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战争(1955)4) 尼加拉瓜与洪都拉斯边境冲突(1957)5) 中印边界战争(1962.10.20-11.21)〖11〗6)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边境武装冲突(1963.9-10沙漠战争;1976.3-1983.2)〖12〗7)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武装冲突(1963-1965)8) 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武装冲突(1964)9) 索马里与肯尼亚边境武装冲突(1964-1967)10)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8.25-9.23);11) 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足球战争”(1969)12) 约巴武装冲突(1970.9-1971.7)〖13〗13) 叙利亚约旦边境冲突(1971-1980)14)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11.21-12.17);15) 坦桑尼亚与乌干达战争(1972、197810.30-1979.11.中)16) 伊拉克科威特边境武装冲突(1973)17)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1973.10.6-10.24)18) 土尔其武装干涉塞埔路斯(1974)19) 叙利亚干涉黎巴嫩内战(1975-1976)〖14〗20) 黎巴嫩战争(1975.4-1976.10; 1981.2.1- 1982.6.6-1985.6)21) 印尼入侵东帝汶事件(1975.12.17)22)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边境武装冲突(1976.3-1983.2)23) 西撒哈拉战争(西毛间的武装冲突) (1976-1978)24)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欧加登战争(1977.7-1978.3)25) 民主也门和阿拉伯也门边境武装冲突(1979)26) 埃及与利比亚边境武装冲突(1980)27) 两伊战争(1980.9.221982.6; 1982.7-1984.3; 1984.4-1988.8.20)〖15〗29)马岛战争(1982)29) 利比亚对乍得战争(1983.6-1988.5)等。
3. 发达国家集体制裁地区霸权国家的战争, 如1) 海湾战争(1991.1.17-1991.2.24-1991.2.28)2)科索沃战争(1998-1999)3)阿富汗战争(2001)4)伊拉克战争(2003)5)格俄冲突(2008)4. 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战争如1) 印尼人民反对英荷武装干涉的民族独立战争(1945.9-1946.11.15;1947.7.21-1948.1.17; 1948.12.19-1949.1);2) 希腊革命战争(1946.3.30-1949.10.6)3) 马达加斯加反法武装起义(1947-1949);4) 埃及民族解放战争(1952.7.22-7.26);5) 肯尼亚农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茅茅运动)(1952.10-1956.10.21)6) 阿尔及利亚抗法解放战争(1954.11-1962.3.19);〖17〗7) 阿曼抗英武装起义(1955.11-1959)〖18〗8) 喀麦隆反殖民主义武装斗争(1956.7-1960.1)9) 西撒哈拉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武装起义(1958-1975.11)10) 安哥拉民族解放战争(1961.2.14-1975.1);11) 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群岛民族解放战争(1961.1.23-1974.9.24);12) 厄里特里亚解放阵线的武装斗争(1961.9- )13) 莫桑比克民族解放战争(1964.9.25-1974.9.7)〖19〗14) 津巴布韦人民武装斗争(1966.4.28-1980.4.18)〖20〗15) 纳米比亚人民武装斗争(1966.8.26-1988.12.22)16) 越南全国解放战争(1973-1975.4.30)5. 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武装或干涉冲突以及苏东解体的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1) 苏联武装干涉捷克斯洛伐克(1968.8.20-10);2) 中苏边界冲突(1969.3.2; 1969.3.15); 〖21〗3) 中越边界冲突(1979.2.17-3.16);4) 纳卡(纳戈尔诺—卡巴拉赫)种族归属战争(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1988.2.28-4) 克罗地亚共和国内战(1991.6.25-1992.2.21)5) 波黑战争(1992.4- );6) 阿布哈兹问题武装冲突(格——阿) (1992.8-1994 )7) 车什共和国独立战争(1994-1995)6. 民族独立国家内部矛盾激化爆发的战争如1)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6-1950.5)2) 菲律宾内战(1946.7.4-1954)3) 希腊内战(1946-1949)4) 印度特伦甘纳武装斗争(1946.9-1951.10)〖22〗5) 巴拉圭国内武装起义(1947-1948)6) 哥斯达黎加国内战争(1948)7) 马来亚内战(1948.12- )8) 缅甸内战(1948-1989; 1989- )9) 哥伦比亚国内武装起义(1948.3-4)和游击战争(1948-1986.9)10) 玻利维亚人民武装起义(1952)11) 古巴国内战争(1953.7.26; 1956.11.25--1959.1.1)12) 越南内战(1955-1960);13) 伊拉克人民武装起义(1958)〖23〗14) 巴拉圭人民武装斗争(1958-1961)15) 多米尼加人民反独裁斗争(1959)16) 中国西藏平叛 (1959)17) 内战(1959-1962)18) 尼加拉瓜人民反独裁斗争(1959-1963)19) 危地马拉反美反政府武装斗争(1960-1962)20) 海地人民反独裁武装斗争(1960-1962)21) 危地马拉左派游击队反政府武装(1961- )22) 阿拉伯也门内战(1962-1970)23) 卢旺达内战(1962~1994; 1994- )24) 塞埔路斯内战(1963-1967)25) 哥伦比亚游击队反政府武装(1965- )〖24〗26) 泰国普潘山区武装斗争(1965.8.7- )27) 佐尔法地区(阿曼一省)武装斗争(1965.6.9-1975.12)28) 乍得人民武装斗争(1966.6-1979)29) 尼日利亚内战(比夫拉战争, 1967.6-1970.1.15)30) 西班牙巴斯克家园和自由组织运动(1968- )31) 菲律宾新人民军的游击战争(1969- )32) 萨尔瓦多内战(1970.10-1985.11.4)33) 南也门和北也门边境冲突(1970-1990.5.22)34) 孟加拉内乱(1971- )35) 智利反政府叛乱(1973)36) 黎巴嫩内战(1975-1976)37) 埃塞俄比亚内战(19751978)38) 莫桑比克内战(1976-1992)39) 阿富汗内战(1978-1979)40) 乍得内战(1980.3-1986.10.16) 1980.10.-1981.11, 利比亚介入41) 秘鲁光辉道路游击战争(1980.5- )42) 萨尔瓦多内战(1981-1992)43) 斯里兰卡内战(1983-1987)44) 尼加拉瓜内战(1983-1990)45) 苏丹内战(1983- )46) 土尔其库尔德斯坦游击战争(1984- )47) 利比里亚内战(1989- )48) 克什米尔内乱(1990- )49) 安哥拉内战(1992~- )50) 阿富汗内战再起(1992.4- )51) 索马里军阀混战(1992.5- ; 1993.12.4 美国出兵-1994.3)52) 柬埔寨内战再起(1993.8- )53) 也门内战(1994.2.20-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