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原理及优势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数字助听器原理及核心技术数字助听器是一种能够提供听觉增强和辅助功能的设备,它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改善听力障碍者的听觉体验。
数字助听器的原理和核心技术涉及到声音采集、信号处理、放大和输出等方面。
数字助听器的原理首先涉及声音采集,它通过麦克风将环境中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麦克风是数字助听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特点,以确保准确捕捉到声音信号。
接下来是信号处理,数字助听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
信号处理的目标是增强语音信号的清晰度和可听度,并抑制噪声的干扰。
常见的信号处理算法包括降噪、动态压缩和频率分析等。
降噪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环境噪声,使听力障碍者能够更好地聆听语音。
动态压缩算法可以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自动调整声音的放大程度,使声音在适当范围内保持一致。
频率分析技术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分离和调整,进一步提高听力效果。
然后是放大,数字助听器通过放大被处理过的声音信号,使其达到听力障碍者可以听到的合适音量。
放大功能是数字助听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实现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使用数字放大器,它可以根据个人听力损失的程度和频率特点进行精确调整,以在保证听觉舒适度的前提下提供最佳的放大效果。
最后是输出,数字助听器将经过处理和放大的声音信号通过耳机或扬声器输出给听力障碍者。
耳机是数字助听器的常见输出设备,它可以将声音直接传递到听力障碍者的耳朵中。
耳机的选择要考虑到舒适度、音质和适应性等因素。
扬声器是另一种输出方式,它可以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听力障碍者的周围环境中。
扬声器的选用要考虑到声音的覆盖范围和环境噪声等因素。
除了以上的原理和核心技术,数字助听器还可以配备一些附加功能,如无线通信、音频输入和数据存储等。
无线通信功能可以使数字助听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实现音频传输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音频输入功能可以通过外部音源输入声音信号,如手机、电视等,从而拓展数字助听器的应用范围。
测听力机的原理和应用一、听力机的原理听力机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人们听力能力的设备。
它基于听觉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播放特定的声音和频率,并记录用户对这些声音的感知能力,从而评估他们的听力水平。
听力机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音生成与传输:听力机通过内置的喇叭或耳机产生声音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用户的耳朵中。
这些声音信号可以是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用于评估用户对不同音频的感知程度。
2.声音接收与处理:用户使用听力机时,耳朵会接收到来自设备中产生的声音信号。
听力机通过内置的麦克风或传感器接收用户的耳朵接收到的声音,并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可以包括音频信号的滤波、增益调节等,以确保用户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
3.听力测试与评估:听力机通常具有内置的听力测试功能,可以对用户的听力水平进行评估。
测试过程中,设备会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并记录用户对这些声音的感知程度。
根据用户对不同声音的反应,听力机可以评估用户的听力水平,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善方案。
二、听力机的应用听力机作为一种辅助评估和改善听力能力的设备,在很多场合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临床医学:听力机在临床医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医生可以利用听力机对患者的听力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听力问题,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听力机还可以用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听力功能。
2.教育领域:听力机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可以使用听力机对学生的听力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听力问题。
此外,听力机还可以用于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改善听力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音频工程:在音频工程领域,听力机被用于音频设备的测试和校准。
通过将听力机与其他音频设备连接,可以对其声音的准确性和质量进行测试,确保其在不同频率和强度下的表现一致。
4.娱乐与媒体:听力机在娱乐和媒体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电影院可以使用听力机对影片的声音进行测试和调整,以提供更好的听觉体验。
儿童听觉统合治疗听觉统合训练方法由法国医学G.Berard发明,用于由听觉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发育障碍的训练和康复。
它是通过让受训者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听觉障碍、行为紊乱及情绪失调的目的。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的原理听觉统合训练的原理:(1)通过过滤过度敏感的频率,使大脑听觉皮层重新组织,促进它对所有频率的知觉,减少对听觉信号的歪曲;(2)改善中枢的听觉加工处理过程;(3)锻炼听小骨及相关肌肉群张力,使声音有效传导;(4)使受训者更清楚地接受声音,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声音与行为、物体、及事件的关系;(5)对受训者训练前后PET检查结果对比,发现:训练后大脑活动正常化,额叶高代谢减轻,枕叶活动增加;(6)动物实验表明训练后脑组织5—HT及5—HIAA水平减轻。
听觉统合训练适合症学习障碍(读写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弱智)自闭症听觉统合训练禁忌症高热癫痫精神分裂症高频耳聋或戴助听器者中耳充血及发炎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六个月内数码听觉统合训练(AIT)可能改变的症状听觉统合治疗的疗效可出现于治疗后半年内的任何时间。
每个患儿改善的方面和改善的程度不尽相同,治疗后可能改善的症状如下:语言方面:1、言语理解能力加强;2、说话的平均长度增加;3、说话声音变大;4、仿说语言减少;情绪与行为方面:1、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减少;2、冲动不安减少;3、经常发脾气现象减少;4、攻击性行为减少;5、不专心减轻,注意力提高;6、倦怠减轻,坐着被动看别人减少。
感知觉方面:1、对他人存在的感知及接受变化的能力增加;2、触觉防御现象减轻;3、视听觉反应时间缩短;4、对声音的敏感现象减轻;社会性方面:1、交流兴趣增加;2、目光接触增加;3、适当的社会行为增加,接受变化的能力增加;4、与他人相互作用的愿望增加,学校负担减轻;其他方面:1、独立生活能力增强;2、计算、读写能力增强。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项目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儿童的福音(数码听觉统合训练)项目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由法国学者伯纳德创立,主要用于对儿童自闭症、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中普通存在的听知觉障碍(hearing distortion)的矫正。
自从安娜贝尔[美]的《雨中起舞》一书出版以来,听觉统合训练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开展。
实践证明,听觉统合训练是具有其特定功效。
安娜贝尔女士的成功故事渐渐地拉开了将听觉统合训练作为继结构化教育和行为治疗后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又一新选择。
我国著名儿童精神心理学家陶国泰教授对听觉统合训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听觉统合训练一个周期十天,每天两次,每次约30分钟。
相隔九个月至一年后才可接受另一个周期训练。
听觉统合训练的效果通常在训练后的数周或数月后(最晚在训练后九个月)出现,也有一些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疗效。
疗效的表现很广泛,包括对说话注意力集中、语言的增加、交流的改善、目光对视增加、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的减少等。
目前尚无关于听觉统合训练副作用的报道,疗效出现前有些孩子会有兴奋、话多、失眠等一过性表现。
在听觉统合训练期间以及以后,为了维持疗效,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听过响亮、刺耳的音乐或声音。
广州医学院儿童心理训练基地采用了最新研制的新一代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力求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
诊断自闭症的九大典型特征1.不能与人建立关系:与他人打交道有困难,对物体的兴趣比对人的大得多。
2.掌握语言能力迟缓:比其他孩子、甚至是其它残疾孩子,在说话和语言能力发展主面都比较迟缓。
3.需要样样东西都保持原样,没有任何变化:拒绝日常生活秩序或生活环境中的任何变化。
一旦发生变化,无法控制自已的行为。
4.口语使用的障碍:即使孩子的口语达到了一定水平即使从智力上讲,能够与人交流。
他们也不愿与人对话。
5.代词错用:总是重复用错"你"和"我",没觉得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会用"你"来称呼自己,而用"我"来称呼他人。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30969.1(22)申请日 2019.12.03(73)专利权人 科德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红棉二路下坂村二巷11号501(72)发明人 刘科家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代理人 黄晓玲(51)Int.Cl.A61F 11/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听觉统合训练仪(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听觉统合训练仪,包括控制系统、音频处理电路、音频发射电路和音频接收电路,所述的控制系统与音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的音频处理电路与音频发射电路电连接、所述的音频发射电路与音频接收电路无线连接。
将音频处理系统拓展到多路,将2.4g无线传输改为UHF、1.2G、2.4G、蓝牙、3G、5G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组合,采用多波段传输信号,把每个通道独立开,每个通道传输自己的信号,互不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11433674 U 2020.09.08C N 211433674U1.听觉统合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音频处理电路、音频发射电路和音频接收电路,所述的控制系统与音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的音频处理电路与音频发射电路电连接、所述的音频发射电路与音频接收电路无线连接,所述的音频发射电路包括UHF音频发射电路、1.2G音频发射电路、2.4G音频发射电路、蓝牙音频发射电路、3G音频发射电路、5G 音频发射电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组合,所述的音频接收电路包括UHF音频接收电路、1.2G音频接收电路、2.4G音频接收电路、音频接收电路、3G音频接收电路、5G音频接收电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觉统合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觉统合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频处理电路采用TM2313音频处理芯片。
关于听觉统合训练的原理听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和训练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力等感觉系统,以及脑部协调和整合这些感觉输入的训练方法。
它主要用于帮助改善听觉障碍、学习困难、感觉统合障碍等问题。
听觉统合训练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嗅觉皮层的激活:听觉信息在进入大脑之前会先经过嗅觉皮层,而嗅觉皮层的激活会进一步促进听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通过刺激嗅觉系统,可以增强听觉系统的敏感性和听觉信息的传递效果。
2. 多感觉整合:听觉统合训练会结合视觉、触觉、平衡力等感觉输入,通过同时刺激多个感觉系统,促使大脑对不同感觉输入进行整合和协调。
这样可以增强感觉系统的协调性和整体认知能力。
3. 神经可塑性:听觉统合训练通过不断的刺激和训练,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传递,从而增强神经可塑性。
这意味着通过训练可以改善大脑的功能和结构,提升听觉统合的能力。
4. 补偿机制的激活:听觉统合训练可以通过激活和训练其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听觉障碍的影响。
例如,训练平衡力可以提升听觉系统对于环境的感知和定向能力,减轻听觉障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 注意力与集中力的提升:听觉统合训练通过不断的刺激和训练,能够提高大脑对于听觉刺激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这对于改善学习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非常重要。
6. 感觉统合的自动化:听觉统合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将感觉统合的过程从主动过程转变为自动过程。
通过持续的训练,原本需要主动进行的感觉统合过程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连接和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感觉统合的能力。
总结起来,听觉统合训练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和训练感觉系统,促使大脑对不同感觉输入进行整合和协调。
它利用神经可塑性和补偿机制的原理,帮助改善听觉障碍、学习困难、感觉统合障碍等问题。
听觉统合训练还可以提升注意力与集中力,使感觉统合过程从主动转变为自动,从而改善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
数字助听器的工作原理
1.麦克风接收声音:数字助听器内部装有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它们负
责接收来自外部的声音信号。
2.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麦克风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
信号。
这通常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实现,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
数字形式。
3.数据处理和增强:数字信号经过内部的处理单元,进行音频信号的
处理和增强。
处理单元可能包括信号处理器(DSP),它可以根据个人的
听力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例如增强特定频率范围的声音。
4.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经过处理的数字信号再次经过数字-模
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
5.声音信号放大: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以便听力受损者能够更好地听到声音。
6.声音输出:放大后的声音信号通过耳机或扬声器输出给听力受损者。
7.额外功能:一些数字助听器还可能具有其他功能,例如降噪技术、
反响抑制、无线连接等,以增强用户体验。
总之,数字助听器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放大、输出等步骤提供更好的声音
听觉体验。
听觉统合训练收费医嘱引言听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刺激和调整个体的听觉系统,促进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以提高个体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
这项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听觉统合训练收费医嘱的相关问题。
听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理听觉统合训练通过刺激个体的听觉系统,促使大脑对听觉刺激的处理变得更加准确和高效。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1. 听觉刺激的选择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听觉刺激,如声音的频率、强度、时长等,以及声音的类型,如自然声音、音乐等。
这些刺激将通过耳机、扬声器等设备传递给个体。
2. 听觉刺激的递增听觉统合训练通常采用递增的方式进行,即从较低的刺激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以适应个体的听觉系统。
这种递增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体的反应和适应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听觉刺激的变化为了增加训练的效果,听觉统合训练还会通过改变刺激的频率、时长、强度等参数,以及刺激的模式和顺序,来提高个体的听觉系统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4. 其他辅助训练除了听觉刺激外,听觉统合训练还可以结合其他感觉和运动的训练,如视觉刺激、触觉刺激、平衡训练等,以进一步促进感觉系统之间的整合和协调。
听觉统合训练的适应症听觉统合训练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那些存在听觉、感知、认知和运动障碍的个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困难可能与听觉处理能力不足有关。
通过听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听觉注意力、语言理解和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2. 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常常存在听觉过敏、听觉过滤困难等问题。
听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听觉系统的敏感度和过滤能力,改善他们的社交和交流能力。
3.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患者常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问题。
听觉统合训练可以通过刺激个体的听觉系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减少多动行为。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原理及优势
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简称为AIT)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伯纳德(Guy.Bernard)所创,该疗法充分利用现代数码电子科技设备,利用一组特别声音与音乐作为一种整体的听力训练程序,通过让患儿聆听经过过滤和调配的音乐来达到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的目的。
自从美国孤独症(自闭症)患者的母亲安娜贝尔的《雨中起舞》一书出版以来,听觉统合训练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开展。
儿科学的“圣经”《尼尔逊儿科学》及《实用儿科学》中将听觉统合训练列为居结构化教学和行为治疗后的第三选择。
雨中起舞一书中数次提到的甘贝儿大夫就是大传统的代表,他是纽约大学的儿童精神科教授,是儿童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最权威的人之一。
布拉德大夫是一位长期在缅甸行医后来回法国行医的耳鼻喉科医师,他发明并使用非传统又未经科学检验的听觉训练来治疗许多包括孤独症(自闭症)在内的儿童,则是小传统的代表。
为书写附记的芮慕兰博士是临床心理师,是美国孤独症(自闭症)协会的创会会长,他本人是一位接受大传统训练却十分相信小传统的人,他确信高剂量维他命B6及镁对孤独症(自闭症)的疗效,并发动孤独症(自闭症)患者的家长抵制购买维他命须医师处方笺的立法。
他接受小传统的疗法可能和他身为孤独症(自闭症)者父亲的挫折和对大传统的不满有关,他不愿放弃任何能帮助孤独症(自闭症)患者复原的机会,并提早从美国海军退休,全力主持他的孤独症(自闭症)研究中心。
听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治疗方法。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大多数对音乐产生偏爱,尽管他们对外界的世界漠不关心,有些甚至是没有语言,但他们对音乐大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甚至具有超凡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辨音能力。
当声音信号通过听觉器官的神经纤维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皮质系统,音乐中的音高、音强、音色这些基本元素能够直接通过丘脑等皮下结构,使大脑机体产生自主反应,各种音响以时间为载体,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着自身有序的声频律动,而这种声频律动与大自然中一切具有生命的物体产生着异体同构的共鸣,形成起、开、张、合的有序交替与增长的生命律动,音乐中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特征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系统,正是采用听觉统合AIT训练原理,通过耳机产生诱导信息,使大脑机体产生自主反应,改善症状,现国内、国际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基本还是采用光盘及CD机,通过调频来实现治疗,北京鸿慈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最新科研成果第五代儿童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实现听觉统合训练全数字化操作,能够完全避免光盘磨损及CD机维护工作。
数码听觉综合训练仪器也是感觉统合治疗的一种。
该方法通过让受试者聆听经过听觉统合训练仪调制的音乐,即利用训练仪根据患者的听觉测试情况决定是否过滤某个音频或降低音乐中的高频或低频的声音,来矫正受试者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处
理失调,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受试者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训练效果
听觉统合训练的功效非常广泛,通常在训练后数周或数月后出现,也有的在训练过程中出现。
每个患儿改善的方面和改善的程度不尽相同,治疗后可能改善的症状如下:
1. 对听觉刺激注意增强;
2. 对言语理解能力增强;
3. 说话的平均长度增加;
4. 说话声音变大;
5. 模仿言语减少;
6. 交流兴趣增加;
7. 目光接触增加;
8. 适当社会行为的增加,接受变化的能力增加;
9. 对他人存在的感知或对他人的容忍增加;
10. 与他人相互作用的愿望增加;
11. 倦怠减轻,坐着看别人减少;
12. 刻板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减少;
13. 冲动不安减少;
14. 发脾气减少;
15. 攻击行为减少;
16. 对日常信息记忆增强;
17. 计算能力增强;
18. 不专心减轻;
19. 反应时间缩短;
20. 触觉防御减轻;
21. 独立生活能力增强;
22. 对声音的超敏现象减轻;
为了更好的评估听统训练的效果,患者需要在训练前后各做一次脑电图及纯音听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