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1]
- 格式:ppt
- 大小:755.00 KB
- 文档页数:9
2020-2021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归纳】【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1)整十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2).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想乘法算除法(2)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
有余数时,必须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3)除法的验算公式:没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1)没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拓展: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够除时,商是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时,商是一位数。
(2)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笔算除法时,可以先估算一下商的范围,这样有助于想到商的最高位,便于检验算得是否正确,同时适当地运用技巧,可以降低计算的难度,提高计算速度。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1、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1)试商试商过程分以下几步: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2)想整十数乘几接近被除数并口算试商;3)把口算试得的商与非整十数的除数相乘,看试得的商是否合适。
(2)“四舍”法试商当除数的各位小于5时,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的结果可能偏大(3)“五入”法试商当除数的各位大于或者等于5时,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十位上的数加1,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的结果可能偏小总结:试商时,初商会“四舍偏大”,“五入偏小”2、初商后的调商方法(1)初商过大的调商方法初商后,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过大,需要调小(2)初商过小的调商方法试商后,商与除数的积小于被除数,但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商过小,需要调大。
3、简单的周期(1)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2)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出现的问题【例题精讲】【例1】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重9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在装上30袋大米后,还能装多少袋面粉?正确列式是()A.(4000﹣25×30)÷90B.(4000﹣90×30)÷25C.4000﹣(25×30)÷90D.4000﹣(90×30)÷25【分析】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先用每袋大米的质量×大米的袋数=大米的总质量,然后用汽车的载质量﹣大米的总质量=面粉的总质量,最后用面粉的总质量÷每袋面粉的质量=面粉的袋数,据此解答.【解答】解:4吨=4000千克(4000﹣90×30)÷25=(4000﹣2700)÷25=1300÷25=52(袋)答:还能装52袋面粉.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30袋大米的质量,再根据整数减法的意义,求出还差多少千克达到这辆汽车的载重量,然后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例2】□÷38=5……a,a最大是37,最小是1;“□”中最大填227,最小填191.【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除数﹣1,最小是1,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a最大:38﹣1=37,最小是1;“□”中最大填:38×5+37=190+37=227“□”中最小填:38×5+1=190+1=191故答案为:37,1,227,19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最小是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例3】要使算式731÷45没有余数,被除数至少减掉16.×(判断对错)【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731÷45=16…11;因为余数是11,要想没有余数,被除数至少减去余数,也就是减去11,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731÷45=16 (11)要想没有余数,被除数最少减去1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的灵活运用.【例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627÷33=★780÷60=507÷67=★376÷51=【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解答】解:627÷33=19780÷6=130.507÷67=7…38;376÷51=7…19.【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注意除法的验算方法即可.【例5】年关将至,超市促销某品牌牛奶,价格如表.张奶奶带了30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箱该品牌的牛奶?【分析】60元可以买2箱,60÷2=30(元),30<32,所以按照60元两箱购买更便宜,先用300元除以60元,求出300里面有多少个60元,也就是可以购买多少个两箱,再乘2,即可求出最多可以买几箱该品牌的牛奶.【解答】解:300÷60×2=5×2=10(箱)答:最多可以买10箱该品牌的牛奶.【点评】解决本题先判断怎么购买便宜,再根据增加、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意义求解.【同步检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640÷50的余数是()A.40B.4C.12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余数小于除数B.除数小于余数C.一样大D.不确定3.有56个珠子,小丽每次拿7个,第()次才能全部拿完.A.6B.7C.84.下面的算式中,商不是两位数的是()A.840÷56B.287÷37C.942÷865.()A.B.C.6.下面各数除以3,都没有余数的一组是()A.26,39B.89,45C.42,8737.528÷□3的商是两位数,方框里共有()种填法.A.3B.4C.58.下面的()的商与87÷9的商相等.A.870÷9B.87÷90C.870÷909.一根彩带全长4.5米,用它捆扎一种礼盒,每个礼盒要用90厘米,一共能捆扎()个礼盒.A.5B.20C.5010.下面排列不一样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36=12.★÷5=3……□,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13.一个数除以9,商是8,余数是7,这个数是.14.275÷34的商是位数,512÷46的商是位数.15.是35的40倍,的15倍是360.16.下面有个,每5个一组,可以分成组.17.按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1).按照这样的规律,第10个是.(2)按照这样的规律,第10个是.18.猜一猜.盒子里有颗,颗.三.判断题(共5小题)19.◎◎□◎◎□◎◎□…排列在第51个的是□..(判断对错)20.计算196÷28时,把除数28看成30来试商,初商会偏大.(判断对错)21.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大于除数.(判断对错)22.操场的一边按3面红旗,4面黄旗,5面蓝旗插着一排彩旗.那么,第60面是蓝旗.(判断对错)23.49除以8,商5余9..(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用竖式计算.69÷33=725÷82=236÷27=五.操作题(共1小题)25.找规律,接着画.六.应用题(共6小题)26.舞蹈队有24个同学跳孔雀舞.(1)如果排成5行,平均每行几个同学,还多几个?(2)如果排成7行,平均每行几个同学,还多几个?(3)你能设计出一个排队方案,正好排完,没有多余的同学吗?27.铁路工人要检修595米长的铁轨,需要多少天?28.用“”“”和“”画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29.三年级同学共288人去参观科技馆,平均分成6队,每队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30.修路工人要挖一条长980m的道路,前5天修了140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道路还需要多少天?31.36个同学排队做游戏,每两个女生中间是两个男生,第一个是女生,这个队伍中男生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求商和余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640÷50=12 (40)余数是40.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被除数、除数、余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2.【分析】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据此解答.【解答】解: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故选:A.【点评】明确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与除法的大小关系是解题关键.3.【分析】求第几次才能全部拿完,就相当于求56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解答】解:56÷7=8(次)答:第8次才能全部拿完.故选:C.【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4.【分析】根据题意,ABC三个选项中,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大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商就不是两位数,否则商就是两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A选项:840的前两位数是84;56<84;所以,840÷56的商是两位数;B选项:287的前两位数是28;37>28;所以,287÷37的商不是两位数;C选项:942的前两位数是94;86<94;所以,942÷86的商是两位数;由以上分析可得:B选项的算式结果商不是两位数.故选:B.【点评】被除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中,除数大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所得的商是一位数;除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所得的商是两位数.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每4个图形为一组,后面的图形应该是缺少每组中的第三个图形.【解答】解:后面接着画应该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事物的简单搭配规律的掌握情况.6.【分析】分别用选项中的数除以3,求出结果,找出没有余数的一组数即可求解.【解答】解:A、26÷3=8…2,39÷3=13,不符合题意;B、89÷3=29…2,45÷3=15,不符合题意;C、42÷3=14,873÷3=291,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计算法则的运用.7.【分析】528÷□3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的前两位要小于除数,由此求解.【解答】解:528÷□3,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3<52,所以□里面可以填:1,2,3,4.答:共有4种填法即1、2、3、4.故选:B.【点评】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8.【分析】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解答】解:A、870÷9,是算式87÷9的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不相等;B、87÷90,是算式87÷9的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后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不相等;C、870÷90,是算式87÷9的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10后的算式,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商不变性质的运用: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才不变.9.【分析】先根据1米=100厘米,把4.5米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用总长度除以90厘米,即可求出一共能捆扎多少个礼盒.【解答】解:4.5米=450厘米450÷90=5(个)答:一共能捆扎5个礼盒.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先换算单位,再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解.10.【分析】A:所有的图形都是一样的;B:个数为:2,3,4,5,依次增加1个;C:个数为:1,2,3,4,依次增加1个;D:个数为:3,4,5,6,依次增加1个.据此做出选择.【解答】解:由分析可知,A选项和其他选项的排列不一样.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事物的简单搭配规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求一只兔子代表几,就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解答】解:=36÷4=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2.【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解答】解:余数最大为:5﹣1=43×5+4=15+4=19答:余数最大是4,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19.故答案为:4,19.【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3.【分析】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列式计算求出被除数即可.【解答】解:9×8+7=72+7=79答:这个数是79;故答案为:79.【点评】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知,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除数,商是两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75÷34,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所以商是一位数;512÷46,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除数,所以商是两位数.故答案为:一,两.【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利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确定商的位数.15.【分析】(1)求35的40倍,用35乘40即可;(2)求360是谁的15倍,就用360除以15即可.【解答】解:(1)35×40=1400(2)360÷15=24答:1400是35的40倍,24的15倍是360.故答案为:1400,24.【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16.【分析】根据数数的方法可以数出一共有15个,要求每5个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5÷5=3(组)答:下面有15个,每5个一组,可以分成3组.故答案为:15,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17.【分析】(1)根据图形的规律:每4个图形一循环,根据规律画满10个图形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所给图形,发现其排列规律:第一组1个星,2个三角形;第二组2个星,2个三角形;……,每组2个三角形,星的数量加1.据此完成画图.【解答】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1)如图:按照这样的规律,第10个是.(2)如图:按照这样的规律,第10个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18.【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可知:黄球与粉球是按“2、1、2、2、2、3、2、4、2、5、2、6…”的规律排列的,黄球始终是2个,相间的粉球从1个开始依次多一个,从盒子入口和出口处可以看出里面有3颗黄球和4颗粉球.【解答】解:盒子里有3颗,4颗.故答案为:3,4.【点评】此题考查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认真分析每中图形,按怎样的个数逐渐排列的,是解决此类题的基本思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3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据此求出第51个图形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51÷3=17,所以第51个图形是第17循环周期的最后一个图形是□,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干得出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分析】计算196÷28时,除数28比较接近整十数30,所以通常把除数看作30来试商,由于把除数看大了,所以这样初商可能偏小,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在计算196÷28时,通常把除数看着30来试商,这样初商可能偏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在计算整数除法时试商的方法,如果把除数看小了来试商,初商就可能会偏大;如果把除数看大了来试商,初商就可能会偏小.21.【分析】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据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2.【分析】把3面红旗、4面黄旗、5面蓝旗这一顺序排列的12面彩旗看成一组,先求出60里面有几个这样的一组,还余几,再根据余数判断.【解答】解:60÷(3+4+5)=60÷12=5(组)没有余数,所以第60面旗子和这一组的最后一面相同,是蓝旗.故答案为:√.【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23.【分析】求商和余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49÷8=6 (1)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四.计算题(共1小题)24.【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竖式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解答】解:69÷33=2 (3)725÷82=8 (69)236÷27=8 (2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竖式计算方法大的运用.五.操作题(共1小题)25.【分析】先看三个图中的星星个数,1、2、3,依次递增,所以第四个图中星星是4个,再看圆圈的个数,4、3、2,依次递减,所以第四个图中的圆圈是1个,以此画图.【解答】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搭配规律,需要学生具有基础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六.应用题(共6小题)26.【分析】(1)24个同学,排成5行,求平均每行几个同学,还多几个,就是把24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几,还余几,用24除以5即可求解;(2)24个同学,排成7行,求平均每行几个同学,还多几个,就是把24平均分成7份,求每份是几,还余几,用24除以7即可求解;(3)想乘积是24的乘法口诀,如四六二十四,即4×6=24,两个乘数一个是排的行数,另一个是每行的人数.【解答】解:(1)24÷5=4(个)……4(个)答:平均每行4个同学,还多4个.(2)24÷7=3(个)……3(个)答:平均每行3个同学,还多3个.(3)24=4×6所以可以是:排成4行,平均每行6个同学.(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除法平均分意义的灵活运用.27.【分析】求需要多少天,就相当于求595里面有几个85,用除法计算.【解答】解:595÷85=7(天)答:需要7天.【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28.【分析】根据题意,自己确定一组图案的规律,然后完成作图即可.(答案不唯一.)【解答】解:如图:每3个图形一循环,分别是:、、.(答案不唯一.)【点评】确定图形的排列规律,并按规律作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9.【分析】把288人平均分成6队,根据除法的意义,每队有288÷6=48人;每队平均分成4组,则每组有48÷4=12人.【解答】解:288÷6÷4=48÷4=12(人)答:每组有12人.【点评】本题也可根据乘法的意义先求出6个队一共有多少小组,然后再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每组有多少人,列式为:288÷(6×4).30.【分析】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用前5天修的长度除以5,求出每天修了多少米;然后用剩下的道路的长度除以修路队每天修路的长度,求出修完这条道路还需要多少天即可.【解答】解:(980﹣140)÷(140÷5)=840÷28=30(天)答:修完这条道路还需要30天.【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31.【分析】由题意得出排列顺序为:女生、男生、男生,女生,男生,男生…,所以每3个人循环一次,依次按照女生,男生,男生的顺序循环排列,用36除以3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循环周期即可求出男生人数.【解答】解:每3个人循环一次,依次按照女生,男生,男生的顺序循环排列,36÷3=12,所以36人一共有12个循环周期;一共有男生:12×2=24(人);答:这个队伍中男生有24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排列规律和周期.。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1.掌握整百数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体验整百数及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知铺垫出示主题图:学校组织大家秋游,如果每辆车限乘40人,每2人乘坐一排,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排座位吗?1.口答列式:40÷2=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抓两个要点:(1)因为20×2=40,所以40÷2=20。
(2)因为40里面有20个2,所以40÷2=20。
3.小结: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口算除法。
(板书:口算)[点评:切实抓住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找出知识的生长点和最近发展区。
为本课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1.呈现主题图。
教师:如果将题目改为“有200名师生。
”(出示主题图)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1)一共要坐多少辆车?(2)平均每人花车费多少元?2.学生自主探索算法。
(1)探索200÷40=教师:一共需要租多少辆车?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板书:一共需要租多少辆车)。
(2)交流: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集体交流——分两个层面。
第一,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这是求200里有多少个40)第二,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抓两个要点:①因为40×5=200,所以200÷40=5。
1、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教材简析:《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页的内容。
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两、三位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实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并学会验算;能结合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合理估计商的大致范围,从而体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还是一位数的区别。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探索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水平。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计算过程的良好习惯,有效地提升除法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流程:流程9: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流程10:全课小结流程11:课堂作业第一段:复习准备。
流程1:基本练习课件出示一组复习题:180÷20= 205÷3=师:请看屏幕: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出每题的得数。
课件出示上题答案。
【学生活动暂停一】师:请同学们核对一下答案。
提问:180中的“18”表示什么?180÷20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205÷3商中的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学生活动暂停二】师:180中的“18”表示18个十,180中有9个20,所以商写在个位上,不过要注意,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个数的除法计算。
第二段:教学例题。
流程2:教学例题a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上节课,咱们帮图书室利用除法计算的知识,把新买的《科学天地》打了包。
这节课,我们再来帮图书室把新买的书分一分。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师:请看屏幕,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解答?【学生活动暂停三】课件出示420÷30。
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练习课(练习二)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8-15题。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