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设计》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5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定。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工具和设备,具备进行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道路勘测与设计对交通安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具体包括:1.道路勘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测量学、地形图绘制、道路中线和边线的勘测等。
2.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道路等级划分、路线设计、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等。
3.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实践操作,如实际勘测任务、设计任务和设计报告撰写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和应用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工具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道路勘测设计基础》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道路工程》、《测量学》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道路勘测与设计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道路勘测与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绘图板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任课教师:上课班级:课程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定线、新建公路勘测设计步骤、交叉的基础知识等。
重点:道路平纵横设计计算引出内容:绪论( 2 课时)一、了解公路的特点1、公路运输特点;2、公路工程的特点二、熟悉公路主要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与涵洞、隧道、公路排水系统、防护工程、交通服务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
三、了解公路的发展我国将用30 年的时间,建设形成8.5 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7918网”:—— 7 条首都放射线、 9 条南北纵向线、 18 条东西横向线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服务经济” 、“建设资金” 。
四、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掌握)(一)公路的分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的规定: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1)交通量 : 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 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 辆(20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解释)四车道: 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2)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干线公路。
2.一级公路(1)交通量 : 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 年平均日交通量 >15000 辆 (20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 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 15000―― 30000 辆;六车道:25000―― 55000 辆(2)连接重要政治 . 经济中心和通往重要矿区 . 港口等。
3.二级公路交通量 : 各种汽车 ( 摩托车 ) 折合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 辆 (15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交通量 : 各种汽车 ( 摩托车 ) 折合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 辆 (15 年使用年限 )是指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目录1 设计总说明 (1)1.1目的和要求: (1)1.2设计依据: (1)1.3公路设计概况: (1)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1)1.5路线起讫点 (1)2 道路参数 (2)2.1 道路等级的确定 (2)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2)2.3 控制要素 (2)2.4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2)2.4.1圆曲线最小半径 (2)2.4.2圆曲线最大半径 (3)2.4.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3)2.4.4平曲线最小长度 (3)2.4.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 (3)2.4.6平曲线要素的确定 (4)2.4.7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5)2.4.8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5)2.6道路平面设计 (5)2.6.1平面选线的原则: (5)2.7道路纵断面设计 (6)2.7.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6)2.7.2、最大纵坡 (6)2.7.3、最小纵坡 (6)2.7.4、坡长限制 (6)2.7.5、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7)2.7.6、平、纵组合的基本要求 (7)2.7.7、纵面线形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8)2.8道路横断面设计 (8)2.8.1行车视距 (8)- I -2.9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 (8)2.9.1土石方数量计算 (9)3 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10)3.1计算说明部分(附表) (10)3.2图纸部分(附图)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平原微丘三级新建公路设计方案1 设计总说明1.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及时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勘测设计原理的理解;学会正确运用标准和相关规范。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设计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
1.2设计依据:1、课程设计任务书。
2、任务书规定的公路等级与等级相应的公路工程有关设计技术标准、规范。
以及其它相关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时应注意,参照的数据、结构、尺寸等必须与所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相结合或接近,不能生搬硬套。
公路勘测设计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 培养学生运用公路勘测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1.1 公路勘测设计的定义1.2 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2. 公路勘测设计的流程2.1 踏勘现场2.2 收集资料2.3 设计方案2.4 施工图设计2.5 设计成果审查3. 公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3.1 保障公路工程质量3.2 提高公路建设投资效益3.3 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例图片、图纸,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公路勘测设计的理解和经验。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公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实例图片、图纸等教学资源。
2. 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4. 公路勘测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4.1 地形测量4.2 地质勘察4.3 线路设计4.4 路基设计4.5 路面设计4.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5. 公路勘测设计的软件应用5.1 概述5.2 地形图绘制与分析5.3 设计图纸的绘制5.4 设计成果的出图与打印七、教学内容:6. 公路勘测设计的案例分析6.1 案例一:某一级公路勘测设计6.2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勘测设计6.3 案例三:某城市快速路勘测设计八、教学内容:7. 公路勘测设计的注意事项7.1 遵守法律法规7.2 确保设计安全7.3 考虑环境影响7.4 质量控制与验收九、教学内容:8. 公路勘测设计的未来发展8.1 新技术的应用8.2 设计理念的更新8.3 行业的发展趋势十、教学内容:9. 公路勘测设计实践与拓展9.1 实习基地参观学习9.2 设计竞赛与创新实践9.3 行业交流与学术研讨10.2 课程考核方式10.3 考核内容与标准教学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一至三(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第一周2. 教学内容四至六(主要方法和技术、软件应用):第二周3. 教学内容七至九(案例分析、注意事项、未来发展):第三周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山东交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1.概述1.1设计任务依据及概况根据公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为山东省烟台市境内省道228线阳安至孔镇二级公路新建工程,工程起点在阳安,桩号为K0+000,终点在孔镇,桩号K4+985.170,路线4.985170Km。
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
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
1.1.1设计标准(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8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2米其中:行车道宽度: 2³3.75 米硬路肩: 2³1.5米土路肩: 2³0.75米(2)线形要素标准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 400米;极限最小半径: 250米;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2500米纵坡:最大纵坡: 5%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 1100米(坡度为3%时)900米(坡度为4%时)700米(坡度为5%时)500米(坡度为6%时)竖曲线要素: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4500/30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3000/2000米;1竖曲线最小长度: 70米(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4)路面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平面交叉路线尽可能为直线、并尽量正交。
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度。
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当条件受限制时,纵坡不大于3%。
所有的平面交叉口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了警告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等,在主要的交叉口还设置转弯车道。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
2. 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主要参数、标准和规范。
3. 学会使用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测设计概述道路勘测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2. 道路勘测设计参数道路等级和类型道路线形设计参数道路交叉口设计参数3. 道路勘测设计规范我国道路勘测设计规范概述道路线形、交叉口、路面等方面的设计规范4. 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常见道路勘测设计软件介绍地形图绘制与处理道路设计图的绘制5. 实际操作演练地形图的识读与分析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纵、横断面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参数和规范。
2. 演示法:展示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道路勘测设计相关教材或讲义。
2. 课件: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参数和规范。
3. 软件: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如AutoCAD、MicroStation等)。
4. 地形图和设计图纸:用于实际操作演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实际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效率。
3. 成果展示:学生完成的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计划:单元一:道路勘测设计概述(2课时)单元二:道路勘测设计参数(2课时)单元三:道路勘测设计规范(2课时)单元四:道路勘测设计软件和工具(2课时)单元五:实际操作演练(16课时)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某三级公路路线设计院(系): 土木建筑分院专业: 交通工程姓名: 饶先鹏班级: 2014级交通工程2班0224号教师签字2016年12月26日目录一、设计说明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原始资料 (1)二、道路定线 (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三、平面设计 (4)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3.2直线设计 (5)3.3曲线设计 (5)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7)四、纵断面设计 (7)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7)4.2纵坡及坡长设计 (8)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9)4.4竖曲线设计 (9)五、横断面设计 (10)5.2路肩设计 (11)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2)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2)六、总结 (13)参考文献 (14)一、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逐桩坐标表;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基本方法;使学员得到应用本门课、专业基础课和其它专业课的基本知识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提高学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依据和基本资料(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30—2004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8年开始执行。
(二)参考资料及本设计基本资料1、参考资料《公路勘测设计》(孙家驷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5月版)(以下简称教材)2、路线设计资料(1)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一张,该图位于南宁—宾阳公路某段。
图内等高线间距为2m。
(2)地图中,A为道路路线起点,B为路线终点,A、B点地面高程为设计高程。
(3)该地区属山岭重丘区。
为简化设计,假定全线土壤地质为:地表2m以内为一般性粘性土,2m以下为中薄层砂、砾岩。
全线无不良地质地段,无地下泉水露头。
(4)假设A点座标(36754.00,43287.00),A点到其右上方山头的△--三点角(以D代替)的方位角是A=16″10′19.77″。
AD=410米。
(5)设计道路等级: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
三、设计方法及要求(一)平面设计1、纸上定线(见教材第258、259页,2、放坡定线)纸上选线的方法和步骤按教材方法逐步进行。
完成修正导向线后,因在山坡横坡较陡,坡形变化较大的坡面上,导向线是一条以短直线为主的折线。
如下图1。
c,d,……,如以这条折线的转折点为路线交点(JD)进行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的直线及曲线都不能满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要求,为满足要求及改善线形,必须在这些坡度点之间进行穿线。
穿出的直线尽量通过多数坡度点。
图中1-2及2-3为穿出的两条直线,这两相邻直线交点为2,即是交点(JD)。
道路勘测设计山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道路勘测设计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熟悉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4.能够进行简单的道路勘测设计。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相关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_市政、道桥_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7 年2月2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年月日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学时:64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分:4
授课对象:市政/道桥制定时间:2017.2.2
批准人: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①描述公路勘测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②能正确应用道路路线勘测规程、设计标准、设计规范;
③能描述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的方法、要求
(2)知识目标:
①掌握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②了解不同地形条件下的选线要点和定线程序;
③掌握实地放线的方法以及公路外业勘测作业内容;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4、教学进度表设计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将需要掌握的概念和知识分解到子项目中,遵循以能力培养为主,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
有针对性的进行单项训练,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以预先设定的项目,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从需要运用的基础知识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分析总结,最终掌握这门课程的完整知识。
6、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1)介绍本课程的目标体系,需要掌握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本课程能力与其它课程能力的关系。
2)介绍教材处理。
根据学时安排及能力目标要求,对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
3)介绍考核方法。
(详见考核方案)
4)进入正题:介绍我国公路发展状况及规划、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
(三)考核方案设计
(1)考核形式、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
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10%)、作业(20%)、段考(30%),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
(四)教学材料
教材:陈方晔李绪梅.《公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年8月第3版
参考资料:相关规范、规程、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