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成绩
- 格式:xls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医疗急救标准版)一、患者准备- 心肺复苏操作者单人培训合格- 患者处于平躺位,暴露胸部- 患者没有明显意识、呼吸或动作二、操作步骤1. 检查患者是否安全- 确保患者没有其他危险因素,例如在道路上,靠近火源等。
2. 拍击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叫患者- 用力拍击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喊叫患者的名字,判断是否有反应。
3. 检查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升起并下降,倾听患者的呼吸声,持续不少于5秒。
4. 叫求救或急救电话- 如发现患者无正常呼吸,立即叫求救或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5.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在胸骨中央部位,使用手指和手掌相结合的方法,施行30次快速而有力的胸外按压。
6. 进行2次人工呼吸- 在清除患者口腔内任何物质前,执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7. 持续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以100-120次/分钟的频率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救援人员到达或患者有反应。
三、评分标准1. 患者准备(5分)- 心肺复苏操作者是否合格培训(是/否)- 患者是否处于平躺位、胸部暴露(是/否)- 患者是否没有明显意识、呼吸或动作(是/否)2. 操作步骤(10分)- 检查患者是否安全(是/否)- 拍击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叫患者(是/否)- 检查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是/否)- 叫求救或急救电话(是/否)- 进行30次胸外按压(是/否)- 进行2次人工呼吸(是/否)- 持续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是/否)3. 急救质量(15分)- 胸外按压技巧是否正确(是/否)- 人工呼吸技巧是否正确(是/否)-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频率是否合适(是/否)- 综合操作流程是否连贯(是/否)4. 急救反应(5分)- 是否正确叫求救或拨打急救电话(是/否)- 救援人员到达前是否持续进行急救操作(是/否)四、总评分- 操作步骤得分总和(35分)- 急救质量得分总和(15分)- 急救反应得分总和(5分)总评分 = 操作步骤得分总和 + 急救质量得分总和 + 急救反应得分总和五、评分者- 评分者姓名:- 日期:以上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的医疗急救标准版。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医护人员
考核标准版)
背景
徒手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护技能,对医护人员的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评价其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的熟练度和准确性,我们编制了此评分表作为医护人员考核标准。
操作评分标准
1. 评分表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包含多个评分项,评分项得分标准如下:
- 操作时间: 时间是否掌握合理
- 深度: 按压深度是否合理
- 频率: 按压频率是否合理
- 气道管理: 开放气道操作是否到位
- 呼吸: 呼吸操作是否到位
- 抢救方案: 操作是否符合抢救方案
2. 每个等级的评分项得分标准不同,如下:
- A等级:每个评分项得分均为2分,总分12分。
- B等级:每个评分项得分均为1分,总分6分。
- C等级:每个评分项得分均为0分,总分0分。
使用方法
1. 引导医护人员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2. 评分人员根据医护人员的操作情况,按照评分表进行打分。
3. 每个评分项均为二分制,满分12分,此项操作为A级;满分6分,此项操作为B级;总分0分,此项操作为C级。
4. 根据医护人员所有打分项的总得分,最终确定其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的等级。
结论
此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以操作时间、深度、频率、气道管理、呼吸和抢救方案为评分项,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实际情况进
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抢救效率,同时也为医护人员的考核提供了标准化的评分依据。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评分表个人序号:成绩:评委签字: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理由实得分准备工作(5分)1.发现情况(1分),迅速到位(1分)22.医院内应备好纱布(1分)、弯盘(1分)、硬板(1分)等3评估(15分)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吸、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2分)、轻拍患者肩部(2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2分)62.判断患者呼吸快速判断胸廓有无起伏(2分)2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操作者食指和中指(1分)的指尖(1分)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1分)(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1分),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1分)。
判断时间为<10秒(1分)。
不能确认有颈动脉搏动(1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7操作步骤60分胸外按压25分1.将患者平放在地上或去枕仰卧于硬板床或垫硬板。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立即解开衣领、上衣、腰带22.操作者立于或双膝跪地(1分)于患者右侧(1分),左腿与患者肩平齐(1分),两腿之间相距一拳(1分),膝部与患者一拳距离(1分)53.胸外按压定位迅速、正确,两种方法任选:(1)胸骨下1/2(2.5分)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交界处(2.5分)(2)用一手食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找到剑突近端后,再向上移动两横指(5分)54.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1分),另一手重叠其上(1分),手指反扣(1分)、向上翘起(1分),两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成垂直方向(1分),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1分),力量均匀,使胸骨下陷≥5cm,(1分)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1分),但掌根部不离开定位点(1分),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1分)节律规整(1分),频率≥100次/分(1分),连续按压30次(1分)13开放气道19分1.清理气道检查有无义齿(2分)。
清除口腔(2分)、鼻腔异物(2分)、分泌物(2分)82.开放气道(1)仰头举颏法一手小鱼际(2分)放在患者前额(1分)上,手掌(1分)向下方施力(1分),使头向后倾(1分)。
心肺复苏考核评分表背景简介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和恢复呼吸功能。
这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生死关头挽救生命。
为了确保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和标准化,需要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评分。
考核评分表的意义心肺复苏考核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工具。
通过评分表,可以量化急救人员在急救操作中的表现,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提高。
评分表能够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心肺复苏技巧,提高急救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
考核评分表的内容心肺复苏操作1.判断:急救人员应正确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状态。
如果判断不准确,将无法进行适时的心肺复苏操作。
2.呼叫急救:急救人员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医疗的支持。
3.开始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应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操作,并确保按照正确的顺序和力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4.胸外按压:急救人员应根据标准的胸外按压操作进行施救,包括正确的按压位置、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等方面的要求。
5.人工呼吸:急救人员应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并确保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气量进行施救。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表根据心肺复苏操作的不同环节和指标,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正确判断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得到2分,判断不准确得0分。
2.呼叫急救:迅速呼叫急救得2分,延误时间得0分。
3.开始心肺复苏: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操作得2分,延误时间得0分。
4.胸外按压:按压位置正确得1分,按压频率正确得1分,按压深度正确得1分,操作不规范得0分。
5.人工呼吸:正确施救得1分,施救频率正确得1分,气量适当得1分,操作不规范得0分。
根据以上指标,对急救人员的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分,总分满分为10分。
考核评分结果的使用根据评分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秀(满分10分):对于得分10分的急救人员,可以进行表扬和奖励,并鼓励他们在急救技能上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心肺复苏术评分标准(100分)一、场地器材:假人1具,一次性口部防护纱布50个。
二、操作要求:1、按劳保着装;2、选手在裁判员宣布 “选手就位”的口令后,做好准备;3、选手在听到裁判员宣布“开始”口令后,开始操作。
三、操作地点:化工一厂会议室四、成绩评定:选手示意“操作完成”,停止计时,比赛得分最高为第一名,以此类推。
项 目分值操 作 要点考 核 要 点得分扣分理由劳保着装(5分)5按各车间劳保要求着装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操作标准:轻拍、摇动或大声呼唤患者(包括摆体位)。
操作细节:操作者右手轻拍患者肩部,力度适宜;呼唤时要关心患者并表现出急迫的心情。
常见错误:拍打患者的脸部和颈部;动作及语言表达缓慢。
判断意识方法准确5操作标准:一看、二听、三感觉;判断时间为10秒钟。
操作细节: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来完成。
眼看:胸部有无起伏;面感:有无气体流出;耳听:有无判断呼吸方法评估患者(20分)呼吸音。
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
常见错误:操作者面部距患者口鼻太远;判断时间太短,不够真实。
准确5操作标准:触摸患者颈动脉有无搏动;判断时间为10秒钟。
操作细节:急救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凹陷处。
常见错误:触摸颈动脉位置不正确。
判断时间﹤10秒。
判断颈动脉搏动方法准确5操作标准:呼救,记录时间。
操作细节:呼救时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常见错误:呼救时面对患者。
呼救时间记录准确,语言简练、清晰5操作标准:患者仰卧硬板床上或平整地面,头颈、躯干无扭曲,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正确摆位5操作标准: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
常见错误:胸部暴露不充分。
暴露胸部操作标准:迅速确准按压位胸外按压(40分)5置。
操作细节:直接定位或急救者的食指和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中指紧靠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紧靠中指,另一手的掌根紧靠食指放在患者胸骨上(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医院考核标准版)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及评分标准序号姓名成绩项目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评估1 确认现场安全2 判断意识轻拍病人双肩,呼唤病人姓名无应答(对病人双耳呼叫)。
一项不符合要求 -1 103 呼救,启动应急反应4 检查呼吸及大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无搏动(5-10s内完成),同时查看胸廓无起伏,无有效自主呼吸。
操作步骤:1.摆放复苏体位:去枕平卧,确认硬板床,双手放躯干两侧,解开病人衣领、裤带。
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定位:①一手沿肋骨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处,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处。
②快速定位法:双连线与胸骨的交点。
3.按压方法: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手臂与胸骨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时观察面色,用力均匀、平稳、有规律。
按压过深或过浅每次直接扣分。
术者双肩在病人正上方,肘关节伸直内收,以身体重量按压。
4.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5.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5-6cm。
6.按压与放松要比例适当(1:1),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但要保证使胸廓充分回弹。
7.每次按压前都要重新定位。
8.清理口鼻分泌物或异物: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检查并取下活动义齿。
9.打开气道:手法正确(仰头抬颏法),一手小鱼际压住病人前额,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颏。
10.人工呼吸:患者口腔上盖单层纱布,一手打开口腔,另一手拇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术者双唇包裹病人口唇,形成封闭腔。
向患者口内吹气,使胸廓隆起,潮气量为500-600ml。
吹毕,立即离开口部,松开捏鼻孔的手,侧转换气,视病人胸部下降后再重新吹气(然后进行按压)周而复始5个循环。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11.复检判断:触摸颈动脉有搏动(5-10s),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自主呼吸恢复;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色泽转红润。
12.复苏成功,扣好衣扣,取合适卧位。
1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评分标准:1.操作规范熟练,动作敏捷,抢救意识强,手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