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n33化学成分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铜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0-14T06:44:39.1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6月11期作者:崔行宇[导读] 化学镀铜是目前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载板制造过程中关键的制程之一。
崔行宇聊城市昌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摘要:化学镀铜是目前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载板制造过程中关键的制程之一。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出现各种高频高速PCB材料、IC载板材料、柔性电路板基材等新型材料,而且线路和通盲孔设计愈加复杂,这对化学镀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对非金属材料化学镀铜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金属;化学镀铜;镀液配方;综述引言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是以金属及合金作为基材,添加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增强相,人工合成的复合材料。
MMCs在具有传统金属材料高强度、高弹性的特性的同时,也兼备了耐磨、耐高温等优良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分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而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与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在生产工艺和成本上都更具优势,而且性能更加均匀。
1概述金属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电阻率为1.75×10?8Ω?m)、导热性(热导率为401W/(m?K))、抗电迁移性以及延展性等.因此,化学镀铜是陶瓷、纤维、硅片、玻璃和聚合物塑料表面金属化常用工艺之一.在电子电镀领域,化学镀铜常用于印制电路板(如刚性基材环氧树脂、柔性基材聚酰亚胺)孔金属化、电子封装、半导体金属互联和芯片硅通孔互连、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非导电及5G通讯材料表面金属化等领域.有机聚合物相比于铜金属,为异质材料.聚合物和铜层间不存在合金化层,所以化学镀铜层与聚合物表面间的结合力通常较差,如何提升结合力成为金属化的关键核心问题之一.聚合物表面化学镀铜金属化工艺涉及复杂的前处理、化学镀铜和后处理等工艺流程.前处理主要包括除油、粗化和活化步骤.除油步骤大多采用碱性除油技术,利用碱物质除去基材表面的皂化油,通过乳化剂除去表面的矿物油.粗化步骤通常采用氧化剂氧化;聚合物基材经粗化后,表面产生羧基等亲水基团,有利于吸附金属离子或用于基材的表面改性处理,同时可在基材表面形成粗糙面增加镀层与基材之间结合力.活化步骤主要采用化学吸附技术,使基材表面产生活性位点,催化后续的化学镀铜反应发生.对于化学活性较高的聚合物,化学氧化如铬酸浸蚀为主要粗化工艺;对于化学惰性较高的聚合物,表面接枝、气相沉积、活性材料掺杂结合激光诱导、导电颗粒掺杂、表面沉积导电聚合物等则成为主要粗化工艺.化学镀铜主要有甲醛、乙醛酸、次磷酸钠等工艺.其中,甲醛化学镀铜是工业生产中最广泛应用的工艺. 2镀层内应力测试方法2.1螺旋式应力仪采用螺旋式应力仪是一种经典的测试金属镀层内应力的方法,适用于测试电镀沉积层和自催化沉积层,被较早地用于化学镀镍沉积层内应力的研究。
1234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5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文案拼音:wén àn现代文案的概念: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
多指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研究进展
范敏
【期刊名称】《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年(卷),期】2003(19)4
【摘要】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是一种新型含能材料,由于其具有熔点低、感度低、能量高、热稳定好、易与其他含能材料形成低共熔物等优点,特别适于用
作固体推进剂和炸药组分。
着重介绍了TNAZ的合成方法。
【总页数】5页(P24-28)
【关键词】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研究进展;含能材料;熔点;感度;能量
【作者】范敏
【作者单位】洛阳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5;TQ560.7
【相关文献】
1.含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推进剂能量特性计算研究 [J], 刘晶如;杨寅;
辛伟
2.添加剂对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性能的影响❋ [J], 王玮;王红星;高杰;蒋秋黎;赵凯
3.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J], 李吉祯;樊学忠;王伯周
4.高能量密度材料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研究进展 [J], 李洪珍;舒远杰;黄弈刚;刘世俊;蒋青
5.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在乙酸乙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解行为 [J], 薛亮;赵凤起;邢晓玲;高红旭;仪建华;胡荣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研开发2018·02143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铜催化下C-N 偶联反应研究进展*尹浩 王露露 陈家威 李呼努 马威 李志忠 李怡(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甘肃 730000)摘要:铜是一种不但廉价低毒,而且储量丰富的金属, 用铜作为催化剂促使C-N交叉偶联反应的发生,不仅可以替代贵重金属, 从而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
本文综述了铜催化下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C-N交叉偶联反应;铜;催化;进展中图分类号:O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n in Copper-Catalyzed C-N Coupling ReactionYin Hao, Wang LuLu, Chen Jiawei, Li Hunu, Ma Wei, Li Zhiz h ong, Li Yi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Gansu, 730000)Abstract :Copper is a cheap, low-toxic, and abundantly abundant metal. Copper is used as a catalyst to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CNcross-coupling reaction. It can not only replace precious metals, thus reducing costs, but also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moting green chemistry. development of.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of C-N bond catalyzed by copper is reviewed.Key words :C-N cross-coupling reaction ;copper ;catalysis ;progress含C-N键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不仅大量存在于各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药物中,也是许多化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国家标准GB/T 2059-2008 铜及铜合金带材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圆形材》,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 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 13-3)带》、GB/T 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 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
本标准与GB/T 2059-2000、GB/T 2067-1980、GB/T 2069-1980、GB/T 11089-1989和GB/T 1571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H63、H85、QSn8-0.3和BZn18-17四个牌号。
并采用JIS H3100-2006标准的C2300牌号和EN标准的CuZn15牌号规定了H85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5212规定了QSn8-0.3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7521规定了BZn18-17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纯铜类增加了特硬(T)状态,并相应修改了硬(Y)状态的力学性能;——H70、H68、H65和QSn6.5-0.1增加了弹硬(TY)状态,并采用JIS H3100-2006和JIS H3110-2006标准修改了抗拉强度值;——将带材的可供厚度下限由“0.05mm”改为“大于0.15mm”,纯铜、普通黄铜类0.5mm~3.0mm厚度的带材宽度上限由“1000mm”扩大到“1200mm”;——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硬度试验由选作供参考项目改为常规检验项目,并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的可测厚度由不小于“0.3mm”改为不小于“0.2mm和0.15mm”,并删除了硬度试验的厚度规定(既所有规格均可进行试验);——将TU1、TU2的力学性能与其它紫铜类合并为一档;——对纯铜类、H70、H68、H65、H62和QSn6.5-0.1的硬度范围适当减缩,并规定了相应软态硬度上限;——HPb59-1特硬(T)状态的抗拉强度由按厚度分档规定统一为不小于590 N/mm2;——删除了杯突试验的选作规定;——删除了无氧铜带进行含氧量金相法测定的规定。
Cu@CNTs和Cu(N3)2@CNTs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Cu@CNTs和Cu(N3)2@CNTs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纳米材料因为其与传统材料不同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
其中,碳纳米管及其与金属复合物的组合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使金属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其催化性能。
本研究拟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将铜和三氮化铜(Cu(N3)2)负载于其表面,制备出Cu@CNTs和Cu(N3)2@CNTs纳米材料,通过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探索其在催化和其他应用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碳纳米管(CNTs)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法和电弧放电法进行制备。
2.铜、三氮化铜负载于CNTs表面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水热法进行铜负载,采用电沉积法和硝酸盐还原法进行三氮化铜负载。
3.样品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
4.性能测试对样品的催化性能、电化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并分析。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制备出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的Cu@CNTs和Cu(N3)2@CNTs纳米材料,通过详细分析其组成、结构和性能,探索其在催化、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将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1.完成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1个月2.制备样品:3个月3.样品表征和性能测试:6个月4.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2个月五、参考文献1. Zhu X, Peng Y, Yu Y, et al. Cu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6, 41(1): 362.2. Wan Y, Zhang F, Peng Z, et al. Steam activation preparation of nitrogen-rich mesoporous carbon monoliths with high performance in CO2 cap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3, 1(7): 2408-2416.3. Lu N, Li C, Li X.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3+ doped Cu nanocubes and its catalysis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hydrazine.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15, 502: 264-270.4. Xia G, Chen R, Guo X, et al. Copper(I) azide polymer/CNT nanocomposit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 in Huisgen cycloaddition.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6, 73: 447-455.。
铜合金化学成分编制说明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综字[2009]165号)的要求,我公司承担了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计划要求2011年完成修订任务,标准计划编号20091080-T-610。
为保证标准的编制水平,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并以函件的形式向同行业广泛征询修订意见及相关技术数据,全面准确地了解铜加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动态。
标准修订过程中经过多次征询意见,2010年2月形成了该标准讨论稿,四月武夷山会议及八月呼和浩特会议两次讨论后,标准稿经过较大调整,于2011年3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1.我国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修订历程及牌号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标准最早是仿效前苏联“ΓΟCΤ”标准形式,制订了YB145~148—65,1971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YB145~148-71、1985年第二次修订为GB5231~5235—85,2001年修订为GB/T5231-2001。
几次修订后其中元素控制范围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其模式和系列化程度都没有突破性提高。
纳入原国家标准GB/T 5231-2001的变形铜及铜合金牌号一共有111个,其中紫铜9个,黄铜43个,青铜41个,白铜18个。
但是各加工企业实际生产的牌号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申请专利的新型合金就达70余个,而各个公司、院所研究开发的新型铜合金更数倍于此,达1000个以上。
随着专业化生产趋势的不断发展,合金系列化程度在迅速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成份细化分类已成必然趋势,为适应下游用户不同生产线工艺条件的要求,个性化,精密化产品越来越多,相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10b33主要化学成分(实用版)目录1.10b33 的概述2.10b33 的主要化学成分3.10b33 化学成分的作用4.10b33 的实际应用正文【10b33 的概述】10b33 是一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一系列有机物质。
这种化合物常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建筑、汽车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等。
10b33 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而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b33 的主要化学成分】10b33 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碳、氢、氧和氮等元素。
这些元素组成了10b33 的基本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例如,碳元素为 10b33 提供了稳定性,氢元素则可以增加其可塑性,氧元素则可以提高其耐热性,而氮元素则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
【10b33 化学成分的作用】10b33 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例如,其稳定性使得10b33 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其结构和性质,这对于建筑和汽车制造等领域非常重要。
同时,其可塑性使其可以适应各种形状和环境的需求,这也增加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此外,10b33 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也使其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其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10b33 的实际应用】10b33 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领域,10b33 可以用于制造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汽车制造领域,10b33 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刹车盘和排气管等,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10b33 可以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和散热器等,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10b33 因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而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uZn33化学成分应用研究-上海盛狄金属合金研究中心
供应德国铜材德国铜合金CuZn33加工黄铜铜合金材料
CuZn33加工黄铜
材料名称:铜锌合金(黄铜)
牌号:CuZn33
代号:2.0280
标准:DIN 17660-1974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但易产生腐蚀开裂。
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
●CuZn33化学成分:
铜 Cu:66.0~68.5
锌 Zn:余量
铅 Pb:≤0.05
锑 Sb:≤0.01
锡 Sn:≤0.05
杂质总和(除Ni外):≤0.3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370 伸长率δ10 (%):≥15 伸长率δ5 (%):≥18 注: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12
●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750~830℃;退火温度52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60~270℃、
⑴上海盛狄CuZn33无氧铜圆棒/棒材现货:CuZn33无氧铜棒材规格范围:直径6—500mm,长度0.5—30m;
CuZn33无氧铜毛圆、车光圆、CuZn33无氧铜锻圆、CuZn33无氧铜光圆、轧圆等
⑵上海盛狄实业CuZn33无氧铜板材/板料现货:CuZn33无氧铜钢板规格范围:厚度0.5-80mm,长1-6米,宽0.5-3m
轧板、锻板、板材、锻件等
⑶上海盛狄实业CuZn33无氧铜钢管/无缝管现货:钢管规格范围:外径6-530mm,壁厚
0.5-50mm,长度1-12m; ————————————————————————————————
规格齐全、品质上乘。
常用规格均有大量库存保证长期供应。
客户所需非标规格,也可以为您量身定做。
注:DIN 17660已于1983年修订过,编号为DIN 17660-1983,因尚未搜集到,故仍按DIN 17660-1974给出加工黄铜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