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课外阅读《天池云天》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2
《天池云天》详案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对诗情画意的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未经人类介入的天然美景的敬意与向往。
2.体会行文构思的巧妙。
3.品味富于意蕴美、修辞美、音乐美、色彩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与作者的情感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诵读多媒体辅助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有这样一个地方:天,如丝一般柔软,如海湛蓝浩渺,如草原大气壮美;云,如绵羊一般可爱,如蘑菇一般丰满,如仙子剔透如玉;水,如天一般醇蓝,如镜面一般平静,如绸缎华美艳丽。
这不是梦境,这是天池的云与天。
让我们走进庞联昌的写景抒情散文《天池云天》,去感受他觉得所无法描绘的天池的云与天。
二、初读课文感受云天美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完成以下内容:⑴标清节序。
⑵使用工具书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扫清字词障碍。
⑶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天池的景色?反馈、小结:①共19自然段②文章大致从第4至第15段具体描写了天池的景色。
2.出声跳读具体描写天池云天景色的相关段落或句子,小组间讨论: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反馈、小结:蓝天:柔软、富有动感、湛蓝、浩渺无边大气、壮美天上云:可爱、丰满实在、自由、梦幻一般随心、任性水中云:跃动自如、剔透如玉、婉转适度3.文章题为“天池云天”暗示文章主要描写的景物是“云”与“天”,但文中第15段开头几句却是写天池之水,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明确:有必要。
一方面天池的水蓝独一无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天池的水是“天的倒影,是天的孩子”,天池水中的云“是泳在水里的绵羊和蘑菇,是被漂洗得剔透如玉的仙子”。
天池的水与云、天是一种无法分割的美,它们相得益彰,天池水中的云天与天池上空的云天一样让作者、读者感受到一种恬淡而震撼的美。
它丰富了天池云天的美,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天池云天的风韵。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美1.走近天、云、水,注视天、云、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的内心感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试结合文中相关词语概括。
天池游记阅读短文答案姚广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游天池记明·姚广孝中吴山水之秀而奇,惟天池为最。
天池在花山之右,其广无十畮①。
山高下而池分为三,肤断连,其实则一水也。
澄湛渟泞②,上涵虚空,下沉无底,龟鱼泳焉,蛟龙潜焉,清风歘③兴,与波相接击,其声始浏然④而来,终折而下石涧,则若鸣万鼓,人耳语犹隔重屋不闻。
众山回环,既邃且与,惟西北独缺,以通往来。
花山之上,有峰耸然,峻影俯波,秀色可采,宛若菡萏出水,名曰莲花峰。
峰之下,奇树苍筠,猗兰珍花,间厕⑤而错陈,旁则怪石如林,欹⑥悬峭正,若几若鼓,若兽若踞,若人立者,不能悉其状。
外一石出水中,崇仅寻尺,广则如崇而又加,上砥下嵁,中可巢龟鱼,曰龟巢石。
由龟巢石去数弓地,又一大石突出为厂⑦,浮图人即依厂凿石为屋,深幽虚朗,中奉大雄氏之像,像皆石斫,浑然无迹,如出夫造物之所成者。
山无远近,川无钜纤,风樯云树,林麓丘墟,莽列于前,可使游者荡胸怀而畅心目也。
至若春温景明,岁丰物康,士女纷乎而争来,轮蹄集乎而竞进,壶觞无停,箫鼓不辍,望之者疑为桃源,非人世所有境。
故余亦好游,于是凡三至焉。
(选自《苏州语文》,有删改)(注)①畮:亩,计量单位。
②渟(tíng)泞:形容水清澈。
③歘(xū):忽然。
④浏然:明朗的样子。
⑤间厕:参杂交错。
⑥欹(qī):倾斜。
⑦厂(hàn):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不同的是哪一项?()A.其实则一水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B.间厕而错陈/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C.不能悉其状/黄发垂看,悉如外人(《桃花源记》)D.萧鼓不辍/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中可巢龟鱼,曰龟巢石。
(2)望之者疑为桃源,非人世所有境。
10.天池山风景区是江南的原生态旅游风景区,请你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完善下面的天池导游册。
天池导游册景点特色位置天池①位于花山右侧莲花峰峰影若菡荏初出水②③石可巢龟鱼出自天池水中石屋佛像房屋依厂凿石而建距龟巢石数弓地11.上述表格中的这四个景点各具特色,你觉得哪一个最适合欣赏整个景区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欣赏:《天池》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欣赏:《天池》”,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欣赏:《天池》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是这种感觉,仿佛自己落入深蓝色湖面印着雪白冰峰的清澈明丽的幻想之中了。
这一天之内我觉得风是蓝的,阳光是蓝的,连我这个人也都为清冷的蓝色所渗透了。
早晨,从公路转入崎岖山谷,盘旋上山。
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山下开阔河床中,冲激着冰凌般潺潺急流,在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却是密密层层的杨、柳、枫、槐,秋霜微染,枝头万叶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烁摇曳,在这里,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在森然壁立的峡谷中一片涛声滚滚;到了山顶则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挺立的云杉,植物适应着温度高低而变化,可见其山势之陡峻了。
我走到山坡别墅,在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我的面前这时展开了整个天池,这不像自然景色,而且一幅油画。
你看,这广阔的湖面,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
这时我才恍然我并未到山之极峰。
你看,天池那面,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人们告诉我最高一山,名叫博格达峰。
这天池,显然是更高更高天山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
偶然一阵微风从空拂拂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粼粼波纹,催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
同游的人们都欢欢喜喜奔向天池边去了,我很希望一个人留在这阳光明亮的阳台上,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让我静静的、细细的欣赏这幽美的风景。
在我记忆里面,这天池景色,也许可与瑞士的湖山比美,但当我沉静深思着,把我自己完全溶合在这山与水之中,我觉得天池别有她自己的风度,湛蓝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幽静。
的确,天池是非常之美的。
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是没有游人欢乐的喧哗,也不是没有呼啸的树声和啁啾的鸟鸣,但这一切似乎都给这山和湖所吸没了,却使你静得连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池之美,那就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