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图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28
什么是字理识字?字理识字系列——总序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发现了学生中的两个不变的传统:错别字不变,男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总比女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多。
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无论是八十、九十年代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的错别字如出一辙。
无论何时何地,喜欢语文的男生总是没有喜欢语文的女生多,语文成绩好的男生总是没有女生的多。
究其原因是语文要写字,汉字太难写、太难记。
历经几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难觅解救良方。
九十年代末期,接触了字理教学法后,茅塞顿开。
语文难难在识字,识字难难在不识字理。
不识字理,那一个个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是那么单调、枯燥、烦人:一个个汉字中的点横竖撇捺钩,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
识字理,那一个个汉字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字理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是字理教学。
那么,什么是字理呢?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
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
其主要表现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
但是经过“隶变”乃至当代大规模简化之后,“六书”已不能涵盖所有字形,因此江苏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杨洪清、朱新兰夫妇也与时俱进地对现行汉字的字形进行系统归类、科学分析,将“六书”发展为“十书”。
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贾国均总结提出了字理识字法。
在进行字理识字实验的过程中又不断完善为字理教学。
所谓的“十书”就是把甲骨文、篆文里的一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经过隶化、简化后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不明显的字按现行的字形归类为笔画字、部件字、存意字、存音字。
字理图让识字充满文化内涵作者:王媛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6期(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小学部)由于汉字具有一定的图画性,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方块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写写画画中感悟汉字的文化魅力。
一、字理演示,巧学象形字刚刚上学的“小豆包”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汉字,势必会打消他们识字的积极性,而带有趣味性的讲解汉字背后的演变故事往往更会吸引他们。
那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的第一课时,课前我先进行了前测,全班44人都认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那么当面对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要学习的6个生字“人、口、目、耳、足、手”早已熟识的情况下,讲什么呢?了解过学情,我发现虽然学生都认识这些字,但实际应用起来,他们容易和读音相同的字混同使用,有的孩子将“目”字说成是木耳的“木”,教学时我认为这些字理图一定会帮助我将字义落实,同时也会吸引这些早已认识生字的“小不点儿”的注意力,果然在课堂上,当我将字理图投影到大屏幕时,他们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看,顺势我告诉学生我们的古人很聪明,很早很早以前是没有文字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记录下来,怎么办呢?学生畅所欲言,看来很感兴趣,接着我告诉他们在最早还没有文字的时候,聪明的古人就在龟甲、兽骨上刻画,他们看到什么东西,就照这些事物的样子画下来,这就是我们最早的文字。
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这些字也发生了变化,笔画越来越简单,慢慢地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方块字。
现在,请你们来观察一下“目”字的演变过程,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得特别好,“目”字的“口”就像图中人的眼眶,“中间的两横”就像黑色的眼仁,当我问“目”表示什么意思的时候?学生都能说出来,表示人的眼睛,进一步扩展我告诉学生凡是目字旁的字都和眼睛或者眼睛的动作有关。
提到课前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是“目耳”时,大家都笑了,笑声中我知道学生已经理解了字义,不会再弄混。
《字理识字教学10例》配图2013-04-03 10:55这⾥有10例字理识字教学案例,我看后感觉对低年级的⽼师很有⽤处,就转帖在这⾥了,因为是朋友给我的,故⽽对案例设计的作者不清楚也⽆法考证原创⼈,故未⼀⼀注明教者。
只是希望我们能够相互引⽤,不断完善⾃⼰的教学。
内容来⾃邹武林的《新语⽂新体验》-------课程改⾰300案例点击-----这本书⾥的。
[案例] 例1:囚 识“囚”字,教师分析说,囚字的“⼞”表⽰⼀间封闭的房⼦,即牢房,犯了错误或违犯了法律⼈就被关在牢房⾥就是囚禁。
例2:灾 学“灾”字,⽼师分析说,“灾”字的“⼧”表⽰房⼦,屋中起⽕就是灾害。
例3:⾬ 教“⾬”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天上下着⾬。
”教师就告诉学⽣:“刚才⽼师画的,就是古代劳动⼈民⽤图画的⽅式写成的‘⾬’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了。
”边说边板书“⾬”字。
让学⽣回答讨论:现在的‘⾬’字和原先的‘⾬’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笔顺怎样?通过以上教学,学⽣对“⾬”字的形和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4:疑 教师编了这样⼀个故事:古时候,有⼀个战⼠在战场上遇到了强⼤的敌⼈,他⼼⾥想,我⽤⼔⾸(⼔)刺还是⽤箭(⽮)来射,⽤短⽭来戳还是“三⼗六计⾛为上计”?他疑虑不决,⼀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就是疑。
还有这样解的: 例5:攀 “攀”,笔画繁多,教师⼀边说⼀边板书:⼭上有很多⽊,⽊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字中间有两个叉;⼤⼿⼀⽤劲,就攀上去了。
例6:牧 教“牧”字,教师点出“牜”是“⽜”的变形,“攵”是⼿拿鞭、棍的意思,⼿拿鞭⼦放⽜,正是“牧”的本义。
例7:尘 利⽤拆字法认读“尘”,拆开为“⼩⼟”,然后让学⽣去联系⽣活中的尘⼟去理解,即为细⼩的⼟颗粒。
这样就让学⽣在意、形、义⽅⾯达到认知的⽬的。
例8:男 ⽼师说,“男”可拆开为“⽥、⼒”,可以引申为旧时代⽥中劳作的⼈。
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所谓"字理",是指汉字因义构形的理据。
具体表现在:①汉字不是假定性的符号,即汉字的"有理性";②汉字的由义构形之理;③汉字的以形表意之理;④汉字的声旁表音之理。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一般学习步骤如下:识字过程学习步骤读准字音看拼音读准字音;遮去拼音读出字音;读课文中含有这个生字的句子;如果是形声字能指出提示读音的声旁。
析形索义独体字:溯源--对照(一般由老师写出古体汉字)将楷体汉字与篆体、客观实物各部分对应分析。
合体字:分解--组合分解部件,联想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再联想组合后整体的含义。
由义记形写写笔顺,想想为什么这样写,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想想生字由几个部件构成,为什么这样构字,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理解运用读词读句--字理析词--组词造句--寻找"字族朋友"默写检查试默回顾--默字--检查订正。
默写时回忆字义书写字形,检查时分析字形深化字义。
(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浓厚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实物、图画、演示等直观手段,以及故事、谜语、歌谣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不断再现汉字生动的构形,把枯燥乏味、机械记忆的识字方法,变成了有趣的、可理解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去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联想,主动探究。
通过字理识字,学生眼中的汉字就不再是一个个复杂抽象的符号或笔画相加,而是具体事物的图像,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的内心图式,想象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开发主动探究的创新潜能,学生识字途径由课本狭窄的范围扩展到课外书、广告、电视、字典中,不仅增加了识字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得到熏陶感染而加深。
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故事,身体语言,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以前我们的教学,不会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并使之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及审美情趣。
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字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
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字体解析,使汉字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自觉的需要。
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依据字源字义正确地讲析字理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认为,探求字义可分为字源字义和实用字义两部分。
汉字的字源字义是经专门研究考证过的汉字本义。
在教学中,我们一般要用公认的字源理据去分析汉字。
运用字源理据分析要处理好如下的三个关系:1、弄清汉字笔画和部件的合成关系。
汉字是由部件和笔画组成,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笔画与笔画组成。
如“八”字,由撇和捺两个笔画组成。
(2)由部件与笔画组成。
如“血”字,由笔画撇和部件“皿”组成。
“杀鸡宰鸭时把血' '滴入'皿'中。
”(3)由部件与部件组成。
如“男”字,由“田”和“力”两个部件组成。
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多为“男”。
不论是哪种情况,汉字各部分之间都是为表达某种意义而有机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体现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例如“八、人、入”三个字,,看上去都是由撇和捺两画按相离、相接的关系组合,字形十分相似,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但是它们各自的构形理据却有根本的不同。
“人”小篆写作“”,是人体侧面的象形;“入”甲骨文写作“”,象尖锐物体形,因为尖锐才会使人有如锥刺入物体的直觉;"八”,甲骨文写作“”。
象分别、相背形。
只要弄清了它们各自的造字原理才能明确撇和捺这样组合的原理,从根本上掌握和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
字理识字:字理为本多元识字作者:薛晓光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07期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
识字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哪一种是最根本的呢?世间万事万物,顺其规律而行则兴,逆其规律而为则败。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识字教学最主要的应是字理为本,多元识字。
字理为本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袁晓园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也就是汉字的“六书”,这是汉字与生俱来就有的最本质的属性。
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
这是汉字的表意性使然,我们的祖先对万事万物细腻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和入微的描摹,都沉淀在这字形中。
字理教学就是将这些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理可说的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学理和根本方法,在科学析解、有效识记的同时,享受博大精深的汉字带给我们民族的丰厚滋养。
一、神奇而理性的汉字,生动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和井然有序的科学建构体系,有助于学生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1.字形藏理,图文对照,学好象形字。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的编排都是从构字率较强的独体象形字开始的,而且常常是图字结合,篆楷比照,目的是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汉字的“象形”特点。
如学习“木”“禾”“瓜”三个字就相应地配置了图。
一般来说,初始的象形字可按如下步骤施教(以“木”为例):①出示“木”的图片→古文字“木”→楷书“木”(也可以反向为之),让学生画一画,找一找象形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哪一笔像树干,哪一笔像枝杈,哪一笔像树根。
②总结提升儿童对汉字的认识:汉字中有很多字都是根据自然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描画出来的,这样的字我们称为象形字,引导学生在观察感知中潜移默化地认识汉字的特点,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木”字旁的字。
③在对“木”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笔画笔顺及汉字间架结构的分析指导,把写字的要求落在实处。
通过这样对“木”的学习,就能对双“木”并排成“林”,三“木”相叠成“森”以及与树木有关的字都用木字旁的组构规律理解了。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第一单元:识字)单元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聚焦于“识字”这一核心主题。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正式踏入汉字学习殿堂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单元中,汉字的选择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
从宏大的自然现象,到他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到蕴含深厚底蕴的简单文化元素,这些汉字宛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学生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大门。
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认识一个个简单的字符,更能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步领略到汉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无穷趣味。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构成1. 《天地人》-这篇课文以简洁的三字文形式呈现。
它巧妙地将“天、地、人”这些基础汉字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初步接触汉字时,就能对汉字的基本结构与含义有一个直观的感知。
同时,在这简单的文字背后,还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深远的传统思想。
它犹如一颗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萌芽。
2. 《金木水火土》-此篇课文以传统的五行概念为基石,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将“金、木、水、火、土”这些汉字生动地展现出来。
学生们在轻松诵读儿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这些汉字。
这种将汉字学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识字的早期阶段,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接触与了解。
3. 《口耳目手足》-围绕与身体器官密切相关的汉字展开教学。
像“口、耳、目”等汉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与之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汉字与实际的身体部位一一对应起来。
这种直观的对应方式,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使汉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鲜活元素。
4. 《日月山川》-课文精心选取了与自然事物相关的常见汉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通过展示象形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例如,“日”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形态,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的演变脉络。
字理析解(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1.17个部首变体本表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
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字表中的17字附带部首变体:人(亻)刀(刂)心(忄)水(氵)手(扌)爪(爫)犬(犭)火(灬)玉()示(礻)衣(衤)竹()肉(月)足(⻊)言(讠)金(钅)食(饣)(字理小屋另外补充3个:阝(左阜旁)阝(右邑旁)彳)字理析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2011年版)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本表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
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象形字、指事字(100个)1.与人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2--1)(15个)人大儿子了老长交立六己文女方月(15个)2.与人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2--2)(22个)身页元面目见直耳口自音牙舌心四九力手又皮正尺(22个)3.与动物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12个)鸟飞羽西马牛羊毛也为虫鱼(12个)4.与植物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 9个)生才瓜果来木本片竹5.与日常生活起居、用具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2--1)(14个)厂广门向几衣巾朋贝两白米豆干6.与日常生活起居、用具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2--2)(14个)京高王刀车工我网用午册主冬去7.与自然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14个)云电风雨火日月山水回气厂田土8.其它象形字、指事字(14个)一二三五七八十千上下小行平太9.与人有关的会意字(3—1)(21个)次加可只台同穿声办军包奇以从北比坐好些道这10.与人有关的会意字(3—2)(17个)字学先光-出走作做你他她笑每美民真看11.与人有关的会意字(3—3)(15个)现玩要爷对反后兴有双共找公岁个12.与动物、植物有关的会意字(12个)不半然哭万习农再林秋叶在13.与日常生活起居、用具有关的会意字(17个)窗床因合会家全前班医分中业乐发画百14.与自然有关的会意字(19个)春是明时阳早东阴动金青石师地里多外边没15.其它会意字(10个)少今哥那别到票卫国成16.与人有关的形声字(18个)听吵吃叫问知和但什们住姐妹奶妈脸快胖17.与人有关的形声字(15个)孩让语话谁说课把打放跑跳站起爸18.与动物、植物有关的形声字(12个)狗猫和年草花着桌机校样树19.与日常生活起居、用具有关的形声字(11个)船饭饱被灯红给经开关更20.与自然有关的形声字(7个)雪晚星洗江海河21.其它形声字(12个)的都很就当点过还进亮书条适用范围及方法二、学习独体字(象形字、指事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演变过程有两个顺序:古文字---今文字或今文字---古文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梁亦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
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明理法。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山”字时,可展示“群山图”,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这就是析形。
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比较明理法。
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
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
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
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孙志远2012新用户注册时间2013-3-12•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电梯直达楼主发表于 2013-3-12 20:05:47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课文第一课升(顺——撇横撇竖,太阳升起,放声歌唱,学生升旗。
)国(顺——玉在四框中,四框像国境,玉是国中宝,富国又强兵。
)(谜——一座城池四方方,大王拿印坐中央。
)红(顺——这人做工与众不同,专纺丝线全部染红。
)我(谜——兵戈紧紧握手里,能杀敌人保自己。
)们(谜——这人同一家门,都是一伙人)歌(顺——看似哥哥打呵欠,实是哥哥把歌练。
)立(谜——一点一横短,点撇一横长,你若猜不着,请你站一旁。
)礼(顺——双脚跪下头磕地,表“示”敬意行大礼。
)(谜——竖弯钩,门前立。
迎来送往做表示;一会弯腰把头点,一会抬头把路指。
第二课真(谜——十把工具不掺假,八个侄子合一家,为人城市不撒谎,行为端直不偏斜。
)北(谜——好像两人背靠着背,地图上端是它方位。
)家(谜——宝盖像住房,豸字当猪讲;屋里养有猪,生活得安康。
)开(谜——并无两点与关反义,进出家门从它开始。
)泳(顺——与水有关声旁永,俯仰动作有多种。
夏天江河人最多,男女都爱此运动。
)第三课走(谜——去的上边,足的下边,上下合起,进步向前。
)亲(谜——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
)河(谜——小小三点水,同可来相会,奔流向大海,一去头不回。
)让(顺——言加上,读作让,让人让座直推让。
)户(顺——尸上加点组成户,本义是门代指屋,为何用它代指屋,因为有门就有屋。
)工(谜——只要多出力,就会有功绩。
)厂(谜——头上若有点,就会广无边,机器放里边,人不住里边。
)老(谜——撑着拐杖上“土坡”,拐杖一歪被摔落,四脚朝天难爬起,只因年长无奈何多(顺——每天一夕合,如果二夕多。
)今(顺——人字头,点横折,今字今后不会错。
)(谜——传令少了一点,看你现在怎办。
)第四课村(顺——树木种村旁,寸寸拔节长,村头有大树,挡风哦又遮阳。
识字方法归纳第一种方法猜字谜记猜字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保存持久。
举例如下: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
(匹)空山中间一方田,山水花鸟在其间。
(画)像手不是手,胳膊往外扭,猫狗皮上密,你我都稀有。
(毛)添上土有斜度,添上水起狂澜,得了病需休息,添上衣能耐寒。
(皮)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
(青)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马驰骋天涯。
(也)一点一横长,一人下边藏,多字少一半,拖条尾巴长。
(夜)量一量,千里长;称一称,可不轻。
(重)第二种方法编歌诀记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
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同学们喜爱。
实践证明,歌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轻松自如地便记住了汉字。
还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识记汉字的兴趣浓厚。
举例如下:(展)尸字头、共去八、下面竖提撇和捺。
(骨)一竖横折横折装,突宝盖下有月亮。
(喜)一口吃掉十颗豆豆。
(琴)二王今日去弹琴。
(垂)士兵头顶千根草。
(满)水边两棵草。
(春)三人一日去春游。
(燕)草字头下一短横,北字分在口两边,四个点儿一排坐,合在一起就是燕。
(溪)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
(德)双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记我心。
第三种方法变熟字记汉字中有许多字形相近的字。
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如果所学生字与熟字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学过的熟字和所学的生字架设起认知的桥梁,通过拆合、移换、增减的方法来记字形,往往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1)加一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就可以利用基本字加一笔或加一偏旁部首的方法,帮助大家记忆字形。
例如:“日”加一笔横是“目”、“大”加一笔点是“犬”、“木”加一笔横是“本”、“水”加上两点水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