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 (共3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5
第6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06g3.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3.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1g/cm3=103kg/m3。
4.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固体的密度:原理:ρ=m/V质量(m):用天平测量。
体积(v)的测量(1)形状规则:用刻度尺测量(2)形状不规则:①ρ物>ρ水,沉入水中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②ρ物<ρ水,浮在水面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说明:A.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看”:单位[1毫升(ml)=1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质量与密度1.(RJ八上P115“小资料”改编)一个质量为0.2 kg的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2 kg,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 kg。
如表所示是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经过分析可知该液体为( )A.硫酸B.酒精C.水银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RJ八上P116“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A.一个苹果B.一名中学生C.一头牛D.一辆家用轿车3.(RJ八上P116“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一个容积为2 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kg的水,_(选填“能”或“不能”)装下2 kg植物油。
4.(RJ八上P111“想想做做”改编)(设计性实验)小美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或干冰(固态CO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
(2)简述你的实验方法:_ _。
5.(2020·河北摸底)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一支普通全新2B铅笔的质量约为400 gC.一把普通牙刷长度约为10 dm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4 m/s6.(2020·恩施州中考)“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图,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F1层平面565 m×437 m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
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 cm,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 )A.6×105 t B.6×104 tC.6×103 t D.6×107 t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7.(2015·河北中考)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8.(2013·河北中考)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9..(2020·咸宁中考)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同步基础练习)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有关B.将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牛奶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所有固体的密度总是比液体的密度大D.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C.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D.一杯水的密度比一滴水的大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ρ=m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V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D.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4.为了防疫需要,家中一般都备有酒精消毒液。
小刚发现包装瓶上面标有“含有75%的医用酒精”、“净含量100mL”等字样。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则该瓶最初装有的消毒液质量最接近()A.100克 B.85克 C.80克 D.75克5.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 3.93×1011m3,这个水库装满水后水的总质量约为()A.3.93×1011t B.3.93×1011kg C.3.93×1011g D.3.93×1011mg6.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5:4,体积之比为1:2,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A.5:2 B.2:5 C.8:5 D.5:87.国之重器又传来好消息!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奋斗者”号载人舱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钛合金。
新型钛合金取代钢材制作载人舱,实现了载人舱足够大又不太重,可以容纳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进行科考任务。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现在你正进行期末测试,放松一下,观察周围事物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现在教室外温度约为30℃B.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约为10g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cmD.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分钟答案:B解析:A. 冬天期末考试时,教室外温度较低,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B. 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较小,约为10g,故B符合题意;C. 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mm,故C不符合题意;D. 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②①④⑤⑥答案:B解析:测量小石块的质量的步骤: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故选B。
3、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
则物体的质量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空间位置、状态、环境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把一张纸揉成一团,质量变小B.密封在矿泉水瓶里的冰变成了水,质量变小C.物理课本从家里带到学校,质量不变D.橡皮擦用了一段时间后,质量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A.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质量不变,故A错误;B.密封在矿泉水瓶里的冰变成了水,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质量不变,故B错误;C.物理课本从家里带到学校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质量不变,故C正确;D.使用一段时间后橡皮擦,体积变小,质量变小,故D错误。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接近()A. 0.5克B. 5克C. 50克D. 500克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 B. C. D.3.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4.为了测量老陈醋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老陈醋,测出其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其中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有的观点应是()A.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法、步骤合理B. 测出的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C.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若V甲=V乙,则m甲<m乙D. 若m甲=m乙,则V甲>V乙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3dmB.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C. 复兴号高铁运行时的速度约为350m/sD.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200g7.某同学在烧杯中装入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及对应的液体体积,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 ”图像,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密度A. 该液体密度为,可能是硫酸B. 该液体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 烧杯的质量为D. 的该液体质量为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将测得的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绘制的图像分析三种物质密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ρA<ρB<ρCB. ρA>ρB>ρCC. ρA=ρB=ρCD. 无法确定9.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测体温”: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C.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D.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受到的重力约为1N10.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 G1>G2F1>F2B. G1>G2F1<F2C. G1<G2F1<F2D. G1<G2 F1>F211.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B.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 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 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12.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g、24g,其体积分别是8cm3、4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是()A. 甲物体为空心B. 该材料的密度为6g/cm3C. 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lcm3D. 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二、填空题13.可燃冰有极强的燃烧力,1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米的天然气和产生0.8米的淡水。
一、选择题1.现有密度分别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且12ρρ<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C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D .无法确定2.小强想完成更多实验课题,现在他选用了天平、量简和水,选择了这样一些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其中③、⑤总质量不超过天平量程)。
你认为他最多能够完成( )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3.甲、乙两物体,其质量m 甲、m 乙之比为2∶3,体积V 甲、V 乙之比为4∶3。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 .1∶2B .2∶1C .8∶9D .9∶84.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 。
她记录下的木块质量是38.4g ,整理器材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33.2g B .31.6gC .43.2gD .35.8g5.利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象B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C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 —物距u 图象D .同种物质质量—体积图象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B .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C .体育课所用铅球的质量约为600gD .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7.学完质量和密度后,部分同学在生活生产中还是对这两者混淆不清,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密度是31g/cm ,表示31cm 水的质量为31g/cmB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和密度都减小一半C .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D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8.下表给出了部分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干松木 煤油 酒精 冰 水 铜 铅 密度/(3kg m -⋅)30.510⨯ 30.810⨯ 30.810⨯ 30.910⨯31.010⨯38.910⨯311.310⨯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B .相同体积的实心铜球和铅球,铜球更重些C .能装下1kg 煤油的塑料瓶,装不下1kg 水D .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更大9.某学习小组的同学选取甲、乙、丙三种合金材料进行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三种材料的m-V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A .乙合金材料的密度是2.5×103kg/m 3 B .乙合金的密度是甲合金密度的2倍C .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材料制作的实心元件体积之比为1:2:4D.用三种合金制作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实心元件,丙材料制作的元件质量最大10.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4∶3B.8∶1C.4∶1D.1∶211.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为合理的是()A.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1kg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mC.初三学生百米平均成绩约为8sD.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12.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球甲、乙,其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体积分别为V甲、V,质量分别为m甲、m乙,且m甲<m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乙A.若ρ甲>ρ乙,则一定V甲>V乙B.若ρ甲<ρ乙,则一定V甲=V乙C.若ρ甲>ρ乙,则可能V甲=V乙D.若ρ甲<ρ乙,则可能V甲>V乙二、填空题1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C919国产飞机C919 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
质量和密度1.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
_____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_____组成的。
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1nm=______m。
2质量是指;字母用质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1t=_____kg=______g=_____mg 。
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本身一种属性。
3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___表示,单位是____和_____。
ρ= ____ ;m代表____,V代表____。
水的密度=__ g/cm3= 103kg/m3,它的物理含义: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____,但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压强______。
5量筒是以____为单位,1ml=_____cm3。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_____。
典型练习:1.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不同种物质,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D.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锡全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不变C.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D.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3.将质量、体积都相等的铜球、铁球、铝球,有空部分都灌满水,则质量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判断4.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5.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A、甲杯中装的是水 B、乙杯中装的是煤油C、丙杯中装的是硫酸D、丙杯中装的是煤油6.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2:3B.3:2C.1:1D.以上答案都不对7. 单位换算:1.5×103千克=______吨; 8.9克/厘米3=________千克/米3 5毫升=______厘米3=______米3;8.叫密度,密度的符号是_______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___;水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嫦娥五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嫦娥五号将采集的月球表面样品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的过程中,月球表面样品的质量()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确定2.一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1.0×103kg/ m3,ρ酒精=0.8×103kg/ m3),则该瓶的质量是()A.50g B.100g C.150g D.200g3.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
她记录下的木块质量是38.4g,整理器材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A.33.2g B.31.6g C.43.2g D.35.8g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大,密度变大5.小融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的小石块(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干燥的小石块的质量60g;②将干燥的小石块用细线吊着,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稳定后,溢水杯中的水面仍与杯口齐平,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21cm3;③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64g。
假设小石块吸水前后体积不发生变化,不考虑石块表面附着的少许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石块所吸收水的质量为25gB.小石块的体积为21cm3C.干燥小石块的密度为2.4g/cm3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如图所示是李洋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7.估测是人们生活能力的一种体现,下列估测符合实际值的是()A.一间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0.243tB.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约1.68dmC.正常人心跳60次所用时间约为120sD.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8℃8.一个鸡蛋的质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课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分别大约是()A.60g、8mm、0.5s B.10g、80μm、5sC.60g、80μm、0.5s D.10g、8mm、5s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和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得()A.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甲<ρ乙<ρ丙,且ρ甲>ρ水D.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10.下列实例中运用科学方法是“换元法”的是()A.研究光的传播引入光线B.找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点C.类比速度学习密度概念D.利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1.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A.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B.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约为5kgC.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D.人体的体积约为0.5m312.如图所示,小军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甲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乙是天平调平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