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系专业简介20130820
- 格式:doc
- 大小:43.16 MB
- 文档页数:8
电子工程系简介电子工程系是学院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整体布局于2004年组建的重点系部。
汽车改装教研室、新能源汽车教研室和汽车电子教研室。
聘请了多家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汇聚了一大批汽车电子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和资深教师。
0 10 20 30 40 50 60 70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16门完成省级教改研究项目3个编辑出版各类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3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整车电路分析与检测培养目标:培养汽车整车电路、汽车电子设备、汽车配套电子设备、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等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检测维修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进入汽车制造、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电子控制部件制造等企业单位。
汽车改装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汽车改装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从事专用汽车生产、汽车改装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等。
就业方向:自主创业或者进入专用汽车制造与装配企业、汽车改装厂、汽车改装俱乐部、赛车俱乐部、汽车美容装饰店。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新能源汽车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从事新能源汽车及部件的制造装配、生产管理、检测维修、查勘定损、充电设备调试与安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新能源汽车技术、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等。
就业方向: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维修站、销售新能源汽车的4S店、新能源汽车部件制造企业和充电站。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维修、改造升级等专业工作,能适应轨道交通运行控制技术和管理领域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电子工程学系电子工程学系是现代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电子技术的各个领域,如通信、控制、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
电子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电子工程学系也成为了内涵丰富、应用广泛的学科。
通过对电子工程学系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这个学科的内涵和意义。
电子工程学系是一门科研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贯穿了实践性教学的理念。
学生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的训练,才能够掌握电子工程学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
电子工程学系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参与各种项目的设计、实验和调试等实践活动,从而加深对电子工程学系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创新能力。
电子工程学系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通信、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化等方面。
其中,通信技术是电子工程学系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无线通信、数字通信和光纤通信等方向。
这些方向在未来的信息产业中应用广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控制技术是电子工程学系的另一个重点,通过对系统的实时监控,调节调整,从而实现对工厂、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实时控制。
计算机技术是电子工程学系的另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设计能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电子工程学系还研究了很多与电子技术相关的实用技术,如机器视觉和仿真技术等。
电子工程学系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他们可以在各种领域工作,如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行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等领域。
他们的工作职业种类也多种多样,如零部件设计师、电路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等。
电子工程学系的毕业生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因为电子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电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已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简介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是一个专注于培养电子工程人才的教育部门。
该系主要负责开设和教授与电子工程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电子工程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对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学院背景、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培养等方面。
学院背景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是该学院最重要的一个系。
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声誉的学院,致力于为电子行业培养优秀的人才。
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作为学院的核心部分,担负着培养电子工程人才的重要任务。
课程设置1. 电子工程基础课程电子工程系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电子工程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器件、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的掌握。
2. 电子设计与制造课程电子设计与制造是电子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内容,电子工程系开设了相关课程,包括电路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学会运用电子设计软件,完成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3. 电子工程实践课程电子工程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开设了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如电子实验、电子项目实践等。
这些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加深对电子工程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由多位电子工程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和工程师组成。
他们具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此外,电子工程系还请来了一些电子行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的分享和指导。
学生培养电子行业电子工程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除了专业课程外,电子工程系还积极组织各类电子设计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学生还有机会参与校内外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电子工程系还与电子行业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电⼦⼯程系 电⼦⼯程系设有应⽤电⼦技术、电⼦信息⼯程技术、电⽓⾃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4个专业,其中应⽤电⼦技术专业是国家⽰范性⾼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福建省重点专业、精品专业,拥有⼀⽀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成⽴了电⼦产品研发⽣产部,建有实验实训室22个、校内实训基地2个、电⼦产品⽣产线1条、校外实训基地36个。
⽬前已形成由企业提供奖助学⾦的科能班、恒丽班等“订单”教育的⼈才培养模式。
学⽣多次在全国⼤赛中获奖。
多年来毕业⽣⼀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许多已成为企业的技术⾻⼲。
1.应⽤电⼦技术 【培养⽬标】培养从事电⼦、电⽓、通讯、家⽤电器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产、装配、调试、维护与维修、技术管理等⼯作的⾼等技术应⽤性⼈才。
【主⼲课程】电路与电⼯技术、模拟电⼦技术、数字电⼦技术、⾼频电⼦技术、C语⾔程序设计、电视技术、家⽤电器、电⼦⼯艺、单⽚机技术与应⽤、电⼦设计⾃动化等。
【就业⽅向】可就业于电⼦、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服务等企业及交通、⾦融、公安等⾏业的技术部门。
2.应⽤电⼦技术专业(电⼦产品营销⽅向) 【培养⽬标】培养掌握电⼦产品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市场消费⼼理分析与判断,掌握电⼦产品营销策划组织与宣传,能独⽴地开展电⼦产品推销活动,并能熟练运⽤现代商务交流⼯具的⾼等技术应⽤性⼈才。
【主⼲课程】电路与电⼯技术、模拟电⼦技术、数字电⼦技术、电⼦设备结构与⼯艺、程序设计、办公设备技术与检修、家⽤电器、市场营销学、电⼦产品营销、商务谈判等。
【就业⽅向】就业于各电⼦制造和销售企业,从事电⼦产品营销、市场宣传、市场推⼴、⽣产组织及产品管理⼯作。
3.应⽤电⼦技术(恒丽电⼦班) 【培养⽬标】培养具有智能钟表产品的开发、⽣产、测试、管理、维护和营销等能⼒的⾼等技术应⽤性⼈才。
(漳州恒丽电⼦公司系漳州市钟表⾏业协会会长单位,从事钟表产品的研发⽣产和制造的出⼝型企业,该班由漳州恒丽电⼦公司提供每年4万元奖助学⾦,实⾏订单式培养。
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设计电子电路系统和处理各类电子信号的方法,锁相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和有关的网络通信原理。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分析和设计各种电子线路,处理各类电子信号。
进行各种电子系统的分析,开发和设计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描述语言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
专业主干课程:信号与系统、交换技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波与电磁场、通信原理、编码理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光纤通信、锁相原理、交换技术等自动化(本科)专业适用范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电机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DCS与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控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逻辑与可编程序控制器、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办公自动化以及专业前沿特色课程等。
电⼦⼯程系(招⽣咨询电话:************) 电⼦⼯程系是⼀个以电⼦学科和制造学科为主的系。
该系师资⼒量雄厚,具有专任教师35名,其中教授2⼈、副教授15⼈,⾼级职称⽐例达49%。
设有电⼦信息⼯程、电⽓⾃动化技术、机电⼀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五个专业。
⽬前在校⽣980余⼈。
该系注重专业建设,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现有⼀栋综合实验楼。
实验室建筑⾯积总计为4700多平⽅⽶,总价值达720多万元。
实验室可划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物理实验室。
有⼒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
可开出普通物理实验60多项,满⾜⼤学物理教学要求。
(2)电⼦电⼯技术实验室。
有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学实验室、DSP和嵌⼊式系统实验室、传感器原理实验室、单⽚机和微机接⼝实验室、⾼频电路实验室、PLC/EDA实验室、电⼦⼯艺实训室、可开出实验230多项。
(3)机械加⼯实训中⼼。
有机械设计和机械基础实验室、⾦⼯实训车间、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实验室、机电⼀体化实验室、机构运动⽅案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和现代加⼯技术实验室,可完成台阶轴、螺纹、成形⾯、内外轮廓加⼯、⼿锤制作、多缸顺序控制回路、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实验等50多个实验项⽬。
建⽴了福建源光亚明电器有限公司、南平电机⼚、南平市通达机电⾃动化研究所、南平赛捷职业技能实习⼯⼚等10家⽣产实训基地。
重视学⽣科技创新能⼒的培养,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或福建省⼤学⽣电⼦设计竞赛中获奖。
电⼦信息⼯程(四年制本科) 培养⽬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基础扎实、知识⾯宽、能⼒强、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具备电⼦⼯程、信息⼯程以及控制⼯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应⽤和开发的⾼级应⽤型⼯程技术⼈才。
培养特点:本专业学⽣主要学习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掌握电⼦电路的理论和实验技能,具备分析和设计电⼦设备的基本能⼒;具有电⼦设备和信息系统分析和应⽤的基本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电子与信息技术在通信、控制、计算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是现代工业、信息社会、高新技术的基础与支撑。
本文旨在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背景、学科知识、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
一、学科背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包括电路分析、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学科内容,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基础和应用。
该专业影响和推动着现代科技的各个方面,十分广泛而深刻。
二、学科知识1.电路分析:通过电学与电子的基本原理,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点,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质和使用方法,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基础知识。
2.信号处理:研究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以及信号处理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掌握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通信原理:研究通信理论,掌握调制解调技术、码制及解码技术、通信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等,为通信工程的设计、研究和实施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电磁场理论:介绍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掌握电磁波与传播、反射、折射、吸收等特性及其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5.数字电路: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开发方法,了解数码技术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电子数字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
6.模拟电路: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开发方法,理解放大器、滤波器、振荡电路等典型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理解模拟电路的特性和偏差等问题。
7.嵌入式系统设计:学习嵌入式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设计开发,掌握相关的操作系统、编程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电子设计和编码开发,并能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试。
三、就业方向1.电子技术研发工程师:负责电子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系统测试等工作。
2.通信工程师:参与通信设备设计、网络规划、通信运维等工作。
电子工程学专业的概述
电子工程学是一门研究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基础电路到电
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电子工程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他们进入电子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工程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广泛,包括电路理论、电子器件、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处理器系统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电子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巧。
电子工程学专业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
将通过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掌握电子设备的组装和调试技术,学习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在电子设备制造
企业、通信公司、电力系统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维护工作。
此外,电子工程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传授电子技术的知识和培养更多的电子工程师。
电子工程学专业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不断增加,对电子工程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子工程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电子工程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它为学生提供了广
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电子技术的核心知识和应用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工程学专业的学生将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电子行业电子工程学系1. 简介电子行业电子工程学系是一个专门培养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构。
本文将介绍该电子工程学系的背景、职责、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
2. 背景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行业对于电子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电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电子工程学系应运而生。
该学系旨在培养具备电子工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
3. 职责电子工程学系承担培养电子工程师的任务,其主要职责包括:•设计和实施电子工程课程•提供先进的电子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与电子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会4. 课程设置电子工程学系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子工程领域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课程:4.1 电子工程基础课程•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逻辑与电子系统设计•电子器件原理与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4.2 专业选修课程•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与应用4.3 实验课程•电子工程实验•电子器件制造实验•电路设计与调试实验5. 培养目标电子工程学系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以下能力:•理解电子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进行电子器件和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运用数字逻辑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熟悉电子工程实验的操作和实验技巧6. 就业前景电子行业对电子工程师的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电子设备制造与维修•通信与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与器件研发•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半导体产业7. 结论电子行业电子工程学系是为满足电子行业对工程师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学科。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培训,学生可以掌握电子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就业市场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简要介绍电子工程又称“弱电技术”或“信息技术”。
可进一步细分为电测量技术、调整技术以及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子类,是面向电子领域的工程学。
在今天其研究对象已经超出了电子领域。
电子工程的应用形式涵盖了电动设备以及运用了控制技术、测量技术、调整技术、计算机技术,直至信息技术的各种电动开关。
电子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电路与系统、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
编辑本段目标要求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向电信企业、电视台、电子商务中心、新闻中心、银行、电子工程公司、网络中心等信息处理行业。
编辑本段职位介绍电子工程师是一个对从事集成电路、电子电气设备等相关产品生产、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的统称。
职业分类电子工程师一般分为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
硬件与软件是不可分离的,硬件需要软件来执行其程序实现具体功能。
软件需要硬件做载体。
硬件工程师:主要要了解电路方面的知识知道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作用,原理,会使用电子测量工具,会使用电子生产工具,还要会装配,测试,生产工艺维修,等等,是技术与手动操作的结合。
电子工程专业范本(正文开始)电子工程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电磁场和微电子技术的一门学科。
电子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应用研究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一、专业特点作为一门前沿的技术学科,电子工程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综合性:电子工程涉及的领域广泛,既包括传统的电路、电磁场等基础理论,也涉及到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交叉学科。
2. 实践性:电子工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将进行大量的实验和项目设计,掌握电子工程领域所需的实际技能。
3. 创新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工程领域持续创新,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课程电子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课程: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等。
3. 应用拓展课程: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
4. 工程实践课程:电子系统设计、电子产品工艺与制造等。
三、专业实践电子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专业实践:1. 实验教学:学生将进行一系列的电子实验,包括电路实验、器件测试等,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础理论。
2. 项目设计:学生将在学校组织的项目中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习实训:学生将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了解电子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学习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专业发展方向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通信与网络:从事通信系统与网络设备的研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2. 控制与自动化: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设计与开发。
3. 微电子技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工程系简介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84年,在28年的发展中,电子工程系坚持“以学为本、人才至上”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技术能力过硬、创新创业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培养合格人才。
目前,电子工程系现有教师22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硕士生导师9名,7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具有硕士学位,已经建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以及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和科研队伍。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北斗导航、动力节能电源、汽车电子、新型传感器等。
电子工程系有二个本科专业,即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系每年招收本科生4个班,约140人。
现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路与系统”两个二有学科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每年招收硕士生约20名。
近年来,我系专业教师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10余项,河北省教育厅和石家庄市科技局级项目20余项,承担企业的技术改革项目30余项。
在《电机工程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等SCI、EI检索的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前身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198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我校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
1999年依据国家教委本科专业调整目录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4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名校热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有较宽的专业辐射面,社会需求广泛。
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信息科学知识面覆盖电子信息专业前沿发展的整个领域,包括三种应用技术——电子电路应用技术、信号信息处理应用技术和智能应用技术,和“四个核心课程群”——电子电路课程群、信号信息处理课程群、测试计量技术课程群、计算机技术课程群。
电子工程专业的概述电子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的学科,它研究电子元件、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器件、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力电子技术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电子工程专业的学习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进行电子电路实验、电子系统设计实验、电子器件制造实验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电子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工程专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毕业生可以在电子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设备公司、电力公司、研究院所等单位就业。
他们可以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和销售工作,也可以从事电子系统的集成和应用工作。
此外,一些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电子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
总之,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前景广阔的学科,它涉及到电子技术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选择电子工程专业,为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工程专业电子工程专业一、引言电子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电子工程专业的概况、主要研究方向、专业前景以及培养目标等内容。
二、电子工程专业概况电子工程专业是应用电子学原理和技术来研究和实现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的专业领域。
它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电力与电子技术等多个方向。
三、电子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1.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涉及模拟电路设计、放大器设计、滤波器设计等内容,是电子工程中的基础部分。
2.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研究数字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和控制系统等领域。
3. 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嵌入式系统:主要研究嵌入式软件和硬件,实现智能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包括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
5.电力与电子技术: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电机与拖动控制技术等内容,为电力工程和电力设备相关行业提供支持。
四、电子工程专业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工程专业的前景非常广阔。
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在制造业、通信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需求。
尤其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更是受到高度重视。
五、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备扎实的电子学理论基础,熟悉电子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电子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电子电路设计和电子系统开发的能力;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设备与工具的使用;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论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前景广阔、发展迅猛的专业,电子工程师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电子工程专业的概况、研究方向、专业前景和培养目标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学子选择与了解电子工程专业有所帮助。
电子工程系2013年专业介绍
电子工程系现有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4个专业,下设电子信息、网络媒体2个教研室;电子工程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现有及在建的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EDA技术、PLC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组装维护等实验实训室近20个,固定资产达450多万元,校外实训基地18个;现有专兼职教师2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技师6人,工程师2人,硕士研究生16人,“双师型”教师14人,大部分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有在校生1200多人;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在进行专业实训和比赛
近年来,电子工程系教师主持参加河南省科研项目6项,教育厅科研项目12项,主编参编教材16本,在国家一级核心、EI核心、核心和CN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30多篇,实现了教学科研双丰收!
专家和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赛前训练
电子工程系学生2012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大陆杯”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河南省选拔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电子设计月制作项目分获河南省选拔赛三等奖,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获得移动互联网站设计项目河南省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平面设计和OFFICE办公自动化项目分获河南省二等奖;2013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大陆杯”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河南省选拔赛第一名、一等奖,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项目获得河南省选拔赛第二名、二等奖,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物联网技术应用比赛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赛
电子工程系所设专业都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和良好的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既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做到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以适应21世纪科技不断发展的要求。
1.应用电子技术
培养目标:通过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与团队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熟悉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设备、嵌入式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电子信息产品设计与制造、电子电器销售管理、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技能,能从事电子技术相关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面向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管理和销售的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C#程序设计、Android操作系统、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应用综合实训和嵌入式应用综合实训。
就业岗位: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及IT产品经营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2.物联网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通过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与团队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物联网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物联网构建、物联网管理、物联网维护、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应用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物联网概论、Android操作系统、传感技术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技术应用、SQL Server 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技术综合实训、物联网技术综合实训、物联网项目集成综合实训。
就业岗位:从事物联网项目开发、物联网构建、物联网管理、物联网维护、软件开发、物联网项目集成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产品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3.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目标:通过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理论,熟悉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具备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管理与维护技能,能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管理、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程序设计、Android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SQL Server 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
就业岗位:从事办公室文员,网络管理维护,软件开发维护,网站开发管理,IT产品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通过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了解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理论,熟悉多媒体应用的基本技术,具备多媒体应用制作技能,能从事音视频编辑与合成、动漫设计、多媒体交互作品和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美术基础、构图基础、平面设计、3DMAX动画设计、Flash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数字影音技术、C#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
就业岗位:从事网站和各类传媒、游戏公司的网站设计、动漫作品制作、影视广告制作及后期合成等方面的工作。
院长苏万益、副院长王志平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竞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合影
副院长王志平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竞赛获奖学生及指导老师合影
许胜礼老师带队参加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竞赛河南省选拔赛并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