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1.葡萄沟教案11
- 格式:doc
- 大小:16.53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优质教案11.葡萄沟教学目标: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有关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
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重点指导“梯”书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现在我们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儿?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先标上序号,然后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2.自由读。
3.汇报三、再读读文,重点探究1.听完后师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板书好地方)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2.完成练习:(出示)(1)葡萄沟在()。
(2)葡萄在()月份成熟。
(3)葡萄种在()。
(4)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去,有的运到(),制成葡萄干。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葡萄沟出产这么多水果,我们不得不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
(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2.学习第三句(1)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呢?(2)先自己来读一读。
谁喜欢?指名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的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个课文《葡萄沟》。
这篇课文描绘了葡萄沟美丽的风光和那里人们的生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了解葡萄沟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工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葡萄、沟”等9个生字,会写“结、葡”等13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光美和人们的生活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激发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五光十色”和“飘香”等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重点:会认“葡萄、沟”等9个生字,会写“结、葡”等13个生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2. 生字教学(10分钟)(1)自读课文,学生圈出生字,并组内交流。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讲解字义并组词。
3. 课文朗读(1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4. 理解课文(10分钟)(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书写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
(2)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书写成果,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葡萄沟美丽风光人们生活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葡萄沟的美景。
3.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写一写那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风光,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简介《葡萄沟》是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4篇课文。
课文从葡萄沟出产水果品种多,葡萄又多又美,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这几个方面写出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用词准确。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设计理念本课时我积极创设新疆风景秀丽,盛产水果,老乡热情好客的场景,将学生带入新疆,强调体验型学习,力求将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亲身经历去感悟、体验新疆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新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是他们渴望了解的地方。
因此,要上好这堂课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采用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游览葡萄沟。
四、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多种方法理解“茂密、山坡、梯田、五光十色”等词语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五、教学重点1.多种方法理解“茂密、山坡、梯田、五光十色”等词语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2.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六、教学难点1.多种方法理解“茂密、山坡、梯田、五光十色”等词语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2.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七、教学准备新疆帽子、各种颜色的葡萄干、课件八、教学过程(一)了解葡萄沟1.导入: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在鹳雀楼登高望远,在庐山感受香炉峰瀑布的壮丽辽阔,在黄山见识了闻名中外的怪石嶙峋,在宝岛台湾领略了日月潭的秀丽景色,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距离西安2359公里的地方旅游,你们知道是哪吗?赶快从地图上把它找出来。
认读: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理解“沟”:出示葡萄沟地图和沟的形状图片,理解“沟”。
2.你们瞧,这就是葡萄沟。
(观看宣传葡萄沟视频)3.你们想去吗?就让我们跟随咱陕西蒲城作家权宽浮一起走进葡萄沟,欣赏美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第【1】篇〗10、《葡萄沟》导学案【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能读准本课的多音字,会给多音字组词;会正确书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碉堡、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句子,积累好词好句。
4、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思维发展的训练。
5、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积累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能读准本课的多音字,会给多音字组词。
3、会正确书写4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4个左右结构的字:坡、钉、够、沟。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作者描写“葡萄沟出产水果”,初步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时重点】识字、写字。
【课时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作者的描写,初步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出示谜语,学生读一读、猜一猜。
(谜底:葡萄)2、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跟葡萄有关的课文——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导学单上的“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一”提示,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一】(1)自由的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按照1、2、3、4、5号的顺序,依次朗读课文,相互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语句是否读通顺。
读完课文后,由组长评价成员预习情况。
(3)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葡萄沟》一文,使学生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的特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葡萄沟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葡萄沟》一文的字、词、句、段落,理解课文大意。
2. 语文知识: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
3.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葡萄沟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总结葡萄沟的特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词语:葡萄、沟、美丽、丰收、硕果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4. 描述方法:视觉、嗅觉、味觉等。
七、作业设计1. 词语听写:听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 课文理解:回答课后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写作练习:以《葡萄沟》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葡萄沟的美景。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纠正部分字读音)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
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葡萄沟》教案第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方面。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并读准字音。
2、分自然段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课文,并思考:(1)葡萄沟在哪里?那里出产什么水果?(2)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葡萄沟?2、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课文并思考:(1)本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主要讲了葡萄?(2)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的什么?(3)文中作者由葡萄联想到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本段共有几句话?(2)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作的?(3)葡萄是怎样制成葡萄干的?(4)这里出产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四、总结课文。
葡萄沟好在哪些方面?五、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
七、课堂作业。
(略)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开火车读)葡萄新疆茂盛维吾尔族吐鲁番吃个够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
特别是葡萄,非常有名。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葡萄沟看一看葡萄是怎么样子的。
二、学习新课(一)看录像,自学第2自然段。
1、看录像2、自学第2小节,出示要求:(每人发一张)自学要求:(1)先读第2段,数数这段共几句话。
(2)说一说从第2句到第4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你用"——"划出来。
3、检查自学(1)数好了吗?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啊?(2)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想看看梯田到底什么样吗?图片出示,这就是梯田。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里和我们第一段是一样的,也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11.《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分、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葡萄沟。
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预设:葡萄沟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3、检查朗读情况。
游戏识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葡萄沟旅游一番,让他们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文中的句子。
3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语言、发展思维。
学习重点采用多种方法体会葡萄枝叶的茂密,葡萄的多和美,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看录像,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了解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 、导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沟、藤、沸、煮、够”等生字,理解“茂密、盛产、好客、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培养朗读感悟能力;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葡萄沟盛产水果的情况,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的特点,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 教学难点: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美景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5.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小结提升: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7. 拓展延伸: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特产和风俗习惯,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教学重点:葡萄沟的特点、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3. 教学难点:带着问题读课文、热爱家乡的情感六、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用生字词造句。
2. 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美景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3. �搜集中关于家乡特产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红红的一片,黄黄的一片,绿绿的一片。
这是葡萄沟,我最喜欢的地方。
啊!美丽的葡萄沟,让我陶醉。
它有半里长,绿树成荫,树上吊着一串串的葡萄,我好想尝一尝。
踏进葡萄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香味,真让人舒服极了。
小虫儿纷纷过来,它们争先恐后地爬上树枝,好像一支支小军队在树上演习呢!太有趣了。
视野中,还有几只小鸟在树丛中叫着唧唧喳喳地飞来飞去。
忽然,从树杈上飞过来一只吃葡萄的老鼠。
它可怕极了,我们都吓得心脏都快停了。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葡萄沟的生态环境,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2.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动物、植物的基本特征。
3.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葡萄种的生长过程。
2.让学生对自然风光产生浓厚兴趣,表达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之情。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自然风光对人的美好感受。
2.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理解其中所寓意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葡萄沟和其中的生态环境。
2.讲解式教学法:通过详细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葡萄沟的生长过程和自然风光的美好之处。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妙之处。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葡萄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
2.通过谈论,让学生初步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二、展示与分析(15分钟)1.教师给学生播放“葡萄沟”的视频。
2.聆听学生对视频的感受和意见。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视频,理解自然风光的美妙之处。
三、阅读和理解(20分钟)1.教师让学生阅读《葡萄沟》课文。
2.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美妙之处,并理解其中所寓意的深刻道理。
四、讨论和合作(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11课《葡萄沟》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葡萄沟》位于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本课主要围绕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展开,详细内容涉及了葡萄的生长环境、品种、色泽、味道等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我国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强对美好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物产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葡萄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这里的葡萄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对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讲解生字、生词。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葡萄沟的美景和物产。
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答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葡萄沟2. 板书生字、生词:坡、沟、湿、软、甜、香、城、医、病、医、治、痊、愈。
3. 画出课文结构图,标注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生词,每个写5遍。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葡萄沟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葡萄沟的画。
作业答案:(1)略。
(2)葡萄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葡萄品种多样,色泽鲜艳,味道甜美。
11葡萄沟(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中,深入学习第11课《葡萄沟》。
文章通过描述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以及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让学生领略我国西部边陲的民俗风情,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民俗风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葡萄沟的喜爱。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葡萄沟的喜爱。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6.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1葡萄沟2. 生字词:葡萄、沟、梯田、热情、好客、品尝、赞美、风光、美丽、丰富、物产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葡萄沟的美景。
(3)以“我心中的葡萄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作业答案:(1)略(2)例:葡萄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梯田、葡萄架,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葡萄沟的葡萄非常好吃,五光十色,让人流连忘返。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对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有了深入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内容解读《葡萄沟》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课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葡萄又好有多、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常有名,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课文第2自然段是重点学习段落。
助学提示明确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生要重点学习的方法。
课后习题第3题旨在引导学生仿写,提供了两种仿写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特点。
学习目标1.认识“沟、产”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枝、收、坡、城、利”等6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做动作、结合图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重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做动作、结合图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过程一、课题导入(2分钟)1.回顾单元内学过的课文,激发进一步欣赏壮美河山的兴趣。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教师: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的名字很特别,叫做——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3.猜想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教师:看到这样一个名字,猜一猜,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引发学生对于葡萄沟这个地方的猜想,激发阅读期待。
】二、初读感知(11分钟)过渡:在这个主题单元中,就有一篇介绍葡萄沟的文章。
也许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巴不得现在就到葡萄沟去呢!葡萄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快翻开课本读读这篇文章吧。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练读含多音字的三个句子。
11《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完整。
2、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教学重难点: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去看看,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里?二、品读课文词句1、听课文录音,画一画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想想课文都写了葡萄沟的哪些好?2、品读第一自然段:(1)第一句话点明:地理位置(2)“五月、六月、七月…”按时间顺序写出葡萄沟出产的各种水果,体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品读第二自然段:(1)第一句话点明:葡萄的生长环境。
(2)第二句话:比喻句,写出葡萄枝叶茂盛。
(3)第三句话: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的作用。
(4)第四句话: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品读第三自然段:(1)了解“晾房”修建的位置、样子。
(2)了解葡萄干的制作原理。
(3)了解葡萄干的特点。
5、品读第四自然段:这是对全文的概括,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
三、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第三题作答指导1、例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了解句子构成:描写对象、具体描写、概括描写)2、习题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3、仿写句子:(1)广场上有好多人在活动,————。
(2)动物园里动物多极了,——————。
四、板书设计品种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品质好热情好客五、作业布置1、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给身边的家人听,让他们也一起感受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2、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方有名的特产以及其特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
我们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幅葡萄沟的图片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生字词学习:我将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4. 课文解析:我将详细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5. 随堂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6. 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幅板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
7. 作业设计:我将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幅你喜欢的画面。
答案:略2. 请写一篇关于你去过的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文。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同时,我还将拓展延伸,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这就是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的教案。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我选择以葡萄沟的图片来引入课题,这是基于学生对于图片的兴趣和直观感受。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葡萄沟的景色,这对于他们后续理解课文内容有着重要的帮助。
同时,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沟、摊、晒、够”等生字,会写“份、坡、摊、挂”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茂密、平坦、好客、热情”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葡萄沟。
2. 生字词认读与书写。
3. 课文理解与分析。
4. 朗读与表达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葡萄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积累词语。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4.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与表达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生字词:沟、摊、晒、够、份、坡、摊、挂3. 课文内容: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 根据课文内容,自编一个关于葡萄沟的小故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改进措施: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布置有趣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设计意图:《葡萄沟》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葡萄沟不仅葡萄好,其他水果也非常好,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朗读,找句子体会“葡萄沟盛产水果。
”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又多又好吗?(设计意图:谈话式的.导入使学生对葡萄产生了兴趣。
)2、揭题、读题葡萄沟3、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课件显示:看,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她的西北部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新疆,葡萄沟就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今天,我们就到葡萄沟去走一走,看一看。
让我们响亮地再把课题读一遍好吗?二、初读感知1、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设计意图: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了,你找到了吗?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用曲线划出来。
3、指读、齐读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各抒己见在你们刚才所说的中间,你觉得什么最好,最诱人?引出葡萄三、精读感悟1、我也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最吸引人,文中哪一句话直接为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呢?迅速浏览课文,把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好吗?(设计意图:直奔中心,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
11.葡萄沟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品种多,味道甜,葡萄干也色鲜味甜,而且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让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写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百度搜索】中国地图图片
2. 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
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
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百度搜索】葡萄沟图片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 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
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学会的生字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会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发下,变成可贵的学习动力。
)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三)精读感悟
1.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
(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抽读;齐读。
)
(2)利用互联网搜索图片,学生认识实物。
【百度搜索】杏子图片
【百度搜索】香梨图片
【百度搜索】蜜桃图片
【百度搜索】沙果图片
【百度搜索】葡萄图片
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学生赛读)葡萄沟有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大声地夸一夸葡萄沟(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2.体会景美、人美
(1)这么惹人喜爱的葡萄种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呢?
【百度搜索】梯田图片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用“茂密”造句。
【百度搜索】葡萄茂密的枝叶图片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多美呀!请同学们带着凉快、惬意的感觉,美美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
(3)如此茂盛的枝叶结出了怎样的葡萄呢?学生各抒己见。
借助互联网搜索图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用词造句。
【百度搜索】五光十色的葡萄图片w W w .x K b 1.c o M
谁能把葡萄的美读出来?(学生赛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五光十色的葡萄,这么美的葡萄你想吃吗?(想)你们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因为——(指名学生接读)【百度搜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图片
你从文中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女生齐读)
葡萄沟不仅景美,人更美,让我们由衷地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3.体会葡萄干有名
葡萄沟的葡萄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制成葡萄干)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百度搜索】阴房图片1 阴房图片2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学生自主发挥)
葡萄沟的葡萄干既鲜又甜,让我们用甜甜的语气再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赞: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总结延伸: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个好地方,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
(五)书写生字
1.观字议字
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
两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密、蜜(疏密匀称)
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坡、搭、摘、沟(左窄右宽)钉、够(左右等分)2.按分类书写
(六)作业
回家当一次小导游,把葡萄沟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你爸妈。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沟景色美丽真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