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静 夜思
- 格式:doc
- 大小:120.53 KB
- 文档页数:2
1、《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登乐游原》李商隐〔唐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送方外上人》刘长卿〔唐代〕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7、《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裴迪〔唐代〕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余雪》祖咏〔唐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春怨》金昌绪〔唐代〕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0、《八阵图》杜甫〔唐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送别》王维〔唐代〕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2、《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3、《春宫怨》杜荀鹤〔唐代〕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14、《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唐代〕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5、《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唐代〕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7、《章台夜思》韦庄〔唐代〕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写到月亮思乡诗1.《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宿建德江》孟浩然(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枫桥夜泊》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碛中作》岑参(唐)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5.《从军北征》李益(唐)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石碛石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6.《泊船瓜洲》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月夜忆舍弟》杜甫(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塞上听吹笛》高适(唐)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10.《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1.《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2.《商山早行》温庭筠(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3.《梦中作》欧阳修(宋)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14.《望月有感》白居易(唐)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廖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5.《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6.《旅宿》杜牧(唐)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静·夜·思_夜静人思清风徐徐,花香缭绕,琴音瑟瑟,心静如水。
捧一本诗集,品一杯香茗,如浴春风,如临仙境。
窗外,月儿悬挂,繁星寂寥,晚归的行人,披着疲惫,怀着期望,踏上回家的路途。
窗内,明灯依然闪亮,温馨满屋,读诗的女子端坐桌旁,淡雅娴静,夜已深,树影稀疏,随风摇曳,芳心却泛起涟漪无数;有道是:心若无尘,何来寂寞?等待救孰还是就此沉沦,没有结果,不如放手。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
红尘中,我们相识相知相恋,是缘份也是宿命的注定。
只可惜,岁月变迁,我们却亲手将缘份弄丢,而今,身在咫尺,心若天涯。
【最初的浪漫】回首当初,你的柔情仍是我今生最大的眷念,从陌生到熟悉,我们的故事像日升日落一般,自然,和谐,美好。
细数你曾经的浪漫招数,而今仍然会怦然心动,你我相遇,注定会碰撞出爱的火花,我心甘情愿沦陷在你温暖的怀里。
万丈红尘,我只对你一人打开心扉,茫茫人海,你只为我一人默默守护。
我若为枝,君为树,紧紧相连不分离;我若为鸳,君为鸯,比翼双飞到白头。
爱情伊始,浓情蜜语,山盟海誓,恨不能日日与君好!【难言的情觞】你曾说不论相隔多远,我们的爱永不落幕;承诺依然飘在脑际,只是你已走远,仿佛从未停留一般,惟留寂寞予我。
我曾说只要跟你在一起,不管哪里,我都愿意跟随;誓言永远都存在心底,只是心已沧桑,难为覆水。
是怪我没能把你看好,才让你跌入温柔的陷阱,还是怪你没有坚定的防备,明明心有所属还是抵不住诱惑。
如果我只是单纯失去你,我不会如此痛苦,可是你怎能拥着我的表妹出现我的眼前?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亲情,你让我左右为难。
为了你,我不惜与她决裂,为了你,我可以放弃原则,只愿与你重头来过,无奈,你我的缘份敌不过两地分居。
【最熟悉的陌生人】纠缠太累,不如成全,请一定要幸福。
转身离开,回到荒凉里等候,自此天涯成陌路。
只怪当初爱得那么热烈,才会痛得这么深,情已搁浅,梦也破碎,徒留空虚的灵魂。
既已如此,如何你还来拨动我受伤的心房。
夜深人静最经典十首诗句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就像你在夜深人静时,看到那明亮的月光洒在地上,是不是也会恍惚一下呀!李白在寂静的夜晚,看到那月光,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诗句呢。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哎呀呀,想象一下在那个夜晚,张继听到乌鸦啼叫,面对江枫和渔火,那满心的愁绪呀,就跟我们有时候在夜晚烦恼时一样呢!3.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哇哦,在那如水般清凉的夜色里,杜牧躺在床上看星星,我们不也经常在夜里抬头看天空中的星星吗?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嘿,当明月从海上生起的时候,不管相隔多远,大家都在这个时刻共赏这同一轮月亮呢,是不是很神奇呀!5.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王维一个人在幽静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多惬意呀,这简直就是我们想要放松时的写照嘛!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
在夜深人静连虫子都不叫的时候,那明亮的月光照进房门,韩愈这感受多真切呀,仿佛我们也能感受到那宁静呢。
7.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你看,白居易说这九月初三的夜晚多让人怜爱呀,那露水像珍珠,月亮像弯弓,描写得多形象呀!8.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哇,那湖光和月色相互交融,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就像没磨过的镜子一样,刘禹锡观察得好仔细呀,我们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景色时不也会惊叹吗?我觉得这些诗句真的太经典了,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各种情感和心境,也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对夜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李白《静夜思》全诗翻译赏析《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举:抬。
①夜思:一作“静夜思”。
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②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3)举头:抬头。
望明月:一作“望山月”。
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4)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
思:思念。
韵义: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创作背景: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
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评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
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
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
《静夜思》教案合集8篇《静夜思》教案篇1一、设计思路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我们不得而知。
而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如欢快、悲伤等情感,于是,我选择了“快乐音符幼儿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大班《静夜思》这样一个活动,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及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又让幼儿通过卡农的形式进行了表演,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了自我的认识与想像。
二、作品分析《静夜思》这首歌曲是d小调4/4拍结构,人带来一种忧伤的感觉,将作者李白思念家乡的情愫娓娓道来。
全曲共8小节,乐曲的音域是dq,不超过6个音,出现的节奏型是x,__,x—,速度控制在92~108的范围内,符合大班孩子能力发展水平,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配乐吟诵、歌唱及表演。
本曲在旋律上没有大跳,只有平滑的上行音和下行音,音程关系最大只有3~4度,连贯性较强,用来体现音乐抒情的特点。
另外,旋律的起伏是按诗歌的平仄音进行的:如第一小节最后一拍到第二小节的几个音是sol~m~la,这是为“月(仄声)光(平声)”两个字特意进行的安排,s01~m是下行小三度,1a又回到了主音,正好符合仄声到平声的过渡,旋律的变化和语言的规律较为接近,孩子可以慢慢地吟诵然后自然过渡到歌唱。
采用4/4拍也是考虑到五言诗的特点。
四拍子曲子比两拍子曲子速度稍慢些,并且符合五言诗的吟诵和歌唱特点。
五言诗在每一句最后一个字要稍稍停顿并拖长声音,所以音乐将每一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用一个四拍子的长音表现,既规整又能够明确乐句的分割。
曲尾的结束音结束在m上,而不是结束在主音la上,使得整首歌曲给人造成还没有唱完的感觉,从而令人感到思念的情绪连绵不绝。
之后弦乐委婉地承接,音乐渐慢、重复、再渐慢,最后以伴奏慢慢消失来结束,增强了情绪表现的张力。
三、重难点分析幼儿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难的,他们往往能流利地背诵出古诗词,却讲不出诗歌里面表达的是什么事情,更无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无眠的夜想你说说心情短句
1. 夜深人静,思念如潮。
2. 心随夜风飘,无眠如昨。
3. 夢境裡,只有你。
4. 满心牵挂,随夜色飘散。
5. 唯有你,伴我长夜漫漫。
6. 夜思绵绵,思念未眠。
7. 静夜思你,难眠的心。
8. 让思念的火焰,驱散黑夜的阴霾。
9. 心念如潮,夜夜难眠。
10. 长夜无眠,只为牵挂你。
11. 纠缠于心,无眠夜夜。
12. 心乱如麻,无眠夜想你。
13. 那些短暂的瞬间让我无眠。
14. 在黑夜里迷失,只能想你。
15. 寂静的夜晚,思念你的声音。
16. 天亮了,我的思念不能再睡了。
17. 无眠的夜晚,想见你的笑容。
18. 没有你,夜晚就是一片寂寞。
19. 梦中的回忆,如此执着。
20. 夜色凝固,我还在想你。
21. 心事牵挂,无眠画面。
22. 在繁星中迷失,想你难眠。
23. 夜晚醒来,心中潜藏的思念涌出。
24. 落寞的心,深夜才能感受到。
25. 深夜挣扎,追逐著你的身影。
26. 那些回忆,在我心中徘徊。
27. 无眠的夜晚,思念成了沉重的负担。
28. 长夜漫漫,婉转着思念的曲调。
第!"卷第#期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月+,-.(/0,123(4./05,-461,.354.7-(8$3.58479:;’!))"=文章编号>*)))?!@)!A!))"B)#?))C D?)EF静夜思G的英译比较与评论张建佳A湘南学院外语系H湖南郴州E!")))B=摘要>F静夜思G是一首千古传诵的五言绝句H这一绝句的英文译作已有十几种I怎样才能使英译文读者与中文读者在阅读原诗时有大致相同的感受H这是很有研究的必要的I文中就该诗的十四种英译文从标题J译者J用词J韵律和风格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与评论H以期进一步提高译文质量H不损害伟大作品的永久魅力I=关键词>英语翻译学K静夜思K英译K比较K评论=中图分类号>6"*@’C=文献标识码>/L M N O P Q R S T U V O R WL X N R O P T R P Y Z W X[P X\]^_‘a b c^d e P\f M N O R P TM T ge P\\X T Z Rh6/(i+j k l m n j kA3l o&j p q9:r k s t u:l t%v w j k l o l k l-l j x:s p j t y H2q:l z q%{E!")))H6{l k l H2q j l k B|}R Z N M~Z d8l%s!:s t%":t t:s t s k l p&k t:t q:r%:u#$%&’()$A*+,(-$./%(--0112(340%56$7B8s j t t:l"yt q:o s:k t r%:t0j9k j A:)*?:#!B j l t%3l o&j p q H8:;%u r k s:j t p*E3l o&j p qx:s p j%l p v s%u v j x:k p r:;t p d t j t&:H t s k l p&k t%s H{p:%v8%s!p H s q y t q u H k l!p t y&:’;X<=P N g R d t s k l p&k t j%lp;j:l;:K#$%&’()$K3l o&j p q m2q j l:p:t s k l p&k t j%l K;%u r k s j p%l K;%u u:l t k s yF静夜思G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之一H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传诵不衰I这一五言绝句的英译文H笔者收集了*E种I这些译文是否均吻合诗歌的意境H经得住>忠实?J>神似?J>保存原作的风姿?=*>这一尺度的衡量呢@经比较发现H这些译文或标题J或译者J或用词J或韵律J或风格皆不尽相同H并各具特色I为方便比较H特录原文和译文于下I原文d床前明月光H疑是地上霜I举头望明月H低头思故乡I A李白d F静夜思G B译文A*B d4q%{o q t p%lk5j&:l t(j o q t/o&:k u%v&j o q t p t s:k u p!%8l%x:s u y":!H88%l!:s j v j t A p t q:v s%p t%lt q:o s%{l!H.k j p j l ou y:y:p H 8o k z:k t t q:"s j o q t u%%l H0%8:s j l ou yq:k!H8u j p p u yq%u:t%8l’A4s k l p&k t:!"y6{k l ow j l B{B 译文A!B d6%u:p j;C l:p p k t t q:4s k l B{j&(j o q t9:v%s:u y":!H8p::"s j o q t u%%l&j o q t H88%l!:s j v j t A p v s%p t%lt q:v&%%s’88k t;qt q:"s j o q t u%%lk p8 s k j p:u yq:k!H8u j p p H8q j&:p t%%r j l o H u yq%u:t%8l’A4s k l p&k t:!"y D k%w j k%y{B 译文A"B d(%p t k&o j k/p r&k p q%v8q j t:%lu y":!s%%u v&%%s’6%k s v s%p t@8s k j p:u y:y:p t%t q:u%%l H t q:p k u:u%%l’/p<=收稿日期>!))"m)#m*D=作者简介>张建佳A*C#@?B H男H湖南嘉禾人H副教授H在读硕士H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I!"#$#!%&$’()!*"&+#*&+,$-.+/#/#!0)%%)’),$&$*1#2(%)!1&031,*#.)$-+/1#)4*)"1#!0&41&+#5674)$!%)*#-8/9#$’:,)$%,)$’;译文6<;=>?,#*@,’1*71&?’1*!A&&$%,’1*8#0&4#+/8#-.B &?%-,*8#04&!*,$!*#)-C D #)-?(.E 3)*"1*1#+&&$F 1#)--&3$.E *1,$G&01&+#5674)$!%)*#-8/H 1)&H 1#$*)&;译文6I ;=E $*1#2*,%%&0*1#@,’1*E -#!"4/84,’1*+&&$%,’1*,$04&$*&0+/8#-5E !?!(#"*,**&8#1&)4/04&!*&$*1#0%&&45E 3)*"1*1#84,’1*+&&$.)!E *,%*8)"G+/1#)-5E /#)4$.31,%#!*&&(,$’.0&4+/1&+#%)$-+&4#5674)$!%)*#-8/:?H 1&$’J ,#;译文6K ;=L 74)$M ?,%@,’1*L 8#-.E !##)!,%N #4%,’1*.E 3&$-#4,0,*O !04&!*)’4&?$-5P &&G ,$’?(.E 0,$-*1#84,’1*F Q &3,$’.,$1&+#!,"G $#!!E O +-4&3$#-5674)$!%)*#-8/:5R 5H;译文6S ;=71&?’1*!,$)74)$M ?,%@,’1*L *13)4**1#8#-E 3)*"1*1#+&&$8#)+!")!*)*4),%52&84,’1*.!&"&%-.!&04),%.71)*0&4)!()"#,*’%#)+!.P ,G #1&)404&!*&$*1#+)4’,$&0+/-4#)+!5E 4),!#+/1#)-.71#!(%#$-,-+&&$E !##=71#$-4&&(+/1#)-.)$-!,$G*&-4#)+!&0*1##.A/0)*1#4%)$-.&0*1##T 674)$!%)*#-8/P 5B 4)$+#4U Q /$’;译文6V ;=>?,#*@,’1*71&?’1*!Q #0&4#+/8#-.*1#4#,!84,’1*+&&$%,’1*52&*1)*,*!##+!%,G #04&!*&$*1#’4&?$-F P ,0*,$’+/1#)-.E 3)*"1*1#84,’1*+&&$.P &3#4,$’+/1#)-.E -4#)+*1)*E O +1&+#5674)$!%)*#-8/B &&(#4;译文6W ;=E $*1#>?,#*@,’1*2&84,’1*)’%#)+&$*1#0&&*&0+/8#-.B &?%-*1#4#1)N #8##$)04&!*)%4#)-/C P ,0*,$’+/1#)-*&%&&G.E 0&?$-*1)*,*3)!+&&$%,’1*52,$G ,$’8)"G)’),$.E *1&?’1*!?--#$%/&01&+#5674)$!%)*#-8/9,**#4Q /$$#4;译文6X Y ;=@,’1*71&?’1*!E $04&$*&0+/8#-*1#+&&$%,’1*,!N #4/84,’1*5E 3&$-#4,0*1)*")$8#04&!*&$*1#0%&&4C E %,0*?(+/1#)-)$-%&&G)**1#0?%%+&&$.*1#-)Z Z %,$’+&&$5E -4&(+/1#)-.)$-*1,$G&0*1#1&+#&0&%--)/!5674)$!%)*#-8/L +/P &3#%%;译文6X X ;=A&&$%,*@,’1*[N #4+/8#-*1#+&&$%,’1*!*4#)+!.A)G ,$’,*%&&G%,G #04&!*U "&N #4#-’4&?$-F P ,0*,$’+/1#)-E !##*1#84,’1*$#!!.71#$-4&((,$’,*.)$-E 0,%%#-3,*1*1&?’1*!&01&+#5674)$!%)*#-8/\#3,L %%#/;译文6X ];=@,’1*71&?’1*!E3)G #.)$-+&&$8#)+!(%)/)4&?$-+/8#-.^%,**#4,$’%,G #1&)4U 04&!**&+/3)$-#4,$’#/#!F _(*&3)4-!*1#’%&4,&?!+&&$E 4),!#+/1#)-.71#$%)/+#-&3$U )$-*1&?’1*!&01&+#)4,!#5674)$!%)*#-8/D #48#4*L 5^,%#!;译文6X ‘;=71#A&&$21,$#!a N #4/31#4#WW 第K 期张建佳=b静夜思c 的英译比较与评论!""#$%&’"())$*"+),"-./)0/’1)*,#%’&23&’)0%’&’)4,+,)1&’45+466"$+,)-&’"$#%’&78$’",/6"4,+4/"3%49":#&’6#+&"5"."1;<’"$’#5"&’"-+066)+=)0&’>11:""&-"-),#"17?<,4$164&"5*.@7A 7B7C 6"&/’",D 译文E F D ;8$4G 0#"&H #%’&314:&’"-))$6#%’&*"+),"-./)0/’2I $5:)$5","5#+#&:","$)&&’"+,)1&)$&’"%,)0$573,4#1"5-.’"454$56))J "5)0&)$&’"-)0$&4#$-))$23*):"5-.’"454$5&’)0%’&)+-.+4,K )++’)-"7<,4$164&"5*.!78*4&4D 李白的这首诗明白如话2晓畅易懂2且内涵丰富2意境深远L 由于译者的视角和理解的深浅不同2因而译法各异2读者的感受或其接受性也因此不同L 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比较与评论LE 标题我们已知英语是重形合M 分析性的理性语言N 而汉语则是重意合M 综合性的直感语言L 在古汉语中一字多义的现象比现代汉语还普遍2几个字合并或分开理解2意义则不同L 如O 静夜思P 2是O 静P 下来再思2还是O 静静的夜P 才思N O 思P 有可能是思考或思索之意2但这里的O 思P 2据诗义应为思念M 思乡L 李白写Q 静夜思R 时2正是他遭贬之时2诗人对时局之腐败2痛心疾首2对人民之疾苦2忧心如焚2他心中始终是愤闷忧郁而难以平静的L 只有静静的夜晚2当尘世的喧嚣暂归宁静2且皓月当空之时2才勾起了疾恶如仇的诗人的滚滚思绪L 因此2以O 静静的夜P 来译是符合诗人心境的LE F 篇译文中有S 篇是如此翻译的2其中O T )-"1#/J $"114&&’"<,4$U 0#6H #%’&P 于义于景都合乎诗人本意2可视为佳译L 其余的或只体现O 思P 2或只体现O 月P 2或只译为O 静夜P 或O 夜思P 2均难以达到原诗的意境L 至于只译为O H )1&46%#4P 2恐怕是意译而使得这一千古绝唱的内涵平淡化了2说重一点是曲解了诗意LV 译者E F 首译诗中2中外译者之比为W XY 2即Z [\为外国人所译L 译者的语言M 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不同2造成了从诗歌标题到诗歌内容直至诗歌风格的翻译的迥异L 外国译者中2精通中文和不嗜中文的皆有2其中有西方的译者2也有东方的译者2如日本人小田薰良!78*4&L 经比较可以发现;外国译者对原诗的理解逊于中国译者L 方重教授引用克兰默7宾的话说;O 一个汉诗译者必须首先把自己浸透在汉诗作者的文化传统之中2体验他们的严谨沉默2有力的暗示笔法2他们惊人的色彩敏感性2尤其是他们对与创作主题的切身的艺术修养2P接着方重教授说2O 我认为一位外国译者能体会得如此深刻是不多见的L P ]V ^如_))‘",把原诗最后一句O 低头思故乡P 译为O 梦里我回到了家乡P N 而C 6"&/’",则错译成O 合眼静思年青时光的甜蜜回忆P N 又如I 66".将原诗中O床前明月光P 译为O 床上明月光P 2再如a #6"1把O 低头P 译为O 躺下P 2等等L 因此2外译汉诗者必须先将诗人的历史地位M 时代特征M 思想修养及诗歌的语言内涵等弄清2再研读原作2才可能译好作品Lb 用词诗歌的语言是极其精练的L 李白之诗在用词上吸收了我国南北朝乐府民歌的特色2言简意赅2确能达到以少胜多的境界LQ 静夜思R 短短二十个字2任思乡之情倾泻而出2如流水覆地般涓涓自然2似月光挥洒般皎皎清洁2蕴籍含蓄M 意味深长L 诗中未见华美的辞藻2只见简洁质朴M 诵之朗朗上口之句2这足见诗人遣词造句的炉火纯青的功夫L 译者的用词必须忠实原诗2应能准确地表达原诗的意境LO 言不贵文2贵于当而已L P 在E F 种译诗中2原诗中的名词分别被译为O 床P ?*"52/)0/’2*"5,))-D M O 地P ?%,)0$52+6)),D M O 故乡P ?’)-"2+4,K )++’)-"2’)-"64$52+4&’",64$5D M O 月光P ?-))$6#%’&26#%’&2%6"4-2-))$*"4-21#6c ",6#%’&241‘641’)+:’#&"D 等N 原诗中的动词分别被译为O 疑P ?:)$5",2&’)0%’&2101‘"/&2或用疑问句_)065&’","*"4+,)1&46,"45.d 或’)4,+,)1&d D M O 举P ?6#+&26#+&0‘2,4#1"2&*4/J 2’"450‘D M O 望P ?%49"2%49"4&26))J 26))J0‘26))J)0&2:4&/’21""D M O 低P ?1#$J*4/J 2*):264.5):$21&))‘25,)‘25,))‘26):",2’"455):$D M O 思P ?&’)0%’&2&’)0%’&)+2."4,$+),21#$J&)5,"4-25,"4-2-#1124/’"1+),D 等L 汉诗中虚词少2英诗中介词M 冠词M 连词等虚ee E 中南林学院学报第V b 卷词不可或缺!外国译者的译诗用词多"更像散文式的"如#$%&#’%&#()%几首平均句长超过(*个词!中国译者的译诗除#+%&#,%首以外"均注重了原诗的语言形式"译法上也尽量简洁&通畅&整齐"以-保存原作风姿./$0"但#1%首形似多于神似"虽整齐却有呆板之嫌2而#’%却译成了,句"原诗之形既不存"原诗之味几乎失之!这样"#)%首译诗在用词&句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余译诗!)韵律中外诗歌在音韵上都讲究抑扬顿挫之美!其语言含蓄而具跳跃性"其声调和谐而富韵律感!中国古典诗词同外国诗相比"韵律方面尽管有诸多的不同"但中国古典诗词的平仄或仄平与英诗的抑扬#轻重%格或扬抑#重轻%格两者却又功能相似!汉语五言绝句的平仄为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英语的格律诗以音步#4556%为单位"以轻重或重轻音节相间排列形成节奏!英译7静夜思8时"韵律可仿照汉语诗歌的-首句可押可不押"偶数行必须押韵.的押韵方式"按英文诗歌的习惯"采用99::或9:9:式"前者如#)%&#,%&#($%"后者如#1%&#+%&#(;%"或散文式地不押韵"如#’%&#<%&#(*%等!因为汉英语言的巨大差异"汉诗英译仍应遵循-忠实.&-神似.&-保存原作风姿.的原则"可押韵的则押韵"不可押韵的则变之"决不能削足适履"因韵害意!()首英译文中"若定要分个高低"在韵律方面#(;%首恐要略胜一筹!首先"其句式亦为四句"基本合乎原诗形式上的要求3=>?@A 6B C 6D E 9F C B :E G "H I 5J G E D B 4D 5C 6B @D 5K J G "L D 9?C E B @9M E B F 55J "N >5I E D B F ?C CB 65I J !其次"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诗的偶数行押韵的特点"且其末尾的I 9J G E D ?J @E O EC 和A 5F E 9D ?CE 既押韵又遥相呼应"有诗歌的音乐美"译出了诗的意境"那浓浓的思乡情愫"似淙淙的清澈溪水"流淌于脑海"给人以联翩的想象!1风格翻译难"译诗更难"把握译诗的风格则难上难!诗言志!俗话说"文如其人!每一首诗总要或明或暗地反映出诗人的风格"李白诗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7静夜思8的语言明白如话"信口而成"却蕴涵着浓浓的思乡情愫"意味深长"达到了-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0的境界!译此诗时就应适用同样明白晓畅质朴的风格"第#)%首就译出了原诗的这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译诗中用的是现在时"并且第一句以介词短语#F 55J >?@A 6:E 45D E F O:E G %的形式来表现诗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吻合了原诗所渲染的人类固有恒久的思乡情结那种超越时空的无穷韵味!H 用一个疑问句#P 5K >G?6:E 4D 5C 6?J C 6E 9GQ %来译第二句"与原文妥帖"其意象构成一幅画面"又用?J C 6E 9G 以尾韵与第一句押韵"足见译之功力"可叹为妙译!L 从整体看"译诗在句式&句数&字数等方面都与五言绝句大致相当!7静夜思8属古体五言绝句"其格式为五言"四句"押韵平仄都较自由!译诗总共用了四句&二十一个词"只比原诗多一个词"每句也基本为五言"酷似原诗其形"用词简洁平缓"句句对应"诵之"韵律流畅"一气贯底"气韵天成"亦似有李白诗之白描法风格!韵律上"用了99::式"与押韵平仄较自由的格律浑然天成!总之"诗歌如其诗人"译诗如读其诗人!-一个译诗者的正确使命是应该向诗人学习"虚心领会他的理想&品格&风貌&情操!也就是说"要真正译一篇诗来"不得不懂得诗人的心灵修养!./;0/参考文献0/(0张培基"喻云根R 英汉翻译教程/S 0R 上海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 /;0方重R 陶渊明诗文选译/S 0R 上海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R /$0柯飞R 英诗中译比较/T 0R 外语与外语教学";**;#<%3$,U$<R /)0吴昊R 新编唐诗一百首/S 0R 南京3江苏古籍出版社"(<<,R;)R /本文编辑3伍敏涛0(*(第+期张建佳37静夜思8的英译比较与评论《静夜思》的英译比较与评论作者:张建佳作者单位:湘南学院外语系,湖南,郴州,423000刊名:中南林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年,卷(期):2003,23(6)被引用次数:1次1.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 19802.方重陶渊明诗文选译 19843.柯飞英诗中译比较 2002(09)4.吴昊新编唐诗一百首 19981.张美伦.张清《静夜思》英译文的概念功能分析[期刊论文]-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本文链接:/Periodical_znlxyxb200306024.aspx下载时间:2010年7月1日。
1、江南汉乐府ji ān ɡn ánh ànyu èf ǔ江ji ān ɡ南n án 可k ě采c ǎi 莲li án,莲li án 叶y è何h é田ti án 田ti án。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间ji ān。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东d ōn ɡ,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西x ī。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南n án,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北b ěi。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ch ì勒l è川chu ān,阴y īn 山sh ān 下xi à, 天ti ān 似s ì穹qi ón ɡ庐l ú,笼l ón ɡ盖ɡài 四s ì野y ě。
天ti ān 苍c ān ɡ苍c ān ɡ,野y ě茫m án ɡ茫m án ɡ,风f ēn ɡ吹chu ī草c ǎo 低d ī见ji àn 牛ni ú羊y án ɡ。
3、咏y ǒn ɡ鹅é(唐t án ɡ)骆lu ò宾b īn 王w án ɡ鹅é,鹅é,鹅é,曲q ǔ项xi àn ɡ向xi àn ɡ天ti ān 歌ɡē。
白b ái 毛m áo 浮f ú绿l ǜ水shu ǐ,红h ón ɡ掌zh ǎn ɡ拨b ō清q īn ɡ波b ō。
8.静夜思
基础过关
一、把b ǎ生sh ēng 字z ì和h é相xi āng 对d u ì应y īng 的d e 音y īn 节j i é连li án 起q ǐ来l ái。
夜 疑 望 举
j ǔ y è y í w àng
二、读d ú句j ù子z i ,写x i ě汉h àn 字z ì。
qi án gu āng
我家屋 有一棵苹果树,灿烂的阳 照在它身上。
三、给g ěi 下x i à列l i è的d e 字z ì加j i ā偏piān 旁páng ,组z ǔ成chéng 新x īn 字z ì再z ài 组z ǔ词c í。
( ) ( )
( ) ( )
四、把b ǎ下x i à列l i è的d e 古g ǔ诗s h ī补b ǔ充chōng 完w án 整zhěng。
静夜思
窗前明月 _____,疑是地______霜。
举_______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五、读d ú一y ì读d ú,做z u ò一y í做z u ò。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1.小时候把月亮叫作_________________。
2.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又以为是什么飞在青云端?用“____”在文中画出。
订正栏
田 古 木 氐
参考答案:一、夜—yè疑—yí望—wàng 举—jǔ
二、前光
三、思思念故故事床木床低低头
四、光上头低头思故乡
五、1.白玉盘2. 瑶台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