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 格式:pdf
- 大小:397.95 KB
- 文档页数: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肖承江;韩建农;吴曦宇;李立恒;韦佩莹;陈亚辉【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需进一步研究的因素.方法 72例经临床和CT或MR确诊为椎间盘突出患者共98节病变椎间盘,在CT定位下局麻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注射后30分钟内,1、3、6、12月后对腰腿痛症状进行随访和CT复查.结果注射后即刻有效率86.11%;1个月后有效率降为63.44%;3个月后有效率降为55 1 4%;随访1年,后有效率仍维持55.14%.无1例需处置并发症.结论 CT定位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并有一定疗效;但,仍有必要对其量效关系、穿刺注射方法进行更深入研究,使其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17【总页数】3页(P350-352)【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治疗【作者】肖承江;韩建农;吴曦宇;李立恒;韦佩莹;陈亚辉【作者单位】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利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创伤极微,无严重并发症的优点,使得这项技术自从西欧引入后近5~6年内在国内被与腰腿痛相关专业医生广泛采用,并且有部分实验研究和不少临床运用报道。
但未见有臭氧在椎间盘内、椎旁分布、臭氧浓度、剂量与疗效相关性研究报道,本文收集我科自2005年~2007年底共397例接受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治疗病例,将其中72例经CT引导下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有1年内随访结果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近期疗效并结合文献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徐柱荣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对72例96个椎间盘在CT,3I导下经皮穿刺到椎间盘内,缓慢分次注射60μg/ml的臭氧15~30ml,然后退针神经根附近注射30~40μg/ml的臭氧5ml。
结果病例随访3-10个月,按Macnab疗效评价标准,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5%。
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它安全有效、易操作、少痛苦、医疗费用低,具有推广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267-268)
【作者】徐柱荣
【作者单位】广西藤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藤县54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 [J], 徐柱荣
2.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王海亭
3.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J], 杜海峰;刘禄明;孙百胜;都基权;姜辉;纪丙军
4.经皮穿刺椎间盘联合骶管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分析 [J], 薛洪旺
5.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突出物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文海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导向下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对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引导下椎间隙注射(O3)用21G穿刺针,经侧后方途径和关节突内侧缘进针。
病变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臭氧15-20ml (60ug/ml)。
随访3-18个月,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治疗评定标准经行评定,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8%。
认为CT引导下椎间隙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标签: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CT引导O3俗称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氧气相比,具有比重大、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等特点,常温下半衰期为20min,2007年9月我院引进此项技术,应用CT引导在椎间盘内、盘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47例患者,男25例,女22例;年龄23—65岁,平均41岁。
单节段21例,双节段26例,术前均经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严格选择适应症,无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椎体活脱、黄韧带肥厚等。
患者病程3月—12年,术前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而同意接受本法。
2、治疗方法:(1)、定位定点:CT下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术前常规扫描,层后3—5mm,于CT扫描显示器上利用测量软件标定表皮预穿刺点,并测量标定点与椎间盘的距离,穿刺进针角度与进针深度。
打开CT机激光定位灯,将扫描床移动到穿刺层面并按照上述测量在患者皮肤上标记进针点,消毒铺巾,用0.25%普鲁卡因6ml局部麻醉,穿刺针采用长150mm21号穿刺针。
(2)、穿刺途径:一般以脊柱旁开7—9cm为穿刺点,穿刺角度为失状面35~55°;冠状面L4--L5为0—3°;L5—S1为8—12°。
穿刺针采用长150mm21号穿刺针。
经侧后方途径进入椎间隙中央,L5—S1侧后方途径进针困难时,用关节突内侧缘进针①。
(3)、注射方法:臭氧采用依德康CHV-11-B臭氧发生器设备,生产的臭氧浓度在10—80mg/L之间连续可调。
浅谈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2012-11-12 【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切吸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对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卧位及康复锻炼。
结果230例中,痊愈221例(96.9%);有效9例(3.1%);治愈率100%。
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
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O3)注射术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先进的微创技术。
该项微创手术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1]。
它是通过摘除椎间盘组织进行有效的机械性减压,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通过注射臭氧可使残余的髓核组织充分氧化、溶解,并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减少椎间隙的感染,减轻和消除神经根受压症状。
我科2005年8月~2007年5月对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了经皮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100%。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30例患者,男131例,女99例。
年龄27~73岁,平均45.8岁。
病史3个月~14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腰背痛及下肢麻痛,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
病变椎间盘主要分布在L4~5及L5~S1,其中膨出145例,突出83例,脱垂2例。
1.2方法对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卧位及康复锻炼。
2结果 230例中,痊愈221例(96.9%);有效9例(3.1%);治愈率100%。
3临床护理[1]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
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疼痛、肢体无力等病症。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理疗、手术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和风险。
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
臭氧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镇痛和促血管生成作用,能有效减轻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炎性反应,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修复。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纳入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保守治疗。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史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的治疗过程为:患者取侧卧位,采用消毒、麻醉、局部皮肤穿刺等操作。
经X线或CT引导下,将臭氧气体经过患者的皮肤和脂肪层注射到椎间盘区域。
治疗过程安全、简便、无创伤。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
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时间较短,经济负担较低。
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情况持续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对照组部分患者因疼痛无缓解而选择手术治疗。
观察组的患者对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表示满意,并强调其非创伤、无需要住院以及恢复快。
研究结果证实,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得益于臭氧的较强生物学活性,臭氧注射术能减轻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炎性反应,促进椎间盘的修复。
此外,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总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张智材;李金德;罗海滨;顾立阳【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治疗,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穿刺注射60 μg/ml臭氧7~30 ml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出现头晕2例、腹胀1例、双下肢无力1例,并发症发生率5.5%(4/73),经对症治疗均康复.按MacNab评价标准,治疗后3个月显效29例(39.7%),有效35例(48.0%),无效9例(12.3%);12个月显效32例(43.8%),有效33例(45.3%),无效8例(10.9%).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0)009【总页数】3页(P802-804)【关键词】CT引导;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者】张智材;李金德;罗海滨;顾立阳【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兰州,730000;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兰州,730000;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兰州,730000;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CT引导下医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微创技术,在欧洲国家已广泛应用,国内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也取得满意疗效。
我科2006年 12月~2008年 12月对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臭氧消融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随访半年以上的 73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73例,男 41例,女 32例。
年龄 19~63岁,平均39岁。
病程 2~28个月,平均5个月。
CT或 MRI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型 34例,腰椎间盘膨出型 39例。
低剂量CT引导下医用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裴敏;王琨;朱杰;蔡维波;李松【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医用臭氧腰椎间盘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低剂量CT扫描引导下,对1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侧后旁或小关节内侧径路穿刺,进行椎间盘内、盘外注射不同浓度臭氧.结果术后1周,156例中疗效优59例、良63例,优良率78.2%;术后1个月,156例中疗效优63例、良64例,优良率81.4%;术后3个月,总优良率达86%,其中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优良率分别为97.4%(37/38)、90.2%(101/112)、3/6;盘内保留臭氧组、不保留组优良率分别为92.0%(46/50)、87.3%(69/79);纤维环完整、破裂优良率分别为92.2%(119/129)、81.5%(22/27).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具有安全、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及辐射剂量小等特点,是腰椎间盘突出理想的治疗手段.【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1(020)005【总页数】4页(P406-409)【关键词】低剂量;CT;臭氧;腰椎间盘突出【作者】裴敏;王琨;朱杰;蔡维波;李松【作者单位】223900,江苏泗洪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3900,江苏泗洪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3900,江苏泗洪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3900,江苏泗洪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3900,江苏泗洪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
目前臭氧消融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我科采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臭氧髓核消融术,根据病变特点采用分段式进行盘内、外臭氧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临床资料我科 2008年1月-2009年 12月收治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其中男92例,女64例,年龄18~65岁,平均45岁。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梁泉;徐莉;朱正庭【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臭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134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在病变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医用臭氧,通过随访评定其疗效.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治疗后3~12个月随访,患者显效38例(28.4%),有效80例(59.7%),无效16例(11.9%),总有效率88.1%.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方法简便、疗效明显的特点.%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CT-guided intradiscal oxygenozone injection on cervic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Methods 134 cases with LDH were undergone CT guided percutaneous pu ncture with ozone injection inside (40μg/mL) intervertebral disc. Results 134 cases of intervertebral disc punctured successful. 134 patients was followed up 3-12 mouths, therapeutic efficacy happened markedly in 38 cases, effectively in 80 cases, and invalidly in 16 cases. So the efficiency rate was 88.1% and no complication appear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percutaneous pun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 easy operation, and good effect.【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1(026)010【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臭氧消融;CT引导;椎间盘突出;经皮穿刺【作者】梁泉;徐莉;朱正庭【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