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6.87 KB
- 文档页数:1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体会胡玮肠梗阻顾名思义是一种由于肠道的某种原因等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肠梗阻患者肠内含有的物体,由于患者身体的某种因素而导致肠内的东西无法正常、顺利的经过肠道,是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导致肠道的病理以及生理等多方面发生了改变。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腹痛、呕吐、排气和排便的暂停是肠梗阻主要的临床表现。
导致患者患有肠梗阻的原因是很多样化的,其中肠梗阻的患病类型也是非常多的,并且肠梗阻的病情表现较为复杂且多变,肠梗阻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就诊,会对患者肠管本身的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等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影响患者全身性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发生改变,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的护理对肠梗阻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17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53例,肠扭转4例,肠套叠4例,嵌顿疝7例,结肠癌并肠梗阻8例,其他2例,住院时间5 d~35 d,经过一次手术的86例,二次手术的11例,三次手术的2例,保守治疗79例。
年龄10个月~92岁。
1.2 症状及体征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查体:腹膨隆,有压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声减弱。
x线检查示肠胀气及多个气液平面。
1.3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1)肠梗阻患者禁止进食、对胃肠减少压力;(2)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3)给予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支持;(4)使用温盐水对患者的胃肠清洁灌肠;(6)手术治疗。
1.4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2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①禁止摄取食物和水,患者应该在静脉中输人抗生素及补液来改善水电解质失调。
②对胃肠减少压力,应该关注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③对患者的腹痛性质进行检查,当患者的腹部出现剧烈疼痛时,可以给解痛药物缓解患者腹痛。
④灌肠:灌肠时,通常是使用肥皂水对腹部进行高压灌肠,灌肠的作用是可以帮助肠道蠕动,减少肠腔内的积气和粪便,将肠内毒物清除。
肠梗阻的诊疗及护理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的运行发生障碍、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时称为肠梗阻,为腹部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肠梗阻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其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这是所有肠梗阻的四大基本症状体征。
临床一般常见四种类型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性肠梗阻、肠套叠性肠梗阻、蛔虫堵塞性肠梗阻。
(一)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顾名思义,由于肠管粘连引起的梗阻。
大多数患者有腹部外科手术或妇科产科手术史,少部分为腹腔内感染如腹膜结核等所致。
可能为局部肠管间粘连,也可以是肠管与腹壁间粘连,或粘连带卡压肠管引起梗阻或肠扭转。
【主要表现】(I)病史:可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内感染史。
(2)症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
可有排便排气停止,但因粘连性肠梗阻多数为部分性梗阻,故仍可有少量排便排气。
粘连性梗阻多可以自性缓解,但可再次反复多次发作。
(3)体征:检查可见腹部手术瘢痕,听诊有肠鸣音亢进,并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4)辅助检查:腹部X线透视检查可见液气平面。
血常规检验可有血红蛋白增高等血浓缩现象。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须住院治疗。
(2)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措施为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营养支持等。
一般经过几天非手术治疗,梗阻往往可以缓解。
(3)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梗阻不能缓解者,可酌情进行粘连松解术、肠管排列或部分肠段切除术。
⑷护理措施:①非手术治疗者,主要措施为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营养支持等。
②手术治疗者,按手术要求给予手术前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术后禁饮食,并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二)肠扭转性肠梗阻肠扭转性肠梗阻,是指一段肠祥沿其系膜长轴旋转,造成的闭祥性肠梗阻。
肠扭转可为180°,也可为360°,甚至720o o可发生于小肠,也可发生于结肠。
肠梗阻护理个案范文一、患者基本情况。
咱就说有这么一位患者,张大爷,65岁啦。
这大爷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可不知道咋滴,突然就被肠梗阻这个“小恶魔”缠上了。
张大爷被送来医院的时候,那是捂着肚子,眉头皱得像麻花,嘴里还嘟囔着:“这肚子咋这么疼呢,感觉像有啥东西在里面搅和。
”二、肠梗阻病因分析。
经过医生一通检查,发现张大爷这肠梗阻啊,是因为他之前做过腹部手术,肚子里有点粘连,再加上他最近饮食不太规律,吃了好多不好消化的东西,就像那些干巴巴的煎饼,还大口大口吃,结果就把肠子给堵住了。
这就好比一条通畅的小河,突然被乱七八糟的树枝和石头(粘连组织和未消化食物)给堵住了,水流(肠道内容物)就过不去了。
三、护理评估。
1. 身体状况。
张大爷的肚子那叫一个胀啊,像个小鼓似的,轻轻一按就疼得他直咧嘴。
而且他还恶心、呕吐,吐出来的都是些吃进去还没消化的东西,那味道可不好闻了。
他也好几天没放屁、排便了,这可都是肠梗阻的典型表现。
生命体征方面呢,体温有点高,38.2℃,这是因为肠道堵了之后,里面的东西开始发炎了,就像垃圾在一个角落里堆久了会发臭发热一样。
血压还算正常,不过心率有点快,每分钟95次,这是身体在难受的时候发出的警报呢。
2. 心理状态。
张大爷可焦虑了,躺在病床上唉声叹气的。
他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还担心会花很多钱,老是问我们护士:“姑娘/小伙子,我这病严重不?能不能好啊?”看着他那无助的眼神,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 (一)术前护理。
1. 禁食禁水。
这肠梗阻了,肠道就像被堵住的管道,再往里送东西那不是雪上加霜嘛。
所以我们得让张大爷禁食禁水,啥都不能吃,啥都不能喝。
刚开始张大爷还不理解,老是喊着渴,我们就耐心地跟他解释:“大爷啊,您这肠子现在堵着呢,就像水管堵了一样,再往里面倒水,水就会到处乱流,肚子会更难受的。
您再忍忍,等病好了,您想喝多少都行。
”2. 胃肠减压。
我们给张大爷插了胃管,这胃管一插,就可以把胃里的东西抽出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
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发生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
标签: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粘连带引起的肠管急性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大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炎症,创伤或结核病史,发作前有暴饮暴食或剧烈运动诱因;以往常有腹痛或曾有因肠粘連就诊病史。
为此,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普外科接诊因腹部外伤后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共4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2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男性38例,女性10例,其中因腹部手术创伤而引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占总人数的60%,创伤或结核病引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占总人数的30%,其他诱发因素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占总人数的20%。
2临床观察2.1护理评估: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腹部体征、有无手术外伤史、生活习惯而引起的诱发因素及过敏史等。
2.2腹部体征:患者可出现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呕吐、腹胀、腹痛,听诊患者腹部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腹部局部压痛,甚至腹肌紧张。
2.3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等。
3护理3.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肠粘连造成肠梗阻而害怕再次手术,加之粘连性肠梗阻带来的腹痛,因而在心理上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此时,护士应多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讲解有关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原因,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从而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状况。
可降低医患之间的矛盾,使得病房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3.2病情观察: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对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血压升高等现象。
因此每4小时应测量一次患者血压,血压正常,脉率增强,说明补液过多。
浅析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患者的生理特点在于肠道受阻,需要及时的护理干预。
本文探讨了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患者的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在护理中会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护理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护理工作中。
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给患者带来改善与希望,同时也在不断的护理工作中获得成长与收获。
护理工作者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肠梗阻患者的细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感。
【关键词】肠梗阻、患者、护理体会、引言、正文、结论、生理特点、重要性、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技巧、注意事项、困难、挑战、意义、改善、希望、收获、成长。
1. 引言1.1 患者的生理特点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发病率较高。
患者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
患者由于肠道受阻,肠蠕动减弱或停止,造成胃肠蠕动消失,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导致胃肠道水肿、气体聚集、血液循环障碍等症状。
患者常常伴有饥饿感、恶心、呕吐、口渴等不适感,严重时还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肠梗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生理特点的了解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2 护理的重要性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中,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患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加专业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支持。
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调节饮食和排泄。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需要特殊的护理来维持体内的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3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
结果:行肠梗阻导管治疗的53例患者中,49例患者成功放置导管并成功实施减压引流,治疗成功率为92.5%,4例患者经2次置管成功。
所有患者置管后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肠梗阻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结论:对肠梗阻导管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通过采取基础护理、置管护理、冲洗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梗阻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肠梗阻;肠梗阻导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97-01肠梗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症,可引起肠道解剖功能变化,还可导致酸碱平衡紊乱,病程复杂多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
近年来,肠梗阻导管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直接对肠腔进行减压,不仅能够使单纯性肠梗阻在非手术综合治疗情况下得到缓解或治愈[2],而且改善了须进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对肠梗阻导管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解除梗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我院自2009~2011年间53例肠梗阻导管治疗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9.3岁。
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1例,直肠癌肠梗阻12例,乙状结肠癌14例,降结肠癌16例。
患者入院时军伴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排气困难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插入肠梗阻导管前,均经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常规禁食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所有患者均选择cliny经肛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肠镜下置入导丝,沿导丝掺入钳道扩张器,穿过狭窄部位,沿扩张器将肠梗阻导管插入,直至气囊部分通过狭窄部位,之后拔出导丝和扩张器,向气囊内注入30~50ml无菌蒸馏水,待气囊扩张后,确认气囊确实扩张于狭窄部。
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芦维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150000)【摘要】此组病人围手术期间通过制定护理计划来进行护理,对疾病的治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笔者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100例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加以分析,进行评估。
其中成年以上男性60例,成年女性30例,儿童10例。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5-0134-11 恐惧1.1 相关原因 ①环境改变;②知识缺乏;③对手术的安全和疼痛畏惧有关。
1.2 预期目标 ①病人主诉恐惧感减轻或消失;②尽快适应环境;③病人能采用有效的应对恐惧的方法。
1.3 护理措施 ①热情接待病人,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空气新鲜的住院环境;②为病人提供主诉恐惧原因的机会,并采用相应的办法减轻;③为病人讲述疾病有关知识;④向病人说明手术简单过程,增强手术的信心;⑤分散注意力减轻病人对恐惧的感受性。
1.4 评估 ①评估病人恐惧控制程度和应对技巧;②观察注意恐惧行为和语言表现;③了解病人对肠梗阻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2 体液不足2.1 相关原因 ①与长期禁食有关;②与呕吐,引流液丢失有关。
2.2 预期目标 ①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②病人禁食期间电解质,血清,血红蛋白等在正常范围内;③病人尿色,尿量在正常范围内;④病人术后粘膜湿润,皮肤弹性好。
2.3 护理措施 ①记录皮肤弹性和粘膜情况;②记录呕吐物,引流物的数量和颜色;③监测生命体征,判断血容量有无不足;④记录尿比重和颜色;⑤禁食期间补充液体,定时抽取血液查血生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⑥记录24h出入液量。
2.4 评估 ①评估病人疾病恢复情况;②评估病人肠梗阻解除程度;3 疼痛3.1 相关原因 ①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有关;②与炎性渗出物刺激有关;③与手术创伤有关。
3.2 预期目标 ①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②病人能述说疼痛原因;3.3 护理措施 ①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并教授病人应用技巧;②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分泌,减少对肠壁的刺激;③协助病人变换舒服体位,如半坐卧位,使躯体放松,并使炎性渗出物局限,减轻疼痛;④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剂,以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疼痛;⑤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及时换药并观察伤口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及临床护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5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总的疗效达96%,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满意。
结论采用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干预方式以促进胃肠蠕动及肛门排气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如治疗不及时,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将给患者带来手术的痛苦。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0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民族等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均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及能量支持。
试验组给予大承气汤煎剂(生大黄15 g,枳实15 g,厚朴20 g,桃仁10 g,木香10 g,丹参30 g,冬瓜子30 g,浙贝母10 g,砂仁10 g)分别胃管注入和灌肠,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
1.3 护理1.3.1 起居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阳光充足,温度适宜,保证充足睡眠。
1.3.2 中药灌肠护理上述中药加水750 ml,浓煎成500 ml,取125 ml,温度39 ℃~41 ℃为宜,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法,灌肠液面高于肛门30 cm,肛管插入直肠10 cm,每12 h灌肠1次。
10岁以下患儿,将中药浓煎成300 ml,取75 ml,按上述方法,采用较小肛管灌肠。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嘱其尽量保留药液10~20 min再排便。
肠梗阻心得体会篇一: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龙源期刊.cn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作者:叶飞来源:《今日健康》XX年第06期【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胃肠减压及精心护理,为患者解除肠梗阻,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胃肠减压及各种支持疗法,仍未解除梗阻者,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患者肠梗阻得到解除,康复出院。
结论不管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过程中,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减压解除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relieve th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level by effectiv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careful nursing. Methods to observe the disease ,effectiv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various supportive therapies ,and still not relieve the obstruction ,and to carry out surgic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reliev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 clos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r non operation treatment.【Key word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Gastrointestinaldecompression Relieve Nursing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并观察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外科手术治疗后,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死亡1例,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本组72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在入院之后,立即对其进行肠胃减压,对这些患者水电解质失衡的现象予以纠正,抗感染,营养支持,对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等的患者予以纠正。
对72名患者进行常规性治疗的72小时内,在患者不良症状得以减轻,患者肠梗阻情况得以解除后,对其进行电子结肠镜、钡灌肠以及ct等结肠癌检查,对其结肠占位予以明确。
并进行常规肠道准备,对这些患者的内科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的7-11天后行限期手术治疗。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在手术进行之前的1d内,由护士到各病房访视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对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手术环境和注意事项有适当的了解,解除其恐惧感,这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完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胸透等常规检查,掌握患者的凝血情况,做好常规备血准备,以避免手术中失血过多造成不良反应。
(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提前上手术台,协助医生消毒铺巾,为患者安置插导尿管并留置导尿,以便于手术中排空膀胱尿液。
对患者的入量和出量进行观察,调节补液量。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根据医生的需要递给手术器械,协助医生进行病变部位的切割和分离等。
(3)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血迹和消毒液的清理,穿好衣裤,将其护送回病房。
在护送的过程中要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出现不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