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 格式:ppt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物理所有光路图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
像的作图图解急
这一类题就是“光路图”题!
有关光路图问题,主要有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凸透镜、凹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易错细节问题如下:
1.画法线后必须画垂直符号!
2.画光线之后必须画箭头!
3.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实际光线用实线,非实际光线以及辅助线用虚线!
4.光的反射图:注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像原理(任意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像点)”来画图!
期末考试必考类型题用六个光路图组合展示:。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光线折射后过焦点(2)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这就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
所以如果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让像向右下移,而要让像向右下移,蜡烛就要向相反方向:左上移动即可。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实物而言的。
3.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u=f不成像。
一倍焦距处是正立像与倒立像分界点,即u>f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
4.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f成等大的实像。
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一倍焦距处越近,像越大。
6.一倍焦距处,u=f不成像。
因为光线从一倍焦距处射向凸透镜,经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无法汇聚成一点,所以无法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成放大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或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v 倒立放大实像。
12.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4、实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5、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形成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6、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什么情况下光屏上得不到像?①u≤f;②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7、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了8、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成实像时物像异侧成虚像时物像同侧9、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点时,屏上出现最大的像;当蜡烛位于点时,屏上清晰的像距凸透镜最近;当蜡烛位于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11、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解析: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f<30cm<2f,解得:15cm<f<30cm,当物距为65cm,u>2f。
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透镜成像作图的七种类型透镜成像作图法是几何光学中的重点知识,特别新的考试说明中不要求用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后,成像作图法已显得更为重要。
关于透镜成像作图,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七种类型。
1、已知物体(或像),求像(或物体)这是成像作图法中最为简单和常见的一种,只要熟练三条特殊光线即可求解。
对于已知像求物体的试题,则可用“光路可逆法”求解。
例1 如图1所示,已知一点光源S 通过凸透镜成像于主轴上一点S',试用作图法求S 的位置。
分析:先利用光路可逆法,设S'为物点,然后再设想如图2所示一线状物A'S',通过三条特殊光线作出A'S'的“像点”AS ,S 即为所求。
2、已知物点、像点和主轴,求透镜种类、焦距等有关量例2 如图3所示,MN 为透镜的主光轴,一发光点S 经透镜后所成的像为S',试用作图法求出透镜的种类、左右焦点,并完成光路图 分析:本题要利用透镜成像时,“物点、像点、光心必共线”的原理来作图。
连接S 、S',延长交主轴于一点O ,O 点即为透镜光心,又因为成放大的虚像,故为凸透镜。
再利用特殊光线作图即为求出左、右焦点,如图4所示。
3、已知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求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例3 如图5,已知一条入射光线a ,求它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本题型可用“虚拟物点法”求解。
先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S ,然后作出其像点S',再利用“物体发出的所有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或反向延长线)必过像点”的原理,求出折射光线b ,如图6所示。
图1图5图6S S'图3 M N4 、已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求解透镜种类及有关量例4 如图7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a 和它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b ,试用作图法求出透镜类别及左右焦点分析:由题可知,因光线经透镜后发散,故为凹透镜,然后用“虚拟物点法”可求解。
本题采用了“焦平面法”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