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805.50 KB
- 文档页数:29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中益气、健脾降逆法治愈反胃病案:孟某,女,17岁。
初诊:1977年8月12日。
主诉及病史:自1972年起食后即吐,吐后即舒,须餐后胸膝位在床上爬半小时至一小时方可缓解。
经本院反复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近年来,病情逐渐加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伴见神疲乏力,面黄体瘦,时有畏寒,纳少,大便略稀日2~3次,月经自13岁初潮后至今未行。
经西药治疗症减不显,故转中医门诊治疗。
诊查: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脉证合参、诊为寒凝中州,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治法:治当温中健脾,和胃止呕。
处方:法半夏15g 陈皮10g 茯苓15g 川朴10g 丁香3g 柿蒂6g 鲜生姜9g 灶心土45g灶心土另包先煎代水。
二诊:8月17日。
药后症情好转,呕吐已减,并思纳食,能1进食稀粥等易消化之品。
舌脉如前,守原方续进药。
三诊:8月30日。
呕吐时减时增,大便已调,纳食显增;但气短仍甚,动则易汗。
苔薄脉弱。
此病程久延,呕吐频繁,中气大伤,治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法。
处方:炙黄芪15g 党参12g 炒白术12g 陈皮10g 炙甘草9g 茯苓12g 当归10g 升麻3g 柴胡4.5g 半夏15g 鲜生姜9g 四诊:9月15日。
呕吐明显减轻,食后不需在床上俯卧,精神较振,体力有增,纳食可,面色渐转红润,唯月事仍未行。
舌苔薄,脉沉细略弦。
治以原法增活血之剂,原方加生山楂15g、红花9g。
五诊:9月24日。
药后经行3天,量少色淡,自无不适,呕吐未发,精神体力渐增,苔薄脉弱。
治宗原方调理2个月。
病情趋愈,呕吐已止,纳佳便调,精神体力恢复正常,月事按月而至,量可色正,自无所苦。
按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根据其临床见证属中医的“反胃”一证。
胡桃夹综合症超声诊断标准胡桃夹综合症(HAT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又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该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受到胃、十二指肠或胰头肿瘤的压迫,导致上消化道症状和肠套叠的形成。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胡桃夹综合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肠系膜上动脉的位置和压迫程度:超声能够直接观察到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动脉的位置、长度和压迫程度。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应位于胃的前方,与腹主动脉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而在胡桃夹综合症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可能与胃、十二指肠或胰头肿瘤紧密相连,导致其受压,产生症状。
2.腹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检查能够定量分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血流速度、流量和阻力指数等参数。
在胡桃夹综合症患者中,受压的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速度可能增加,流量增大,而阻力指数则减小。
这些改变可能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受到了压迫,并导致肠血供不足。
3.上消化道症状的评估:超声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上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等。
在超声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胃的形态、大小和蠕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胃或十二指肠的压迫。
此外,还可以评估胃的排空功能,检测胃内容物是否滞留。
这些结果有助于判断症状是否与胡桃夹综合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诊断胡桃夹综合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可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因此,对于存在疑似病例的患者,在超声诊断结果不一致时,需要综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总之,超声诊断在胡桃夹综合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凭借其操作简便、无创、无辐射等特点,超声成为一种理想的诊断工具,并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胡桃夹综合症,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个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重要的话题——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
别急,听到这么一大堆词你是不是有点懵?别担心,我们一起来把这事儿搞明白。
1. 什么是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首先,咱们得知道这玩意儿是啥。
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听起来就像是个长篇大论的医学名词对吧?其实简单来说,它就是咱们腹部的一个血管——肠系膜动脉,被压迫了,导致血液流动不畅。
怎么压迫的呢?就是肠系膜动脉跟它旁边的结构之间的“距离”变小了。
这个“距离”变小可能是因为咱们的肠子撑起来,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让它们挤在了一起。
2. 诊断标准是什么?哎呀,听到“诊断标准”这几个字,很多人可能就有点脑袋发热。
别担心,咱们慢慢来,把这些标准拆开来讲,可能会更容易明白。
2.1 临床症状首先,得看看你有没有相关的症状。
比如说,你是不是常常觉得肚子胀胀的,吃东西之后很快就觉得不舒服,或者有些腹痛。
这些症状像是小偷一样,偷偷地潜伏在你的日常生活里,时不时就会露个脸。
特别是有些朋友吃了点东西,没过多久就开始肚子痛得厉害,简直像是被人用针扎了一样,这可得小心了。
2.2 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光有症状还不够,还得靠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
医生会用一些方法来看看你的肚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用超声波、CT扫描等等。
这些检查就像是为你的肚子装了个高清摄像头,把里面的情况一清二楚地展示出来。
要是看到肠系膜动脉被压迫了,说明可能就是这个问题。
3. 其他要注意的事项当然,除了上述的症状和检查,咱们还得注意一些其他的情况。
比如说,有时候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可能会跟其他疾病混在一起,这时候就需要医生的高明手段了。
就像一杯调料丰富的汤,里面可能藏着各种味道,得通过仔细品尝才能分辨出哪些是主要的味道,哪些是次要的。
3.1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在确定是否是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时候,医生还得排除其他一些可能性,比如胃溃疡、胆囊炎这些病。
有时候,这些病的症状和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很像,就像是孪生兄弟一样,所以得仔细分辨。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疗及护理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十二指肠横部被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
多由于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位置过低,或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压迫十二指肠横部,引起十二指肠排出梗阻。
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钝痛、呕吐等。
【主要表现】
(1)症状体征:多见于体形瘦长的患者,20~30岁患者多见,主要症状为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钝痛、嗳气,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物为潴留的食物,有时含有胆汁,吐后症状减轻。
频繁呕吐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症状体征。
(2)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有助于诊断,表现为十二指肠横段与升段受阻,胃、十二指肠扩张,幽门通畅。
【治疗与护理】
(1)非手术治疗:一般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少量多餐、餐后俯卧位或左侧卧位等。
出现严重恶心、呕吐,有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症状者,应酌情给予输液治疗。
(2)手术治疗:梗阻明显、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酌情选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或十二指肠悬韧带松解术。
(3)护理措施:①饮食护理,一般应少量多餐,餐后适当俯卧位或左侧卧位30分钟。
②补充营养,必要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③手术治疗者,按手术要求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yarterysyndrome)又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是由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引起的慢性肠梗阻。
一、病因局部解剖变化是由先天性解剖变异和(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导致十二指肠停滞扩张。
1.先天解剖变异(1)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角度太小:十二指肠水平位于腹膜后,从右到左横跨第三腰椎和腹主动脉,前面有肠系膜上动脉神经鞘。
肠系膜上动脉一般处于第一腰椎水平,与腹主动脉相同50°~60°角。
正常成年人有时可以在十二指肠水平前看到肠系膜上动脉的压痕。
如果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角度过小,或者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的分支过低,可以压迫十二指肠从中间通过,引起梗阻症状。
(2)十二指肠位置高:由于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或增厚,致使十二指肠位置较高,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压迫症状。
(3)脊柱前突:脊柱前突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角度过小。
2.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其他情况(1)瘦体型:瘦体型和各种原因可削弱肠系膜对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支撑作用,内脏下垂牵拉肠系膜往往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2)术后粘连:腹腔内手术后粘连牵拉肠系膜可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明显压迫。
二、发病机制这种疾病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膜后固定组织(如腹主动脉和脊柱)的压迫引起的。
其机制(1)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成锐角。
(2)十二指肠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距离缩短。
(3)内脏下垂。
(4)胎儿期肠道分流异常等。
2.鉴于上述解剖关系和以下因素(1)体重急剧减轻。
(2)瘦长。
(3)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卧床。
(4)腹膜后肿瘤。
(5)束腰或脊柱石膏固定易诱发本病。
1、症状:病人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典型表现为餐后上腹胀痛或绞痛,有时疼痛可位于右上腹、脐上甚至背部,常见于进食后2~3h发作、俯卧位或胸膝位可减轻,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出类似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由于十二指肠淤塞和胃潴留,患者反复呕吐,饭后呕吐,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呕吐物多为胆汁,仰卧、站立或坐容易呕吐、位置改变、侧卧、躺或胸膝位可减轻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并发症
*导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胃扩张、肠坏死、十二指肠穿孔、上消化道大出血、门静脉血栓等。
1.急……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急性胃扩张、肠坏死、十二指肠穿孔、上消化道大出血、门静脉血栓等。
1.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扩张是指短期内由于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高度扩张而致的一种综合征。
通常为某些内外科疾病或麻醉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2.肠坏死:肠坏死又称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以由许多原因导致肠坏死,一旦发生肠坏死将会有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
恶心呕吐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
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
3.十二指肠穿孔:十二指肠穿孔的局部表现是位于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缺损,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等,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呈现出慢性经过。
4.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大量呕血或便血;在成人,如果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占总循环血量的20%,即可出现休克体征。
5.门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肝硬化或节段性萎缩,若同时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则可急性致死。
约三分之一
患者门脉血栓形成缓慢,可形成侧支循环,而且门静脉可再通,但最终仍进展为门脉高压。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概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因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进而引起一系列急、慢性十二指肠梗阻症状的一种疾病,亦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或 Wilkie 综合征。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腹主动脉(AO)、肠系膜上动脉(SMA)及十二指肠三者解剖关系出现异常是其发病基础。
因其无典型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误诊率高达57.1%~67.3%。
该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餐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为主。
消化道造影、腹部彩超、内镜、腹部 CT、选择性 SMA 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均已成为诊断 SMAS 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
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预后一般。
英文名称: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其它名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Wilkie 综合征相关中医疾病:腹痛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相关性发病部位:腹部-十二指肠常见症状:反复发作的餐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主要病因:解剖结构异常、恶性肿瘤、胃下垂、淋巴结肿大、医源性因素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立位腹平片、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腹部彩超、胃镜检查、胃黏膜组织活检、SMA 造影重要提醒:慢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程长、病情重,可进一步加重原发病,形成恶性循环,需引起重视。
外科脊柱矫形手术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当及时就医治疗。
临床分类:基于发病情况分类: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急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较少见,其发生多与创伤、躯干石膏固定、牵引、卧于过度伸展的支架之上有关。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如何诊断鉴别,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血管造影、十二指肠钡餐造影*一、检查一般无特异,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者可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化验指标异常。
1、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受压,钡剂通过延迟,甚至呈直线状中断;近端十二指肠肠管明显扩张,在部分病人还可见到压迫近端肠管逆蠕动增强构成的钟摆运动;取俯卧位时即可见压迫解除,钡剂顺利通过,近端扩张消失。
2、血管造影检查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解剖角度的关系,通常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夹角小于25°*以上是对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易混淆疾病。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如何鉴别?:*一、鉴别1、消化性溃疡腹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症状需与消化性溃疡鉴别,特别是伴有幽门梗阻时。
表现为胃潴留,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呕吐物常为12h以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呈酸臭味,但不含胆汁为其特点。
2、十二指肠外的肿瘤胰头癌或巨大胰腺囊肿压迫可引起十二指肠淤积,腹部超声波、CT检查、内镜检查及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可予以区分。
偶也可因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本症。
3、其他本病还需与十二指肠内的结石、毛粪石、蛔虫团、异物所致十二指肠梗阻相区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