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园地八》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6.50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3.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4.朗读并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难点]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学会转述别人的话;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回忆交流: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学过哪些故事?2.同桌互相提点,把《漏》这个故事复述给同桌听。
3.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出来。
复述《漏》课后的示意图。
4.学生交流说出并展示《漏》课后的示意图。
5.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下表:时间人物事件古时候夫妻两人生了枣核大的孩子,就叫“枣核”一年又一年枣核不见长,很勤快很聪明有一年衙役们大旱,衙役们把牛、驴牵走了到了晚上枣核到县衙闹腾,躲在驴耳朵里,赶着牲口回了村子天一亮县官、枣核枣核被抓到县衙,衙役们打枣核,结果打了县官学生根据图表复述。
6.小结: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也不会遗漏重要情节。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词语。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1)指导读准轻声,如“嗽”在“咳嗽”中读轻声;“唠叨”的“叨”在词语中也读轻声。
(2)指导读准“呕吐”,这里“吐”读tù。
而“吐气、扬眉吐气、吞吞吐吐”中都读t ǔ。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巧用偏旁归类识字。
(1)口字旁的字和口有关。
例如:咳、吐、唠、叨、嘀、咕等。
(2)言字旁的字大都和语言有关。
例如:谚、语、谣、诫、辩、论等。
5.复习巩固词语。
(1)抽读词语卡片。
(2)找词语游戏:找朋友。
6.学以致用。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试着再找出几组这样的字。
教学要求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课时一课时。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多媒体。
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1. 多媒体出示。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1)(2)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2. 多媒体出示。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1)从这句话中你学会了哪些复述的方法?(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2)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三识字加油站1.2.指名拼读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嗽”,前鼻音“谚、辩”。
其中,多音字“吐”,在这里读tù,它还有一个读音tǔ,可以组词为“吞吐”。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创新教案《复述故事》
【教学设想】
1.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知道什么是复述;
2.掌握一定的复述技巧,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故事;
3.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流利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清楚。
二、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的方法有很多,本单元的方法有:
1.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比如学习了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后,我们可以先来填好表格,再根据表格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1)学生填表格。
(2)根据表格练习复述课文。
2.借助示意图,复述课文。
学习了课文《漏》之后,根据以上示意图复述课文。
三、复述课文注意问题
教师指导:复述不是要一字不差的背诵课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并适当加上表情和动作;
四、学生再述,互评互学,教师及时认可和鼓励。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字、词.句的学习规律,激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积累字、词 .句。
2.通过阅读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知识,表达自己感想。
3.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自主识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短文,古文,并结合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你们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请开动脑筋和我一起去发现文字王国中的奥秘吧!──我的发现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正音(指名读,纠正错音)。
3.同桌互读(说一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4.归纳小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5.鼓励学生说出来(教师板书)。
二、填填读读1.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其它汉字,区分词语。
2.巩固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三.读读记记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比较词语2. 列举相同的词语.学生自由回答四.读读说说1.预习课文的生词,让学生说出来,表达出来,注重学生的口语练习第二课时日积月累《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规则: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三字经》中的句子。
①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②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④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⑤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⑥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语文园地八【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语言运用: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思维能力: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审美创造:积累“桃花”相关诗句,初步感受“桃花”文化的魅力。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再次强调了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并对本单元的复述方法作了归纳,提示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有助于完整、有序的复述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丰富的故事。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组成的两组词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习生字。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一是体会拟声词的作用,并照样子写句子。
根据语境恰到好处地运用拟声词,能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动作的状态或人物的心情。
通过仿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拟声词的作用。
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题目的特点,再试着写几个类似的题目。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把两个性格特点相反的人连在一起做题目,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过仿写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类题目的好处。
三是练习转述别人的话,学习怎么将直接引语转成间接引语,对完成复述故事很有益处。
在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等。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初夏时节游览庐山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是唐人绝句中的珍品。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表现出意外与欣喜之情,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知道复述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学会复述故事。
2.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3.多种形式朗读字族文,读准确、读流利。
4.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5.了解并运用象声词,巧用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6.积累古诗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复述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学会复述故事;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并运用象声词,巧用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故事大王”擂台赛。
1.第一环节:回忆故事我会说。
本单元讲了哪几个故事?哪位同学来讲故事?师生交流基本要求:讲故事需讲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听故事需安静倾听,不要插话打断。
2.第二环节:听清故事我来评。
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同学分别交流复述故事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讨论得出:讲故事不是背诵课文,需用自己的话讲。
要想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需按一定顺序,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提纲、关键词等。
3.第三环节:创编故事我最行。
师生一起讲故事,可以是本册书上的故事,也可以是课外听来或看来的故事。
(教师准备一个新故事,课件出示复述提纲或图画,提示学生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小小汉字研究员1.第一环节:看图读字,感知偏旁。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看图,借助拼音读出汉字。
吃(吃饭图) 喝(喝水图)唱(唱歌图) 叽(鸟叫图)说(两人说话图) 读(学生读书图)讲(老师讲课图) 议(群众议论图)2.第二环节:读准词语,发现偏旁。
课件出示词语,先让学生借助拼音第一次自由读,读淮字首。
第二次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吐是多音字)第三次分组读,读熟词语。
第四次去拼音读,识记词语。
第五次看图读,解词义(呛水咳嗽图、病人呕吐图、妈妈唠叨图、两人窃窃私语图、一句谚语图、造谣伤人图、老师谆谆教诲图、辩论赛图)。
第六次教师描述语境,学生说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掌握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语文园地八》中的字词、句子和篇章。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八》。
2.教学录像或音频资料。
3.教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通过卷子、小组竞赛等形式,对上一课的内容进行复习。
2.引入《语文园地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展示1.展示新课文的标题,并与学生一起猜测故事内容。
2.准确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阅读训练1.分组阅读课文,每组一人朗读一段,并回答相关问题。
2.教师给予表扬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练习和巩固1.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检查作业1.请几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课后作业答案。
2.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学习笔记1.引导学生做笔记,记录下重点生字、短语和句子。
2.解释和分析生字词,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结构,解读篇章特点和写作风格。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可以引用其他故事、电影等,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
第三课时检查笔记1.请几位学生朗读并解释他们的学习笔记。
2.教师补充和扩展相关知识。
课文解读1.引导学生参与课文解读,分析每个段落的要点和逻辑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表达方式。
语言运用1.分组活动:用词语和句子组成自己的故事,并进行表演或书面呈现。
2.各组之间交流和分享,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课时提问和讨论1.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知识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第八册的学习成果,回顾所学知识。
2.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二)识字加油站版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4)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边音“唠”,前鼻音“谚、辩”。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5)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分析本题的形声字。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
如第一组的七个生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形旁都是“口”,表示与嘴巴或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组的“谚、谣、诫、辩”偏旁都是“讠”,表示与说话有关。
(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口字旁言字旁)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6)带有“口”字旁和“讠”的字还有:口字旁:吃、吵、吻、喊、咯、哈、呵、喝言字旁:许谭谌谢计、讨【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学习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三、词句段运用版块三:词句段运用 1.学习运用拟声词(课件出示7)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
(板书: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小组代表发言:“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的动词“跳起来、掉进水里”的。
“噌的一下子”说明顾客非常生气,火气很大的样子,“梆的一声”说明石头落地声很响,石头很重。
4.类似的句子,我还会写: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唰”一下子红了。
他“嗖”地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教学目标】: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归类识字,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4.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重点】: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 直接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2.学生交流:(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
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读准字音。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谚语谣言告诫辩论2.请学生读一遍,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咳嗽、唠叨、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
3.再读这两组词语,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发现预设点:(1)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
5.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日积月累1.导入:四月,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感受春的天真可爱。
2.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3.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诗人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第八单元概要教材分析:本单元有4篇课文、“口语交际”“作”和“语文园地”。
课文包括《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和容忍;《方帽子店》让同学们知道人要懂得变通,不能一成不变;《漏》告诉我们要体会童话故事背后的寓意;《枣核》让我们感受了做人要知恩图报。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趣味故事会”。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通过两年的研究对语文已有初步的了解,他们研究语文的惯也初步形成。
但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主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的特点,多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1.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2.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
进程与方法:1.多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画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2.鼓励学生举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2.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深层寄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
学会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
难点: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深层寄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14课时。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进程与方法:有豪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复述课文。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学会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2.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3.积累成语、歌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4.能够借助工具书和伙伴交流的方式读成语故事,并能对成语进行理解和运用.教学重点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难点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交流平台,总结学习方法。
这个单元我们读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留下了开心的笑声,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个本领,就是复述故事,还记得吗?1.复述故事时要注意什么?预设1: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
2.复述故事有什么方法?预设:复述故事我们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的情节也不会遗漏。
3.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我们是怎么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来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帮助我们复述的呢?预设1:我们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来复述《漏》这个故事,这样复述很有条理,另外从文字提示中我还发现老虎和贼的表现是故事的重点,所以在复述的时候,我抓住了这两个人物的表现来讲,不仅能讲清楚,还能讲的生动呢。
预设2: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时,我们是借助表格来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借助表格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讲清了急性子顾客在4天内提出4次不同的做衣服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反应是怎样的。
梳理清楚故事内容能帮助我们更有条理的进行复述,而且不会有遗漏。
师小结:是的,在复述故事之前,我们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先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进行复述,这样能把故事讲得有条理。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认识生字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8个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五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三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 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学会朗读,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2)互相交流:①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读了情景对话,我发现大家交流的是默读的方法,运用它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
)②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主要方法有:①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②默读时,画出不认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再想办法弄清楚。
③默读时,标记不懂的地方,联系上文思考。
)(板书 交流平台: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画出不认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标记不懂的地方,联系上文思考。
)2.我交流,我积累。
(1)谈话引导: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2)小组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 (3)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①平时阅读中,我也有一些默读的好方法,比如:默读课文前,我先看看课后问题,记住一两个,默读时,我一边读一边想问题,遇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段落我就画上线,反复读几遍。
②默读时,有的语句让我有了一些想法,我就用铅比批注在旁边。
③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4)教师小结:我们在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时要牢固熟练地掌握字词,默读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这样能更好地提高默读的速度。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学校:班级:教师: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
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
(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
(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
版块二:识字加油站
1.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边音“唠”,前鼻音“谚、辩”。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分析本题的形声字。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
如第一组的七个生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形旁都是“口”,表示与嘴巴或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组的“谚、谣、诫、辩”偏旁都是“讠”,表示与说话有关。
(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口字旁言字旁)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带有“口”字旁和“讠”的字还有:
口字旁:吃、吵、吻、喊、咯、哈、呵、喝
言字旁:许谭谌谢计、讨【设计意图:把相
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学习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三、词句段运用
版块三:词句段运用 1.学习运用拟声词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
(板书: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小组代表发言:
“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的动词“跳起来、掉进水里”的。
“噌的一下子”说明顾客非常生气,火气很大的样子,“梆的一声”说明石头落地声很响,石头很重。
4.类似的句子,我还会写:
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唰”一下子红了。
他“嗖”地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二)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题目有趣吗,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
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把拟
声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增强学生对这些词语修饰作用的理解。
】
预设:这些题目中的修饰语,都是一对反义词。
预设:这些题目都是“……和……”的并列关系短语。
(板书:含有反义词的并列关系的短语)
3.照样子,写写这样的题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三)学会转述。
1.读读上面的例句,说一说,转述别人的话和直接引语有什么不同之处?
2.小组交流,代表展示:
(1)转述别人的话时,冒号、引号不用了。
冒号变成了逗号。
(2)转述别人的话时,人称发生了变化,第一人称“我”变成了第三人称“他”。
(板书:转述:去掉冒号、引号,第一人称变成第三人称)
3.仿照例句,把所给的句子改成转述别人的话。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四、日积月累
版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理解
分析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