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说教材演讲稿(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稿一年级(2)班彭雷霞2017年12月6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沉醉其中;语文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意境深远的画卷,让人惊叹不已。
语文,是精彩的世界,我愿意因语文而精彩。
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研说。
首先,说课标。
从课程总目标、本册教材内容标准两方面来说。
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呈现的,全面而富有新意。
与实验版课标相比,两个版本的总目标都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新课标的设计更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别强调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是以“知识与能力”,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
二、具体到本册教材内容标准: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四方面来说。
(一)汉语拼音教学要求: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的教学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其次,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内容结构,编写特点,立体式整合三方面进行研说。
一、教材内容结构: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解读教材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教材的解读。
本次解读的教材是我们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本教材,它对我们的学习和思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带来本次解读的内容。
首先,我想谈谈教材的背景和目的。
这本教材的出版是为了提供给我们学习所需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它旨在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帮助我们全面发展。
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精选的内容,从基础知识到拓展思维,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从个人发展到社会责任,都有所涉及。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其次,我想谈谈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内容。
这本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一个特定的主题。
这种组织结构非常有利于我们学习和理解。
每个章节都由引言、核心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组成。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该主题的重要性和背景知识,使我们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整体了解。
核心知识点部分详细介绍了该主题的概念和理论,并给出了相关的实例和应用。
案例分析部分则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该主题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练习和问题,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内容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想谈谈教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中,探究式学习方法在教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教材还采用了案例教学、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和解决问题,培养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沟通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我想谈谈教材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这本教材的意义在于它提供给我们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思考方法,培养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变化。
同时,教材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小学英语演教研课标说教材发言稿English:Good morning everyone, today I am pleased to present to you our research study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schools.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primary school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peaking, and our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how teaching materials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speaking practice in the classroom. After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for primary schools, we have foun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focus on reading and writing, while speaking activities are often limited. Therefore, our research has provid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s that prioritize speaking practice, such as incorporating more interactive speaking exercises, real-lif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and incorporat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to engage students in speaking activities. We hope that our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ultimately enhance their speaking skills in English.中文翻译:大家早上好,我很高兴今天能向大家介绍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
2024年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演讲的机会,也要感谢研课标____年的教材,让我有机会思考、学习和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教材的力量。
教材是学习的基石,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材都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来源。
教材的质量和内容直接影响着我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影响着我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材必须具备全面、准确、科学的特点。
首先,教材需要具备全面的内容。
一个优秀的教材应该能够覆盖到知识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让学生了解实践应用和拓展知识的能力。
教材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紧跟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让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发展动态。
此外,教材还应该具备跨学科的特点,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其次,教材需要准确地传递知识。
一个优秀的教材应该具备准确的知识逻辑和阐述方式,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点和概念的内涵。
教材的语言要简练明晰,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达,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材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最后,教材需要科学地组织和设计。
一个优秀的教材应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递进的难度,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教材的章节划分和内容分配要合理,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还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此外,教材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因此,教师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审美和评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教材,发挥教材的作用,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材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于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3篇(3)1.教学建议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子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
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从而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还要运用得当。
针对单词教学,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A直观教学法如教学单词“postcard”和“stamp”时,就可以利用真实的明信片和邮票进行教学。
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促进了学生用英语思维又加强了学习效果。
B全身反应法如教学动作类单词如:jump,run,clean时,可以让学生起立,边跳边说:jump jump jump作跑步姿势,边跑边说:run run run 作扫地或拖地的样子,边做边说:clean clean cleanC步步为营拼单词法如教学yesterday 这个单词,先板书yes,再写ter, 然后加day,学生就能自己拼读这个单词了。
D.先分再合识单词法如教学“football”时,可以把它拆分为“foot”和“ball”解释为“用脚踢的球” 就是足球。
针对句子教学,我运用了下面几种方法:A.Pair work (结对练习法)这个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B.Role play.(角色扮演法)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以若干人物的对话形式呈现的,所以角色扮演也是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首先它能创设文本情境,让你快速进入角色,从而更好的理解语言。
其次可以提高层面,让学生自如地运用语言。
如将提供的人物换成自己和他人的名字或自由改编课文,小组分角色演示等。
C.句子接龙如教学句子:it's about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res. 其中thousand, hundred, kilometres 这三个单词是生词又不是单音节词,所以学生们说起来有点绕口。
我就采用了接龙的方式。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说课标说教材”,我将围绕着如何准确地描绘课标和讲授教材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演讲。
一、课标的准确解读和理解课标是教学的指导方针,它的准确解读和理解是我们教学的基础。
理解课标的核心是关注课标的结构和内容。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的目标与要求,了解学生学习的目标、层次和能力要素;其次,细致解读课标的教材内容,分析课本的内容,找出难点和重点,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合理安排教学。
二、教材的全面分析和巧妙使用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全面分析教材并巧妙使用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关键。
全面分析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的总体特点、各个环节的特点、学科要求与学生能力水平的关系、教材与课时分配的关系。
在巧妙使用教材时,我们要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梳理,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灵活运用教材的故事、情景和文化背景等资源。
相信通过充分利用教材,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三、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标和教材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科学的教学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而灵活的教学设计则体现在根据班级和个体差异的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设计的手段和途径,具有多样性和有效性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要求。
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实验法、讨论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通用3篇)研课标说教材篇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我的研说流程为: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说课标课程目标: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分三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学段目标:针对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课标要求: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本单元四次侵华战争,以及战争中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有关内容,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线索;阅读并分析战争示意图,了解战争经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第二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编写意图:1、单元内容围绕专题安排,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从根本上改变繁、难、深、旧的现象。
2、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教材,时序清晰,循序渐进,容易构建历史线索。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单元主要学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次战争又都从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几方面安排。
鸦片战争: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在中国发展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才有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英国以此为借口与1840年6月封锁珠江口,挑起战争。
又于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后又侵入南京长江江面。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乞和,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演讲稿一: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我的研说流程为: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建议。
课程目标: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分三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学段目标:针对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课标要求: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本单元四次侵华战争,以及战争中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有关内容,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线索;阅读并分析战争示意图,了解战争经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1、单元内容围绕专题安排,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从根本上改变繁、难、深、旧的现象。
2、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教材,时序清晰,循序渐进,容易构建历史线索。
本单元主要学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次战争又都从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几方面安排。
鸦片战争: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在中国发展罪恶的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才有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英国以此为借口与1840年6月封锁珠江口,挑起战争。
又于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后又侵入南京长江江面。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乞和,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割地、赔款、被迫通商、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此,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开端。
教材研究解读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教材研究的一些解读。
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教材,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首先,我认为教材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教材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材的难度和深度也需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避免出现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内容。
其次,教材的编写需要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
因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材应该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材也需要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避免出现偏颇或歧视性的内容。
最后,教材的使用需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的来说,教材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反思教材,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说教材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领导对我们教材的关心和支持,也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努力和同学们的配合。
今天,我将就教材的编写进行一次总结和发言。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师生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对教材的编写要持续改进,不断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发展。
首先,我想反思一下我们这次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们编写教材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一本科学、系统、全面的教材。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都知道教材编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以及课程的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
然而,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我们在教材编写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材的内容是否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材编写的重要问题。
在此次编写过程中,我们多次邀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并调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仍然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
因此,在今后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教材的编写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是否能够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是我们教材编写的另一个问题。
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应该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给他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材编写中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教材的编写是否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学校的要求,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教材编写的关键问题。
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教材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教材的更新和改进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断研究教材编写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效益。
第1篇大家好!我是XX学校XX年级XX学科的XX老师,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参加我们的教师教研活动,并就我的说课内容与大家进行交流。
以下是我的说课发言稿,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和借鉴。
一、说教材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XX》,选自XX教材的XX年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XX概念、XX方法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XX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XX素养,提高学生的XX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XX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XX 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XX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 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对XX方法掌握不牢固。
3. 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方面: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XX方法。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XX概念、XX方法等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理解XX概念,灵活运用XX方法。
针对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如下:1. 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2.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XX概念。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XX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XX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XX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知识讲解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XX概念、XX方法等基础知识。
4. 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尊敬的校领导、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演讲,我将为大家分享关于研课标说教材的主题。
研课标说教材,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我们都知道,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了解知识的主要途径。
而研课标说教材,则是对教材进行研究、提炼和创新的过程。
首先,研课标说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材料,它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案例和练习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依据。
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应用,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研课标说教材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无论是在什么层次上都需要思维的转换和创新,而研课标说教材则是培养我们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进而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研课标说教材还有助于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是我们学习的指南,通过研究教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而这些习惯和方法,将会伴随我们走进大学、走向社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研课标说教材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研究教材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需要我们具备耐心和毅力。
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知识的渴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研课标说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而研课标说教材则是帮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变化,拓展我们的知识边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亲爱的同学们,研课标说教材是对教材的更高层次的诠释和应用,它对我们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地研究教材,善于提问和思考,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教材研读方面的几点心得。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们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以便更好地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提高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材研读的目的教材研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理解教材编排意图。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可以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
2.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提供方向。
3. 把握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我们可以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4. 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把握教材研读的角度1. 从教师角度研读教材。
教师要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
2. 从学生角度研读教材。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3. 从社会角度研读教材。
教师要关注教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研读的方法1. 深入研读教材内容。
对教材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深入研读,把握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2. 分析教材结构体系。
了解教材的编排结构,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为教学活动提供整体思路。
3. 关注教材中的案例和习题。
通过分析案例和习题,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为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4. 联系实际生活。
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教材研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提高教学效果。
在此,我分享以下几点建议:1. 坚持研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注重交流,与同行分享教材研读心得。
研课标说教材演讲稿3篇(3)体会亲人之间、伙伴之间进而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温暖的真情。
教育学生懂得被爱,学会爱别人。
(这是课标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
)三、有效整合,说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爱的情感线”将五篇文章连缀起来。
蕴涵着强烈的爱的气息。
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感动。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授课时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我利用两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真情。
识字写字教学原本是一杯“苦涩的咖啡”,情趣是“一勺糖”,在“苦涩的咖啡”中加“一勺糖”,学生就急着“喝加糖的咖啡”。
所以说无论在哪个学段,识字写字教学都要充满情趣化。
比如:本单元当中逢、透、递、巡、逻、适都是走之旁的字,学生通过整合,脑海里出现的是知识系列,感受到的是清清楚楚的线条。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归纳自然段的意思,接下来让学生把五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或采用串联段意的方法,或采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一篇课文讲授阅读方法,然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其它四篇课文,学生感受到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作铺垫。
2、口语交际,小练笔、小笔头也可以整合在一起。
学了《倾斜的伞》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温暖和快乐,让他们身在福中知福。
学了《伙伴》一文,让孩子们说说他的伙伴是谁,曾经为伙伴做过哪些事。
学了《信任》就要谈一谈在他们的身边有哪些被信任或相信他人的事例。
学了《金色的蒲公英》就要向家长讲讲这个故事,既复述了课文,又可以提示和帮助家长提高对子女教育的艺术。
学了《巨人的花园》,自然要让孩子们和巨人一起重新设计一个告示牌,感受分享的快乐。
然后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让我们的大家”更美好。
这样的口语交际,因为学生有文本内容作参考,很有的说,而且有共识,也有不同的感受,便于落实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初中教材的问题。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教材对于我们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想借此机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初中教材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初中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教材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哲理、感人至深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感悟人生;在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其次,初中教材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兴趣和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历史教材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在地理教材中,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我国著名旅游景点,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再次,初中教材应该体现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兴技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教材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实验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此外,我还认为初中教材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要合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例如,教材可以按照单元、章节、知识点等层次进行划分,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系统。
2. 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内容要严谨、准确,避免出现错误和误导。
同时,教材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3. 注重教材的适用性。
教材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加强教材的评估与反馈。
教材编写者要密切关注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及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
小学英语研课标说教材演说稿第一篇:小学英语研课标说教材演说稿小学英语研课标说教材演说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董周一小的教师任瑾瑾,今天我研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Moudle6Whatdoyoudoonsundays?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展开我的演讲。
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整合。
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展开我的演讲。
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以及立体整合。
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1.首先来说课程总目标,根据2011版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与2001版课标相比,强调初步二字,适当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更加注重英语语言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构成,将从这五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下面来说内容标准,三年级下Unit6whatdoyoudoonsundays?的教学,语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part1部分中的句型。
能力目标方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询问别人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
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方面: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2了解单词音义形之间的联系,整体学习单词。
二、说教材(一)首先来说编写特点。
我将2011版和2001版教材对比说明,共同特点:1、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2、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拓展3、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4实现整体设计,提供立体化配套。
与2001版教材相比2011版教材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1关注学生,增强教材设计的儿童亲和力2适当降低难度,加强其基础性,体现轻负高效。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部编教材教研活动,并就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策略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部编教材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自推广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它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和实用的方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部编教材的认识和使用策略。
一、部编教材的特点1. 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部编教材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部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注重教材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部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教材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二、部编教材的使用策略1. 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精髓教师在使用部编教材时,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特点和编写要求。
通过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等,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部编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注重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工业街小学的语文教师袁成渊。
研说教材活动在我区已经开展一年多了,我们幸福地享受着活动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喜悦,享受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彼此关爱。
一、导入。
生活中,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就会发现人世间的亲情、友谊和爱。
人这一生需要关心,需要呵护,需要温情,更需要爱。
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它让我们感动,使我们超越梦想,放飞希望。
今天我要研说的内容是感受真情,来自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
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二、纵横联系,说教材。
冀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了教材的整合性,更加讲究知识、能力、情感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
在所有的文化主题当中,至爱亲情占的份量最重,它伴随着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
第一学段以亲情关爱为主题。
或者以童话的形式,或者以诗歌的形式,浅浅的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伙伴与伙伴之间的真情。
直白的语言传达给孩子们的是爱与被爱的温馨。
第二学段以感受真情为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世界进一步丰富。
我们要幸福地享受亲情与关爱,同时还要懂得什么是爱。
其中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这一单元主题,告诉孩子们要与动物朋友们和睦相处,更好地诠释了爱是分享,爱是付出,爱需要奉献。
第三学段,从孩子们身边的友爱亲情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大爱。
教材内容进一步加深,情感价值得到了升华,我们不仅要爱亲人、朋友、老师、同学,还要爱生活中的所有,有爱心的人永远懂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无论教材内容,还是情感价值,都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三年级下册教材有六个主题单元。
三月春天伊始,就让我们乘着春风学习第一单元,走进春天,孩子们陶醉了,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第二单元安排了探索与发现,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
第三单元,感受真情。
承接前两个单元的亲近大自然,又为后面四五单元的理性分析作了铺垫。
多么巧妙地衔接呀,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孩子们将带着浓浓的情学习第四单元——儿童生活,第五单元——生活哲理。
“因我有情,以我观物,故万物皆有情。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本册书以孩子们喜欢的安徒生及他的作品收尾,既读作品,又读作家。
整册书学完了,不知不觉已将学生领入了文学的殿堂。
感受真情这一单元包括三个版块的内容。
其中第一版块是课文。
一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感受到雨中外公对“我”浓浓的爱以及“我”对外公的感恩、回报。
让学生从“司空见惯”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
《伙伴》讲述的是猎人、猎狗和乌鸦之间的故事。
它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
对于现在“只知有己,不知他人”的独生子女来说,有着人生指导意义。
《信任》介绍了我们在桃林里自采桃子的故事,充分感受到了被主人信任的快乐。
由故事谈感受,品味人生,享受被信任的幸福。
《金色的蒲公英》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图,妈妈教育女儿采取了借物喻人的形式。
编者把这篇课文放在本单元,所看中的不仅仅是文章揭示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巨人的花园》则以花园的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是孩子们为花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春意,从而认识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五篇课文按照精读——略读——精读的顺序排列。
精读课文前后各两篇,略读课文在中间。
学习精读课文就是以“积累、感悟、运用”为核心,通过学习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然后利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学习略读课文,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升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和补充。
最后再回到精读课文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编排这五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增大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充分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阅读链接由四个版块构成:从高尔基给儿子的信中我们可以寻觅到爱的踪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爱的存在。
“春蕾计划”讲的是中国儿童基金会救助贫困地区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
打开文本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扎根。
欣赏刘墉的《玉兰花》。
进一步体会分享的快乐,使学生感受到爱就在自己的身边,爱伴随他们长大。
归纳爱是什么,将学生对爱的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阅读链接的编排意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名人名作有更多的了解、提高欣赏能力)综合学习有五个部分的内容:我的采蜜集《小雪花》与本单元的主题密切关联,小雪花没有生命,没有情感,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是极富爱心的。
读读背背为我们提供了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让我们体会到追思先人的内心情感,余味无穷。
口语交际,关注的是学生的班集体生活,他们以“让我们的大家”更美好为主题,出谋划策,其实表现的是我对班集体的奉献。
小笔头是写一件最难忘的事,所谓难忘,就是因为我的情感被震撼,在心灵深处留下印记。
最后安排了漫步书林,让学生在软笔书法中运用临帖。
主要介绍一些浅显的书法常识,意在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
(通过综合学习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二、对照课标,定目标。
(一)本单元知识与能力目标是:1、正确认读37个生字,掌握5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这是课标对本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是落实课标对本学段阅读的要求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有效整合,以读为主。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情读、品读、角色读,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这是落实课标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的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体会亲人之间、伙伴之间进而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温暖的真情。
教育学生懂得被爱,学会爱别人。
(这是课标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
)三、有效整合,说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爱的情感线”将五篇文章连缀起来。
蕴涵着强烈的爱的气息。
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感动。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我在授课时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我利用两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真情。
识字写字教学原本是一杯“苦涩的咖啡”,情趣是“一勺糖”,在“苦涩的咖啡”中加“一勺糖”,学生就急着“喝加糖的咖啡”。
所以说无论在哪个学段,识字写字教学都要充满情趣化。
比如:本单元当中逢、透、递、巡、逻、适都是走之旁的字,学生通过整合,脑海里出现的是知识系列,感受到的是清清楚楚的线条。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归纳自然段的意思,接下来让学生把五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或采用串联段意的方法,或采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一篇课文讲授阅读方法,然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其它四篇课文,学生感受到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作铺垫。
2、口语交际,小练笔、小笔头也可以整合在一起。
学了《倾斜的伞》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温暖和快乐,让他们身在福中知福。
学了《伙伴》一文,让孩子们说说他的伙伴是谁,曾经为伙伴做过哪些事。
学了《信任》就要谈一谈在他们的身边有哪些被信任或相信他人的事例。
学了《金色的蒲公英》就要向家长讲讲这个故事,既复述了课文,又可以提示和帮助家长提高对子女教育的艺术。
学了《巨人的花园》,自然要让孩子们和巨人一起重新设计一个告示牌,感受分享的快乐。
然后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让我们的大家”更美好。
这样的口语交际,因为学生有文本内容作参考,很有的说,而且有共识,也有不同的感受,便于落实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把口语交际的内容都作为小练笔写下来,学生就不会因心中无物而苦恼,孩子们会期盼着写作文。
习作就不再是孤立地训练,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水到渠成。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童年书架》是语文教材的补充阅读材料,每一单元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阅读链接。
学了《倾斜的伞》就要读一读《冰淇淋女孩》;学了《伙伴》就要读读《佛心》、《蜻蜓》、《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学了《金色的蒲公英》就不能错过《往事》、《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一路放歌》;学了《巨人的花园》一定要读《百家饭》;学了《信任》自然要读《伞》。
另外,还要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结识名家,学习名篇。
比如这个单元学完了,就要读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还有《藏羚羊的跪拜》,这些都能触动孩子们的情弦,将爱传达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三)学习方式的整合。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予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使学生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当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读出其中的味道,抓住重点词句段,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倾斜的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为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望着外公,外公头顶上本来也应该是墨绿色的天空,现在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
)可爱的孩子们在品词析句中明白了“我”当时的心情,“我”为什么惊讶?那是因为“我”头顶的天空本应是灰蒙蒙的,在我不经意间,被那把大伞罩住了,其实罩住我的是外公的爱,绿有多深,爱就有多浓。
外公头顶的那“一半灰蒙蒙”也是外公对“我”的爱,为了我外公宁愿淋湿自己。
然后整合下面一段文字,感受我对外公的感恩、回报。
每一课当中都有这样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便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
(三)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不能只以分数论成败,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乐意写字,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读懂文章,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甚至能礼让同学、孝顺父母……这些都是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五、总结。
办教育就是办一种志存高远的文化,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教师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才能构建理想中的课堂:以情感为纽带,以情景为亮点,知识融入艺术,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思维为核心,这就是我追求的五彩斑斓的阳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