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模块化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5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中外贸活动模块化仿真教学的开发基于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与外贸企业专家合作,按照外贸活动的内容、流程和工作程序,利用真实的外贸文件资料,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用“情境再现”的形式进行仿真教学,开发商务英语口语的模块化课程。
标签:商务英语口语;仿真;基于外贸活动;模块化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技能,在曾经哑巴英语泛滥的中国,听说仍然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难点。
1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改进和存在的问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外贸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外贸业务活动中,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是最常用的两大技能,因此商务英语口语是商外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以往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主要是采取听说结合的形式,学生对语言的应用环境的感性认识较少,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很多学校开始开设视听说课程,把视频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对应用环境有了更形象的感受。
视听说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眼看、耳听、口说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2007年,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也开设了商务英语视听说,替代了原先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
但是,目前商务英语口语和视听说方面的教材有以下特点:(1)在内容的组织上大多是以功能语言为主线,也有以情境为模块的,但这些情境往往是彼此独立的,尤其在语言知识方面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常常学到后面忘了前面;(2)情境基本都是假设的,练习以模仿和操练为主,很少涉及外贸活动的分析和处理,学生学完后,对于外贸活动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由于课堂上所学的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上手较慢。
因此,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材料选择和组织、练习设置上结合真实的外贸活动进行教学模块的开发,探索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2 外贸活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开发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通过充分考虑当前专科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力求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创新提出“听、说、看、演、评”五步教学法,构建多维度的互动听说教学模式。
【关键词】商英口语;教学做一体化;五步教学法“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语言技能训练课。
此课程注重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主要通过模拟商务活动,使学生增进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增强在商务活动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在于“应用为先,能力为本”,充分考虑当前专科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力求构建“视”、“听”、“说”三维一体的互动教学模式。
1 《商英口语》课程教学现状1.1 学生没有实际的商务操作经历,课堂操练时缺乏素材,很难融入商务情景中1.2 学生入学是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听说能力更是相差悬殊1.3 学生课后基本上没有使用英语口语的机会,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弱,课外很少主动进行英语听说训练1.4 大班教学,教师很难监控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操练的机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毕业后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2 《商英口语》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2.1.1 设计理念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技能训练课。
我们坚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为,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资格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坚持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教学理念,突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特色,强调综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英语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仿真的实训,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运用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探析【摘要】分析英语专业发展瓶颈的成因,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英语专业已连续4年被列入红牌专业,高职商务英语被列为黄牌专业,专业发展遭遇瓶颈。
由于受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前景较差等因素的影响,英语类生源近年来呈萎缩的趋势。
进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方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管理人员和英语专业教师研究的首要任务。
基于此,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英语专业发展瓶颈的成因(一)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以广西为例,根据广西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将重点培养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紧缺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熟悉东盟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以及外语、东盟国家政策研究、涉外法律、国际金融、商贸、保税物流等国际区域合作的跨界型紧缺人才。
(二)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社会缺乏的是既懂外语,又懂技术、管理、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和营销的跨界型外语人才,缺乏的是既懂外语,又懂外国法律、国际通用规则、国际贸易知识的外向型谈判人才和翻译人才。
而部分高校培养的人才知识面不够宽,综合实践能力弱。
有些只是在原有语言课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如外贸函电等英语课程,课程体系不科学,实践体系不完善,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除英语外的职业技能,不具备跨界人才的素质。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笔者对广西4所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2012、2013届184名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就业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就业岗位分散,就业对口率低。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引言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英语课程,它不仅包括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涉及了与商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商务英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一直是英语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种适应商务英语教学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模块化教学简介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模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时、课文和学科的教学形式,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有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将商务英语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和结构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
二、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英语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商务英语的内容广泛,涉及商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了解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商务英语需要与实际商务活动相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与现实商务活动紧密相关。
商务英语教学需求突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由于商务英语的特点和需求,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需求。
如何构建一种适应商务英语教学需求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是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将商务英语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资源,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模块教学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模块教学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商务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商务英语课程作为一种实用型的语言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许多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商务英语课程。
而商务英语课程又可以分为多个模块,比如商务沟通、商务写作、商务口语等等。
本文将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教学。
首先,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学生们对不同领域的商务英语知识需求不同,比如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等。
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其次,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通常比一般自然人更高,因为在商场上要处理的事务可能涉及跨国沟通和咨询。
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能够针对企业所涉及的领域进行专业化教学,提高企业人才的实用性。
最后,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模块化教学需要教师对各个领域的商务英语知识都拥有扎实的掌握,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性和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企业进行对接,使教学更加务实和实用。
总的来说,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企业需求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当然,商务英语课程的模块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和探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商业环境。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模块化探究
黄海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4) 摘要:根据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内容涵盖面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及涉外商务知识等特点,结合未来社会对高职涉外商务人才的要求,研究者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提出了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假设,试图得到解决现实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这些学生所得到的较低的评价也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磨灭殆尽;另一方面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于学生所能达到的外语表达水平要求水涨船高,更加强调其英语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所以,如何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恢复学生英语表达的自信,培养他们在不同商务环境下英语口语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我们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言课堂有一个别于任何其它课堂的显著特征:在语言的教学中,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这就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应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而且应懂得如何去创设特定的商务环境来教语言,并能让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掌握商务沟通的技巧。
在模拟仿真的商务环境下,商务英语口语课堂互动本身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好机会。
如果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会使其学习态度变得更积极负责(Allwright,1984,Applied Linguistics 5: 156-171)。
对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是由从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者结合现代英语教学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成果来完成的。
在教学理论基础研究上,研究者们提出“在商务英语口语课教学中有选择地、灵活机动地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习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今后商务英语口语课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王君华, 2007, 关于提高商务
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探讨:139-140)除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外,认知语用学之关联理论也被提出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让学生在商务英语交际的过程中,随着话语的发展,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认知语境,在获得新信息的同时,把握住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从而不断充实和扩大自己现有的认知语境,逐步建构起推理新信息的机制,取得语境效果,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运用关联理论科学设计口语教学自由交际活动内容,以及及时反馈与引导,对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成败尤为重要。
”(关晨音,2008,认知语用学之关联理论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22-124)
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目标的确定
首先,确定高职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训练能够较好地掌握英语语音、语调,逐渐适应英语环境,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进行各项交际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和习惯的差异,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熟练地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商务常用英语进行外事接待、商务谈判等活动。
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1. 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堂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实际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在涉外商务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 职业知识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在商务交流中的常用词汇及固定的用法,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商务英语表达方式,能够进行日常的商务交流对话。
3.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明显地提高其在商务情景中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让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其在工作岗位中的发展打下基础。
4. 职业情感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交流和交际能力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提高商务交际能力。
5.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目标
本课程将把职业资格证书(如初级英语口译,剑桥商务英语BEC初级等)纳入教学计划,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得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英语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根据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商务英语口语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和项目化归类,并确定项目内容、授课时数、项目达成目标、背景知识、操作内容、考核方式和项目拓展,例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案例(一)
三、结束语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英语旨在训练其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对各种涉外局面时语言应用能力,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其实用性,即英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所学专业应该是密切相关的,且与学习者将来职业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应以培养学习者学以致用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
根据语言的功用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并确立相应模块的项目内容、授课时数、项目达成目标、背景知识、操作内容、考核方式和项目拓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测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Allwright, D. 198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5: 156-171.
[2]王君华. 关于提高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 2007,2(6):139-140
[3] 关晨音. 认知语用学之关联理论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15(6):122-124
The Research on Optimizing on Business Oral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Modules
HUANG Hai
(Changzhou Liu 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zhou 213004,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business oral English, which is the course content covers large varieties, and requiring student should have some foundation on oral English and business,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foreign trade and business, the thesis is to suggest an optimizing on business oral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modul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eaching goals. It is also to find out the main strategy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in teaching through demonstration research.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siness Oral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 modules; optimization
作者简介:黄海(1972- )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管理系主任助理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方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