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控制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773.50 KB
- 文档页数:5
锅炉DCS锅炉DCS系统一、锅炉控制系统工艺概述1 、锅炉控制工艺流程图2 、锅炉控制方案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回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与被调节参数之间,存在着许多交叉的影响,调节难度非常大。
我们采用将系统控制分散成一个一个的闭环控制:给煤控制,送风控制,汽包液位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等。
a 给煤控制锅炉燃烧系统自动调节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同时还要保持经济燃烧和锅炉的安全运行。
目前,中小型煤粉炉控制系统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送风和给煤控制上。
送风控制系统应与给煤控制相协调,控制在一定的风煤比,维持燃烧处在最佳经济状态。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b 送风控制送风调节是通过负荷规则调节器实现“加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的控制规则。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c 炉膛负压控制炉膛负压反映了送风量与引风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目标就是要保证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微负压的稳定状态,以保证其安全有效运行。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d 汽包液位控制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的任务是使给水量跟踪锅炉的蒸发量,并使汽包液位保持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
液位控制是有以下三种:①单冲量控制,即以水位为唯一调节信号的单参数、单回路控制系统;②双冲量控制,即以蒸汽流量作为补充信号的双参数控制系统;③三冲量控制,即以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作为补充信号的三参数控制系统。
其中三冲量调节系统还可分为三冲量单级调节和三冲量串级调节。
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框图如下: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框图e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控制保证过热蒸汽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保护过热器,使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温度范围。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控制原理框图3、锅炉的自动保护系统?锅炉的保护系统是锅炉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保护内容取决于锅炉设备本身的结构、容量、技术特性和运行方式。
一般设有汽压保护、汽包水位保护、锅炉灭火保护、连锁保护和紧急停炉保护等。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是指通过改变给水量、燃料量和空气量等参数,以实现锅炉运行状态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反馈控制原理:锅炉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锅炉各种参数的实时数值,如水位、压力、温度等,并将这些数值反馈到控制器中。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目标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出调节量,并将调节量输出到执行机构,对给水量、燃料量和空气量进行调节,使得锅炉保持在预定的运行状态。
2. 控制策略原理:锅炉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以满足不同的运行需求。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
比例控制是根据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按比例调节输出量;积分控制是根据实际值与目标值的累积差异,按比例调节输出量;微分控制是根据实际值的变化速率,按比例调节输出量。
通过合理地组合这些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精确调节和稳定运行。
3. 安全保护原理: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在设计中考虑了安全保护功能。
当锅炉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超过安全压力、水位过低等,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常见的安全保护功能包括水位控制、燃料气动比控制、过热保护等。
这些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锅炉的过载运行和危险事故的发生。
总之,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主要包括反馈控制原理、控制策
略原理和安全保护原理。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实现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保护。
锅炉智能控制系统说明书一、性能介绍1、系统采用工业控制单片计算机为中心控制单元(MCU)构成闭环控制,精度高、速度快、可靠性强。
2、设置全自动和手动运行两种操作方式,操作面板设有手动和自动转换开关,自动状态MCU可全自动稳定运行,转为手动状态后与普通锅炉一样可由手动完成全部运行功能。
二、控制方式:1、风机控制:锅炉水温≤60℃时,风机开,促进燃烧;水温≥80℃时,风机关。
2、循环泵控制:锅炉水温≥60℃时,循环泵开,向供热区供热;水温≤50℃时,循环泵关。
3、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在水位最高点设置3个水位监测点,分别为高位、低位和报警位,水位低于低位监测点时补水泵开,给系统补水;水位高于高位监测点时补水泵关,停止补水;水位低于报警位监测点时报警,蜂鸣器讯响,报警灯闪亮,停止补水,风机停,水泵停。
4、烟道电磁铁控制:风机运转时,电磁铁开(得电),风机停转时电磁铁关(失电)。
5、引/鼓风电磁铁控制:开门按钮按下(给电)时,引/鼓风电磁铁开(得电),为引风状态,延时10秒后开门灯亮,提示可以开门进行加煤除灰等操作;开门按钮按开(失电)时,引/鼓风电磁铁关(失电),为鼓风状态。
三、系统配备:1、风机及循环泵温度设定可在面板直接调整,出厂时预设值是:风机高低限为80-60℃,循环泵高低限为60-50℃。
2、输出控制点4个:风机(+烟道电磁铁),循环水泵,补水泵,开门(吸/鼓风电磁铁)。
3、输入控制点5个:温度传感器,高水位液位传感器,低水位液位传感器,报警液位传感器,开门输入。
4、面板指示灯5个:电源,运行状态,循环泵,开门,补水。
指示灯与功能按钮为复合方式。
5、面板按钮5个:手动/自动转换,风机(+烟道电磁铁),循环水泵,补水泵,开门(引/鼓风电磁铁)。
该控制系统输入端可与强电信号(220V~380V)、小型浮球液位开关、电接点压力表及各种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可控制单相三相电机、高低速电机、电磁铁等设备,不改动硬件即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工作方式的锅炉控制。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关键设备之一,它能够确保锅炉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
设计和调试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控制策略、传感器选择、控制器配置等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过程。
首先,设计一个合理的控制策略是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模糊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
在选择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锅炉的特性、工艺要求以及可用的控制器等因素。
比例控制是最简单的控制策略,它根据当前错误信号的大小来控制执行机构输出。
比例积分控制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积分部分,用于消除静态偏差。
模糊控制则通过模糊规则和模糊集合来实现控制,它能够应对非线性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基于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的系统行为,并制定最优的控制策略。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非常重要。
其次,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来说也至关重要。
常用的锅炉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锅炉内部压力的变化,温度传感器则用于测量锅炉内部温度的变化。
流量传感器可用于测量锅炉进出口的流量,以便精确控制水的供给。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精确度、响应速度和适应环境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如4-20mA信号或数字信号等,以确保数据准确传递。
控制器的配置也是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现代控制器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选项,如PID参数调整、通信接口、报警功能等。
PID控制器是最常见的控制器类型,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来实现控制。
在配置PID控制器时,需要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另外,现代控制器通常具有通信接口,可以与上位机或网络连接,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此外,控制器还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功能,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保障安全运行。
锅炉控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锅炉控制的基本任务是确保锅炉安全、高效运行,同时满足对热量或蒸汽的需求。
具体来说,锅炉控制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包括水位、压力、温度等各种参数的监控和控制,以避免过热、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2.维持锅炉的稳定运行:锅炉在运行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过热、过冷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也需要保证锅炉的热效率。
3.控制锅炉的燃料供给:锅炉需要通过燃料供给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燃料的供给进行控制,以保证锅炉的热量输出能够满足需求。
4.控制锅炉的水位和水质:锅炉的水位和水质对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对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控和调节。
5.维护锅炉的清洁和维护:锅炉的清洁和维护对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也非常关键,因此需要对锅炉进行定期的清洗和维护。
它有哪些主要的控制系统?锅炉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控制系统:1.燃烧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锅炉的燃料供给和燃烧过程,以确保锅炉燃烧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燃烧控制系统包括燃料输送系统、点火系统、燃烧调节系统等。
2.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水位,以避免水位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危险情况。
水位控制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水位控制器、水位报警系统等。
3.压力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压力,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控制器、压力保护系统等。
4.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温度,以确保锅炉的热效率和安全运行。
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温度保护系统等。
5.氧量控制系统:氧量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燃烧的高效和环保。
氧量控制系统包括氧气传感器、氧量控制器等。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控制系统,如排污控制系统、风机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等,它们都是锅炉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锅炉供暖系统控制
1 设计要求:
运用厦门宇电808仪表对锅炉的温度或压力进行控制,利用力控组态软件设计上位机界面,在界面上要求显示实时历史曲线,以及实测值,给定值。
2 系统功能概述:
基于力控组态软件的锅炉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通过对锅炉系统中的三个主要参数,即锅炉水位、炉膛压力、锅炉内温度的控制来实现对锅炉系统的实时监控。
具体的控制原则为:当锅炉液位“LEVEL”的值高于100时,系统产生报警,对应的入水阀门会变小到5%;当炉内压强“YL”的值低于50Pa时,高于200Pa时系统也会报警,同时出气阀门开启;同样,当锅炉内温度“WD”的值高于80时,系统也产生报警信息,同时进气阀门会变小到5%。
3 系统设计:
锅炉供暖系统:将仪表与计算机、锅炉系统连接,对力控程序系统进行运行,改变参数观察界面、曲线、参数、报表的变化,查看计算机界面上的参数是否与仪表一致。
本组设计的工程项目中包含有主界面窗口、表头窗口、报警窗口、专家报表窗口、实时/历史曲线窗口。
3.1 主界面:
图3-1 供暖系统主界面
3.2 组建I/O设备:
图3-2 I/O口组态
3.3数据库组态:
图3-3 定义变量
3.4 实时曲线:实时曲线把对储水罐温度或压力进行实时监控的数据显示
出来
增加趋势曲线:在工具箱中选择“常用组件/趋势曲线”,并放置到合适位置,调整大小和设置属性。
输入名称“实时曲线”,并选择变量WD.PV和YL.PV。
如图所示:
图3-4 温度实时曲线
图3-5 压力实时曲线
3.5 历史曲线:显示历史曲线,打开“数据库/历史参数”,设置保存类型。
历史曲线显示历史测量值,并设置了查询按钮、起始时间和时间长度,可以对历史数据中任意一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精确查询;对起始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和时间长度(包括分和秒)都要进行属性扩展设置和对应的脚本编辑,从而可以在查询时随意设置时间段。
图3-6 温度历史曲线
图3-7 压力历史曲线
3.6报警:(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添加报警窗口:打开数据库,双击WD.PV,设置报警参数。
然后在工具箱中选择“常用组件/报警”,并放置到合适位置,调整大小和设置属性。
双击“确认报警”按钮,选择“左键动作”,在脚本编辑器中输入“AlmAckAll(0,-1);”“历史报表”工具可以方便的实现报表的打印功能。
和报警界面信息,由报警组态及相关报警设置来完成系统的报警任务。
图3-8 温度报警窗口
图3-9 压力报警窗口
3.7 专家报表:
图3-10 温度专家报表
图3-11 压力专家报表
4 心得体会: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