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讲解学习共51页
- 格式:ppt
- 大小:5.18 MB
- 文档页数:51
Nunan (1989) 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goals)、信息输入(input)、活动方式(activity)、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教学环境(setting)等要素组成。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
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正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上述性质和特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任务型教学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活动(D. Nunan,1989),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D. Nunan,1989)。
真实生活任务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Ellis,1999)。
Skehan (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也就是说,任务应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任务型教学法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习者在完成真实任务时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1.学习者主动参与: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促使学习者主动思考和探索。
2.真实感强:任务型教学法设计的任务通常与学习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相关,使学习者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
3.强调任务整合:任务型教学法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个任务中,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4.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自主学习: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任务设置,引导学习者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1.激发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法设计的任务通常与学习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兴趣相关,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习效果: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3.培养合作精神:任务型教学法倡导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能够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习者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1.任务导入:教师通过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引入任务的背景和目的。
2.任务设计:教师设计与学习者现实生活相关的任务,确保任务具有真实感和可操作性。
3.任务执行:学习者根据任务要求,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教师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任务反思:学习者和教师对任务的完成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场景任务型教学法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特别适用于语言、数学、科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它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个教育场景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型教学法一、引言教学设计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教师而言,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特点、设计步骤和实施技巧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学习目标和学科特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任务,通过解决任务的过程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以任务为中心:任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驱动力,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强调问题解决: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鼓励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4. 强调过程与结果: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策略应用,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步骤1. 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习目标,确定任务的内容和难度。
2. 设计任务活动: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活动,包括任务的设置、任务目标、任务过程和任务完成的评价方式。
3. 组织课堂学习:教师通过合作学习、问题导入、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展开学习。
4. 教师指导与辅助:教师在任务过程中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通过提问、引导和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学生合作探究: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讨论、合作和实践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反思与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梳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果。
五、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技巧1. 设计多样化的任务: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多样性,既包括开放性问题,也包括情境、角色扮演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语言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不仅仅追求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而且还把语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也发展一般的认知策略、处理信息与组织信息的能力。
教学大纲"Ellis首先依据学习者需求和认知能力来选择任务类型主题,然后根据任务难度,信息量等来编排任务,同时按照完成任务的需要,列出学习者要掌握的语言形式和功能,以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对学习者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交际任务的分析(需求分析)为基础,鉴别出目标任务,然后对目标任务进行逐层分解,以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衍生出教学任务,经过排序,组成任务大纲。
Long是较早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任务是我们为自己或他人无偿或有偿地做的一些事情,换句话说,任务就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娱乐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用相当的时间来模拟生活中的任务,这就是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依据之一" Nunan从交际的角度认为: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他特别强调,,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上" Long对任务下的定义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任务,没有涉及课堂教学的活动因此,Nunan把Long的任务称为真实世界的任务,就是说,这类任务是我们培养学生离开学校最终要做的事情,是学生学习外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真实性任务和教学型任务"前者是真实性任务模拟真实世界为理据的任务,它要求学习者扮演或模仿教室以外的真实世界的言语行为活动,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他强调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如问路!指路,写简历!通过电话获取信息!预定房间以及填写诸如注册登记表!留学申请表!旅馆住宿登记表等类似这种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