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准备金评估I 0
- 格式:pdf
- 大小:7.62 MB
- 文档页数:36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篇一: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习题答案要点】lass=txt>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和国际收支1、如问题所述,gnp仅仅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如果进口的中间品价值从gnp中减去,出口的中间品价值加到gnp中,重复计算的问题将不会发生。
例如:美国分别销售钢材给日本的丰田公司和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
其中出售给通用公司的钢材,作为中间品其价值不被计算到美国的gnp中。
出售给日本丰田公司的钢材,钢材价值通过丰田公司进入日本的gnp,而最终没有进入美国的国民收入账户。
所以这部分由美国生产要素创造的中间品价值应该从日本的gnp中减去,并加入美国的gnp。
2、(1)等式12-2可以写成ca?(sp?i)?(t?g)。
美国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和政府赤字有比较小或没有影响。
(2)既然强制性的关税和配额对这些变量没有影响,所以贸易壁垒不能减少经常账户赤字。
不同情况对经常账户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关税保护能提高被保护行业的投资,从而使经常账户恶化。
(当然,使幼稚产业有一个设备现代化机会的关税保护是合理的。
)同时,当对投资中间品实行关税保护时,由于受保护行业成本的提高可能使该行业投资下降,从而改善经常项目。
一般地,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关税保护有不同的效果。
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政策影响经常账户方式需要进行一般均衡、宏观分析。
3、(1)、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
相应地,当美国人通过他的瑞士银行账户用支票支付时,因为他对瑞士请求权减少,故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这是美国用一个外国资产交易另外一种外国资产的案例。
(2)、同样,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
当德国销售商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并且银行将这笔资金贷给德国进口商(此时,记入美国经常项目的贷方)或贷给个人或公司购买美国资产(此时,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最后,银行采取的各项行为将导致记入美国国际收支表的贷方。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本课程总课时:课程教学周,每周课时第一章:利息理论基础本章课时: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要求了解利息的各种度量掌握常见利息问题的求解原理二、主要内容第一节:实际利率与实际贴现率利息的定义实际利率单利和复利实际贴现率第二节:名义利率和名义贴现率第三节:利息强度第二章年金本章课时: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要求了解年金的定义、类别掌握年金问题求解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巧二、主要内容第一节:期末付年金第二节:期初付年金第三节:任意时刻的年金值一、在首期付款前某时刻的年金值二、在最后一期付款后某时刻的年金积累值三、付款期间某时刻的年金当前值第四节:永续年金第五节:连续年金第三章生命表基础本章课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理解常用生命表函数的概率意义及彼此之间的函数关系了解生存函数与生命表的关系并掌握寿险生命表的特点与构造原理掌握各种分数年龄假定下,分数年龄的生命表函数的估计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函数一、分布函数二、生存函数三、剩余寿命四、取整余命五、死亡效力六、生存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第二节生命表一、生命表的含义二、生命表的内容第四章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本章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寿险趸缴纯保费的厘定原理理解寿险精算现值的意义,掌握寿险精算现值的表达方式及计算技巧认识常见的寿险产品并掌握各种产品趸缴纯保费的厘定及寿险精算现值方差的计算理解趸缴纯保费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第一节死亡即付的人寿保险一、精算现值的概念二、n年定期保险的精算现值(趸缴纯保费)三、终身寿险的趸缴纯保费四、延期寿险的趸缴纯保费五、生存保险与两全保险的趸缴纯保费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一、定期寿险的趸缴纯保费二、终身寿险的趸缴纯保费三、两全保险的趸缴纯保费四、延期寿险的趸缴纯保费死亡即刻赔付保险与死亡年末赔付保险的精算现值的关系递增型人寿保险与递减型人寿保险一、递增型寿险二、递减型寿险三、两类精算现值的换算第五章年金的精算现值本章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生存年金的概念掌握各种场合计算生存年金现时值的原理和技巧。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含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交易媒介B、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D、价值贮藏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是。
A、发放工资B、交纳税款C、银行借贷D、分期付款3、货币在执行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交易媒介B、价值贮藏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4、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B、是一种信用凭证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D、是足值的货币。
5、一般情况下,货币流动性结构的变动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是:。
A、高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下降B、高通货膨胀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上升C、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上升D、通货紧缩时,货币的流动性比率会下降6、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7、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的商品必须具有的特性:A、价值含量较大B、易于保存C、容易分割D、人们都乐于接受8、信用货币具有的特征是:A、是价值符号B、是负债货币C、可以任意发行D、国家强制性9、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A、内在与外在B、目的与手段C、自发与人为规定D、变化不一样10、货币危机性最大的职能是:A、通手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国际货币11、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A、M0B、M1C、M2D、M312、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的确定原则有:A、相关性B、可测性C、可控性D、流动性13、虚金本位制也叫: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14、金银复合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A、造成价值尺度的多重性B、违反独占性和排他性C、引起兑换比率的波动D、导致币材的匮乏15、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方式是。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6、下列关于货币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习题答案要点————————————————————————————————作者:————————————————————————————————日期:23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习题答案要点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1、如问题所述,GNP 仅仅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如果进口的中间品价值从GNP 中减去,出口的中间品价值加到GNP 中,重复计算的问题将不会发生。
例如:美国分别销售钢材给日本的丰田公司和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
其中出售给通用公司的钢材,作为中间品其价值不被计算到美国的GNP 中。
出售给日本丰田公司的钢材,钢材价值通过丰田公司进入日本的GNP ,而最终没有进入美国的国民收入账户。
所以这部分由美国生产要素创造的中间品价值应该从日本的GNP 中减去,并加入美国的GNP 。
2、(1)等式12-2可以写成()()p CA S I T G =-+-。
美国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和政府赤字有比较小或没有影响。
(2)既然强制性的关税和配额对这些变量没有影响,所以贸易壁垒不能减少经常账户赤字。
不同情况对经常账户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关税保护能提高被保护行业的投资,从而使经常账户恶化。
(当然,使幼稚产业有一个设备现代化机会的关税保护是合理的。
)同时,当对投资中间品实行关税保护时,由于受保护行业成本的提高可能使该行业投资下降,从而改善经常项目。
一般地,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关税保护有不同的效果。
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政策影响经常账户方式需要进行一般均衡、宏观分析。
3、(1)、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
相应地,当美国人通过他的瑞士银行账户用支票支付时,因为他对瑞士请求权减少,故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这是美国用一个外国资产交易另外一种外国资产的案例。
(2)、同样,购买德国股票反映在美国金融项目的借方。
当德国销售商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并且银行将这笔资金贷给德国进口商(此时,记入美国经常项目的贷方)或贷给个人或公司购买美国资产(此时,记入美国金融项目的贷方)。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本课程总课时:课程教学周,每周课时第一章:利息理论基础本章课时: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要求了解利息的各种度量掌握常见利息问题的求解原理二、主要内容第一节:实际利率与实际贴现率利息的定义实际利率单利和复利实际贴现率第二节:名义利率和名义贴现率第三节:利息强度第二章年金本章课时: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要求了解年金的定义、类别掌握年金问题求解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巧二、主要内容第一节:期末付年金第二节:期初付年金第三节:任意时刻的年金值一、在首期付款前某时刻的年金值二、在最后一期付款后某时刻的年金积累值三、付款期间某时刻的年金当前值第四节:永续年金第五节:连续年金第三章生命表基础本章课时: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理解常用生命表函数的概率意义及彼此之间的函数关系了解生存函数与生命表的关系并掌握寿险生命表的特点与构造原理掌握各种分数年龄假定下,分数年龄的生命表函数的估计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函数一、分布函数二、生存函数三、剩余寿命四、取整余命五、死亡效力六、生存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第二节生命表一、生命表的含义二、生命表的内容第四章人寿保险的精算现值本章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寿险趸缴纯保费的厘定原理理解寿险精算现值的意义,掌握寿险精算现值的表达方式及计算技巧认识常见的寿险产品并掌握各种产品趸缴纯保费的厘定及寿险精算现值方差的计算理解趸缴纯保费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第一节死亡即付的人寿保险一、精算现值的概念二、n年定期保险的精算现值(趸缴纯保费)三、终身寿险的趸缴纯保费四、延期寿险的趸缴纯保费五、生存保险与两全保险的趸缴纯保费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一、定期寿险的趸缴纯保费二、终身寿险的趸缴纯保费三、两全保险的趸缴纯保费四、延期寿险的趸缴纯保费死亡即刻赔付保险与死亡年末赔付保险的精算现值的关系递增型人寿保险与递减型人寿保险一、递增型寿险二、递减型寿险三、两类精算现值的换算第五章年金的精算现值本章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生存年金的概念掌握各种场合计算生存年金现时值的原理和技巧。
资产评估学教程(第7版)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略2、(1)c (2)c (3)c (4)d (5) d (6)d (7)a (8)d (9)b (10)b (11)d(12)c(13)d(14)d(15)c3、(1)bcd (2)bc (3)ae(4)abcde (5)abe (6)ab第二章资产评估的程序与基本方法1、略2、(1)b (2)a (3)d (4)b (5)b (6)a (7)c (8)c (9)c (10)b (11)c (12)d (13)d (14)d (15)b (16)c (17)a(18)a(19)d 3、(1)abc (2)abcd (3)bc (4)ab (5)abe (6)be (7)ac4、略5、(1)[(1.5-1.2)×10000×12×(1-25%)] ×[1-1/(1+10%)5]/10% = 102352(元)(2)150×110÷105=157.14万元(157.14-15)×4÷15=41.90万元157.14-41.9-15=100.24万元第三章机器设备评估1、(1)c (2)b (3)b (4)b (5)a (6)b (7)b(8)a (9)b (10)c (11)d (12)b (13)a (14)d (15)c 2、(1)cd (2)cde (3)bc (4)acd (5)abe (6)abcde (7)ace (8)abcd (9)abc (10)abd (11)bc (12)cde 3、(1)1)估算重置成本重置成本=100×150%÷110%+5×150%÷125%+2×150%÷130%=144.67(万元)2)估算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投资年限=10×136.36÷144.67 + 5×6÷144.67 + 2×2.3÷144.67=9.66年3)估算实体性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9.66÷(9.66+6)=61.69%4)估算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144.67×61.69%=89.25(万元) 5)功能性贬值估算第一步,计算被评估装置的年超额运营成本(5-4)×12000=12000(元)第二步,计算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12000×(1-25%)=9000(元)第三步,将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在其剩余使用年限内折现求和,以确定其功能性贬值额9000×(P/A,10%,6)=9000×4.3553=3.92万元6)求资产价值待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144.67-89.25-3.92=51.5(万元)(2)1)估算重置成本重置成本=100×120%÷105%+10×120%÷115%=124.72(万元)2)估算加权投资年限加权投资年限=4×114.29÷124.72 + 1×10.43÷124.72=3.75年3)估算实际已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3.75×60%=2.25年4)估算实体性贬值率实体性贬值率=2.25÷(2.25+6)=27.27%5)估算实体性贬值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124.72×27.27%=34.01(万元) 6)估算功能性贬值(这里表现为功能性增值)第一步,计算被评估设备的年超额运营成本1000×12=12000(元)第二步,计算被评估设备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12000×(1-25%)=9000(元)第三步,将被评估装置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在其剩余使用年限内折现求和,以确定其功能性贬值额9000×(P/A,10%,6)=9000×4.3553=3.92万元7)估算经济性贬值率经济性贬值率=[1-(80%)X] ×100%=[1-(80%)0.7] ×100%=27.3%8)估算经济性贬值经济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率=(124.72-34.01+3.92)×27.3%=25.83(万元)9)求资产价值待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124.72-34.01+3.92-25.83 =68.8(万元)(3)1)运用市场重置方式(询价法)评估工型机组的过程及其结果重置成本=100×(1+25%)=125(万元)实体有形损耗率=5×60%/[(5×60%)+7]×100%=3/10×100%=30%评估值=125×(1-30%)=87.5(万元)2)运用价格指数法评估I型机组的过程及其结果重置成本=150×(1+2%)(1+1%)(1-1%)(1+2%)=156.04(万元)实体有形损耗率=3/(3+7)×100%=30%功能性贬值=4×(1-25%)(P/A,10%,7)=3×4.8684=14.61万元评估值=156.04×(1-30%)-14.61=94.62(万元)3)关于评估最终结果的意见及理由:最终评估结果应以运用市场重置方式(询价法)的评估结果为准或为主(此结果的权重超过51%即算为主)。
1.解释下列概念:格雷欣法则。
答: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货币(良币)被收藏熔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货币(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本原因在于金银复本位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排他性、独占性的矛盾。
2.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及特点。
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另外两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货币在充当各项职能时,都是一般等价物。
(1)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充当价值尺度,即货币作为测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人们用货币测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如同人们用秤来度量重量、用尺子来测量距离一样。
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
(2)流通手段职能。
又称交易媒介职能,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是指货币以通货或支票的形式充当交易的媒介用来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
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3.解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答:(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双本位制下产生的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
所谓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一种复本位货币制度。
国家为金币银币规定了固定的兑换比率,由于官方的金银比价较之市场自发金银比价缺乏弹性,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即当金银的实际价值与法定比例相背离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
结果,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