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解剖图片与相关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2.34 MB
- 文档页数:98
颈椎病一、颈椎结构1、颈椎的解剖结构:1)颈椎的结构特点:图1:颈椎侧面图图2:第一、第二颈椎骨图片图3:第七颈椎骨图片颈椎有七块颈椎骨组成。
第一颈椎即寰椎,第二颈椎即枢椎,第七颈椎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
颈椎与颈椎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以及椎间关节相连接。
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2)颈椎附着的肌肉:图4:颈部附着的肌肉在颈部附着的肌肉主要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与落枕关系密切)等,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3)颈部穿行的神经:图5:臂丛神经与颈丛神经颈部共8对神经,主要有臂丛神经和颈丛神经两个分支。
4)颈部血液供应:图6:颈椎相关血管图主要来自椎间动脉,颈部的椎间动脉发自椎动脉。
颈椎压迫颈部动脉血管后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体位性晕厥等现象。
2、颈椎的生理特征:颈椎的前凸是由于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的。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图7:颈椎曲度图3、颈椎退行性病变:包括椎间盘变性、韧带松弛与钙化、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关节失稳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而且是人体衰老后的不可逆的改变,由此也决定了颈椎病难以得到根治。
4、颈椎间盘及其特征:图8:正常椎间盘及椎间盘病变图9:椎间盘脱出切面图包括髓核和纤维环两部分,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并引起相应症状。
二、颈椎病1、概述:1)颈椎病的定义:即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累及肌肉:颈椎病累及肌肉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的酸胀疼痛、肌肉僵硬等。
3)累及神经颈椎病压迫到神经时可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咽部异物感、口干、指尖感觉过敏、皮肤感觉减退、头皮肿胀感以及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活动无力等。
颈椎解剖全解(图文)颈椎解剖全解(图文)2018-06-27 08:36颈椎(cervical vertebra)是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
颈椎共有七个组成,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每个颈椎都由一个椎体、一个椎弓及七个突起(一对棘突、一对横突、两对关节突)所构成,之间由韧带、椎间盘连接形成颈椎。
一、颈椎骨颈椎骨是颈椎的骨骼。
除了第一、二颈椎骨外,形状均以典型的椎骨相类似。
1、第一颈椎的特点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它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
2、第二颈椎的特点第二颈椎又叫枢椎。
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
3、第七颈椎的特点第七颈椎也称为隆椎,是颈椎最下面的一个,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最长,其余结构和普通锥体一样,它隆突于皮下,随着颈部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第三、四、五、六是普通颈椎,锥体较小,呈椭圆形,上面的横径凹陷,上位颈椎位于下位颈椎的凹陷处,互相嵌入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
二、颈部肌肉1浅层肌肉颈部肌肉中,对视觉效果影响较大的是浅层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束,其中胸锁乳突肌位于颈侧,斜方肌上束位于颈后。
1、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内上缘,斜向上止于脸侧下颌的乳突。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
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后伸。
2、斜方肌上束斜方肌上束位于颈后,起于项韧带、颈椎棘突,止于锁骨、肩峰内缘及肩胛冈下缘。
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单侧收缩使颈向同侧倾斜、面向后仰旋向对侧2深层肌肉颈部有很多深层肌肉,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按功能分为两类:第一类起于颈椎,止于颈椎之外的骨或韧带,作用是让颈椎向不同方向倾斜或旋转;第二类起于颈椎,止于其他颈椎或胸椎,作用是让颈椎向不同方向弯曲。
这里需要领会倾斜和弯曲的区别,思考一下:内收下巴和向前抻脖子这两个动作,分别是倾斜还是弯曲?斜角肌是位于颈前的第一类肌肉,起于颈椎横突,止于肋骨,两侧收缩时使颈前倾,单侧收缩使颈向侧前方倾。
颈椎病解剖经典影像可别弄错了!颈椎的解剖学特点1、环椎前结节(1)、前弓、齿凹(2)两侧为侧块、侧块上面有上关节凹(5)与枕骨形成关节、下面有下关节面(4) 与枢椎形成关节、后弓(6)、后结节(7)、两侧块外后的横突中间有横突孔(8),走行椎动脉。
2、枢椎齿状突(5)前关节面与环椎齿凹形成环齿关节;齿突后关节面与环椎后韧带相连;无上关节突,两侧的上关节面(9)与环椎的下关节面相连形成关节。
张口前后位显示的正常环枢关节3、椎弓根下部颈椎的椎弓根倾向于前后走向,而向上则逐渐倾向于横行,故椎间孔和横突距椎体侧后缘较近。
正位片下部椎弓根呈“0”形,而越向上越不清楚。
4、横突走向:由椎体侧缘和椎弓根外前缘走向外前方。
横突孔:位于横突根部,距椎体侧缘(钩突)较近,其内有椎动脉、椎静脉和神经穿行。
横突沟:位于横突上缘,有神经通过此沟。
前/后结节:位于横突末端横突沟的前后方。
5、棘突除C7的棘突外,其他棘突分叉,且叉的大小不对称。
6、椎间孔因颈椎椎弓根斜向外后方,故其椎间孔在50°斜位上显示清楚,呈纵径大于横径的卵圆形(占90%),一般纵径约等于同椎体的3/5,横径相当于纵径的2/3,少数呈圆形。
有时因位置或中心线的关系,椎间孔可以由上向下依次增大或变小,无病理意义。
环/枢椎不构成椎间孔。
穿行于椎间孔的神经根约占椎间孔内径的1/2,故一般情况下纵径轻度变小不产生临床症状,而横径变小则可以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
上下小关节突显示光滑,无变尖或肥大硬化,关节间隙清楚。
钩椎关节在椎间孔前下方。
椎间孔的构成:上为上位颈椎椎弓根的下切迹;下为下位椎弓根的上切迹;前有钩椎关节;后有上/下关节突。
因钩椎关节和上下关节突最容易增生,所以椎间孔往往是横径变小。
多排CT图像重建显示椎间孔7、钩椎关节又称钩突关节、椎体半关节、弓体关节、Luschka氏关节为后天逐渐形成的滑膜关节,至青春期发育完整。
钩椎关节是一个不完整的滑膜关节,关节囊的一部分由纤维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