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解剖
- 格式:pptx
- 大小:792.13 KB
- 文档页数:15
颈椎的解剖知识点总结颈椎是构成人体颈部的脊椎骨,共有七块。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头颅,并且使得头部具备一定的转动和倾斜功能。
颈椎由七块骨头和八个间盘组成,颈椎骨头之间的关节使得颈部获得良好的灵活性。
第一颈椎是一块特殊的环状骨头,也被称为寰椎,它与第二颈椎形成了头颈连接部位。
基于寰椎的结构,人类头颅可以进行左右扭转和上下点头的动作。
解剖结构知识- 颈椎的构成:颈椎由七块骨头组成,分别标记为C1到C7。
C1骨头是寰椎,C2骨头是轴椎,而C3到C7则是一般的颈椎骨头。
这些骨头之间通过关节、韧带和肌肉连接起来。
- 颈椎的关节:颈椎之间的关节结构包括椎间关节和椎上关节。
椎间关节位于相邻颈椎的前部,它们是连接骨头的关节结构。
椎上关节位于两个相邻椎骨之间,负责支撑和控制头部的自由运动。
- 颈椎的间盘:颈椎之间的间盘是由软骨组织构成的,它们位于相邻颈椎的前部和后部。
这些间盘可以减轻颈椎骨头之间的摩擦,同时支撑着头颅的重量。
- 颈椎的韧带:颈椎之间的韧带分为前韧带、后韧带和黄韧带。
它们连接着相邻颈椎的骨头,并且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 颈椎的血管和神经:颈椎区域包含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结构,它们分别负责向脑部供应氧气和营养,并负责控制颈部和上半身的神经传导。
功能知识- 支撑头颅:颈椎承担着支撑和稳定人体头颅的重要功能。
它使得头颅具备左右扭转、上下点头的能力。
- 保护脊髓:颈椎围绕着脊髓,形成了重要的保护屏障。
这些骨头和关节结构能够保护脊髓不受外力伤害。
- 支持颈部活动:颈椎的特殊结构使得人类具备良好的颈部活动能力。
它们支持头颅的自由运动,包括左右扭转、上下点头和稍微偏倚。
临床意义- 颈椎损伤:颈椎是人体中相对比较脆弱的部位,容易受到外力伤害。
颈椎损伤可能导致脊髓受损、韧带扭伤或颈椎骨折。
- 颈椎疾病:颈椎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可能影响颈部功能,导致疼痛、肌肉无力以及神经系统相关问题。
这些疾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
颈椎精细解剖及颈椎病颈椎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
它连接着头部和脊柱,支撑着我们每天的活动。
想象一下,颈椎就像是一个坚韧的桥梁,把脑袋和身体连在一起。
颈椎的精细解剖,了解起来其实别有一番滋味。
一、颈椎的结构1.1 骨骼组成颈椎总共有七节,分别是C1到C7。
每一节都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节叫做寰椎,二节是轴椎。
这两节就像一对好搭档,负责我们的头部旋转。
你看,转头的时候,恰好就是这两节在工作。
其他的颈椎则负责支撑和灵活性。
1.2 关节与韧带颈椎间的关节,真是个有趣的家伙。
它们让我们的脖子能够灵活地前后、左右活动。
韧带就像坚韧的绳索,牢牢把这些骨头绑在一起,保护着我们的脊髓。
不夸张地说,韧带的作用就像是护城河,让脊椎在运动中更安全。
二、颈椎的功能2.1 支撑与灵活性颈椎的首要任务就是支撑。
想象一下,你的头部有多重,颈椎每天都在默默承担着这个压力。
除此之外,颈椎还赋予了我们极大的灵活性。
想看看后面的风景?颈椎的活动让你可以轻松转身。
嘿,真是太方便了!2.2 神经传导颈椎中还有很多神经通道,这些神经负责传递信号。
它们就像高速公路,保证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沟通畅通无阻。
举个例子,手指被烫到的时候,立马就能反应过来,真是神速。
2.3 血液循环颈椎还负责血液的循环,尤其是向大脑输送血液。
颈动脉就像两条生命线,把新鲜的血液送到脑袋里。
没有它们,脑袋可真是难受。
三、颈椎病的成因3.1 生活习惯如今,很多人都沉迷于低头族的生活。
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颈椎可就受不了了。
想想看,那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真的很容易导致颈椎病。
颈椎在抱怨的时候,我们却常常无动于衷。
3.2 年龄因素年龄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颈椎的关节和软组织会慢慢磨损。
这就好比一条老旧的河流,水流渐渐减弱,变得不再灵活。
很多老年人因此感受到颈椎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
3.3 运动不足久坐不动也会导致颈椎病。
我们的身体需要运动,颈椎也不例外。
没运动的话,肌肉就会变得无力,颈椎的支撑力也随之下降。
颈椎病解剖经典影像可别弄错了!颈椎的解剖学特点1、环椎前结节(1)、前弓、齿凹(2)两侧为侧块、侧块上面有上关节凹(5)与枕骨形成关节、下面有下关节面(4) 与枢椎形成关节、后弓(6)、后结节(7)、两侧块外后的横突中间有横突孔(8),走行椎动脉。
2、枢椎齿状突(5)前关节面与环椎齿凹形成环齿关节;齿突后关节面与环椎后韧带相连;无上关节突,两侧的上关节面(9)与环椎的下关节面相连形成关节。
张口前后位显示的正常环枢关节3、椎弓根下部颈椎的椎弓根倾向于前后走向,而向上则逐渐倾向于横行,故椎间孔和横突距椎体侧后缘较近。
正位片下部椎弓根呈“0”形,而越向上越不清楚。
4、横突走向:由椎体侧缘和椎弓根外前缘走向外前方。
横突孔:位于横突根部,距椎体侧缘(钩突)较近,其内有椎动脉、椎静脉和神经穿行。
横突沟:位于横突上缘,有神经通过此沟。
前/后结节:位于横突末端横突沟的前后方。
5、棘突除C7的棘突外,其他棘突分叉,且叉的大小不对称。
6、椎间孔因颈椎椎弓根斜向外后方,故其椎间孔在50°斜位上显示清楚,呈纵径大于横径的卵圆形(占90%),一般纵径约等于同椎体的3/5,横径相当于纵径的2/3,少数呈圆形。
有时因位置或中心线的关系,椎间孔可以由上向下依次增大或变小,无病理意义。
环/枢椎不构成椎间孔。
穿行于椎间孔的神经根约占椎间孔内径的1/2,故一般情况下纵径轻度变小不产生临床症状,而横径变小则可以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
上下小关节突显示光滑,无变尖或肥大硬化,关节间隙清楚。
钩椎关节在椎间孔前下方。
椎间孔的构成:上为上位颈椎椎弓根的下切迹;下为下位椎弓根的上切迹;前有钩椎关节;后有上/下关节突。
因钩椎关节和上下关节突最容易增生,所以椎间孔往往是横径变小。
多排CT图像重建显示椎间孔7、钩椎关节又称钩突关节、椎体半关节、弓体关节、Luschka氏关节为后天逐渐形成的滑膜关节,至青春期发育完整。
钩椎关节是一个不完整的滑膜关节,关节囊的一部分由纤维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