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呼吸
- 格式:ppt
- 大小:5.75 MB
- 文档页数:49
第六章呼吸与运动一、名词解释:1、呼吸2、外呼吸3、肺通气4、肺换气5、内呼吸6、呼吸运动7、肺活量8、时间肺活量9、每分最大通气量;10、每分最大随意通气量11、每分通气量12、肺泡通气量13、氧通气当量;14、通气/血流比值呼吸;二、是非题:()1、运动时如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眩。
()2、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无效腔×呼吸频率。
()3、正常人第1、2、3秒时间肺活量值中第二秒时间意义最大。
()4、运动前的肺通气量增加是条件反射性的。
()5、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说,进入肺泡的气体量才是真正的有效气体量。
()6、氧通气当量不与每分通气量成正比,而是与肺泡通气量成正比。
()7、平静呼吸时,肋间内肌和腹肌等呼吸肌并不收缩。
()8、无论怎样用力呼气,肺内的气体也是呼不完的。
()9、在血液中,98%以上的O2和94%以上的CO2是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的,物理性溶解形式很少,但不可少。
()10、O2与Hb的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分压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有关酶的促助。
()11、动脉血中,氧含量为20ml%时,其饱和度可视为100%,静脉血中,氧含量为15ml%,其饱和度也可视为100%。
()12、由于血浆内有大量的碳酸酐酶的促助,所以组织内大量的CO2进入血液后,就在血浆内与水结合,形成H2CO3并解离成H+和HCO3-而被运输至肺部。
()13、缺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只引起非常微小的兴奋作用,因此,缺O2对呼吸的影响,完全依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发动的反射而实现的。
()14、剧烈运动时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加,可使通气/血流比值下降。
二、选择题:()1、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为A:外呼吸; B:肺换气; C:组织换气; D:肺通气。
()2、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部位是A:肺泡;B:呼吸道;C:肺泡、组织;D:组织。
()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肺的弹性回缩力 C:呼吸肌的舒缩;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