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8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而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对于鸡的生长和蛋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
1. 繁殖选种:首先是选择优质的种鸡进行繁殖。
种鸡的选择要考虑鸡的品种、养殖环境和饲养条件,确保种鸡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2. 饲养管理:蛋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饲料配比、饲料投喂量、饮水管理、疫病预防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生长速度和蛋的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3. 环境控制:蛋鸡的生长环境对其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空气流通,都是影响蛋鸡生长的重要因素。
4. 疾病防治:蛋鸡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减少鸡的死亡率。
5. 蛋的收获和保鲜:当蛋鸡到了产蛋期,要及时采摘鸡蛋,避免蛋在鸡舍中过久。
采摘后要进行清洗和包装,保证蛋的卫生和质量。
以上就是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对这些工艺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保证了市场的蛋品质量和安全。
示例图◆1-3日龄光照24小时◆4日龄光照23小时◆5日龄光照22小时◆6日龄光照21小时◆7日龄光照20小时※13瓦节能灯每列过道间隔3米1个,◆8-14日龄:18小时◆15日龄开始:每天减少半小时,直到10小时。
※13瓦节能灯每列过道间隔3米1个,交错排列◆36-42日龄:9小时◆43-84日龄:8小时※13瓦节能灯每列过道间隔3米1个,交错排列北农大节粮蛋鸡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管理◆85-126日龄:8小时※13瓦节能灯每列过道间隔3米1个,交错排列光照(密闭鸡舍)◆21周龄后,光照时间每周增加一小时,直到16小时,保持恒定。
※13瓦节能灯每列过道间隔3米1个,交错排列◆127-133日龄:9小时◆134-140日龄:10小时※13瓦节能灯每列过道间隔3米1个,交错排列◆温度保持稳定,冬季关注通风,但温度不能低于13℃,夏季注意防暑,采取降温措施,如:安装水帘。
◆温度:保持在20℃左右,保持温度稳定,夏季注意降温,冬季注意保温。
◆称重:在第154、182、210日龄随机取30-50只鸡称重,取平均值,与标准体重对比,如低于标准体环境◆1-3日龄鸡传支(H120或Ma5)滴鼻点眼。
◆8-10日龄鸡新支肾(Lasota+28/86)滴鼻点眼◆13-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中等毒力)滴嘴◆20-22日龄鸡新城疫疫苗(Lasota)◆48-50日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H52滴嘴免疫。
◆58-60日龄鸡传染性喉炎(弱毒苗)点眼或◆88-90日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点眼,鸡痘疫苗刺种。
◆110日龄鸡新城疫、鸡减蛋综合征、鸡传支(三联灭活苗)◆称重:在第91、98、105、112、119、126日龄随机取30-50只鸡称重,取平均值,与标准体重对比,如低于标准体重,保健◆温度:1-3日龄鸡舍内温度控制在36-38℃,4-7日龄下调至34-36℃(鸡体所在位置)。
以鸡只不喘息、不扎堆为适宜温度。
保持温度稳定,◆温度:每周温度降低2℃ 。
蛋鸡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鸡场环境与布局1、鸡场周围2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鸡场距离干线公路、村、镇居民点lkm以上;鸡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2、鸡场周围要设围墙或绿化隔离带;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鸡场人员、动物和物品应采取单一流向,净道和污道要分开;场区门口应设消毒室、消毒池和更衣室;并根据蛋鸡场实际,建立和完善兽医室、隔离室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
3、坚持全进全出制度,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的同一批鸡,雏鸡、成年鸡分开饲养。
4、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鸡不同阶段的需求,以降低鸡群发生疾病的机会。
5、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 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重点加强空气中氨气、硫化氢气体和恶臭等质量指标的控制。
6、饮用水不受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和农药的污染;有条件的蛋鸡场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水质应符合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要求;同时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孳生。
7、鸡舍应有防鼠、防鸟设施。
鸡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8、蛋鸡场应符合NY/T 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和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取得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二、各龄段的管理(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育雏前的准备:(1)制定育雏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育雏计划。
内容应包括入雏时间、季节、市场预测情况、总生产周转计划、入雏数量、人员编制及预期效益、饲料采购、药物和疫苗准备等。
特别提示:每批入雏数量必须与育雏舍\成鸡舍的容量相等,不能盲目进雏。
在育雏舍和成鸡舍的容量允许的前提下,进雏数量以成鸡舍的容量为基础来计算。
其中进雏数=成鸡的容量÷雌雄鉴别准确率÷(1-育雏育成期的死淘率)。
(2)育雏舍及其设备的准备:育雏前,检修好育雏舍、育雏设备和电路;准备好足够的开食盘、料槽、饮水器,并将其清洗干净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季氨盐络合碘类消毒剂浸泡消毒,在用清水洗净;将育雏舍彻底清扫,地面、墙壁、门窗、鸡笼(或网床)和其他育雏用具用高压水枪冲刷,冲洗后用1%~2%的火碱水浸泡地面2~4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水干后再用0.3%~0.5%的过氧乙酸进行高压水枪喷洒消毒;待水干后,将设备安装布臵好(地面平育要铺好电料),把鸡笼(或网床)、料槽(开食盘)、饮水器和其他育雏用具放入育雏室一同密闭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温水14毫升、高锰酸钾14克浓度),24小时后打开门窗和排风扇排尽气味,至少空臵2周。
蛋鸡饲养管理生产操作规程为明确蛋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养鸡效率,特制定本饲养管理生产操作规程,全体员工必须共同遵守执行。
一、育雏期饲养管理(1-42日龄)1、入雏前准备:对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洗。
清洗完后采用喷洒法消毒。
2、雏鸡入舍后应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相近进行分群,分群后及时清雏鸡。
3、在雏鸡饲养中,应调整适宜的温度。
4、雏鸡入舍后即可饮水,水温以16-20℃为宜,要保持饮水和饮水设备清洁。
开食最初几天应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
5、注意观察检查鸡群精神状态、雏鸡分布、粪便情况、温度、通风、采食和饮水情况等。
6、定期抽样称重,根据生长情况调整饲料量。
7、7-10日龄断喙,断喙烧灼时间2。
5-3。
0秒。
二、育成期饲养管理(7-18周龄)1、育成期的选择中,若羽毛、体质、体重、精神状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及时淘汰。
2、根据鸡的体重灵活调整饲料量。
必须十分关注鸡群的整齐度,特别是8。
12。
14。
16或18周龄时鸡群的整齐度。
3、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三、产蛋期饲养管理(19-72周龄)1、转群时间在17-18周龄;转群时间宜选在夜间进行;转群后不宜进行预防注射、断喙等;转群前5-6小时停料;转群中应对母鸡进行挑选,淘汰发育不良和有疾病的鸡。
2、产蛋前期要尽可能提高蛋鸡的采食量,提高蛋鸡增重;产蛋后期要注意限饲,防止母鸡过肥。
3、保证每只鸡日采食钙4。
0克,日采食有效磷440毫克。
40周龄后。
降低磷的供应量和蛋白质的采食量。
4、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绿壳蛋鸡技术操作规程1.养殖基地环境选择1.1地理位置养殖基地要求远离城区及居民区,离主要道路至少1公里,绿化率高,空气清新,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养殖基地四周无工业“三废”污染。
1.2、土地资源养殖基地主要土壤类型为湿润土地。
1.3、水资源养殖基地地下水,有足够的水域面积和饮用水源。
1.4、气候资源室内气温不低于0度。
2、饲养技术要求2.1饲养要求饲养场必须符合《养禽场卫生条件》的卫生要求,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及生活区严格分开。
2.1.1温度:1—3日龄温度保持在33℃-35℃左右,以后逐渐降低。
原则是“看鸡施温”,即根据雏鸡的精神状况和分布情况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
A、若雏鸡远离热源,烦躁不安,张嘴呼吸,则表明温度过高。
B、若雏鸡靠近热源,精神不振,挤在一起或打堆,则表明温度过低。
C、若雏鸡分布均匀,活动自如、精神良好,则表明温度适宜。
2.1.2湿度:1—7日龄,为了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5-70%左右,以后宜保持干燥。
2.1.3光照:1—7日龄光照为24小时,青年期采用自然光照,产蛋鸡恒定为17小时。
2.1.4通风:新鲜空气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鸡的体温度高、代谢机能旺盛。
呼吸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以及垫料在一定温度、水分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氨气和硫化氢气,若不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鸡舍有害气体将严重影响其健康和生长速度。
因此,蛋鸡舍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
根据室外气温,蛋鸡体重和周龄以及舍内温、湿度等来调节通风次数和通风量。
此外,还要防止风速过大形成的穿堂风。
2.1.5密度:1—7天 25只/㎡; 8—14天 15只/㎡;15天后每平方米宜在10只以下。
2.1.6饮水和采食: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标准的清洁水。
雏鸡应坚持“先喂水后喂食,无水不喂食”的原则。
在饮水1—2小时,即可喂食。
饮水和采食宜坚持吃饱喝足,自由饮水、采食的原则,做到保持不断水、断料,保证水和饲料的新鲜、清洁。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一、引言蛋鸡是指用于产蛋的鸡类,是重要的家禽之一。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对于蛋鸡养殖的效益和产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蛋鸡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二、蛋鸡选种1. 选种目标蛋鸡选种的目标是选择出良好的遗传品种,以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和抗病能力。
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褐羽蛋鸡、红羽蛋鸡等。
2. 选种标准选种标准包括产蛋性能、体型特征、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等。
产蛋性能是选种的重要指标,包括蛋重、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等。
体型特征主要包括体重、体长、胸深等。
繁殖能力指的是蛋鸡的孵化率和育雏率。
抗病能力是蛋鸡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饲养管理1. 场地选择蛋鸡的场地选择要保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无噪音和异味等条件。
同时要注意场地的卫生和安全。
2. 饲养环境蛋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稳定,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湿度要保持在30%~70%之间,光照时间要有规律,保证每天至少有16小时的光照时间。
3.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调配。
日粮中要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4. 疾病防控蛋鸡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加强对蛋鸡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四、产蛋管理1. 产蛋周期蛋鸡从开始下蛋到停产为一个产蛋周期。
一般来说,蛋鸡的产蛋周期为12个月左右。
在产蛋周期中,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蛋鸡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
2. 蛋壳质量管理蛋壳质量是蛋鸡产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蛋壳质量与蛋鸡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有关。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提供适宜的饲料,可以提高蛋壳的硬度和坚固性。
3. 蛋的收集和储存蛋的收集要定期进行,避免蛋的积压和过期。
收集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持蛋的新鲜度和质量。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蛋鸡的养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以下是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蛋鸡养殖的准备工作:1. 场地选择:要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的地方,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2. 场地清洁消毒:在养殖前要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病毒和细菌的污染。
3. 鸡舍建设:根据鸡的尺寸和数量,设计合理的鸡舍并确保通风良好,保证蛋鸡的生产环境舒适。
二、蛋鸡的选育和饲养:1. 苗鸡选择:选择健康、活泼的苗鸡,避免疾病的传播。
2. 饲料配方: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
3. 饲养管理:注意饲养密度,保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并妥善处理鸡的排泄物,保持鸡舍内干净卫生。
4.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检查,对发现的疫病及时隔离和治疗,确保鸡群的健康和安全。
三、蛋鸡的生产和管理:1. 繁殖管理:保持合适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源,促进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
2. 蛋的采集和储存:定期清理鸡舍内的蛋,尽量避免鸡蛋的损坏,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鸡蛋,保持其新鲜度。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蛋鸡的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鸡群的状况和趋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
四、蛋鸡的销售和营销:1.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2.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与超市、饭店等进行合作,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3. 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需要全面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管理,才能保证蛋鸡的良好生产效益和高品质的产品,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蛋鸡业生产流程介绍1. 繁殖与孵化阶段蛋鸡业生产流程通常从繁殖与孵化阶段开始。
该阶段的目标是培育出健康的蛋鸡,为日后的蛋鸡生产做好准备。
1.1 配种在蛋鸡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人工配种的方式。
配种主要是将雄鸡和雌鸡进行配对交配,以确保后代具备良好的遗传特性。
配种时,需要注意选择健康、品种良好的蛋鸡作为配种对象。
1.2 孵化经过配种后,雌鸡会产下蛋。
这些蛋会被收集起来,放置在温度和湿度控制良好的孵化箱中进行孵化。
孵化箱中通常会利用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来模拟母鸡孵化蛋的环境。
孵化通常需要持续21天左右,孵化出的雏鸡即为幼鸟。
2. 幼鸟抚育阶段孵化出的幼鸟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抚育,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成长。
2.1 温控幼鸟对温度比较敏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来确保它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常会采用灯光加热或者电热器等方式提供适宜的温度。
2.2 饲料幼鸟的饲料需求与成年鸟不同。
幼鸟需要更加易消化的饲料,通常会选择配制专门针对幼鸟的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2.3 疾病防控在幼鸟抚育阶段,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常见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措施如保持清洁、合理的通风和消毒。
3. 成年鸟生产阶段当幼鸟长大成年后,便进入了成年鸟生产阶段,开始产蛋。
3.1 饲料管理成年蛋鸡的饲料管理是保证其产蛋量和质量的关键。
饲料需求根据不同的蛋鸡品种和季节进行调整,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3.2 环境控制蛋鸡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3.3 疾病防控成年蛋鸡也需要进行疾病的防控工作。
注意蛋鸡的生活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症状,以维持蛋鸡的健康状态。
4. 蛋品采集与处理蛋鸡产下的蛋通常会进行采集和处理,以满足市场需求。
4.1 蛋的采集蛋鸡产蛋后,需定期将蛋进行采集。
采集时需注意尽量保持蛋的完整性,避免破损和污染。
4.2 蛋的分类与包装采集到的蛋会根据不同的品质和规格进行分类,并进行包装。
无公害鸡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了规范蛋鸡的养殖生产,提高蛋鸡的养殖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特制定鸡蛋生产操作规程。
一、总体要求1、养殖环境。
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要求。
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
2、引种要求。
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且无鸡白痢、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种鸡场生产的优质肉鸡种。
3、水质要求。
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符合饮用水一级标准。
4、饲料要求。
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促生长素和色素,符合NY5032的要求。
5、兽药。
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兽药应符合NY5030的要求。
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药品。
6、蛋鸡防疫。
应符合NY5039要求。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消毒剂消毒。
7、环境质量。
鸡舍内环境卫生要符合NY/T388标准的要求,鸡场排放的废弃物,采用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
二、鸡场疫病防治要求1、鸡场的总体卫生要求(1)本鸡场建在地势高燥、平坦的城市郊区,周围3公里内没有大型工厂,远离居民区和公路主干线1公里以上,距离其它畜牧场也在1公里以上。
鸡场内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设有消毒池、消毒室、消毒喷雾器等消毒防疫设施。
(2)鸡场严格执行如下消毒程序:①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
②鸡场、鸡舍进出口设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
③鸡舍内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有病情况下可每周2次,在免疫前、中、后三天不进行带鸡消毒。
鸡舍腾空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洗刷、药液浸泡、熏蒸消毒。
消毒后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鸡。
进鸡前5天再进行熏蒸消毒1次。
④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熏蒸消毒。
(3)鸡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的通道;污道是专门运输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
净道和污道不交叉。
死鸡及时运走焚烧或深埋,鸡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堆积生物热或干燥的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
蛋鸡饲养及产品加工技术管理标准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养鸡场自育雏、育成产蛋全过程全部采用封闭式管理,实施严格生产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并实施《蛋鸡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蛋鸡标准化生产卫生消毒规范》《蛋鸡标准化生产饲料应用规范》《蛋鸡标准化生产免疫程序规范》等操作规程:一、蛋鸡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1. 雏鸡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场。
2. 同一鸡舍鸡只能饲养同一品种、批次的鸡群,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3.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更衣、洗澡、紫外线消毒,饲养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无传染病检查。
4. 分阶段饲养,各阶段严格按照品种、标准要求,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其营养及生产需要。
5. 饲料添加合理,保持饲料新鲜,饮水设备定期清洗、消毒。
6. 加强环境消毒、鸡舍消毒及带鸡消毒。
7. 根据《动物防疫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疫苗防疫接种工作,并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8. 鸡蛋收集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入库备用。
9. 每批鸡有完整的记录资料,记录内容包括饲料、饲料消耗、生产情况、用药、免疫、发病、及治疗情况。
10. 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蛋鸡标准化生产卫生消毒规范(一)场区卫生要求1. 设立进场消毒池,车辆和人员必须消毒后进场。
2. 生活、生产区分开,无杂草垃圾,不堆放杂物。
3 生活区整洁卫生,每月消毒两次。
4 非饲养人员不进入生产区,场区净道、污道分开。
5 粪便存储区应位于通风处。
6 场内不饲养其它畜禽。
(二)场内卫生要求1 鸡舍消毒后按预、拆、清、洗、烧及熏原则彻底消毒。
2 鸡舍门口设脚踏消毒池或消毒盒。
工作人员入舍穿工作服、工作鞋。
工作服、工作鞋不得出舍。
3 鸡舍每周带鸡消毒一次,每天清扫一次。
4 饲养人员不相互串舍,进舍工具应消毒,并固定工具。
5 定期灭鼠,并有防范鸟类、蚊蝇设施。
三、蛋鸡标准化生产饲料应用规范(一)饲料原则及添加剂1 原料新鲜度好,无发霉、变质、结块或异味现象。
蛋鸡生产操作规程象山金元蛋业合作社2003年6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鸡蛋过程中的蛋鸡饲养环境与设施、引种、饲养管理、防疫、兽药使用、卫生消毒、鸡蛋包装运输、生产记录等环节的技术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颁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40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1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43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NY 5042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料使用准则NY 5039 无公害食品鸡蛋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质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5号)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3 环境与设施3.1 鸡场环境3.1.1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T388的规定。
3.1.2 鸡场周围内无工业“三废”污染或其他畜禽场等污染源。
3.1.3 鸡场距离公路、村庄、学校1公里以上。
3.1.4 场区地势高燥,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
3.2 鸡舍环境3.2.1 舍内要求干燥、通风、透光以满足不同阶段的蛋鸡需要,防止鸡群疫病的发生。
3.2.2 舍内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符合NY/T388的规定要求。
3.2.3 舍内空气中尘埃控制在4mg/m3以下,微生物数量控制在25万/m3以下。
3.3 设施3.3.1 鸡场设置防止渗漏、径流、飞扬且有一定容量的专用储存设施和场所,设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粪便污水处理符合GB 7959和GB 14554的规定。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1.蛋鸡标准化管理技术要点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较大。
因此,许多养殖场会专门饲养蛋鸡。
而想要实现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必须要做好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专业的管理方案。
1.1选择合适的地点在进行蛋鸡养殖时,应当选择合适位置建立养鸡场。
因为鸡只无法定点排便,而且饲养工作会存在一定的噪音,主要是雏鸡经常会发出叫声。
所以,需要选择远离城市、远离化工业企业的地方。
同时,不能建设在河流上游,避免污染水资源。
在进行鸡舍建设工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重点做好隔音处理和封闭式管理工作。
1.2环境管理技术在养殖工作中,应当及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可以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并应当每日定时清理鸡只粪便,避免由于粪便长期堆积在鸡舍内,造成细菌滋生,引发鸡只出现疾病问题的情况,进而影响产蛋量。
一般卫生管理工作的频率为一周一次,需要科学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
消毒剂的常见使用方法是:使用专业喷壶工具,进行均匀的喷洒。
同时,养殖场应当树立绿化环保理念,在周围种植植被,改善区域自然环境质量。
最后,应当培养专业的饲养人员,安排他们定期进行食槽、水槽的清理工作。
此外,环境管理工作还包括温湿度管理,要根据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制定管理计划。
夏季要勤通风、冬季则要做好室内保暖工作。
适当进行散养,让鸡只能够充分运动、充分呼吸新鲜空气,从而提升其产蛋质量。
1.3检疫工作技术蛋鸡所生产的鸡蛋主要用于销售到市场当中,母鸡自身具备产蛋的能力。
但是,没有经过公鸡受精的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所以,养殖场在扩大养殖规模,进行标准化饲养工作时,会涉及到引进蛋鸡的工作。
这需要及时对外来鸡只进行检疫工作,观察鸡只的健康状态,避免携带病菌的鸡只进入养鸡场,引发大规模的疾病问题,反而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养殖场应当定期安排兽医为鸡只接种疫苗,以提升其预防各类疾病的能力。
这需要结合当地常见的疾病种类展开预防工作,科学接种防疫疫苗后的鸡只所产出的蛋,存在病毒、细菌的概率比较低,鸡蛋质量好,而且符合市场卫生管理的要求。
无公害蛋鸡的生产技术一、雏鸡选择1、选择非疫区种鸡场生产的无污染健康雏鸡。
2、所购雏鸡的种鸡场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河北省种畜禽鉴定合格证》、《无禽流感证明》、《动物防疫合格证》等。
3、种鸡场的种鸡群中鸡白痢和白血病的检测阳性率低于1%,并能保证雏鸡在出壳24小时内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二、环境卫生1、场址:选择在无疫病、无重金属、无烟尘、无噪音等环境污染的地方。
2、场区:要求布局合理,生产区和贮蛋库与生活区、粪便处理区隔离,净道与污道分开。
全场符合兽医卫生条件。
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鸡舍:背北向阳,舍间距10米以上,建筑结构合理,保温防暑,便于舍内外防疫卫生消毒。
4、环境:场区外围设隔离墙,场区边缘和鸡舍之间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5、水源:无污染,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三、饲料品质1、饲料原料要干净无污染,无杂质,无霉变。
2、所用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添加剂,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标准合格产品。
3、全价配合饲料的品质应符合饲料卫生要求,不得含有人工合成类激素。
四、日常管理1、为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使鸡群无病、无害、健康生长。
挑选鸡群,及时淘汰病弱残鸡,深埋或焚烧,以免传染鸡群、污染环境。
2、18周龄开始适时更换饲料、增加光照时间,使鸡群健康、正常开产。
3、每天早晨刷洗一次水槽,保持饮水清洁。
4、每天检查料槽,清除变质发霉料块。
5、每天清理滚蛋角,防止鸡蛋脏污受损。
6、每天捡蛋3-4次,并将鲜蛋及时运至贮蛋库,以免蛋品被污染。
7、每周一次定点消毒捡蛋盘、蛋箱、蛋车等用具。
五、疫病防治1、环境消毒(1)进鸡前鸡舍消毒:两周前用清水彻底冲刷清洗,干燥后密闭鸡舍,用40-60ml/m3的甲醛加热熏蒸消毒,进鸡前一天再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一次。
(2)育雏育成期鸡舍消毒:每周带鸡消毒一次。
(3)产蛋鸡舍消毒:每两周带鸡消毒一次。
(4)场区舍外消毒:每月一次。
邗江区柏庄生态养殖场蛋鸡生产技术规程为进一步使我场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发展,使其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成为优质、无公害、放心产品,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好药物、饲料的合理使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重于治”的防疫方针,把药物使用量降到最低限度,把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之内,使其不受污染。
保证我蛋鸡养殖标准化、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生产,特制定本规程。
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蛋鸡生产过程中环境与工艺、引种、疫病防治、销售、病死蛋鸡处理、废弃物处理等涉及到饲养管理的全过程应遵循的准则。
2 规范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40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42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1992年)兽药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牧发[1999]16号)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2001年)进口兽药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牧发[1999]2号)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3号)3 环境与工艺3.1 蛋鸡场环境3.1.1场址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3的规定。
无公害鸡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规范蛋鸡的养殖生产,提高蛋鸡的养殖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特制定鸡蛋生产操作规程。
一、总体要求
1、养殖环境。
大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要求。
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
2、引种要求。
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且无鸡白痢、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种鸡场生产的优质肉鸡种。
3、水质要求。
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符合饮用水一级标准。
4、饲料要求。
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促生长素和色素,符合NY5032的要求。
5、兽药。
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兽药应符合NY5030的要求。
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药品。
6、蛋鸡防疫。
应符合NY5039要求。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消毒剂消毒。
7、环境质量。
鸡舍内环境卫生要符合NY/T388标准的要求,鸡场排放的废弃物,采用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
二、鸡场疫病防治要求
1、鸡场的总体卫生要求
(1)本鸡场建在地势高燥、平坦的城市郊区,周围3公里内没有大型工厂,远离居民区和公路主干线1公里以上,距离其它畜牧场
也在1公里以上。
鸡场内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设有消毒池、消毒室、消毒喷雾器等消毒防疫设施。
(2)鸡场严格执行如下消毒程序:①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
②鸡场、鸡舍进出口设消毒池,每周更换1次消毒药。
③鸡舍内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1次,有病情况下可每周2次,在免疫前、中、后三天不进行带鸡消毒。
鸡舍腾空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洗刷、药液浸泡、熏蒸消毒。
消毒后至少闲置2周才可进鸡。
进鸡前5天再进行熏蒸消毒1次。
④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熏蒸消毒。
(3)鸡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的通道;污道是专门运输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
净道和污道不交叉。
死鸡及时运走焚烧或深埋,鸡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采用堆积生物热或干燥的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
(4)鸡舍通风口设置纱窗或安装铁丝网,防止鸟、兽进入。
定期灭鼠,投放鼠药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鸡场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引进的鸡只应来自健康种鸡场,每批鸡出栏后,对整个鸡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6)卫生消毒情况由技术科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未按规定实施的,责任区内负责人罚款50元,按规定实施效果良好的奖励100元。
2、免疫接种程序和方法
1日龄马立克病CVI988液氮苗皮下注射;
4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饮水;
8日龄新城疫Ⅳ系苗饮水;
8日龄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苗注射
12日龄传染性法氏囊中毒疫苗饮水;
15日龄禽流感H5灭活苗注射
18日龄鸡痘苗刺种;
45日龄禽流感H5灭活苗注射;
50日龄新城疫Ⅳ系苗饮水;
110日龄禽流感H5灭活苗注射;
120日龄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灭活苗注射
以后每隔100日龄禽流感和新城疫灭活苗各注射一次。
兽医做好免疫计划并监督免疫实施情况及免疫效果,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免疫记录。
3、疫病监测
(1)预防接种。
根据《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2)定期做常规疫病监测的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禽白血病、禽结核病、鸡白痢与伤寒等。
(3)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监督。
4、疫病的控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
发生疫病后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
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鸡场会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鸡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鸡的尸体按GB 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
三、饲养管理要求
(一)药物与饲料使用管理
1、药品的管理
(1)所购药品均来自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
且各种购买手续应齐全。
(2)对购进的药品进行统一验收和保管记录,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用药。
(3)兽医在对蛋鸡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所用的兽必须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的相关规定。
所用兽药的标签必须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必须使用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规定的疫苗对蛋鸡进行免疫。
(4)兽医师有责任及时了解和学习国家有关兽药使用方面的法规和规定,并指导药品的采购和使用。
(5)允许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
但
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禁止使用酚类、醛类消毒剂。
2、药品种类、禁用药名录、休药期规定、消毒药品的使用方法。
蛋鸡场常用药品名录
蛋鸡场禁用药品名录
蛋鸡场消毒方法
(二)饲料使用管理措施
1、所购饲料要符合以下要求:(1)饲料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产品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内,添加剂产品应来自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的企业;(2)玉米豆粕等原料:在感官上都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虫蚀、结块及异味现象。
2、自配料,列出饲料配方。
如育雏期:玉米63.5,豆粕24,麸皮7.5,预混料5;育成期:玉米64,豆粕17,麸皮14,预混料
5;产蛋期:玉米63,豆粕21,麸皮3.3,预混料5,石粉7.7。
(三)饲养管理
1、饲养员: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殖工作。
2、加料:饲料每次添加量要合适,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霉变。
3、饮水:饮水系统不能漏水,以免弄湿垫料或粪便。
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4、鸡蛋收集:盛放鸡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集收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入,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鸡蛋在鸡舍内暴露时间越短越好、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两小时;鸡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与甲醛熏蒸消毒后送蛋库保存;鸡蛋应符合蛋卫生标准GB2748和鲜鸡蛋NY5039的要求。
四、鸡蛋包装运输
1、鸡蛋可用一次性蛋盘或塑料盘盛放。
盛放鸡蛋的用具使用前经过消毒。
2、纸蛋托盛放鸡蛋应用纸箱包装,每箱10盘或12盘.纸箱可重复使用,使用前要用福尔马林与甲醛熏蒸消毒。
3、运送鸡蛋的车辆应使用封闭货车或集装箱,不得让鸡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运输,车辆事先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五、资料
每批鸡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
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资料保存期2年。
六、全程质量监督
1、建立全程质量控制网络,专业从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建立生产、销售各环节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监控记录,各环节间建立质量资料的流转制度。
3、随时接受畜牧行政执法部门的动物防疫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