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8.00 KB
- 文档页数:9
1 / 9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传统的欧洲民居房顶很多修成尖锥形,主要是因为( )
A.避开风力 B.气候常年湿润 C.美观大方 D.避雷
2、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3、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电子地图
C.人口分布图 D.气候分布图
4、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B.夏季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5、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7、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的是( )
A.修筑梯田 B.退耕还林 C.植树种草 D.修路采矿
8、下列经济部门中,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业
2 / 9 9、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 )
A.彝族的长鼓舞 B.苗族的摔跤
C.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D.壮族的泼水节
10、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11、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12、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
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
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 D.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
13、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
①支柱产业,发展迅速
②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③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④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
15、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人口稠密
B.亚洲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3 / 9 C.凡是地势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世界上所有纬度低地区,人口都很稀少
16、如下图,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夏季风逐渐增强 D.地势逐渐降低
17、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黑龙江 D.额尔齐斯河
1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维吾尔族一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朝鲜族一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蒙古族一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④一苗族一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19、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
20、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2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2、“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4 / 9 A.地区分布不均 B.季节变化大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3、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A.山脉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4、长江荆江河段的突出特点是( )
A.落差巨大,水流急 B.江宽水深,流量大
C.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D.冬季结冰,有凌汛
25、读东南亚局部地区图,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盛产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 B.热带季风气候广布,盛产水稻
C.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石油、锡矿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下图示意我国乡村地域类型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区深居内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甲是____________
5 / 9 河。②地区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2)乙是____________山脉。③、④地区农业类型差异大,主要气候原因: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地区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⑥地区稻渔种养面积大,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___为主。近年来,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_________,促进乡村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发展。
2、读经纬网地图,回答问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_____),处于____(填 “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
(2)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方向。
(3)甲、乙、丙、丁四地中,即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____,位于北温带的地点是_____。
(4)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经线长度关系是 _____(填“相等”或“不等”)。
(5)乙、丁两地一天中迎来日出较早的是_____地。
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 / 9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
(有或无)结冰现象。
(2)甲区域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可知,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
游河段,对该河段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陡坡地建梯田 B.植树种草 C.加固河堤 D.修路采矿
(4)图中所示铁路干线A的名称是 线,它连接了我国甲区域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乙区域的 工业基地。
(5)北回归线经过我国南部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最西部的B省简称是 ,该省西部的C 山脉,为乙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
(6)下图为丙区域东西向景观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增加或减少)。
4、图为长江流域略图,宜昌与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高原,该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7 / 9 (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_(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B
4、A
5、B
6、C
7、D
8、D
9、C
10、A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D
18、C
19、D
20、B
21、B
22、A
23、A
24、C
25、B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
9 / 9 分,共50分)
1、干旱 塔里木 青藏高原 阴山 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防寒 水田 高
2、66.5°N,45°E 高纬度 东北 丁 丙 不等 丁
3、(1)有(2)C(3)中B(4)京沪长江三角洲(5)云(或滇)横断(6)减少
4、(1)青藏 一 (2)沿河分布 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水运条件好 (3)上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量丰富 (4)B B处以上河段比A处以上河段沿途汇入更多支流,流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