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2
中国国画大师(22位)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
证之书画,斯称至言。
这就使中国画具有了一个突出的特点:画上题诗或题字,使诗、书、画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所以一般学国画之人也都要学书法。
在中国画坛上,有很多的国画大师,他们的书法水平也具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气象。
齐白石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
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
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其二哥张正兰,即是著名的画虎大师张善子。
他们的画室名“大风堂”。
张大千的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建树甚伟,贡献极巨,声名遐迩。
张大千曾广泛学习唐宋元明清中国传统绘画,尤得石涛等大师神髓,被国内外艺坛称为“当代石涛”。
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艺术作者:柳姗姗潘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2期【摘要】作为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声誉。
他“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理念非常具有代表性。
他的泼墨泼彩画在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抽象表现手法。
“泼墨泼彩”画不但是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巅峰,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艺术的重要财富。
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创新【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张大千兴趣广泛,不仅仅是绘画,他对书法、诗词、音乐、戏曲以及篆刻等领域,都有研究。
他在泼墨泼彩上的突出成就,与他丰富的学术知识、生活的点滴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毕加索等国内外艺术大师交流学习,艺术造诣极为高深。
他的作品“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融为一体。
人物、山水、花鸟、工笔样样精通,诗词豪放洒脱,书法灵动刚毅,极具特色。
他的创作在早、中年时期主要是临摹古迹,用去了一生大部分的精力,逐一研究各朝各代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然后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晚年时经历众多的探索研究之后终于创出泼墨泼彩画法达到他艺术生涯的巅峰。
泼墨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泼墨画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绘画的光色关系,从而创作出来的一种中国画技法。
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无论技法怎样变化都能在其中保持着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带着抽象意境的中国画。
一、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形成的基础张大千51岁前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名族历经沧桑饱受苦难的年代,在艺术上,因为西学东渐,西方绘画理念的传播,将中国画也推向了改革之路,改良了中国画在造型上的处理。
使中国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曾经师从曾熙和李瑞清,跟着他们学习书、画、诗词,为他书画水平和诗词水平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他天赋异禀又勤奋刻苦,以及二位恩师的推荐,很快就认识了众多书画家和收藏家。
读《国画大师张大千》有感作文500字.doc
《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传记书,作者深入挖掘张大千那灿烂的一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张大千的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
张大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一位画家,他以其独特的画风和创造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不仅在中国推广了现代国画,而且还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
他笔下的作品斑斓多彩,气势磅礴,充满着创作的激情和生命的力量。
他的作品自成体系,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之作。
同时,张大千更加深入地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人格魅力。
他豁达开朗、精神富足、胸怀大志,处事沉着稳重,尊重艺术和人性的本质。
他的精神世界深邃广阔,独具慧眼,把天地大美之感融入到他的画作中,同时也把人生的哲理和智慧融入到他的生活中。
他不仅仅是画家,更是一位具有杰出人格的文化领袖。
读完《国画大师张大千》,我不仅对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对艺术的内在精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画对于艺术家来说,不仅仅是娱乐性的东西,更是灵魂的表现和哲学的探索。
张大千热爱他的绘画事业,把人类的智慧和感性一体化,展现出一种高度的文化和审美素养。
他的艺术追求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追求“意境”。
总之,《国画大师张大千》这本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所传达出
来的一位艺术家的事迹和经历,还在于它所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精神。
它让我有了更深入的艺术理解和欣赏,也让我体会到了艺术的伟大和人性的卓越。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很多爱好艺术和文化的人来说,都会是一本珍贵的经典之作。
美术:近代画家1、齐白石:(1863─1957)。
湖南湘潭人。
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代表作:是《虾》、《八骏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八哥>,<荷花蜻蜓>贡献有:开拓了国画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入了画。
使国画更加平民化。
其画以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注入了蓬勃生机,风格刚健鲜活、诙谐幽默。
且诗书画印兼能,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齐白石2、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汉族,江苏宜兴人。
代表作:《奔马图》、《桂林风景》、《黄山》、《风景》、《小孩》、《静物·水果》。
贡献有: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徐悲鸿3、张大千:(1899年~1983年),四川内江人,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书法家﹑文学家﹑收藏家等,代表作:《爱痕湖》《》《四屏大荷花》贡献有: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学养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名人。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画意境清丽雅逸。
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张大千4、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代表作:《长江三峡》、《》、《》、《黄山松》、《的故乡》贡献有:吴冠中是现代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为的传承、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两种的不同美学观念,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
吴冠中5、吴作人:(1908—1997),安徽泾县人,是我国当代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和美术教育家。
峒关蒲雪
《峒关蒲雪》这幅图是与张大千一九四六年所作的《峒关蒲雪图》皆为同一面貌。
1画作欣赏
《峒关蒲雪》这幅图是与张大千一九四六年所作的《峒关蒲雪图》皆为同一面貌。
一九四六年该图以赭黄色遍染天地,更有富丽辉煌之感,而此图更觉清丽淡雅。
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款识:峒关蒲雪。
唐杨升画,董玄宰数临之,大千居士。
2画家简介
张大千(1899 ~1983)四川内江人。
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
1908年他母亲教其花鸟草虫白描。
青年时随兄到日本京都攻读绘画,又研究染织工艺。
回国后耽于佛学,剃度为僧,法号大干,后经还俗,以法号行。
他擅绘画,喜好画荷花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
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誉。
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栖身海外,其间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湾。
张大于诗、书、画、篆刻俱精,尤其他开创了淡墨泼色山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发展,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家。
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画像素描纸本 41x27厘⽶ 1925年作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
现代中国画⼤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幼年随⽗学画,后赴巴黎⼊法国国⽴⾼等美术学校,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1927年归国,历任中⼤艺术教授、北京⼤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作者协会主席,直⾄病逝。
泰⼽尔 1940年纸本设⾊ 50cm×50cm 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极⼒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物肖像画,提倡写⽣,反对摹古。
《泰⼽尔像》是徐悲鸿写⽣肖像画的代表⼒作。
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了西⽅的绘画⽅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
⼈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结合素描⽅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风格明显。
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法处理,以突出⼈物性格特征。
画⾯注重主要⼈物的内在⼼理刻画,整个画⾯显出⽂雅、静寂,⽂化氛围浓厚。
愚公移⼭图设⾊⽔墨 1940年作 (3300万元,2006年北京翰海)徐悲鸿的《愚公移⼭图》》,其故事取材于《列⼦·汤问》中的⼀个神话传说。
画家着重以宏⼤的⽓势,震⼈⼼魄的⼒度来传达⼀个古⽼民族的决⼼与毅⼒。
就空间布局从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
画⾯右端有⼏个⾼⼤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持钉耙奋⼒砸向⿊⼟。
其姿势表情不⼀,或膛⽬,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
这群呈弧形分布的⼈物占据画⾯⼤部分空间,⼈物顶天⽴地,有撑破画⾯之感。
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的⼈物排列较为松散,⼈物或⾼或低,树丛⼩景置于其间。
⼀挑筐⼤汉和倚锄⽼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左半部是后⽅的感觉。
⽼翁似乎正在语重⼼长地对下⼀代⼈叙述⾃⼰的愿望和信⼼,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
张大千诗词集七绝诗:
张大千的七绝诗包括《观画怀张大千》、《从君侧看又横看》等,以下是部分内容:
《观画怀张大千》:
观画怀张大千
孙枝降世梧桐老,琦玮鹦哥掌上嬉。
百态众生谁看遍,丹青妙手绘珍奇。
《从君侧看又横看》:
从君侧看又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
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
此外,还有《七言绝句》:
远公已远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
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亭坐我看山。
拓展资料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四川省内江市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景星学社社员。
张大千是全能画家,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张大千的画作有《荷花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秋曦图》等。
他被西方誉为“东方之笔”,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不仅是一个全才,更是一个“奇才”。
他在中国画方面的造诣深厚,特别是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泼墨、书法无一不精。
张大千曾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在亚、欧、美举办了画展,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
张大千可谓是中国近代画史上屈指可数的罕见天才,也是最具争议的国画大师。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位在我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画家——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湖南湘潭人。
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艺术家。
他的画作风格独特,技法精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人民画家”。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齐白石的生平。
齐白石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间劳作,这使得他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他17岁时,他开始学习木匠手艺,后来又在当地私塾学习书法和绘画。
1889年,他正式开始学习绘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齐白石的艺术生涯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主要以学习传统绘画为主,受到了文人画的影响,作品风格古朴典雅。
第二阶段是中期,齐白石开始探索自己的绘画风格,逐渐形成了以写意为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画风。
第三阶段是晚年,齐白石的作品更加成熟,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画作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时代气息。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齐白石的艺术成就。
一、绘画风格齐白石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他善于将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写意画风。
他的画作以线条流畅、构图巧妙、色彩鲜明而著称。
在表现手法上,他既有严谨的写实,又有生动的写意,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绘画题材齐白石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画笔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人间烟火。
他的花鸟画尤为出色,笔下的虾、蟹、鱼、鸟等形象栩栩如生,富有动感,令人叹为观止。
三、绘画技法齐白石在绘画技法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他善于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手段,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他的线条刚劲有力,墨色浓淡相宜,构图严谨而不失活泼。
在表现技法上,他既有严谨的写实,又有生动的写意,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艺术影响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上,还体现在他对后世艺术家的深远影响。
国画大师张大千生前曾在美国加州材料作文1968年,张大千在美国加州的卡梅尔小镇买下了第一套房子,取名为“可以居”。
张大千在卡米尔的房子只是普通住宅,院子不是很大,所以他起名为“可以居”,意思是勉强可以居住。
卡米尔的气候温和,全区苍松古柏,风景宜人,他很喜欢。
1968年夏天,张大千在卡梅尔(当时多译作“克密尔”)购宅,名“可以居”1971年6月,张大千在“可以居”附近的“十七哩海岸”小半岛的公园住宅区,重新购置了一处院子较大的新居,因为庭院周围松竹葱绿,就命名为“环荜庵”。
大千将院子里的橡树拔了,造了一个大画室,挖土为池,累土为小丘,建了一个小亭叫“聊可亭”,种了很多日本、越南运来的梅花树。
花园里面有一个凉亭,张大千常在此处“卧月看梅”。
张家的梅花树有百棵之多,大多是友人送的,有人劝他中国盈虚的道理讲究不要太满了,不如种99棵为好。
张大千在《移家环荜盦》诗中写到:“万竹丛中结一龛,青毡能守自潭潭。
老依夷市贫非病,久侍蛮姬语亦谙。
得保闲身唯善饭,未除习气爱清谈。
呼儿且为开萝径,新有邻翁住屋南。
” 同时他又把从巴西八德园运来的“笔冢”碑石,也树立在园中了。
因为他画画,经常有毛笔用坏或用秃了,就象征性地埋在一起,成了一个笔冢,表示他非常勤奋。
周士心在《环荜盦访张大千》一文中写到张家门口有一块一人高的巨石和一个巨大的古树,是两个“镇宅之宝”。
在他居住的那段时间里,环荜盦充当了一种知识和文化中心,访客和朋友们常在这里聚会,满满的诗歌,艺术,政治,美食和高谈阔论。
张大千之所以选择卡梅尔作为加州新家,除了这里的自然风景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之外,还因为加州湾区是中国艺术和移民社区的中心。
在这里他被说中文的朋友和知识分子所包围,这些人也都知道他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大画家。
张大千1967年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第一个加州个展,开幕酒会吸引了上千人,人潮汹涌前所未有,把博物馆的志愿者给吓坏了。
1972年11月张大千在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再次举行个展,尽管遭遇暴雨,还是有三千人参加展览的开幕酒会。
张大千书画真伪如何辨别张大千书画真伪如何辨别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国画界就有“南张北齐”的说法。
“北齐”指齐白石,“南张”即张大千。
美术史研究者认为,张大千的艺术生涯由两个重要阶段组成:一个是1946至1948年期间所创作的摹古作品,这是其传统水墨创作的巅峰时期。
尤其在他去敦煌临摹历练之后,将中国传统的书画与其娴熟的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他在这三年中创作的传统水墨作品一直以来是拍卖市场的宠儿,成交价格也最高。
第一,要牢牢掌握张大千书画的用笔之法,或者说是他的艺术风格。
一个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用笔之法和习惯,一个伪手要在短期内全部学会是不可能的,即使临摹,也只能是表面的形似,要做到气韵生动,神似是不可能的,伪张大千的画也是如此。
按张大千的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指张大干1941年43岁赴敦煌以前,山水主要学习石涛和八大山人,且大量摹仿他们的作品,,其用笔利落,灵秀,画风俊俏,爽利。
而这一时期的张大千伪画,容易在山水画中的小人物和水边的细草上出现破绽。
张大千的作品风格雄健灵秀,人物面相圆润,衣纹线条严谨流畅,与画面整体协调;而伪张大千的作品笔力软弱,呆板无神,极少有整体感。
张大干的人物仕女画主要学习清代画家改琦,所画仕女瘦削、柔弱,具有一种“病态美”。
其所画花卉、蔬果画,主要学习明清小写意的画风,尤喜画荷花、芭蕉,技法以写意为主,但工笔兼而有之。
其画风清新活泼、俊爽,设色明净秀润。
所画梅花老干如铁,有一种耐寒喜洁的笔意。
所画兰花,幽香清远,处处体现一个“清”字。
所画菊花,其叶尖是圆形的,其花态有一种凌寒傲霜之姿,绝无俯首随人之态。
其画墨竹,竹枝吸收篆书的笔法;画竹叶,下笔劲利,多为个字或介字形态,几乎没有川字形状;而所画竹杆,上下粗细差不多,无两头大、中间小,蜂腰鹤膝的弊端。
张大千的荷花(泼墨除外),多用大笔蘸淡花青色扫出大体,再用汁绿层层渲染,然后用线条勾出花瓣的轮廓和斑纹,以表现花瓣正侧向背。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23)2081.张大千 1934年作夷陵三游洞立轴钤印:张季、大千、生张八款识:磴道撑百盘,溪声碍九折。
寻诗问苏黄,扪诗识元白。
壑幽时养云,山逼古无月。
侧足小凭阑,崖花飞艳雪。
夷陵三游洞。
癸酉二月,同仲兄虎痴、四兄文修盘桓经日,越岁甲戌写此于吴中网师园。
蜀人张爰。
谢玉岑题签。
《夷陵三游洞》赏析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大文学家白居易、白行简(白居易之弟)和元稹在彝陵(今宜昌市)不期而遇,结伴至此洞寻幽探胜,赋诗遣兴,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以记其事,此即‚前三游‛。
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大文学家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进京赴试,途经彝陵,也慕名至此洞一游,并赋诗遣兴以记其事,此即‚后三游‛。
除苏氏父子外,北宋另两位大文学家欧阳修、黄庭坚及南宋大文学家陆游,都曾来此洞畅游,并留有墨迹。
从此,三游洞声名益振,成为文人骚客向往的胜地。
张大千兄弟也有1933年和1937年‚前后三游‛,张大千并有巨作问世。
1937年的创作《夷陵三游洞》长卷系在张大千与其兄张善子偕宜昌好友、画家、名儒王步点三杰作三游洞的‚抗日三游‛之后。
其作1994年即在香港以224万港元成交。
不数年其价格又翻了一番,达500多万港币。
1925年至1936年间,张氏兄弟多次往来于湖北宜昌。
期间,1933年,除老三丽诚外,张氏三兄弟曾作三游洞之游。
张大千并作此作《三游洞》,历时一年,直到1934年才告完成。
是张大千同类题材的又一佳构。
谢玉岑(1899-1935):武进人,长于诗词,兼工书画,人称‚江南才子‛,张大千挚友,谢稚柳之兄。
2082.张大千 1961年作怀乡图立轴设色纸本款识:辛丑二月写寄鹤琴道长兄香澥?大千弟张爰?江户偕乐园僦居钤印:张爰鑑藏印:四明赵氏鹅池轩收藏印题签:张大千山水人物作於东瀛壬寅夏仲老鹤题钤印:赵鹤琴印张大千《怀乡图》径思焚笔砚,长此息丘园。
异域长流落,乡心未忍言。
——张大千品此幅画作,不得不说大千居士之怀乡诗稿,浓郁之思乡脉脉深情跃然笔端,可谓读此作品之主旨。
张大千个人资料_张大千简历、照片篇一:关于张大千的介绍关于张大千的介绍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
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中文名:张大千别名:大千居士、下里巴人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出生日期: 1899年5月10日逝世日期: 1983年4月2日职业:画家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山水画方面代表作品:《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人物介绍张大千(1899年~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1]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位老翁送一只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
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艺术特色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精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37)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图》卷李龙眠既李公麟,字伯时,生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一○四九年),卒于崇宁五年(公元一一○六年)。
享年五十七岁。
祖籍安徽桐城,因桐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
据《挥尘录》和《安徽通志》记载:“李公麟在元祐年间中进士,授南康长埴尉和泗洲录事参军之职。
后又历任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朝奉郎等职。
元符三年(公元一一○○年)因患手疾退出官场。
”在画史书籍中,也很少找到其在重病之后“精于习画”的记载。
故此,李公麟所有绘画作品能遗留传世之作如凤毛麟角,这其中大部已流落海外,致使我们无从得以欣赏到真品原件。
李公麟是北宋时期一位颇具影响的名士,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
《宣和画谱》第七卷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
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
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
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
”苏东坡称“其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
清初大家孙承泽评李公麟:“自龙眠而后未有其匹,恐前世顾(恺之)、陆(探微)诸人亦所未及也。
”而邓椿在他的《画继》里说:“吴道玄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玄(吴道子)讵容独步。
”因此,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
在中国绘画技法中,线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画法,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最纯的阶段。
而李公麟正是在这艺术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使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样板典范,“犹如群龙之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本卷《西园雅集图》水墨纸本,白描入画。
著录于清内府藏书画专著《石渠宝笈》。
卷中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李公麟与众多文人雅士,包括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等名流,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作客聚会的情景,乃李公麟乘兴之作。
本科毕业设计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谭叶挺日期:2012-5-30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常熟理工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常熟理工学院。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谭叶挺日期:2012-5-30导师签名:谭叶挺日期:2012-5-30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赏析——以《滟滪云帆图》为例摘要张大千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他早年致力于借鉴石涛、八大山人、渐江、石溪、青藤诸家,同时上溯宋、元传统,汲取各家以及敦煌洞窟壁画之精华,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后又到国外广开视野。
他的画因博观厚积而入化境。
从张大千先生早、中、晚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其艺术发展的进程和技法革新的演变轨迹。
特别是他晚年致力于泼墨、泼彩画的艺术创新,将传统山水画中没骨、泼墨和大、小青绿的技法结合运用,并摄取了现代西方抽象艺术的美感因素,开创了化线为面、色墨交融、工写兼施、没骨写意的泼墨、泼彩方法,充分体现了他立足传统、融合中西、一洗依傍、自我创格的艺术特点。
张大千先生的这种艺术风格,我们可以从他的泼墨、泼彩山水画《滟滪云帆图》中得到印证。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
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镜心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
菩萨
立轴设色金笺
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
1947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
立轴1944年作
摹莫高窟观音大士像立轴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6年作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8年作
观音镜框设色纸本
1951年作
观音
立轴1947年作
璎珞大士
镜心设色纸本
工笔重彩善财大士像立轴纸本1946年作
摩登迦女
立轴设色纸本1951年作
安西榆林窟摩登迦女像
镜心1944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观音立轴绢本
1943年作观音立轴绢本观
音镜片绢本1944年作
观音造像镜框
1942年作
菩萨像立轴纸本1942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
1936年作
佛像立轴纸本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
1943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1943年作
观音
立轴绢本1946年作
临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中堂绢本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44年作
观音
观音立轴绢本
荷花观音
镜心设色绢本
佛像1948年作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供奉菩萨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1941年作
观音立轴设色纸本1944年作
文殊师利菩萨像
观音
立轴
1943年作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1945年作
佛像
镜框泥金
龙女礼佛图立轴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大威德金刚像
镜心设色纸本
1948年作大威德金刚
1948年作
敦煌漠高窟尊胜金刚
立轴设色纸本
1945年作
尊胜金刚立轴设色纸本
观音大士镜心设色绢本
1941年作佛像
镜片纸本1941年作
《观音大士》作於1941年,画面人物神态安祥,与盛唐的
造像形神兼备。
从线条上看,该画线条清秀绝伦且刚劲有力。
画人物、佛像、最重要的是线条,只有书画皆精的力,才能将线条勾画得如些精妙。
观音像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
观音
镜片纸本
1946年作
临莫高窟唐人观音菩萨象镜心设色绢本
1944年作
此作采用工笔重彩画法,画风清丽淡雅,设色取敦煌古彩,用色沉稳,晕淡勾染,皆得妙处,用笔遒劲飘逸,线条洒脱,表现出观音大士神态安闲妙法莲花之象。
观音
镜心纸本
仿敦煌观世音菩萨像
1948年作
佛造像立轴纸本
1932年作
佛像镜片绢本观音立轴水墨1944年作
敦煌仕女
镜心水墨纸本
仕女
镜框设色纸本
1949年作
天女立轴
初唐供养人像
1948年作
仕女图立轴1945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癸未(1943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1944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绢本乙亥(1935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乙亥(1935年)作
天女散花
立轴乙亥(1935年)作
此帧《天女散花》有张大千自署年款:“乙亥(1935年)二月”,这一时期仍属张大千绘画创作从师古人转为师造化的时期,无论清、明、元的笔墨情韵抑或宋、唐、晋的气象意境,上下千年,张大千都能“溶古人而有我”,做到融会贯通而自成风格。
摹敦煌壁画原稿(260万元,2011年12月匡时秋拍)观音
镜心水墨纸本1948年作
吉祥天女像立轴绢本
1941年作胡人吹笙图
1950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龙女礼佛图
立轴1941年作(60万港币,2006年5月香港佳士得)
敦煌手稿写盛唐维摩变40年代作大风堂旧藏
文殊赴会
40年代作大风堂旧藏
此图为张大千四十年代在敦煌临摹壁画时期的成果之一,临摹对象则为敦煌103窟壁画中的经变画。
并蒂图立轴
1941年作并蒂图
立轴史树青题跋
并蒂图立轴
1946年作
并蒂图立轴
1944年作
漠高窟唐人设色绢本1948年作供养人造像
立轴戊寅(1938年)作
莫高窟人像
立轴
1948年作
飞天立轴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鱼篮大士立轴
1945年作
鱼篮大士立轴
1945年作
鱼篮大士立轴
1944年作
鱼篮大土像立轴纸本1944年作人物虎镜心
伏虎图
册页纸本
人物
镜心设色纸本
人物镜心
设色纸本1933年作
飞天立轴
1944年作
飞天立轴
1946年作
飞天立轴
1955年作弄玉吹箫图
张大千张善孖于非闇1934年作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观音立轴1944年作
观世音菩萨(2070万元,2011年5月中国嘉德)
洛神图立轴1945年作
洛神图立轴设色纸本1934年作
青莲观音
观音大士立轴1928年作观音
镜心庚辰(1940年)作观音大士像
1943年作
绢本观音
立轴
白描观音
立轴1948年作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临摹释迦说法图
采莲图
荷屏仕女图
立轴戊子(1948年)作
仕女镜架设色绢本
1948年作
晚妆图
设色纸本
嫦娥奔月立轴水墨纸本
1933年作
天女散花图
立轴丁亥(1947年)作
《嫦娥奔月》为张大千1933年所作。
画中人物造型温婉娴静,面部丰盈,举止安祥。
人物的面相细目小口,体态婀娜,发髻的钩皴率意虚和,颇有质感,衣纹的行笔十分自由流畅。
观音大士
立轴1937年作观音立轴1945年作
水月观音
镜心设色绢本
1940年作观音图
1946年作
白衣观音镜框设色纸本1950年代初
白衣大士1950年作
(132万港币,2005年11月香港佳士得)
春灯图
镜心设色纸本1944年作
张大千最富于创造性的是其人物画。
张大千的人物画多以传统的人物画为根基,同时吸收现代美学思想,造型准确,形态生动。
仕女
镜心纸本
仕女
镜片设色纸本
:[转载]张大千人物画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