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习题册参考答案(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6
《机械制图》(第六版)习题集答案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二、立体的视图(一)2.1已知平面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并标出平面P (所给投影为可见)的其余两投影∙∙∙∙∙∙∙∙∙∙∙∙∙∙∙∙∙∙∙∙∙∙∙∙∙∙∙∙∙∙∙∙∙∙∙∙∙∙∙∙∙∙第38~38页习题2.2 已知回转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并标出曲面上点A 的其余两投影∙∙∙∙∙∙∙∙∙∙∙∙∙∙∙∙∙∙∙∙∙∙∙∙∙∙∙∙∙∙∙∙∙∙∙∙∙∙∙∙∙∙∙∙∙∙∙∙∙∙∙∙∙∙∙∙∙∙∙∙∙∙∙∙∙∙∙∙∙∙∙∙第39~39页习题2.3 表面交线的画法∙∙∙∙∙∙∙∙∙∙∙∙∙∙∙∙∙∙∙∙∙∙∙∙∙∙∙∙∙∙∙∙∙∙∙∙∙∙∙∙∙∙∙∙∙∙∙∙∙∙∙∙第40~49页习题2345题号:题号:678910111213a13b13c14a 题号:14b14c 15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435363738394041421617184344454647484950515253543132335511.2.3.4.5.6.7.8.9.10.11.12.13.对照立体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a)13.对照立体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b)13.对照立体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c)14.作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a)14.作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b)14.作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c)15.三棱锥被一水平面及正垂面所截,完成俯视图,并作出左视图。
16.梯形棱柱被正垂面P和铅垂面Q截切,完成截切后的三视图。
17.作左视图*18.作主视图19.作主视图20.作左视图21.作左视图22.补全主视图中所缺的交线,并作左视图。
23.补全三视图中的交线。
24.补全主、俯视图中的交线。
PSQ25.作左视图26.作俯视图27.作左视图28.作主视图29.完成俯视图,并作左视图。
30.完成俯视图,并作左视图。
31.完成俯视图。
《机械制图》(第六版)习题集答案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第二篇技能模块项目四绘制直齿圆柱齿轮零件图1.在未完成的两个视图的基础上,按规定画法画出两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图。
已知:齿数z1=24,z2=36,模数m=2。
2.识读从动齿轮零件图,并写出其识读步骤和识读内容。
(1)读标题栏,可知零件的名称、材料、绘图比例及第几角画法。
(2)分析视图表达方案,可知各视图的表达方案。
(3)读视图,可知各视图表达的内容及含义。
(4)读尺寸,可知各方向的基准。
(5)读技术要求,可知零件图中表面粗糙度、几何公差、尺寸公差及各种加工要求。
3.识读并抄画(徒手,于后页纸上)锥齿轮零件图,然后回答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叫锥齿轮,材料是45钢。
(2)该零件图采用了2 个图形,主视图是全剖视图,左视图采用了局部视图。
(3)该齿轮有33 个齿,模数是7 ,它的大端分度圆直径为Φ62.24 。
(4)该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a值最小的部位在轮齿工作面,Ra值为1.6 μm。
(5)该齿轮的齿部要求进行表面淬火处理,达到洛氏硬度52~56HRC 。
(6)齿轮上轴孔的键槽宽度为6 mm ,键槽宽的公差带代号为H9 ,键槽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 3.2 μm。
4.识读蜗杆零件图,然后回答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叫蜗杆,它与蜗轮啮合。
(2)该蜗杆的轴向模数为 3 ,分度圆直径为Φ36 ,齿顶圆直径为Φ42h7 。
(3)该蜗杆的头数为 2 ,表示是 双 线,导程角为 9°27′44″ ,轴向齿距为9.425±0.022 mm ,可算出导程为 18.85 mm 。
(4)轴向齿形中的9.425±0.022表示 齿距 的尺寸;法向齿形中的4.183021.0076.0--表示 齿厚 的尺寸。
(5)图上有两处砂轮越程槽,标注尺寸为 2×0.3 ,该标注形式表示槽宽为 2 mm ,槽深为 0.3 mm ,此处直径为 Φ24.4 。
(6)零件上要求表面粗糙度Ra 值最小的是 1.6 μm ,共有 6 处;其次是 3.2 μm ,有 2 处;再次是 6.3 μm ,有 1 处。
第二章投影基础一、三视图基础(本大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2003年)2.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 (2004年)3.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 (2005年)4.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
(2分) (2006年)5、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7年)6.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8年1月)7.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8年10月)8.根据题l图所示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9年1月)9.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分) (2009年10月)二、求实长(本大题共9题,每题4分,共36分)1.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的实长为40毫米。
求作C点的两面投影。
(4分) (2003年)2.已知直线CD∥AB,过C点作直线CD,并使其长度等于25毫米。
(4分) (2004年)点评:这题有难度!3.将直线BC向右延长到A点,使BC:CA=2:1,求A点的两面投影(a’、a)及线段AB的实长。
(4分)(2005年)答案:略。
提示:可取主视图投影一半(尺规作图找中点),再延长b’c’一半投影致A点,最后用阿发或贝塔三角形求实长(不难)4.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的长为15毫米,并作出C点的两面投影。
(4分)(2006年)答案:与上题03年一样!(简单)5、已知直线的β=30o,且B点在A点的上方,求作直线的正面投影。
(4分) (2007年)6.已知正平线C D的α=30o。
,直线CD与A B长度相等且相交于K点,AK=20mm,且K点为CD的中点,求作直线CD的两面投影,只作一解。
第二篇技能模块项目五识读支架零件图1.识读托架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托架零件图采用了4 个视图,它们是:两处用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和俯视图,B 向局部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2)该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Φ35H9孔的轴线,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俯视图对称中心平面,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托架顶面。
(3)托架安装顶面有两个腰形的安装孔,其表面粗糙度为。
(4)徒手补画左视外部形状图。
(5)φ35H9的公称尺寸是Φ35 ,上极限尺寸为35.062,下极限尺寸为0 ,上极限偏差为+0.062,下极限偏差为0 ,公差为0.062 ,公差带代号为H9 ,基本偏差代号为H ,其值为0 ,标准公差代号为9 ,其值为0.062 。
(6)图中代号表示该表面用去除材料的工艺方法获得,其中Ra值为6.3 µm,属于单向上限值,传输带为默认,评定长度为5 个取样长度。
该表面应按上限为16%规则判定其合格性。
(7)几何公差表示的是Φ35H9孔的轴线对顶面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5 。
2.识读连杆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是连杆,采用的比例为1:1 ,材料是HT150 ,该零件属于叉架类零件。
(2)该零件的基本视图为主视图、俯视图,分别采用了局部剖、半剖视;另外三个视图为斜视图、斜剖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3)该零件的毛坯是采用铸造后切削加工制造的;铣φ70H9孔内部槽的铣刀直径为Φ28~Φ30,该槽深度为2.5 mm ,宽度为 5 mm 。
(4)2×M12×1.25-7H的含义是:“2”表示2个,“M”表示粗牙普通螺纹,“12”表示公称直径,“1.25”表示螺距,“7H”表示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
(5) (39)为参考尺寸,90为理想尺寸尺寸,R200为定形尺寸尺寸,210±0.05为定位尺寸。
(6)125为定位尺寸,SR46.4为定形尺寸。
(7)该零件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Φ39H7孔轴线,宽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俯视图对称中心平面,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Φ39H7和Φ70H9孔轴线。
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2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5 尺寸标注练习 (二)31—7 参照图例用给定的尺寸作弧连接451—8 按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列图形的线段连接 (比例 1∶1 )67第2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891011121314152—9 平面的投影 (一)162—10平面的投影 (二)172—11 根据基本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写出基本体的名称 ( 1、2、3题标注尺寸)182—12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与尺寸标注2—13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去整数)19202—14 平面切割体 (一)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12—15 平面切割体 (二) 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22—16 曲面切割体 (一)完成曲面体被切割后的左视图,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和规律232—17 曲面切割体 (二)完成曲面切割体被切割后的视图或补画视图中的缺线2—18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一)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19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二)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4252—20 徒手作图基本练习262—21 根据两视图徒手补画左视图或俯视图,并在斜格内画正等轴测图。
272—22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在给出的轴测图轮廓内徒手完成轴测草图)28训练与自测题29训练与自测题 (续)30第3章 组合体3—1 补画下列组合体表面交线313—2 按形体分析的方法逐步画出轴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3—3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一)323—4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二)(可用简化画法)3334353—6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一)363—7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二)373—8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一)383—9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二)3—10根据轴测图徒手画三视图(可选若干题)393—10(续)403—10(续)(15、16题略)413—13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423—14用▲符号标出宽度、高度方向尺寸主要基准,并补注视图中遗漏的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433—15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数值从视图中量取(取整数),并标出尺寸基准443—16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453—17第二次作业——组合体46473—18参照轴测图,根据给出的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立体的宽度为10mm)483—19参照第1题,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并填空493—20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补画左视图(有多种答案,至少画出两个)50。
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2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5 尺寸标注练习 (二)31—7 参照图例用给定的尺寸作弧连接451—8 按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列图形的线段连接 (比例 1∶1 )67第2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891011121314152—9 平面的投影 (一)162—10平面的投影 (二)172—11 根据基本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写出基本体的名称 ( 1、2、3题标注尺寸)182—12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与尺寸标注2—13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去整数)19202—14 平面切割体 (一)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12—15 平面切割体 (二) 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22—16 曲面切割体 (一)完成曲面体被切割后的左视图,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和规律232—17 曲面切割体 (二)完成曲面切割体被切割后的视图或补画视图中的缺线2—18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一)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19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二)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4252—20 徒手作图基本练习262—21 根据两视图徒手补画左视图或俯视图,并在斜格内画正等轴测图。
272—22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在给出的轴测图轮廓内徒手完成轴测草图)28训练与自测题29训练与自测题 (续)30第3章 组合体3—1 补画下列组合体表面交线313—2 按形体分析的方法逐步画出轴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3—3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一)323—4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二)(可用简化画法)3334353—6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一)363—7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二)373—8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一)383—9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二)3—10根据轴测图徒手画三视图(可选若干题)393—10(续)403—10(续)(15、16题略)413—13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423—14用▲符号标出宽度、高度方向尺寸主要基准,并补注视图中遗漏的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433—15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数值从视图中量取(取整数),并标出尺寸基准443—16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453—17第二次作业——组合体46473—18参照轴测图,根据给出的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立体的宽度为10mm)483—19参照第1题,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并填空493—20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补画左视图(有多种答案,至少画出两个)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