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储存药品质量检查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1. 药品陈列要求1.药品陈列区域(1)药品陈列区域应有专门的储存场所,区分存放不同种类或用途的药品,标明相应名称和批号。
(2)具有一定规模的药店应有专门的储药间,并按规定办理贮存备案手续。
(3)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区分陈列,分类别标示,标明名称、剂型、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2.药品摆放(1)陈列应整齐、划一、美观,资料齐备,标签清晰,易于辨认,方便消费者挑选。
(2)药品周围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妨碍视线,货架上陈列的药品应平稳,不倾斜,不碰撞,避免因交叉放置引起误用。
(3)药品摆放应遵循特殊规定,如脑外伤、精神病、癫痫、芬太尼类等特殊药剂,应在特殊货架上陈列,并有专人负责出售。
2. 药品检查要求1.药品检查区域(1)药品检查区要求宽敞、明亮、干净,并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隔离条件。
(2)药品检查区要做到深月次检,及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妥善处置。
2.药品检查程序(1)对新进货的药品应有专人(验收人员)进行检查,做到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方面的审查,同时检查规格、批号、灭菌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项目,对确有疑问的应及时查询相关信息或联系供货方确认。
(2)在销售前,对需要检测的药品进行随机检测,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期、品质状况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药品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
(3)对有争议药品应及时退货或送样送检,拒绝销售。
3. 其他要求1.药品具体信息的标签(1)应标明使用说明,不得造成误解或误用。
(2)如遇使用费用较高的药品,应事先向消费者提示,以确保消费者权益。
2.药品包装(1)药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内药瓶或外包装盒应完好无损。
(2)药品包装应有清晰标签,标明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3.实行货品保质期管理制度应按照药品品种、批号、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储存,定期检查保质期药品并及时处理。
4.建立责任制度应建立药品销售和检查的责任制度,规定有关人员职责和不良情况的处理方式。
1、质量检查包含本科室所有业务部门。
2、各个项目的检查情况分为三种结果: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
3、检查结论的评定如下:4、由于硬件、人员等原因暂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可不参加检查,但必须有近期工作计划。
5、对连续 3 次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部门,赋予一定处罚。
6、质量检查每月进行一次。
评 定 标 准所有检查项目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项目<10% 不符合要求的项目≥10%检查结论良好 合格 不合格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工作人员在岗、着装及礼仪情况是否注明患者姓名、药名、用法用量、有效期、交待注意事项等求存放药品质量情况,有无过期失效药品情况药品分装记录情况温、湿度记录及调控措施药品质量保障措施及记录情况药品存量是否合理,应急药品储备情况合理用药咨询服务情况有无医疗差错记录服务质量环境卫生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工作人员在岗、着装及礼仪情况调配处方复核率(≥98%)00)用量、有效期、交待注意事项等药品是否按要求陈列摆放,需要阴凉冷藏的药品是否按要求存放药品质量情况,有无过期失效药品药品拆零管理情况温、湿度记录及调控措施药品质量保障措施及记录情况药品存量是否合理,应急药品储备情况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情况有无医疗差错记录服务质量环境卫生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工作人员在岗、着装及礼仪情况000)饮片配方总量误差≤5%是否注明患者姓名、药名、用法用量,交待注意事项等需要阴凉冷藏的药品是否按要求存放药品是否按要求陈列摆放药品质量情况温、湿度记录及调控措施药品质量保障措施及记录情况药品存量是否合理中药配方颗粒是否按规定保管、调剂合理用药咨询服务情况有无医疗差错记录服务质量环境卫生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生物制剂批签发制度执行情况药品购进验收记录情况库存药品完好率(100%)量问题药品质量保障措施及记录情况,应急药品储备情况温、湿度记录及调控措施药品存量控制是否合理按规定保存购进验收记录药品相关事宜处置情况与各部门协调情况库区环境卫生药品是否按要求陈列摆放,需要阴凉冷藏的药品是否按要求存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专人保管、发药双签专柜加锁、双人开启专用账册(进出逐笔记录,有批号)专用处方(编号,计数管理)专册登记(及时、完整、规范)(100%)交接班记录情况药品库存情况(药库月计划量、药房周计划量)药品逐日消耗统计、库存核对情况(每天结算)药品帐、物、批号相符率(100%)(100%)处方、专帐、专册是否按规定管理、留存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门诊处方点评与通报分析(每月抽查 30 份病历)合理用药分析与通报(每月一次)销售额前 20 位监控评价(每月一次)临床药师下临床工作日志情况(每天及时完成)临床药师参加会诊情况(按科)住院患者用药宣教情况医护人员用药咨询情况临床药师周例会记录情况(每周一次)临床药师业务学习情况(每月二次)TDM 样本采集与报告出具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会议记录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收报及处理情况环境卫生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1生产、检验计划与调度配制与检验记录的规范填写与临床科室和本科各室(组)的联系记录仓储与试剂管理按规定执行情况设备、仪器的使用、维护及保养制剂原材料与试剂请购计划执行情况○7差错事故与考勤登记、处理情况工作区域卫生及工作安全制剂产品合格率(灭菌制剂≥95%、普通制剂≥90%)、注射用水每月全检一次、药品卫生学每季检查一次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原因①有无领取待煎药品分类记录②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是否清洁③有无设备、设施、容器清洁规程④煎药人员是否穿戴工作服工作服是否清洁⑤煎药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⑥待煎药品先行浸泡时间是否充分⑦每剂药品煎煮次数⑧药品煎煮(1)、是否根据方剂功能和药物功效确定煎(煮2)时、煎后下等特殊要求是否按医嘱操作(3)、药渣煎透程度⑨是否有标识区份内服药与外用药⑩煎出药液量与方剂剂数是否相符且分装剂量是否准确⑪工作人员发放中药汤剂时是否复核并签收⑫急煎汤剂在2 小时内是否能够发放。
精心整理药品购进、验收、储存、陈列、养护出库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货与验收1购进药品应按照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的进货质量管理程序进行。
应包括:(一)确定供货企业的法定资格及质量信誉。
(二)审核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
(三(五(六21)2)3)(一(1)(2)(3)(二(1)、药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2)、药品附产品合格证;(3)、购入进口药品,供应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4)、药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
4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1)记录内容应包括:药品的品名、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项;2)药品购进记录保存时间: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5购进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进行。
6药品验收与检验环节的质量管理到货质量验收检验是一项管理制度,是分清质量责任、把好质量关的关键环节。
1、药品质量验收1)质量验收内容:?????识。
??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参见《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2)作好验收记录。
记录应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
3)对销后退回的药品,验收人员按进货验收的规定验收,必要时应抽样送检验部门检验。
4)对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2、药品检验:1)对首营品种应进行内在质量检验。
某些项目如无检验能力,应向生产企业索要该批号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或送县以上药品检验所检验。
2)药品抽样检验的批数,大中型企业不应少于进货总批次数的1。
5%,小型企业不应少于进货总批次数的1%。
3)药品检验应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并作到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字迹清楚、格式及用语规范。
记录保存5年。
4)用于药品验收、检验、养护的仪器、计量器具及滴定液等,应有使用和定期检定的记录。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1、药房、库应地面光洁、墙面平整,门窗结构紧密,配备必要的防尘、防虫、防鼠设施;陈列和储存药品的货柜、货架等应保持清洁卫生。
2、药品储存应实行色标管理、分开存放并标示,其中待验库(区)、退货库(区)为黄色、合格品库(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库(区)为红色。
3、药品陈列和储存区域应配备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设备,阴凉库控制在
2-20℃,常温库控制在2-30℃。
需冷藏的药品,应配备有相应的冷藏设施,温度
控制在2-10℃。
4、对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陈列和储存,并按药品的用途或剂
型分类摆放,标签使用恰当,放置准确,字迹清晰。
拆零药品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药品的原包装或标签。
5、养护员应做好药品陈列、储存区域的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午9:30
分至10:30分间、下午2:30至3:30分间各记录一次温湿度。
如温、湿度超标,及时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措施,确保药品存放环境达到要求。
6、对药品要按月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3个月内到期失效的
药品为近效期药品,对近效期药品应及时在效期示意牌上标出,通知有关人员加大使用力度,减少损失。
发现过期失效、包装破损等质量问题应及时移入不合格品区(柜)。
7、对不合格药品要做好记录,记录其品名、规格、数量、生产企业、不合格
原因等。
每半年或一年销毁一次,销毁应破坏药品的包装,采取深埋或焚烧等方式,并做好记录,销毁人和监督人均应签字。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1.药品采购、验收、陈列、销售等环节的管理,设置库房的还应当包括储存、养护的管理进货与验收1购进药品应按照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的进货质量管理程序进行。
应包括:(一)确定供货企业的法定资格及质量信誉。
(二)审核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
(三)对与本企业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
(四)对首营品种,填写“首次经营药品审批表”,并经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审核批准。
(五)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合同。
(六)购货合同中质量条款的执行。
2对首营品种合法性及质量情况的审核:1)药品的批准文号和取得质量标准;2)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应符合规定;3)了解药品的性能、用途、检验方法、储存条件以及质量信誉等内容。
3在签定的购销合同中应明确的质量条款:(一)在工商购销合同中:(1)、药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2)、药品附产品及格证;(3)、药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
(二)商商间购销合同中应明确:(1)、药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2)、药品附产品合格证;(3)、购入进口药品,供给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4)、药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
4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1)记录内容应包括:药品的品名、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项;2)药品购进记录保存时间: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5购进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进行。
6药品验收与检验环节的质量管理到货质量验收检验是一项管理制度,是分清质量责任、把好质量关的关键环节。
1、药品质量验收1)质量验收内容:⑴药品外观性状检查;⑵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每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及格证;②药品包装标签和所附说明书,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药品的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③特殊管理药品、外用药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应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
五、陈列与储存1、16201 企业应当对营业场所温度进行监测和调控,以使营业场所的温度符合常温要求。
一、概述该条款目的是保证零售门店营业场所陈列、储存的药品质量,防止因营业场所温度异常而导致陈列、储存药品变质。
(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二十条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零售门店陈列药品的营业场所。
三、检查要点1. 零售门店应有营业场所温度监测和调控管理制度。
2. 营业场所应有符合规定的温度计等温度监测设备,温度计等温度监测设备应放臵于能准确反应营业场所内温度的位臵。
对营业场所温度可能超过30ºC的,应配备空调等控温设备。
3. 工作人员应每日应检查并记录营业场所温度(电子记录)。
对未安装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的,应每日上、下午固定期间予以记录(书面记录)。
4. 工作人员应根据营业场所温度状况及外部气候,通过采取正确的温度调控措施,确保营业场所温湿度持续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四、缺陷判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判定为该条款缺陷:1. 无营业场所温度监测和调控管理制度或规程。
2. 营业场所无温度计等温度监测设备,温度计等温度监测设备未放臵于能准确反应营业场所内温度的位臵。
3. 对营业场所温度可能超过30ºC的未配备空调等控温设备。
(以地方常年气候状况为依据,温度最高月份月均超过30度地区设臵空调)4. 工作人员每日未按规定对库房温湿度进行监测及记录。
五、备注本条款应与*13601 、14802条款联合检查。
2、16301 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保持环境整洁。
一、概述该条款目的是保证药品陈列、储存环境,防止在陈列、储存期间因环境不整洁而污染药品。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零售门店陈列药品的营业场所。
三、检查要点1. 有营业场所和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2. 存放、陈列药品环境和设备应保持卫生、整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记录。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概述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是医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和安全。
良好的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药品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失,减少药品的变质、失效等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二、陈列管理制度1. 陈列区域划定根据药品种类和特性,将药品按照不同的分类放置在相应的陈列区域,避免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淆。
同时,应对陈列区域进行标识,方便查找和取用。
2. 陈列位置安排将不同种类的药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在陈列区域内的位置。
例如,对于易受热的药品,应将其放置在远离阳光直射和热源的位置,以免造成药品成分的变化。
3. 陈列货架规划根据药品的大小、重量和数量,合理规划陈列货架的数量和结构,并确保货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固性。
陈列货架的高度和层数应适中,方便取用和检查。
4. 陈列方式将同种类的药品按照规定的方式陈列,例如,将同一种药品的不同剂型进行分区陈列,方便用户查找和选择。
同时,要定期对陈列的药品进行整理和摆放,保持陈列的整洁和美观。
5. 陈列标识管理对于陈列区域内的药品,要对其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产地和有效期等信息。
标识应清晰可见,易于辨认。
并及时更新药品的标识信息,防止过期药品的出现。
三、储存管理制度1. 储存环境要求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例如,储藏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要求。
应定期监测和记录储存环境的数据,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和合格性。
2. 药品储存方式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储存方式,例如,将易受潮的药品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防止受潮变质;将易受热的药品放置在低温环境中,防止热量引起的变化。
此外,药品的储存应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发生混淆和交叉感染。
3. 储存区域管理储藏室的区域划分要合理,根据药品的种类和特性,将其放置在相应的区域,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淆。
对于易受光照的药品,应放置在避光柜或遮光物下,防止光照引起的药品变质和失效。
药品陈列养护检查记录表
一、检查目的
为确保药品陈列及养护符合卫生法规与企业相关规定,降低药品失效或污染的风险,提高药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二、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检查时间
检查时间:_______________
四、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_______________
五、检查内容
1.药品陈列检查: - 药品陈列是否整齐,分类明确,无遗漏商品; - 药品扶正,不倾斜,不挤压,无过期、失效、破损、在用、返库等标识的产品; - 药品不能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异味的物品同放;
2.药品养护检查: - 药品养护室气温,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是否符合规定; - 药品养护期限是否超期,有效期内产品必须在有效期内; - 药品包装看是否完整,产品内部是否干燥清洁,切勿受潮、露光等情况; - 药品不同性质在养护中应分别放置; - 不同品种的产品不得混放,切勿使用覆盖不严实的薄膜或盖子;
六、检查结果
经检查,全部符合要求。
无不规范情况。
七、整改措施
对不符合药品陈列养护要求的问题企业,需要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八、检查意见
本检查记录表是对企业药品陈列及养护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检查结果作出反应的记录表。
建议企业加强对相关人员药品规格的宣传,提高其意识,加强药品养护管理。
九、附件
无
十、审核人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仓库检查记录引言概述:仓库检查记录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仓库的定期检查,可以确保仓库的安全、整洁和高效运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仓库检查记录的内容,包括货物存储情况、仓库设备状况、安全措施、库存管理和物品损耗情况。
一、货物存储情况:1.1 货物分类和标识:检查仓库内货物是否按照分类和标识要求进行存放,确保货物易于查找和管理。
1.2 存储条件:检查货物的存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货物不受损或腐败。
1.3 存储密度:检查货物的存储密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堆放或浪费空间的情况,以优化仓库空间利用率。
二、仓库设备状况:2.1 设备完好性:检查仓库设备的完好性,如货架、叉车、搬运工具等是否存在破损或故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2.2 设备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如定期保养和检修是否按时进行,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3 设备安全性:检查设备的安全性措施,如是否配备安全警示标识、应急照明等,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三、安全措施:3.1 防火安全:检查仓库内的防火措施,如灭火器、消防通道等是否齐全有效,确保防范火灾风险。
3.2 安全通道:检查仓库内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以确保员工的安全疏散。
3.3 安全培训:检查员工的安全培训情况,如是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库存管理:4.1 入库记录:检查入库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每一笔入库都有详细的记录。
4.2 出库记录:检查出库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每一笔出库都有详细的记录。
4.3 库存盘点:检查库存盘点的频率和准确性,确保库存数量和实际情况相符。
五、物品损耗情况:5.1 损耗记录:检查物品损耗的记录,如过期、损坏等情况是否有详细记录。
5.2 损耗原因分析:对物品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是否存在操作失误、质量问题等,以提出改进措施。
5.3 损耗控制措施:根据损耗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损耗控制措施,如加强员工培训、改进存储条件等。
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要点一、许可证照1、有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2、《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是否在有效期限内;3、《药品经营许证》许可事项发生变更是否及时办理变更审批手续包括法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经营地址是否发生变更。
二、人员情况1、从业人员是否有培训上岗证,是否每年进行健康检查;2、药学技术人员是否在岗在职。
三、药品陈列储存1、是否严格按“四品一械”分区摆放即药品区、医疗器械区、保健食品区、化妆品区、普通商品区;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否分开陈列摆放,是否存在处方药开架销售现象;3、内服药与外用药是否分开陈列摆放;4、拆零药品是否集中存放在拆零药品专柜,是否保留原包装,是否提供拆零药品说明书;5、需阴凉或冷藏贮存的药品是否存放在阴凉区(或阴凉柜)中;6、药品是否按剂型或用途分类陈列摆放;分类牌是否放置准确;7、药品是否直接放置于地面上;8、许可证上无仓库的是否存在私设仓库的现象。
四、设施与设备1、有无温湿度计,是否按规定上午、下午各监测记录一次;2、空调能否正常工作;3、阴凉柜或冰箱能否正常工作。
五、药品质量检查1、有无超核准的范围经营;2、有无销售假药劣药;3、有无经营严禁销售的品种如终止妊娠药品、特殊药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等。
六、记录凭证1、是否建立供货单位资质档案;2、购进药品有无合法票据;3、有无在计算机系统中做药品采购记录、购进验收记录、陈列检查记录、销售记录、处方药销售登记记录、拆零销售记录、不合格药品处理记录等。
七、销售管理1、销售药品有无开具销售凭证;2、有无存在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3、是否存在出租出借柜台;八、现场检查场所1、经营场所;2、药库。
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检查要点一、药品监督检查(一)人员1、是否配备具有药学技术人员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工作;2、药房从业人员有无取得药学技术职称或具有药学专业学历;3、药房从业人员是否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药店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全)参与检查考核人员检查或考核方式检查或考核内容:制度执行人员1、2、3、4、药品库存管理制度药品保质期管理制度药品灭菌管理制度药品质量跟踪管理制度库存药品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过期药品保质期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定期检查灭菌操作是否符合规程,灭菌器具是否定期检查药品质量跟踪是否及时,是否有完整的记录检查或考核情况:检查或考核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药品采购、验收、陈列、召回的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采购员、验收员、养护员、质量管理人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检查或考核方式:资料查看、现场询问检查或考核内容:1.是否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药品采购?2.是否明确审核内容和程序?3.购进药品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购进原则?4.购进药品能否做到“票、帐、物”相符?5.陈列药品是否按时进行养护,摆放是否符合规定?6.召回药品是否均有记录?检查或考核情况:根据本店情况填写若干条,每年的不要重复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药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管理制度、供货单位和采购品种的审核制度、药品质量否决权的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质量管理员、验收员、采购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检查或考核方式:现场操作、资料查阅、现场询问检查或考核内容:1.药品销售是否使用了管理系统,售后服务是否及时到位?2.供货商信息是否及时更新,采购品种审核是否符合程序?3.首营品种是否经过审核,药品质量档案是否健全?检查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处方药销售的管理制度、药品拆零的管理制度、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制度执行人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处方调配员、拆零员、质量管理员检查或考核方式:现场提问、查阅资料检查或考核内容: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否按规定分开陈列?2.处方调配是否经过审核?3.拆零药品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4.含麻药品是否进行登记,电脑系统内是否设置了限售数量?检查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药品库存管理制度、药品保质期管理制度、药品灭菌管理制度、药品质量跟踪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制度执行人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质量管理员、验收员检查或考核方式:现场操作、资料查阅检查或考核内容:1.库存药品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过期药品?2.保质期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定期检查?3.灭菌操作是否符合规程,灭菌器具是否定期检查?4.药品质量跟踪是否及时,是否有完整的记录?检查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2、能够按照责任制度认真执行3、新法执行到位改进措施1、加强岗位职责教育,严格按制度执行2、加强新法研究,尽快实施到位处理意见加强质量管理教育,严格按制度要求执行。
药品质量检查制度(一)药品的质量验收、陈列储存、养护制度1、库房发至药房的药品,领药人员应核对药名,清点数量,查对有效期,进行外观验收。
2、药品应按剂型、类别、性质、贮存条件分别进行摆放,如生物制品,酶制剂存放冰箱(温度维持在2℃-8℃)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3、每日上午和下午对室内温湿度、冰箱温度进行检查调控,并同时登记。
(二)效期药品的管理1、效期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过期失效药品不得发给患者。
2、有效期低于半年的药品不得入药房。
3、做到每周计划领药,实行少量多次补充。
4、零发药品做到“先进先出、易变先出”。
5、将近效期药品填入《近效期药品登记表》,对于有效期在半年内的药品,各部门之间调剂使用,或通知临床尽量使用。
6、针对有效期在____个月内的药品,通知库房联系供货单位,协商予以退货或换货。
7、一季一大查,____月一小查,每季度对药品逐一过目,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有效期、外观,做到定期登记、杜绝药品过期失效。
(三)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制度1、验收药品是,发现包装破损、渗漏、瓶口松动、霉变、异物等现象时,应联系库房,予以更换。
2、在调配过程中发现药品变色、裂片、沉淀、无标签等现象时,应联系库房,予以更换。
3、护士在配液过程中,应予仔细检查,若发现有变色、沉淀、异物、瓶口松动、瓶身裂纹等现象时应联系药房,药房予以更换。
4、将不合格药品进行登记,及时上报科主任。
(四)退回药品管理1、发至护士或患者手中的药品,若因特殊情况需要退回,对退回药品应问明原因,仔细检查外包装、内包装,并核对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与药房药品是否一致。
一致方可办理退回手续,并进行登记;不一致不予退回。
2、院内自制制剂、拆零药品、已损坏内外包装的药品不予退回。
3、生物制剂不得退回。
4、对于退回药品属于质量问题的应通知库房联系更换或者报损,并查明原因进行登记,及时上报科主任,不得使用。
(五)卫生管理1、药品储存、陈列场所保持通风、整洁、明亮、墙壁不乱钉,禁止悬挂衣物,屋顶、墙壁、门窗、货架无积尘及蜘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