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鲁教版第八单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8.40 KB
- 文档页数:3
海洋化学资源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属于课标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这个二级主题。
课标要求: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我把此目标分解成两部分: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了解海底矿物,从而认识到海洋中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海水制镁、多种方法淡化海水、开采可燃冰等内容,让学生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海底矿物,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2、通过海水制镁和淡化海水的过程探究,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通过学习海水提镁的原理与生产流程,了解富集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4、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5、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难点: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四、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的海洋,往往是它的壮观和美丽,知道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比较少了。
因此,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通过海洋寻宝之旅,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以及海底矿物,学习海水制镁、海水淡化、认识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研究用化学方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巩固掌握海水制镁的流程与原理以及海水淡化的方法。
2.通过复习,加深对海水晒盐过程的了解,深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和溶解度曲线,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
3.通过复习,巩固对氨碱法制纯碱的了解,掌握纯碱等常见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实质。
【思维导图】【重点知识】一、海洋化学资源 自主学习1:(1)阅读“复习目标1”。
(2)看书P 30-34,明确本节包括哪些内容?思考下列问题,限时2分钟。
1、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最多的盐是什么?(2)由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是怎样的?涉及了哪些化学原理?2、海底有哪些矿物?3、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自主学习2:限时2分钟独立完成“典例1题”,限时1分钟小组代表展示、点评。
典例1:(2016内江)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利用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1)该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氯化镁 氢氧化镁 氯化镁”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一、化 学 资 源二、海 水 晒 盐海水三、海水制碱 海水中的物质 海底矿物 海水淡化 海水晒盐的过程 溶解度 粗盐提纯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性质(考点:从海水中制取金属镁,考向:从海水中制备金属镁在中考中常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出题。
)二、海水晒盐自主学习3:(1)阅读“复习目标2”。
(2)看书P35-41,明确本节包括哪些内容?思考下列问题,限时4分钟。
1、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2、固体溶解度:(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2)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需掌握哪四要素?(3)溶解度的主要表示方法有哪些?其变化规律是什么?(4)结晶的方法有哪些?3、粗盐提纯:(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杂质包括哪些?分别可用什么方法除去?(2)粗盐提纯的步骤包括哪些?自主学习4:限时2分钟独立完成“典例2、3题”。
第一节焚烧与灭火【教课目的】.经过对平时生活中常有的灭火的剖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焚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知道防火.自救的知识。
.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实质联系,并能以此剖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能设计和达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经过活动与研究,学习对获取的事实进行剖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课要点】焚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教课难点】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教课过程】一、播放“天宫二号〞发射视频,调换学生的踊跃性,领会火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奉献,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思虑:.哪些物质能够焚烧?. 察看蜡烛焚烧. 总结焚烧反应的共同特色二、展现焚烧的看法思虑:〔企图加深对看法的理解〕、本节课学习的焚烧是自然界中所有的焚烧吗?、往常所说的焚烧必定有哪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焚烧必定有氧气参加反应,这类说法正确吗?为何?分组实验〔企图:研究焚烧的条件〕依据供给的小木条、玻璃棒、小煤块.蜡烛〔两只〕、烧杯等仪器和药品,达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分组实验〔企图:研究灭火的原理〕依据焚烧的条件,你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灭火的原理蜡烛熄灭蜡烛熄灭1蜡烛熄灭............ ............ ............议论与沟通:〔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楼房着火〔〕油在锅里着火〔〕酒精灯失火〔〕丛林着火.灭火的逃生方法你知道多少?〔〕〔〕〔〕〔〕············三、学科浸透.你知道哪些与焚烧灭火有关的成语或历史典故?、播放草船借箭的视频四、讲堂总结五、讲堂检测、一场大火常常由一个小小的烟头惹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供给可燃物、使可燃物的温度抵达着火点、供给氧气、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刻熄灭,这是因为〔〕、不够、火柴湿润,不易焚烧、在失重的状况下空气不对流、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烧木柴时往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木柴是可燃物、温度已抵达着火点、散热快、使木柴和空气充足接触、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绝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焚烧,用湿抹布盖灭、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丛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2、丛林火灾时,将火焰延伸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检查统计说明,火灾伤亡事故好多是因为缺少自救知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由。
第八单元化学物质与健康单元备课(上)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单元备课(下)单元备课(上)化学物质与健康课题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型新授 1 课时第周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认识青少年身体的成长过程就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维持这些元素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学情分析学生对均衡膳食并不陌生,但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更有部分学生偏食重点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2.均衡膳食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关键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教材58页“挑战自我”《助学》练习巩固小知识第八章单元检测(四大题,共55分)一、远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质量,其中绿色食品备受青睐。
绿色食品是指( )A.具有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含有维生素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将下列物质加人水中,一周后出现黑臭现象的是( )A.盐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牛奶。
3.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CIO2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4.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碳 C.氮 D.钙5.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以防止龋齿。
其原因是长期使用加氟牙膏可在牙齿表面生成一层质地坚硬、溶解度小的氟酸钙。
已知其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3个PO43-和1个F-,则其化学式是( )6.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C0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①CH4;②C2H2;③C2H5OH;④CH30H中的( )7.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了解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及查阅资料,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元素的。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难点: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调查与研究1.查阅资料并整理填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医生、父母、身边的病人等途径获得)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袋。
4.将学生分成四个竞赛小组,每组选组长一名,各组分别命名为钙铁、钾钠、锌硒、碘氟队,并以自己的组名为题,自编、自演一个节目“我们的作用大”,形势可以是小品、相声、顺口溜、替换了歌词的歌曲等。
教学设计导入贵州某山区盛产芭蕉,一外地人问卖蕉人怎么卖?答:1角钱3只。
4只行不?答:不卖。
2角钱卖一串(少的也有十多只)行吗?答:行。
这个卖蕉人数学概念为何这样差?原来他在婴儿时期因缺碘而得了呆小症,智力缺陷。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板书课题)。
活动与探究活动一:知识抢答:(记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题目: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50多种)2.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多少种?(11种)3.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约占人体质量的多少?(99.9%)4.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的元素是哪几种?(C、H、N、O)5.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总量不超过人体的质量的多少?(4%)6.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7.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是常量元素吗?(是)8.钙是微量元素吗?(不)9.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多少种?(20多种)10.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Fe、Zn、Se、I)师投影知识网络图: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过渡:已知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全部加起来也只有体重的0.05%,可谓是“微不足道”,真是这样吗?活动二:特长展示各队表演节目:我的作用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共64页)目录1.1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1.1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6.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1.2体验化学探究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一课时)6.1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课时)6.2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6.36.32.1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2.2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2.3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2.4元素(第一课时)2.4元素(第二课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3.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4.1空气的成分4.2物质组成的表示4.3氧气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5.2化学反应的表示熄灭与灭火(第二课时)化石燃料的利用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1.1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研究目标】1.具备化学现象和化学成品的认知描述能力。
2.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分歧。
【讲授重、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2.能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描述两者的分歧。
【研究课时】一课时【研究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研究《1.1节化学真奇妙》(板书课题)本节课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如何才干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讲义P2-6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物理变化?什么叫化学变化?2.什么叫物理性质?什么叫化学性质?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铁生锈;(2)石蜡熔化;(3)纸张熄灭;(4)瓷碗破裂;(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6)潮湿的衣服被晾干了;(7)下雪后天气暖晴,雪融化。
课题名称:8~1 食物中的有机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组成及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
重要意义
2、了解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主要的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育目标: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易方法一模型法
教学方法:阅读、实验、讲解法
教学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8~1食物中的有机物
名词解释:1、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
3、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空气、水、食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
一、糖类:(碳水化合物)
1、种类:
蔗糖:(C12H22O11)
葡萄糖:(C6H12O6)
淀粉:[(C6H10O5)n]
2、淀粉的检验:(实验探究)
分别向面包、米饭、土豆片、苹果上滴加几滴碘水。
现象:以上几种物品都呈现蓝色
3、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4、转化:
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缓慢氧化
C6H12O6 + 602 ======== 6CO2 + 6H2O
二、油脂:油;(液体)花生油、豆油
脂肪:(固体)猪油、奶油
脂肪在人体中氧化,放出能量,多余的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
学生阅读:1、P50成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
2、根据成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计算产生的热量。
三、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物质。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反应过程:
蛋白酶和水重新组合
蛋白质-------------- 氨基酸------------- 新的蛋白质
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学生阅读:P51多识一点
四、维生素
1、作用:调节体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保持身体健康。
2、种类和功能:r维生素A:保护视力
[维生素C:保护皮肤和牙龈
维生素D:有助丁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五、纤维素:维持身体正常
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质
教学反思:
布置作业:1、目标:P54 2、课本:P54 (1、2、3)
第八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程目标]探究教案: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
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
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几种重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资料,如各种保健药剂、营养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