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61.96 KB
- 文档页数:2
天马*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标志的形象是根据东汉(25—220)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
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
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
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
“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
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
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1。
《天马》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马因为它的性格坚毅、忠诚和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了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一单元的《天马》这一课ppt12.齐读课题。
二、教学过程1、出示金钥匙ppt2师:同学们为了更好的理清课文的思路,老师同时也把这一课的金钥匙带来了。
谁愿意为大家读:师:现在金钥匙里出现了一个我们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学习语文的新方法,是什么?生:写提纲师:写提纲有什么好处?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体思路。
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文的提纲呢。
因为我们初次接触写提纲,只要求写简单的提纲就好。
老师总结了一个写提纲的方法就是“段意法”。
所谓的段意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作为(阅读)提纲。
这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那么我们要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作为我们的提纲。
首先,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试着写第一自然段的提纲。
请生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概括主要内容(提纲)出示ppt3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提纲。
师:按照这种学习方法,默读课文的第2——7自然段,试着写一写每个自然段的提纲。
学生默读,并学写提纲,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课堂。
2、小组汇报、展示,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展示他们的提纲,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补充、修改。
3、师:课文的哪些段落是直接描写天马的?生:3——5自然段,师:你能读一读这些描写天马的句子吗?生:读句子师:对动物的外形特征进行的描写方法是外形描写。
谁想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请站起来为大家读一读。
小结:这就体现了提纲的作用。
帮助我们了解了文章的思路,清楚了文章的段落结构。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文章的思路,清楚了文章的段落结构,那么我们再遇到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请看大屏幕。
4、再次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Ppt4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
补充旁批。
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5、链接文章今天除了《天马》这篇课文,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篇关于“马”的文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天马》教学设计(通用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天马》教学设计(通用3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天马》教学设计(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天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学习7个生字、新词,多音字.⒉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⒊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二、过程与方法⒈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⒉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词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⒈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⒉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初读感知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有关马的图片词语诗句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⒈介绍有关马的成语或成语故事或其他。
⒉出示图片,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件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⒊读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新课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⒈自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⒉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⒊纠正读音:鞍镫载踏⒋学生再读。
指导读好。
⒌指导学习生字、多音字与词语并理解词语。
指导书写:冶廉颇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⒎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⒏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写出自己的读书所得。
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很高涨,在读书时注意生字要读准,课文读流利。
读书时还能提出问题,很好,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课堂练习⒈注音:疾()匹()奔()⒉多音字组词:⑴载:zài()zǎi()⑵处:chù()chǔ()⒊形近字组词冶()治()伦()论()飘()票()型()形()练()炼()协()肋()五、布置作业⒈抄写生字词⒉写摘录笔记⒊继续阅读课文并深入画批⒋继续搜集资料六、板书设计鞍镫载踏历史悠久体态轻盈天马神形兼备含义深刻名称的由来。
《天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题质疑师:同学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天马》,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师: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副图片吧!二、背景辅助,语境嵌入(出示天马的图片)师:同学们,这就是天马,有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师:查找资料,了解背景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大法宝,对我们理解课文有大的帮助,我们也应该向刚才的两位同学那样多去查找有用的资料。
三、初读感知,语境假设(一)快速浏览全文,捕捉主要信息师:同学们,欣赏了天马的图片,你想看看作者是怎样为我们描述天马的呢?快速浏览全文,想想:从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自学1分钟)师:你们真会读书,捕捉到文中那么多重要信息。
我们一起再读读题目。
(二)抓住体裁,猜测内容师:再读题目时,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
师:非常好,我们在以前也学习过一些说明文,如《沙漠之舟》、《手上的皮肤》、《太阳》等。
师:《沙漠之舟》一文,作者为大家介绍了骆驼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太阳》也抓住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珍贵文物呢?(三)又读课文,语境梳理师: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来介绍呢?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在写什么?勾画批注。
(2)小组交流第1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出土。
第3自然段写“天马”的体态。
第4自然段写天马“高超”的设计构思。
第5自然段写天马细微的艺术处理。
第6自然段介绍了“天马”的名称。
第7自然段,照应开头,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现实意义。
师:同学们,马上看一下课文后面的金钥匙,“先想想各部分写的是什么,写出来,然后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马1天马教案设计北师大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天马”的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天马”这个艺术珍品,赞扬了西汉时期人民卓越的创造能力及“天马”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
课文共七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本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
这部分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
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奇特。
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的信息和知识,而也有一部分学生,除了现用的教科书及老师提供的必读书籍和必背古诗之外,几乎没有能力和时间再去读其他的书籍,这也就造成课外知识越来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铺垫和拓展,如果不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对理解课本的知识就会感觉困难。
针对这些现状需要通过“预习导学”,来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课文。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来授课。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北师大版五年语文上册《天马》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文简介《天马》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由朱自清所著。
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屁孩周太回归家乡后,赫然发现小路旁马鬃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心灵的沟通,是一篇充满温情、富有哲理的好文章。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天马》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哲理内涵;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感知文字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如“草木”、“梦幻”、“马鬃”等;2.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地点、事件,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表达;3.探讨文章中的哲理内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难点1.掌握语文的写作技巧,如常用的修辞手法,好的构思方式等;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氛围。
第二步:讲解重点重点教授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例如在“草木青青”中,青青一词的借代含义。
同时,介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等。
第三步:阅读分析让学生阅读课文,《天马》第一篇,并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
第四步:哲理探讨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哲理内涵,例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且比较自己的经历,探讨如何使人与自然有更好的关系。
第五步:写作练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天马》中的情景为基础,展开自由讨论或写作。
画出自己设想的画面,同时保持同学间互相分享和讨论的积极氛围。
六、作业布置作业可以布置阅读并书写读后阅读笔记或是写一篇与《天马》有关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这堂课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并且对于文章中所含有的哲理内涵有了较好的理解。
同时,在写作方面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想象力。
这是一节充满温情、富有哲理的好课程。
五年级上册《天马》导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正确理解“标志、震惊、造型、悠久、轻盈、神形兼备、健美、昂首、自由奔放、凌空、神奇”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和周密.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马的精神,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课时.介绍有关马的成语或其它,导入新.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决。
②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辨识形似字。
.写摘录笔记,质疑老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的收获和问题标注在书上,一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小组交流,把问题整理出.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写摘录笔记;读书并深入画批;搜集有关马的资料第二课时.交流搜集的资料.快速阅读课文,在老师带领下照提纲陈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大体思路请同学们把自己对课文层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纲笔记写下来。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a.我们先来解决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c.通过读书我们都知道,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明确: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艺术品反复研究,给我们还原了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历史。
《天马》学案一、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词。
3. 理解重点词句意思及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二、重点难点1. 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2. 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三、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2. 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 我能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导学问题1.自主学习:⑴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我要做摘录笔记,记住好词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神形兼备:优雅:凌空:象征:⑸我要把课文再读一遍,知道了“天马”是____________的图形标志。
2.交流协作对学:⑴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
⑵讨论理解不大理解的词语。
群学: ⑶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展示激励:自主学习:1、2、4、5 自然段4.达标测评:⑴我能给下列字注音:时局.()记载.()雕.()塑.()神形兼.()备龙雀.()瞬间..()()⑵我会给下列词语填空:体态()神形()昂首()自由()动作()中外()三、参考资料《天马》又名《马踏飞燕》、《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天马》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词。
3. 理解重点词句意思及课文主要内容,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二、重点难点
1. 感知天马的艺术价值。
2. 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三、学习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2. 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 我能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导学问题
1.自主学习:
⑴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⑵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⑶我要做摘录笔记,记住好词好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⑷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神形兼备:
优雅:
凌空:
象征:
⑸我要把课文再读一遍,知道了“天马”是____________的图形标志。
2.交流协作
对学:⑴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
⑵讨论理解不大理解的词语。
群学: ⑶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展示激励:自主学习:1、2、4、5 自然段
4.达标测评:
⑴我能给下列字注音:
时局() 记载() 雕()塑()神形兼()备 龙雀()瞬间()()
⑵我会给下列词语填空:
体态()神形()昂首()
自由()动作()中外()
三、参考资料
《天马》又名《马踏飞燕》、《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该马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辬志,因为它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天马奔驰,象征着中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