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灌洗术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原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429.34 KB
- 文档页数:3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新用途摘要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一个具有多项潜能的造血生长因子,因为它不仅能够促进造血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而且对其他的细胞,如抗原递呈细胞(APC)、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皮肤粘膜细胞等,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由于GM-CSF对骨髓抑制的修复作用,目前在临床上的用途主要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因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已有很多,GM-CSF在升高白细胞方面的作用已经比较肯定。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报道表明,GM-CSF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的口腔粘膜溃疡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以及在抗病毒、抗真菌感染等的治疗中也有着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新用途《中国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30.5; R456自1985年Sieff[1]等发表第1篇有关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M-CSF)的文章以来,rhGM-CSF的临床用途逐渐引起了各位学者的兴趣,这些年来有关rhGM-CSF研究报道的文献每年均在千篇左右。
作为一个多潜能的造血生长因子,它的主要临床应用是促进骨髓造血,目前在临床上rhGM-CSF已成功地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用于骨髓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存在白细胞低下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GM-CSF不仅能够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促进骨髓造血,而且还作用于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以促进免疫应答,调节免疫反应[2,3]。
另外,GM-CSF还作用于角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粘膜细胞等。
全肺大剂量灌洗治疗合并严重低氧血症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科陆蓉莉潘频华胡成平通讯作者:潘频华pinhuapan668@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m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泡和细末支气管内大量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磷脂蛋白样表面活性物质沉积。
既往它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而近年来,临床确诊病例逐渐增多,临床以咳嗽,咳痰,渐进性气促和双肺弥漫性阴影为特征。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了。
目前全肺灌洗术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最有效的方法[1]。
本文针对我院近期以全肺灌洗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成功治疗的1例合并严重低氧血症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并回顾有关文献,以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认知水平。
1.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无业,因“咳嗽气促2年余,加重2月”入院。
2年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偶有黄白色黏痰,夜间与晨起频繁,伴有活动后气促,无盗汗,无发热、胸痛、咯血,无皮疹,无喘息,无关节疼痛,无反酸、暧气、纳差、乏力、消瘦,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线检查,诊断为“肺肺泡蛋白沉积症”,行“肺泡灌洗术”治疗后,洗出石灰水样液体共约10L左右,症状好转。
此后患者未继续诊治,气促呈隐匿性加重,未予以重视;2月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程度性质同前,气促加重,休息时即有呼吸困难,伴有颜面、口唇及指端紫绀,无胸痛心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外院行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寻求进一步诊治,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可,睡眠欠佳。
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体力下降。
既往吸烟史20年,15支/日。
否认结核、乙肝等传染病史。
17岁时曾在煤矿工作2年,否认长期有机化学物的接触史。
体格检查:T 36.7C,R 24次/min,P 108次/min,BP 130/100 mmHg,指尖氧饱和度78%,神志清楚,端坐呼吸,口唇及肢端明显发绀,气管居中,浅表淋巴结未及。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说明书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防治肿瘤病人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说明书,欢迎阅读。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商品介绍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产厂家: 哈尔滨里亚哈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药品规格:150μg,冻干粉药品价格:¥159元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说明书【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γhGM-CSF)【商品名】里亚尔【英文名】LEUBENE【汉语拼音】Liyaer【主要成分】活性成份: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γhGM-CSF)。
非活性成份:甘露醇、氨化钠、磷酸氯二钠、磷酸二氯钾、聚乙二醇(4000)、人血白蛋白。
【性状】白色无菌冻干粉针,易溶于水、pH6.9-7.1。
【适应症】用于防治肿瘤病人因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用法用量】癌症化疗或放疗后。
3-10µg/kg/d,皮下注射持续5-7天(注意:本药不应与抗癌化疗药同时使用,应在化疗停止24小时后可使用),根据白细胞回升速度和水平,确定维持量。
用1ml的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切勿剧烈振荡),可在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臀三角肌处进行皮下注射(要求:注射后局部皮肤隆起约1cm2,以便药物慢慢吸收)。
【药理作用】里亚尔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其很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单核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
吸收、分布、消除,自愿者皮下注射3、10或20µg/kg和静注3至30µg/kg可观察到血浓峰值和曲线下面积(AUC)随剂量的增大而增高。
皮下注射里亚尔,在3-4小时血浓达到峰值,静注里亚尔的消除半衰期为1-2小时,皮下注射则为2-3小时。
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
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
(一)全肺灌洗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
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
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Carlen双腔管,吸纯氧10~15min 后,以150cm H2O压力,滴入37 ℃灭菌生理盐水500~1000ml,然后吸出或任其自行流出或虹吸回收,回收的流失量不超过200ml .灌洗应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液完全清亮,总量一般在3~10L ,个别可高达18L .先灌洗一侧,隔2~3 天再灌另一侧。
全肺灌洗技术操作较复杂,有一定风险,为此,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选择小液量选择性肺叶灌洗,每次50~100ml ,反复灌洗和吸出,一侧肺灌洗总量200 ~ 2000ml,隔3~7 天一次,两肺交替进行。
肺泡蛋白沉着症在采用BAL 治疗前,仅有1 / 4 病例病变可安然无恙全消退,死亡率高达32 .4 % ;采用灌洗治疗,约3 / 4 患者症状可获缓解,有效者于灌洗后1~2 天,症状即见改善,胸部X 线表现的改善则较慢,一般需数日~数周。
严重哮喘发作进行灌洗时,可于灌洗液中加溶痰剂,如乙酰半胱氨酸以增加粘液廓清作用;根据病情,可在局麻下进行小容量(250ml)灌洗,效果良好,操作并发症和死亡率很低,据24521 例的统计,分别为0 .08 %和0 .01 %。
全肺灌洗治疗肺尘埃沉着症的操作方法,与肺泡蛋白沉着症基本相同,某组治疗之I~III期硅沉粉病70 余例次,灌洗后症状普遍好转,通过灌洗清除SiO2,典型病例肺通气功能、P(A-a)O2均有明显好转,虽然对已经发生的纤维化改变不能逆转,但对阻止病变继续进展,改善患者长期顶后,肯定会有好处。
全肺灌洗术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疗效分析目的:评价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idiopathic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IPAP)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 lavage,WLL)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uGM-CSF)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文献中WLL联合皮下注射rHuGM-CSF治疗IPAP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相关文献。
结果:3例患者在WLL治疗复发后给予rHuGM-CSF皮下注射治疗,1例患者在首次WLL术后给予rHuGM-CSF皮下注射治疗,4例患者病情均获缓解。
结论:皮下注射rHuGM-CSF治疗IPAP确切有效。
对于WLL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者,皮下注射rHuGM-CSF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WLL and rHuGM-CS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PAP.Method: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of WLL and rHuGM-CS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with IPAP in domestic literature and reviewed relative literatur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Result:3 cases were recurrence after WLL,and then they were given rHuGM-CSF subcutaneous injection,1 case was given rHuGM-CS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fter the first WLL,both of the four patients’conditions get better.Conclusion:Treatment by rHuGM-CS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s effectively.For the case who is invalid or repeated relapses after WLL,rHuGM-CS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s the fessible treatment.[Key words] Idiopathicd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Whole lung lavage;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病,又称Rosen-Castleman-Liebow综合征,由Rosen等[1]于1958年首次报道。
分段肺泡灌洗与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效果的比较作者:金志贤毕虹陈敏等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09期[摘要] 目的通过对分段肺泡灌洗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以寻找PAP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2年3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二科住院的16例PAP患者,分为分段肺泡灌洗(segmental bronchoalveolar lavage,SBL)和全肺灌洗(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组。
其中SBL治疗组7例,WLL治疗组9例。
比较两组灌洗液量、灌洗液回收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在肺功能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Borg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试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上病灶吸收方面的差异。
结果 WLL治疗组灌洗液入量、回收率明显高于SBL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中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且术后两组在出现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 > 0.05)。
术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肺功能(DLCO%、FEV1%、FVC%、MVV%)、PaO2、SaO2、Borg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试验、胸部HRCT病灶吸收方面WLL治疗组均优于S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WLL较SBL治疗PAP 的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分段肺泡灌洗;全肺灌洗[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c)-0059-04肺泡蛋白沉着症是原因不明的肺泡及终末细支气管内富含过碘夫雪酸(PAS)染色阳性的磷脂蛋白质物质所引起的疾病[1],可引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损害,临床表现隐匿,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英文名称: Recombinant Human Granuc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for Injection【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注射剂辅料:活性成分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
非活性成分包括甘露醇,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聚乙二醇4000和人血白蛋白。
【性状】本品为白色疏松体。
加入灭菌注射用水1ml后迅速复溶为澄明液体。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和预防骨髓抑制性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可预防白细胞减少症伴发的潜在感染的发生,使患者能更好地耐受化学药物的治疗。
【规格】每瓶含有效成份为100μg。
【用法用量】剂量视具体病情而定,应调节剂量使白细胞维持在正常水平。
癌症化疗或放疗后24小时,按3-10μg/k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维持5-10天(注意:本药不应与抗癌药物同时使用,化疗停止24小时后方可使用)。
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切勿剧烈振荡),可在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三角肌皮肤处进行皮下注射(要求:注射后局部皮肤隆起约1cm2以便药物缓慢吸收)。
【不良反应】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度中度。
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反应罕见,并且一般是当剂量远远大于推荐剂量范围时才发生。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皮疹,发热可用扑热息痛控制,胸痛、骨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较少见。
据国外报道,低血压和低氧综合征在首次给药时可能出现,但以后给药则无此现象,本品在临床研究中,尚未发现,但在使用本品过程中建议医生参考。
另外,据国外研究表明,对肺癌病人使用本药治疗时应特别仔细加以观察。
【禁忌】本药禁用于对rhGM-CSF或该制剂中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同样禁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
【注意事项】1.本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剂量视病人情况而定,病人对rhGM-CSF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应调节剂量使病人白细胞数量维持在所期望的水平。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促进粒细胞生成和增殖的细胞因子。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G-CSF在成人HLH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免疫异常疾病,其特征为异常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扩增,以及异常破坏血细胞和器官组织。
成人HLH相较于儿童HLH更为罕见,病情更为严重。
治疗成人HLH的目标是降低炎症、控制异常细胞增殖和维持器官功能。
近年来,G-CSF在成人HLH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G-CSF通过促进粒细胞增殖和成熟,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G-CSF治疗可以缓解成人HLH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学指标,并且对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G-CSF治疗成人HLH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一般情况下,G-CSF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疗程通常为连续静脉滴注,持续7-10天。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G-CSF治疗的主要副作用包括发热、头痛、骨痛等,大部分为轻度不良反应,并可通过调整剂量和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进行控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感染和过敏反应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在应用G-CSF前需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确保能够忍受和受益于该治疗。
虽然G-CSF在成人HLH治疗中显示出潜力,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首先,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因此其疗效和安全性尚待评估。
其次,G-CSF治疗对于不同HLH亚型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以及G-CSF对HLH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
此外,G-CSF在HLH治疗中的最佳剂量和疗程仍有争议,需要进一步优化。
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临床分析【摘要】对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呼吸内科,首例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
患者42岁,心累、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2+年入院。
入院检查患者严重低氧血症,双肺弥漫性间质病变,在四川华西医院明确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胸部ct及动脉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93—02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指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不可溶性富磷脂蛋白质物质的疾病。
临床上以隐袭性进行性气促和双肺弥漫性阴影为特征。
属于少见病,但近年来临床诊断病例数有所增加。
好发于中青年男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遗传基因和某些基础疾病有关。
目前没有明确有效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肺灌洗治疗。
现将我科成功运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首例进行总结分析并回顾有关文献,以提高pap诊治的临床认知水平。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患者、男 42岁,公务员,因“心累,气促2+年,咳嗽,咳痰1+月”入院,既往2年前在四川华西医院明确诊断“肺泡蛋白沉着症”并行纤支镜灌洗治疗症状缓解。
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累,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近1+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咯白色泡沫痰,无咳血,胸痛。
抗感染治疗无效。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呼吸急促,口唇及指端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双肺闻及湿啰音。
心率88次/分,律齐,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特征阴性。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胸部ct: 1、双肺弥漫性病变,肺泡蛋白沉着症,2.双肺多发感染,3.右肺上叶纤维钙化灶,双肺支气管炎改变。
4.纵隔内淋巴结钙化。
肺功能: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重度下降,肺功能—重度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