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极:
⑴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 家的和谐的意识。
⑵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⑶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 进文明的进步。
⑷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 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方法论:格物致知
修养的最 高境界
仁
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
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
16
(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 正君心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 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鲁迅《狂人日记》29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
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 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⑴尊卑等级观念;
⑵重男轻女的观念;
⑶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⑷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⑸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
30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朱程子说说: :“ “天 对生 ,的 天。生”的。”客观唯心主义
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
不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世界本原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
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 的“心”,认- 为本心是“理”。 26
32
五、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