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03 命题形式变化及真假判定【热点聚焦与扩展】(一)命题结构变换1、四类命题间的互化:设原命题为“若,则”的形式,则 (1)否命题:“若,则” (2)逆命题:“若,则” (3)逆否命题:“若,则”2、,(1)用“或”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即可,记为 (2)用“且”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要同时成立,记为3、命题的否定:命题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在某个地方加一个“不”字,对于不同形式的命题也有不同的方法(1)一些常用词的“否定”:是→不是 全是→不全是 至少一个→都没有 至多个→至少个 小于→大于等于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否定:逻辑联接词对应改变,同时均变为:或→且 且→或(3)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 存在性命题: 规律为:两变一不变① 两变:量词对应发生变化(),条件要进行否定 ② 一不变:所属的原集合的不变化(二)命题真假的判断:判断命题真假需要借助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但在一组有关系的命题中,真假性也存在一定的关联.1、四类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同理,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所以真假性也相同.而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真假没有关联p q p ⌝q ⌝q p q ⌝p ⌝p q ∨p q ∧p q ∨p q ∧p ⌝n 1n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x M p x p x M p x ∀∈→⌝∃∈⌝():,:,()p x M p x p x M p x ∃∈→⌝∀∈⌝∀⇔∃()p x ()p x ⇒⌝x M2、,,如下列真值表所示:简而言之“一真则真” 简而言之“一假则假” 3、:与命题真假相反. 4、全称命题:真:要证明每一个中的元素均可使命题成立 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5、存在性命题:真:只需在举出一个使命题成立的元素即可 假:要证明中所有的元素均不能使命题成立【经典例题】例1、【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理16】设有下列四个命题: 1p :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2p :过空间中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3p :若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4p :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α,则l m ⊥.则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41p p ∧②21p p ∧③32p p ∨⌝④ 43p p ⌝∨⌝ 【答案】①③④【思路导引】利用两交线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可判断命题1p 的真假;利用三点共线可判断命题2p 的真假;利用异面直线可判断命题3p 的真假,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命题4p 的真假.再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可得出结论. 【解析】对于命题1p ,可设1l 与2l 相交,这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为α;若3l 与1l 相交,则交点A 在平面α内,p q ∨p q ∧p ⌝p M M M同理3l 与2l 的交点B 也在平面α内,∴AB α⊂,即3l α⊂,命题1p 为真命题;对于命题2p ,若三点共线,则过这三个点的平面有无数个,命题2p 为假命题;对于命题3p ,空间中两条直线相交、平行或异面,命题3p 为假命题;对于命题4p ,若直线m ⊥平面α,则m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直线l ⊂平面α,∴直线m ⊥直线l ,命题4p 为真命题.综上可知,14p p ∧为真命题,12p p ∧为假命题,23p p ⌝∨为真命题,34p p ⌝∨⌝为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③④.【专家解读】本题的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本题考查了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学科素养.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理解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的含义及其真值表.例2.【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三模】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000sin cos x R x x ∃∈-,B .00cos 1x R x ∃∈≥,C .()01ln x x x ∀∈+∞-≥,,D .(0)tan 2x x x π∀∈>,,【答案】A【解析】因为sin cos )4x x x π-=-,其值域为[,所以A 项错误;因为cos [1,1]x ∈-,所以B 项正确;令()1ln =--f x x x ,11'()1x f x x x-=-=, 当01x <<时,'()0f x <,当1x >时,'()0f x >,所以函数()1ln =--f x x x 在(0,1)上单调减,在(1,)+∞上单调增, 所以()1ln =--f x x x 在1x =处取得最小值,且(1)0f =, 所以()0f x ≥在(0,)+∞上恒成立,所以C 项正确;借助于三角函数线,可知(0)tan 2x x x π∀∈>,,,所以D 项正确;故选:A.【专家解读】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命题真假的判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函数的值域,导数的应用,属于简单题目.例3.【2020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四模】已知命题p :x R ∃∈,20x ->;命题q :0x ∀≥x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q ∨是假命题 B .p q ∧是真命题 C .()p q ∧⌝是真命题 D .()p q ∨⌝是假命题【答案】C【解析】命题p ,003,20x x ∃=->,即命题p 为真,对命题q ,去111424x x ==>= ,所以命题q 为假,p ⌝为真 所以()p q ∧⌝是真命题,故选:C.【专家解读】(1)对于一些简单命题,判断为真,许推理证明,若判断为假,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即可; (2)对于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应利用真值表;(3)也可以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通过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原命题的真假.例4.【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已知命题:p x R ∃∈,2230x x ++<,则命题p 的否定是( )A .x R ∃∈,2230x x ++>B .x R ∀∈,2230x x ++≤C .x R ∀∈,2230x x ++≥D .x R ∀∈,2230x x ++>【答案】C【解析】命题p 为特称命题,其否定为:p x R ⌝∀∈,2230x x ++≥. 故选:C.【专家解读】本题考查特称命题的否定的改写,要注意量词和结论的变化,属于基础题. 例5.【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三模】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A .若=,则x =y B .若x 2=1,则x =1 C .若x =y ,则=D .若x <y ,则x 2<y 2【答案】A 【解析】由得x=y ,而由x 2=1得x=±1,由x=y ,不一定有意义,而x <y 得不到x 2<y 2,故选A .例6.【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年高三三模】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x x x ∀∈是无理数},2x 是无理数; ②若0a b ⋅=,则0a =或0b =;③命题“若220x y +=,x ∈R ,y ∈R ,则0x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④函数()x xe ef x x--=是偶函数.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对于①中,当x =22x =为有理数,故①错误;对于②中,若0a b ⋅=,可以有a b ⊥,不一定要0a =或0b =,故②错误;对于③中,命题“若220x y +=,x ∈R ,y ∈R ,则0x y ==”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③正确;对于④中,()()x x x xe e e ef x f x x x-----===-,且函数的定义域是(,0)(0,)-∞+∞,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x xe ef x x--=是偶函数,故④正确.综上,真命题的个数是2.故选:B.【专家解读】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涉及全称命题的真假的判断、逆否命题真假的判断、向量垂直等价条件的应用以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考查推理能力.例7.【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命题“若0xy =,则x ,y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的否定是:“若0xy ≠,则x ,y 都不为零”B .对于命题0:p x R ∃∈,使得20010x x ++<,则:p x R ⌝∀∈,均有210x x ++≥C .命题“若0m >,则方程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为“若方程20x x m +-=无实根,则0m ≤”D .“1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A 选项中命题的否定是:若0xy =,则x ,y 都不为零,故A 不正确;B 选项是一个特称命题的否定,变化正确;C 选项是写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需要原来的命题条件和结论都否定再交换位置,C 正确;D 选项由前者可以推出后者,而反过来不是只推出1x =,故D 正确, 故选:A.【专家解读】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否定,逆否命题,充分不必要条件,意在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精选精练】1.【2020届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已知命题p :x R ∀∈,23x x <;命题q :x R ∃∈,321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答案】B【解析】0x =可知: 命题p :x R ∀∈,23x x <为假命题,由函数图象可知命题32:,1q x R x x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2.【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二模】已知:0p x ∀>,10x x-≥,则p ⌝为( ) A .00x ∃>,0010x x -< B .00x ∃≤,0010x x -< C .0x ∀>,10x x -< D .00x ∀≤,10x x-≥ 【答案】A【解析】因为1:0,0p x x x∀>-,是全称命题, 故p ⌝为:00x ∃>,0010x x -<;故选:A . 【专家解读】本题考查含量词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则2320x x -+≠”B .“1x >”是“||1x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D .命题:p “存在x ∈R ,使得210x x ++<”,则非:p “任意x ∈R ,均有210x x ++≥”【答案】C【解析】对于选项A ,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则2320x x -+≠”,即原命题为真命题;对于选项B ,当1x >时,||1x >,当||1x >,1x >或1x <,即原命题为真命题; 对于选项C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即原命题为假命题;对于选项D ,命题:p “存在x ∈R ,使得210x x ++<”,则非:p “任意x ∈R ,均有210x x ++≥”, 即原命题为真命题;故选C.【专家解读】本题考查了命题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充分必要条件、复合命题的真假及特称命题的否定,重点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属中档题.4.【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考数学二模】命题p :存在实数0x ,对任意实数x ,使得()0sin sin x x x +=-恒成立;q :0a ∀>,()ln a xf x a x+=-为奇函数,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答案】A【解析】对于命题p ,由于()sin sin x x π+=-,所以命题p 为真命题.对于命题q ,由于0a >,由0a xa x+>-解得a x a -<<,且()()1ln ln ln a x a x a x f x f x a x a x a x --++⎛⎫-===-=- ⎪+--⎝⎭,所以()f x 是奇函数,故q 为真命题.所以p q ∧为真命题. ()()p q ⌝∨⌝、()p q ∧⌝、()p q ⌝∧都是假命题.故选:A【专家解读】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考查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属于基础题.5.【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命题p :“若m α⊥,m n ⊥,则//n α”;命题q :“若αβ⊥,n αβ=,m n ⊥,则m β⊥”,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C .()p q ∨⌝D .()p q ⌝∧【答案】C【解析】命题p 中,若m α⊥,m n ⊥,则n 与α可能平行,也可能n ⊂α,故命题p 为假命题; 命题q 中,若αβ⊥,n αβ=,m n ⊥,m 与β的位置关系可能是m β⊂,//m β,也可能m 与β相交,故命题q 为假命题.因此p q ∧,p q ∨,()p q ⌝∧都是假命题,()p q ∨⌝为真命题.故选:C.【专家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涉及线面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型. 6.【辽宁省沈阳二中2020届高三五模试题】已知命题“x R ∃∈,使212(1)02x a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3)- C .(3,)-+∞ D .(3,1)-【答案】B【解析】因为命题“x R ∃∈,使212(1)02x a x +-+≤”是假命题,所以212(1)02x a x +-+>恒成立,所以2()114202a ∆=--⨯⨯<,解得13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故选B . 【专家解读】对于函数恒成立或者有解求参的问题,常用方法有:变量分离,参变分离,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或者直接求函数最值,使得函数最值大于或者小于0;或者分离成两个函数,使得一个函数恒大于或小于另一个函数.而二次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也可以采取以上方法,当二次不等式在R 上大于或者小于0恒成立时,可以直接采用判别式法.7.【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三模】已知,x y R ∈,命题“若220x y +=,则0x =或0y =”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个数为( ) A .0B .2C .3D .4【答案】B【解析】由于220x y +=,则0x y ==,所以原命题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否命题为“若220x y +≠,则0x ≠且0y ≠”,如220,1,0x y x y ==+≠,所以否命题为假命题,故逆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真命题的个数为2.故选:B【专家解读】本小题主要考查四种命题的真假性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8.【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0届四模试题】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若“p q ∧”为真命题,则p 与q 均为真命题 B .命题“p q ∧为真”是“p q ∨为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若0:p x R ∃∈,2210x x +->,则:p x R ⌝∀∈,2210x x +-≤D .“1x =”是“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B【解析】若“p q ∧”为真命题,则p 与q 均为真命题,故A 正确;若“p q ∧为真,则p 真,q 真,此时“p q ∨为真成立,若“p q ∨为真,则有可能,p q 一真一假,此时“p q ∧为假,所以命题“p q ∧为真”是“p 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 错误;由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可得若0:p x R ∃∈,2210x x +->,则:p x R ⌝∀∈,2210x x +-≤,故C 正确;若“1x =”,则“1x ≥”成立,反之不成立,所以“1x =”是“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D 正确; 故选:B.【专家解读】本小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相互转化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三模】下列关于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命题“若2320x x -+=,则2x =”的逆否命题为“若2x ≠,则2320x x -+≠” B .“2a =”是“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0x 为()y f x =的极值点,则()00f x '=”的逆命题为真 D .命题p :2x ∀>,230x ->的否定是02x ∃>,0230x -≤ 【答案】C【解析】对于A ,由逆否命题的概念可得命题“若2320x x -+=,则2x =”的逆否命题为“若2x ≠,则2320x x -+≠”,故A 正确;对于B ,若2a =,则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若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则只需满足1a >;所以“2a =”是“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 正确;对于C ,“若0x 为()y f x =的极值点,则()00f x '=” 的逆命题为“若()00f x '=,则0x 为()y f x =的极值点”,对函数()3f x x =,()00f '=,但0x =不是函数()f x 的极值点,所以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假命题,故C 错误;对于D ,由全称命题的否定可知命题p :2x ∀>,230x ->的否定是02x ∃>,0230x -≤,故D 正确. 故选:C.【专家解读】本题考查了逆否命题、逆命题的改写、全称命题的否定,考查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及对数函数性质、极值点的概念,属于基础题.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已知命题p :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命题q :棱柱的所有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C .p q ∧⌝D .p q ⌝∧⌝【答案】D【解析】对于命题p ,因为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故棱锥的侧面为等边三角形, 如果该棱锥是六棱锥,则六个侧面顶角的和为360︒,但六棱锥的侧面的顶角和小于360︒,矛盾,故p 为假命题.对于命题q ,斜棱柱有侧面不是长方形,故命题q 为假命题. 故p q ⌝∧⌝为真命题.故选:D.【专家解读】复合命题p q ∨的真假判断为“一真必真,全假才假”,p q ∧的真假判断为“全真才真,一假必假”,p ⌝的真假判断是“真假相反”.11.【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P 为1AA 的中点,M 在侧面11AA B B 上,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1D M CP ⊥,则BCM ∆ ②平面1A BD 内存在与11D C 平行的直线;③过A 作平面α,使得棱AD ,1AA ,11D C 在平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相等,则这样的平面α有4个;④过A 作面β与面1A BD 平行,则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在面β. 则上述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C 【解析】对于①,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过M 作MG ⊥平面ABCD ,G 是垂足,过G 作GH BC ⊥,交BC 于H ,连结MH ,则(0,0,0)D ,(0,1,0)C ,(1,0,0)A ,1(1,0,)2P ,(0,1,0)C ,1(0,0,1)D ,(1,1,0)B ,设(1,,)M a b ,则1(1,,1)D M a b =-,1(1,1,)2CP =-,∵1D M CP ⊥, ∴1111022D M CP a b ⋅=-+-=,解得21a b -=, ∴1CH a =-,21MG b a ==-,MH ==,∴11122BCM S BC MH ∆=⨯⨯=⋅112210=≥=,当35a =时,min ()BCM S ∆=,①正确; 对于11//D C DC ,DC平面1A BD D =,所以11D C 也与平面1A BD 相交.故②错; ③过A 作平面α,使得棱AD ,1AA ,11D C 在平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相等,因为11//D C AB ,且11D C AB =,故11D C 在平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等于AB 在平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使得棱AD ,1AA ,11D C 在平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相等,即使得使得棱AD ,1AA ,AB 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相等,若棱AD ,1AA ,AB 面α的同侧,则α为过A 且与平面1A BD 平行的平面,若棱AD ,1AA ,AB 中有一条棱和另外两条棱分别在平面α的异侧,则这样的平面α有3个,故满足使得棱AD ,1AA ,11D C 在平面α的正投影的长度相等的平面α有4个;③正确.④过A 作面β与面1A BD 平行,则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在面β的正投影为一个正六边形,其中1AC ⊥平面β,而1AC 分别垂直于正三角形1A BD 和11CB D ,所以根据对称性,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1AC 在平面β内的投影点重合与正六边形的中心,其它六个顶点投影恰是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且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正三角形1A BD 的外接圆半径(投影线与正三角形1A BD 、11CB D 垂直),所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sin 6023a =÷︒=,所以投影的面积为2266a ==⎝⎭.④对.故选C . 【专家解读】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0届高三三模】已知a R ∈,命题“存在x ∈R ,使230x ax a --≤”为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12,0-【解析】命题:“存在x ∈R ,使230x ax a --≤”为假命题即230x ax a -->恒成立,则∆<0,即:2120a a ∆=+<,解得120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0-故答案为:()12,0-【专家解读】本题考查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范围,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思想,属于中等题.13.【2020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高三二模】已知:()2:,21p x R x m x ∀∈>+,0:,q x R ∃∈200210x x m +--=, (1)若q 是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p q ∧⌝为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2m ≥-;(2)2m <-.【解析】(1)因为0:R,q x ∃∈200210x x m +--=为真命题,所以方程2210x x m +--=有实根,所以判别式()4410m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m ≥-.(2)()221x m x >+可化为220mx x m -+<,若:R,p x ∀∈()221x m x >+为真命题, 则220mx x m -+<对任意的x ∈R 恒成立,当0m =时,不等式可化为20x -<,显然不恒成立;当0m ≠时,有20440m m <⎧⎨-<⎩,1m ∴<-, 由(1)知,若q ⌝为真命题,则2m <-,又()p q ∧⌝为真,故p 、q ⌝均为真命题,所以实数m 需满足12m m <-⎧⎨<-⎩,解得2m <-,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m <-.【专家解读】本题考查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第8讲 常用逻辑用语一、重点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及其真假判断;2.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3.命题p ∧q ,p ∨q ,⌝p 的真假判断;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难点:1.充分性、必要性的判断;2. 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三、典例分析【题型一】四种命题及其关系知识梳理1.命题(1)定义: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的陈述句.(2)特点:能判断真假,是陈述句. (3)分类:真命题、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 . 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 . 【例1】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B A x ⋂∉,则A x ∉且B x ∉; (2)若022≠+y x ,则0≠xy ; (3)若y x ≠或y x -≠,则y x ≠2、下列命题: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②“若ab =0,则a =0”的否命题;③“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的逆否命题; ④“若x ≤-3,则x 2+x -6>0”的否命题;⑤“若a 2+b 2=0,a ,b ∈R ,则a =b =0”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解析 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显然该命题为假命题;②“若ab =0,则a =0”的否命题为“若ab ≠0,则a ≠0”, 而由ab ≠0可得a ,b 都不为零,故a ≠0,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③由于原命题“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60°”是一个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 题;④易判断原命题的逆命题假,则原命题的否命题假;⑤逆命题为“a ,b ∈R ,若a ≠0或b ≠0,则a 2+b 2≠0”为真命题. 答案 ②③⑤【题型二】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 知识梳理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命题真假 “若p ,则q ”是真命题“若p ,则q ”是假命题推出关系 p qp q条件关系p 是q 的_____条件 q 是p 的_____条件p 不是q 的_____条件 q 不是p 的_____条件注:在逻辑推理中p ⇒q ,能表达成以下5种说法:①“若p ,则q ”为真命题;②p 是q 的充分条件;③q 是p 的必要条件;④q 的充分条件是p ;⑤p 的必要条件是q. 这五种说法表示的逻辑关系是一样的,都能表示p ⇒q ,只是说法不同而已.2. 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就记作p ⇔q ,此时,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_________.显然,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那么q 也是p 的_________ ,即如果p ⇔q ,那么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1)若p ⇒q ,但q p ,则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若q ⇒p ,但p q ,则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4)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1.(2016年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 “”是“曲线为双曲线”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当3>m 时,02>-m ,121)2(2222=--⇒=--m y m x y m mx ,原方程是双曲线方3m >22(2)1mx m y --=程;当原方程为双曲线方程时,有202,0>⇒>->m m m ;由以上说明可知3>m 是“曲线1)2(22=--y m mx 是双曲线”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2、(2016届安徽合肥中学等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在等差数列{}n a 中,“13a a <”是“数列{}n a 是单调递增数列”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件 【答案C 】3. (2015—2016学年度內蒙古巴彥一中高二理数检测题)设()1:210,:021x p x m m q x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 (]02,】【变式训练2】1. 若不等式a x <-|1|成立的充分条件是40<<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2. 已知p :020-8-2≤x x ,q :0-12-22≤+m x x (m>0),且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四种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是: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原命题与逆命题互逆;否命题与原命题互否;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否命题相互逆否;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否;逆否命题与否命题互逆。
对于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同真则真。
对于p 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同假则假。
对于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相反。
四种命题四种命题间的互相关系1、四种命题的概念,写出某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联络。
3、会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
【核心扫描】:1、结合命题真假的断定,考察四种命题的构造。
(重点)2、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互相关系。
(重点)3、等价命题的应用。
(难点)1、四种命题的概念(1)互逆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假如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假设原命题为“假设p,那么q〞,那么逆命题为“假设q,那么P〞。
(2)互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认和结论的否认,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
假如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也就是说,假设原命题为“假设p,那么q〞那么否命题为“假设非p,那么非q〞。
(3)互为逆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认和条件的否认,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假如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也就是说,假设原命题为“假设p,那么q〞,那么逆否命题为假设非q,那么非p。
任何一个命题的构造都包含条件和结论,通过条件和结论的不同变换都可以得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因此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互相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一样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在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因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同真同假,所以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为0,2,4.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非p和非q分别表示p与q的否认,那么四种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原命题:假设P,那么q;逆命题:假设q,那么p;否命题:假设非P,那么非q;逆否命题:假设非q,那么非p.(1)关于四种命题也可表达为:①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命题;②同时否认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否命题;③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认,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2)原命题,写出它的其他三种命题:首先,将原命题写成“假设p,那么q〞的形式,然后找出条件和结论,再根据定义写出其他命题。
§1.7.2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关系判断[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⒈四种命题的形式是什么?答: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⒉什么叫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答: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就叫做互逆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就叫做互否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就叫做互为逆否命题.⒊根据问题2,你能说出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真假关系吗?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学习、讲解新课⒈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四种命题的概念,而且知道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与互为逆否命题都是说两个命题的关系,若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时,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⒉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⑴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若ab=0,则a=0”是假命题.⑵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但它的否命题“若a≠0,则ab≠0”是假命题.⑶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例如,原命题“若a=0,则ab=0”是真命题,它的逆否命题“若ab≠0,则a≠0”是真命题.结论:两个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或同假(如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其余情况则不一定同真或同假(如原命题和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等).⒊巩固新课,反馈矫正例(P例2)设原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写出它的逆命32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分析:“当c>0时”是大前提,写其他命题时应该保留,原命题的条件是a>b,结论是ac>bc.解:逆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它是真命题;否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它是真命题;逆否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它是真命题.练习:课本P练习:1,2.32答案:1.⑴正确;⑵正确.2.⑴逆命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逆命题为真;否命题:三边不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否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两个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三边不对应相等.逆否命题为真.⑵逆命题:若a+c>b+c,则a>b.逆命题为真.否命题:若a≤b,则a+c≤b+c.否命题为真.逆否命题:若a+c≤b+c,则a≤b.逆否命题为真.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真假关系,两个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或同假(如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其余情况则不一定同真或同假(如原命题和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四、布置作业内容,熟悉巩固有关概念和方法.(一)复习:课本P31-32(二)书面:课本P习题1.7:3,4.33-34答案:3.⑴真;⑵假;⑶真;⑷真.4.⑴逆命题:若a是无理数,则a+5是无理数.逆命题为真.否命题:若a+5不是无理数,则a不是无理数 .否命题为真 .逆否命题:若a不是无理数,则a+5不是无理数.逆否命题为真.⑵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它是矩形.逆命题为假.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矩形,则它的两条对角线不相等 .否命题为假.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相等,则它不是矩形.逆否命题为真.(三)思考题:三个古希腊哲学家,由于争论和天气炎热感到疲倦了,于是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来休息一会,结果都睡着了.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三个人醒来以后,彼此看了看,都笑了起来.但这并没引起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担心,因为每个人都以为是其他两人在互相取笑.这时其中有一个突然不笑了,因为他发觉自己的前额也给涂黑了.那么他是怎样觉察到的呢?你能想出来吗?反证法.(四)预习:课本P32-33。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2.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3.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二)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及其他三个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3.理解和掌握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基本的逻辑知识及推理能力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2.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教学重点1.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3.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教学难点1.理解四种命题间的关系.2.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在判断命题真假时的应用.●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教学法.在上节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的讨论、归纳出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四种命题形式上的相对性,由学生讨论回答出:把其中任何一个命题看作原命题时,和它构成“互逆”“互否”“互为逆否”关系的另一个命题,使学生灵活掌握四种命题之间关系,以突破四种命题真假关系的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3张第一张:(记作§1.7.2 A)第二张:(记作§1.7.2 B)原命题“若a=0,则ab=0,”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第三张:(记作§1.7.2 C)[例2]设原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师]什么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生]若原命题是“若p则q”则它的逆命题是“若q则p”,否命题是“若┐p则┐q”,逆否命题是“若┐q则┐p.”[师]回答正确,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真假判断.Ⅱ.讲授新课§1.7.2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师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1.7.2 A投影出四个命题)[师]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之间是互逆关系?(2)哪些之间是互否关系?(3)哪些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生]原命题和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之间是互逆关系.原命题和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之间是互否关系.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同时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中投影出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师]我们已明确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下面继续研究讨论:(板书)2.四种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师]请看例题:(投影片§1.7.2 B)原命题:“若a=0,则ab=0”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生]逆命题是:“若ab=0,则a=0.”原命题“若a=0则ab=0”为真命题;逆命题:“若ab=0则a=0”为假命题.[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生甲:由上例可知: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假.生乙:上述结论不一定成立.真假关系应是: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师]第二位回答正确.那么它的否命题呢?[生]它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为假命题.[师]你认为原命题与它的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生]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师]正确.它的逆否命题呢?[生]它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为真命题.[师]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由学生充分讨论,例证后回答)[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师]请同学考虑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它的逆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何?[生]因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它的逆命题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所以若原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原命题的逆命题也一定为真.[师]由上述讨论情况,请一学生归纳:(生归纳时,师板书)[生](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师]归纳正确.由上述归纳可知:两个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相同的,即两个互为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请同学们理解并熟记之.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较困难时,可转化为判断其逆 否命题的真假.下面看例题:(师应强调分析:“c >0”是大前提,写其他命题时应保留,原命题的条件是“a >b ”,结论是“ac >bc ”.)[生]逆命题:“当c >0时,若ac >bc ,则a >c .”逆命题为真.否命题:“当c >0时,若a ≤b ,则ac ≤bc ”,否命题为真.逆否命题:“当c >0时,若ac ≤bc ,则a ≤b ”,逆否命题为真.[师]回答正确.请看练习题.Ⅲ.课堂练习课本P32 1、2(略)(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评述).Ⅳ.课时小结[师]本节重点讨论研究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真假判断,即:1.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投影片§1.7.2 A)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不一定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真Ⅴ.课后作业(一)书面作业:课本P33 3、4题.(二)1.预习内容:课本P32~P332.预习提纲:(1)什么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板书设计§1.7.2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小结:(略)。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 1.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联系.2.会利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知识点一四种命题间的关系思考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原命题与其逆命题是互逆关系;原命题与其否命题是互否关系;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互为逆否关系.梳理四种命题间的关系知识点二四种命题间的真假关系由上表可知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有如下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1)两个互逆命题的真假性相同.(×)(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原命题的否命题真假性相同.(√)(3)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綈q”.(×)类型一 四种命题间的关系及真假判断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真假. (1)若ab ≤0,则a ≤0或b ≤0; (2)若a 2+b 2=0,则a ,b 都为0.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解 (1)逆命题:若a ≤0或b ≤0,则ab ≤0.它为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a >0且b >0,则ab >0.它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为假命题,逆否命题为真命题.(2)原命题与其逆命题“若a ,b 都为0,则a 2+b 2=0”均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与否命题也均为真命题.反思与感悟 互为逆否关系的两个命题真假性相同,准确判断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跟踪训练1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 .“若x 2+y 2≠0,则x ,y 不全为0”的否命题 B .“正三角形都相似”的逆命题C .“若m >0,则x 2+x -m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D .“若x -2是有理数,则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答案 B解析 A 中,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x 2+y 2=0,则x ,y 全为0”,是真命题.B 中,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这两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是假命题.C 中,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 2+x -m =0无实根,则m ≤0”,∵方程无实根,∴Δ=1+4m <0,∴m <-14,∴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D 中,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 不是无理数,则x -2不是有理数”,∵x不是无理数,∴x是有理数,又2是无理数,∴x-2是无理数,不是有理数,∴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类型二 等价命题的应用例2 设m ,n ∈R ,证明:若m 2+n 2=2,则m +n ≤2. 考点 反证法逆否证法 题点 逆否证法证明 将“若m 2+n 2=2,则m +n ≤2”视为原命题,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m +n >2,则m 2+n 2≠2”. 因为m +n >2,所以m 2+n 2≥12(m +n )2>12×22=2.所以m 2+n 2≠2,所以原命题得证.反思与感悟 由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即互为逆否命题的命题具有等价性,因此我们在直接证明某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证明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来间接地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跟踪训练2 证明:若a 2-4b 2-2a +1≠0,则a ≠2b +1. 考点 反证法和逆否证法 题点 逆否证法证明 命题“若a 2-4b 2-2a +1≠0,则a ≠2b +1”的逆否命题为“若 a =2b +1,则a 2-4b 2-2a +1=0”.由a =2b +1,得a 2-4b 2-2a +1=(2b +1)2-4b 2-2×(2b +1)+1=4b 2+4b +1-4b 2-4b -2+1=0,显然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也为真命题.故原命题得证.1.命题“若(綈p ),则q ”的逆否命题为( ) A .若p ,则(綈q ) B .若(綈q ),则(綈p ) C .若(綈q ),则pD .若q ,则p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按要求写命题 答案 C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x >y ,则x >|y |”的逆命题 B .命题“若x =1,则x 2>1”的否命题 C .命题“若x =1,则x 2+x -2=0”的否命题 D .命题“若x 2>1,则x >1”的逆否命题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 写出四种命题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 答案 A解析 对A ,即判断:若x >|y |,则x >y 的真假,显然是真命题.3.命题“若x >1,则x >0”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按要求写命题答案 若x >0,则x >1 若x ≤0,则x ≤1 4.有下列命题:①“若k >0,则方程x 2+2x +k =0有实根”的否命题; ②“若1a >1b ,则a <b ”的逆命题;③“梯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逆否命题. 其中是假命题的是________.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命题的个数 答案 ①②解析 对于①,其否命题为:若k ≤0,则方程x 2+2x +k =0无实根,显然为假命题;对于②,若a <b ,则1a >1b ,为假命题;③则为真命题,故假命题为①②.5.已知命题p :“若ac ≥0,则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无解”. (1)写出命题p 的否命题; (2)判断命题p 的否命题的真假.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 写出四种命题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解 (1)命题p 的否命题为:“若ac <0,则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有解”. (2)命题p 的否命题是真命题.判断如下: 因为ac <0,所以-ac>0,Δ=b2-4ac>0⇒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根⇒ax2+bx+c>0有解,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写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时,要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进行否定,避免出现不否定条件,而只否定结论的错误.若由p经逻辑推理得出q,则命题“若p,则q”为真;确定“若p,则q”为假时,则只需举一个反例说明即可.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那么它的否命题也必为真命题B.如果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假命题,那么它本身一定为真命题C.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一定为偶数D.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可以同为假命题考点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答案 B2.一个命题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不可能为()A.0 B.1C.2 D.4考点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命题的个数答案 B解析互为逆否关系的两个命题的真假性相同.3.“若x2-3x+2=0,则x=2”为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 B.1C.2 D.3考点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命题的个数答案 C解析只有其逆命题、否命题为真命题.4.若命题p的否命题为q,命题p的逆否命题为r,则q与r的关系是()A.互逆命题B.互否命题C.互为逆否命题D.以上都不正确考点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答案 A解析设p为“若A,则B”,那么q为“若綈A,则綈B”,r为“若綈B,则綈A”.故q与r为互逆命题.5.命题“若x2>y2,则x>y”的逆否命题是()A.若x<y,则x2<y2B.若x≤y,则x2≤y2C.若x>y,则x2>y2D.若x≥y,则x2≥y2考点四种命题的概念题点按要求写命题答案 B解析根据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得命题“若x2>y2,则x>y”的逆否命题是“若x≤y,则x2≤y2”.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考点反证法和逆否证法题点逆否证法答案 D解析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②是真命题;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可知④是真命题.7.原命题为“若a n+a n+12<a n,n∈N*,则{an}为递减数列”,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 A .真、真、真 B .假、假、真 C .真、真、假D .假、假、假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 答案 A解析 从原命题、逆命题的真假入手,a n +a n +12<a n ⇔a n +1<a n ⇔{a n }为递减数列,即原命题、逆命题都为真命题,则其逆否命题、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8.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 +y =0,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q ≤1,则x 2+2x +q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关系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 答案 C解析 ①逆命题为“若x ,y 互为相反数,则x +y =0”,真命题;②否命题为“不全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假命题;③当q ≤1时,Δ=4-4q ≥0,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④逆命题为“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假命题.故选C. 二、填空题9.命题“若a >b ,则ac 2>bc 2(a ,b ∈R )”的否命题的真假性为________.(填“真”或“假”) 考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题点 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答案 真解析 其否命题为:若a ≤b ,则ac 2≤bc 2,它为真命题.10.已知命题p :若a >b >0,则12log a <12log b +1,则命题p 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命题的个数答案 2解析 ∵a >b >0,∴12log a <12log b ,∴命题p 为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12log a <12log b +1,则a >b >0”,∵当a =2,b =2时,12log a <12log b +1成立,而a =b ,∴逆命题为假命题.∵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真假相同,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命题p 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2.11.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 答案 ②解析 ①的逆命题是:若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则这四点不共面.我们用正方体AC 1为模型来观察:上底面A 1B 1C 1D 1中任何三个顶点都不共线,但A 1,B 1,C 1,D 1四点共面,所以①的逆命题是假命题.②的逆命题是:若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易知其是真命题. 三、解答题1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对角线不相等的四边形不是等腰梯形; (2)若x ∉A ∩B ,则x ∉A 且x ∉B ; (3)若x 2+y 2≠0,则xy ≠0.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解 (1)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则它的对角线相等”,它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2)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x ∈A 或x ∈B ,则x ∈A ∩B ”,它为假命题,故原命题为假. (3)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xy =0,则x 2+y 2=0”,它为假命题,故原命题为假. 13.判断命题:“若b ≤-1,则关于x 的方程x 2-2bx +b 2+b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的真假.考点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解方法一(利用原命题)因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性一致,所以只需判断原命题真假即可.方程判别式为Δ=4b2-4(b2+b)=-4b,因为b≤-1,所以Δ≥4>0,故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即原命题为真,故它的逆否命题也为真.方法二(利用逆否命题)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关于x的方程x2-2bx+b2+b=0无实根,则b>-1”.方程判别式为Δ=4b2-4(b2+b)=-4b,因为方程无实根,所以Δ<0,即-4b<0,所以b>0,所以b>-1成立,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P 中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M 中的元素都不是P 的元素;②M 中有不属于P 的元素;③M 中有属于P 的元素;④M 中的元素不都是P 的元素.A .1B .2C .3D .4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命题的个数答案 B解析 由于“M ⊆P ”为假命题,故M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P ,∴②④正确.M 中可能有属于P 的元素,也可能都不是P 的元素,故①③错误.故选B.15.已知条件p :|5x -1|>a >0,其中a 为实数,条件q :12x 2-3x +1>0,请选取一个适当的a 值,利用所给出的两个条件p ,q 分别作为集合A ,B ,构造命题“若A ,则B ”,并使得构造的原命题为真命题,而其逆命题为假命题,这样的一个原命题可以是什么? 考点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解 由|5x -1|>a >0,得5x -1<-a 或5x -1>a ,即x <1-a 5或x >1+a 5. 由12x 2-3x +1>0,得2x 2-3x +1>0, 解得x <12或x >1. 为使“若A ,则B ”为真命题,而其逆命题为假命题,则需A B .令a =4,得p :x <-35或x >1, 满足题意,故可以选取a =4,此时原命题是“若|5x -1|>4,则12x 2-3x +1>0”.。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一.四种命题的间的关系:
二.四种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一)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二)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解题方法点拨】
“正难则反”是数学解题中一种转化的方式,将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的问题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就是这种技巧的一个方面的运用,对于有些命题,转化为与其真假性相同的逆否命题来证可大大简化判断过程降低判断难度,如:“若x≠2 或y≠3,则x+y≠5”这个命题的判断,正面不易判断,而其逆否命题为“若x+y=5,则x =2 且y=3”,容易判断此命题是一个假命题.
【命题方向】
命题的真假判断是本考点中试题的考察重点,对于原命题情况较复杂,真假不易判断的命题,常常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这是对四种命题真假关系考察的主要方式.
1/ 1。
四种命题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1、四种命题的概念,写出某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联系。
3、会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
【核心扫描】:1、结合命题真假的判定,考查四种命题的结构。
(重点)2、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3、等价命题的应用。
(难点)1、四种命题的概念(1) 互逆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逆命题为“若q,则P”(2) 互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也就是说,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
(3) 互为逆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也就是说,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非q,则非p。
任何一个命题的结构都包含条件和结论,通过条件和结论的不同变换都可以得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因而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性(1)四种命题的真假性,有且仅有下面四种情况:⑵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在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因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同真同假,所以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为0, 2, 4.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非p和非q分别表示p与q的否定,则四种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非P,则非q;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1) 关于四种命题也可叙述为:①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命题;②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否命题;③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2) 已知原命题,写出它的其他三种命题:首先,将原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然后找出条件和结论,再根据定义写出其他命题。
s和p外延关系的四种命题的真假情况表
摘要:
1.S 和P 外延关系的四种命题
2.真假情况表的概述
3.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
4.总结
正文:
在数理逻辑中,S 和P 外延关系的四种命题是一种基本的逻辑关系,这四种命题分别是:所有S 是P,所有S 不是P,有些S 是P,有些S 不是P。
这四种命题的真假情况,可以通过真假情况表来进行判断。
一、所有S 是P
如果所有的S 都是P,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
例如,“所有狗都是动物”,只要所有的狗都是动物,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二、所有S 不是P
如果所有的S 都不是P,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
例如,“所有猫不是狗”,只要所有的猫都不是狗,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三、有些S 是P
如果有些S 是P,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
例如,“有些动物是猫”,只要有些动物是猫,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四、有些S 不是P
如果有些S 不是P,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
例如,“有些鸟不是动
物”,只要有些鸟不是动物,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以上就是S 和P 外延关系的四种命题的真假情况表,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