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道”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日“茶道”的差异

摘要: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无论是从茶事活动方面,还是从茶道基本精神和美学意境等方面来看,中日茶道在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这些方面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日茶道差异产生的原因,还能看出中日两国的民族性格差异。

关键词:中日茶道差异

无论是从茶的起源到茶的发展来看,还是从茶的药用、祭祀、食用到饮用的功效来看,茶已经不再是只具有物质属性的东西了,而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并逐渐成为了修身养性的手段和参悟人生的精神工具。随着饮茶的盛行,我们所谓的“茶道”就这样形成了。

一、茶室活动的不同

中国的茶道非常注重水、茶与茶具的结合,中国的茶具不仅要求外型美观,还要有实用性和艺术价值,茶具的选择对于茶的质量和茶者们品茶的心情至关重要。日本人却认为造型精致又有艺术价值的茶具是不被看重的,他们认为那些看上去粗糙并带有瑕疵的茶具是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另外,在茶具色彩的选择上,中国的茶具色彩浓艳,而日本的茶具色彩淡雅,日本偏重于白色和青色,排斥浓烈的色彩,像赤色、黑色都是禁忌的颜色,在日本被认为是凶恶的色彩,在中国这两种颜色却是吉祥和沉稳的表现,而白色却是不吉利的颜色。从这可以看出中国茶道重视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而日本茶道只重视精神层面。

中日的茶室布局也所不同。中国茶室注重的是和谐、平衡,主要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茶室的格局都显得很有章法,在茶具的摆放、外形以及茶室物品的摆设上都讲究协调一致,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消除人们的烦恼和疲劳而精心设计的。日本的茶室却不讲究对称,日本的茶者们主要是借这种不平衡的格局来向人们展示矛盾的人生。另外,中日茶道差异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有书法的摆设,日本茶道中没有书法就不是茶道。

二、茶道基本精神的不同

林治先生认为,茶学大师庄晓芳提出的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廉美和敬”不足以全面了解茶道的内涵,于是他提出“和静怡真”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而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作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中国茶道的“和”与日本茶道的“和”都有和谐、平等之意,但中国茶道的“和”在儒家思想中指“中庸之道”,在道家思想中指“天人合一”,在佛家思想中指“禅茶一味”,而日本茶道中的“和”就是指主客之间的和谐、平等。

“静”是道家的主张,是“清静无为”的意思,正所谓“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①。据《封氏闻见》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②修禅需静心,摒弃一切杂念。所以在茶道中,“静”

是不可缺少的精神工具,它不但可以净化心灵,还能与自然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日本茶道中提出的“敬”与中国茶道的“静”同音,但不同义,日本茶道中的“敬”指尊重、敬爱,在茶道中指主客之间的互相敬互动,还指茶者们对茶事活动中的所有事物的尊敬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爱。

“怡”是指人们在茶道中所追求的快乐感受,是区别日本茶道“清”的重要标志。不同身份的人在茶道中的感受不同,像诗人,用茶作诗;僧人们用茶悟道;而百姓们却通过茶道悟人生。无论是哪一种人,他们都能在茶道中获得心旷神怡的感受。日本茶道的“清”所体现的是佛家的思想,“清”本身有干净,整洁的意思,这里不仅指饮茶的环境,还指茶具的干净以及水的清纯,茶人们将其引申为人们内心中所追求的清净之感。

“真”是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茶道中的“真”不仅指事物的本源,还指对待茶事活动的态度认真,对待他人的态度真诚。旨在通过茶道告诫人们要用真心看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槃”“无”的意思。③万物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就是“无”,整个世界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周而复始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渴望达到的终极目标,人们希望在茶道中寻求“净”的心灵。

三、美学理念的不同

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就茶道美学而言,在中国称

其为“美的哲学”,在日本则称其为“美的宗教”。

中国茶道由于受古典美学的影响,茶者们一直在追求着这样一种独特的美学意境:

“圣心常虚静,玄鉴照本真。

物我相玄会,美自由心生。”④

这首诗体现了佛家的虚静之心,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和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国的茶道将美学与儒、道、佛的思想相融合在一起,达到中国茶道美学的最高境界。

日本的茶道美学所追求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所追求的就是这种美学意境:

“莫等春风来,莫等春花开。

雪底有春草,携君山里找。”⑤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日本茶道美学与佛教相结合的思想,在主张佛教的虚幻美与现实美的同时,又强调了由茶道悟出的人生态度,这是与中国茶道美学所不同的。

另外,中国茶道美学讲究茶者在茶事活动中的形态美、气质美和神韵美,还强调事物的整体性,无论是环境、动作技巧还是茶艺的程序,都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美感。而日本茶道美学强调的是“幽玄”“自然”和“静寂”,日本茶者们通过茶道给人们创造了既自由自在又静谧神秘的空寂美和自然美。

三、总结

从中日茶道的差异中,不仅了解到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还看出

了两国的民族性格差异。从茶具色彩的选择上能看出中国的民族性格具有红色的热烈和黄色的明朗,日本的民族性格具有白色的淡雅又有青色的内敛;在茶室布局上能看出中国国民的精行俭德,落落大方同时又兼有保守的性格,而日本国民的性格却是细腻深沉、温文尔雅,同时具有创新的精神。

注释:

②出自《饮之语》的第25页

③出自《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第s1期

①④⑤出自《中国茶道》的第97页、194页、193页

参考文献:

[1] 《饮之语》[m]民俗文化编写组编.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1

[2] 程汝.《中日茶文化之比较》[j].2011年第s1期

[3] 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4

作者简介:杨芳,出生于1989年12月30日,女,汉族,辽宁省新民市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学习专业为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