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册课件_卡通_卡通_1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21
《卡通明星总动员》沙口路小学邵苗萍教材分析卡通形象是最受孩子喜爱的,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形象。
本课收集了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30个,自由分布在以蓝天草地为背景的空间中。
其中融入了三名小朋友的真实相片。
其目的有二:一是学习方法上的提示,即提示教师、同学,本课可以找来卡通读物来欣赏,更可以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二是希望同学们在识别卡通形象时能够将卡通造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一对比,体会卡通在形与色的夸张。
本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熟悉的卡通形象也是美术作品”。
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从而发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可采用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了解问题中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获得认知的结果,使学生始终融入到卡通世界的乐趣中,并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本课利用孩子们对卡通画的喜好,通过欣赏和了解卡通画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作品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从而发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3、能分辨本课中呈现的中外卡通形象,并说出十个以上卡通明星的名字。
能力目标:学习从美术欣赏的角度观察卡通形象,提高对卡通形象的描述能力,激励学生敢于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想法,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交流与表演性活动,引导学生无拘表达所喜所爱,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这些卡通明星的造型与颜色,都是艺术家精心创作而成的,比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夸张,色彩更鲜明。
难点:卡通形象的特点及评述的方法。
课题十二、卡通明星总动员时间课型欣赏·评述年级一年级上册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卡通形象,一方面他们具有夸张多变的造型和缤纷的色彩,另一方面卡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及爱憎分明的价值观也是孩子们最易接受和认同的地方。
利用此课让孩子们交流对卡通形象的印象,例如:机智、勇敢、帅气的黑猫警长率领警士痛歼搬仓鼠、侦破螳螂案、消灭一只耳,破获一个又一个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种动物过上安全无忧的日子。
这些似乎太成人化的道理,孩子们都可以通过卡通形象去理解和表达,从而促进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课。
卡通形象是孩子们最喜爱、最熟悉的形象。
《卡通明星总动员》是这套教材中动漫系列的第一课。
本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认识到原来熟悉的卡通形象也是艺术家们精心设计出的美术作品。
在提升学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对美术作品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知。
学情分析本课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因孩子们对卡通形象有特殊偏爱,教师尽可能放开手脚,把空间留给孩子。
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认知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始终融入卡通世界带来的乐趣中,并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1、知道卡通形象在造型、色彩方面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象不同。
2、简单了解在卡通造型中,夸张是最长见的艺术表现方法。
3、能分辨出本课中呈现的经典卡通形象,并说出10个以上卡通明星的名字。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目标图示述 2-3 个卡通形象的形与色,以及他们的小故事。
5、创设学生合作、交流的宽松氛围,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激励学生敢于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6、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方面感悟卡通形象的特点,学习从美术欣赏的角度观察卡通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描述能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卡通明星总动员》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绘常见的卡通明星,并能够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对卡通角色的喜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知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内容1. 卡通明星的认知:介绍课本中出现的卡通明星,如米老鼠、唐老鸭等,讲解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2. 绘画技巧的讲解:教授如何使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卡通明星的特征。
3. 创作实践:学生亲自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卡通明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独立完成一幅卡通明星的画作。
2.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美术语言和技巧,表达出对卡通角色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科书、PPT课件、视频材料、卡通明星模型。
2.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卡通明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
2. 新授:讲解卡通明星的特点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卡通明星画。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课题:《卡通明星总动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绘画步骤- 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课本中的卡通明星。
2. 选做题:自由创作一幅不限于课本的卡通明星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对卡通明星的认知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学方法和过程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是因为教学重点与难点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以下是针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第六课动漫宝宝“动漫”是动画(animation)和漫画(CoIniCS)的合称,它与动画、漫画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并非同属关系。
一般会通过夸张、拟人、简化的手法来塑造各种动漫形象。
本课《动漫宝宝》中的内容,就是运用动漫手法创作表现的艺术形象,生动可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学内容被安排在《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一课之后,旨在让学生对动画形象的造型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再学习创作动漫形象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动漫形象应用在生活当中。
因此,教材的第一部分选用了海绵宝宝、张小盒、太阳宝宝等小朋友熟悉并喜爱的动漫形象来丰富学生对“动漫宝宝”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认知,并以此获得对动漫宝宝的初步感知。
第二部分选取了为不同比赛或活动设计的标志性动漫形象(福娃、海宝等),体现动漫形象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现动漫宝宝设计的社会性价值。
教材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从物体到动画形象的设计过程,通过拟人、夸张的设计方法,建立学生多元性的设计意识。
教材的最后部分选取了两幅学生作品,明确作业设计的两个层次性目标,即可以设计单个动漫宝宝,也可以设计系列的动漫宝宝,并添加背景,创编成动漫故事。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示范和讲解动漫设计的方法,启发学生一个动漫宝宝的形象可以进行多种变化,使学生能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简单有趣的动漫形象,使之具有生动性和创意性,从而对动漫形象有感性的认识和情趣化的表现。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绘画工具,对于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
会观察身边的物品,知道物品形状与用途有一定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有初步感知美的能力。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事物的观察还处在外部造型,不够深入,动手能力较弱。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该年龄段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03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欣赏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美术课程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美术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和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程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美术元素和原理,如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以及常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能,如涂鸦、描线、涂色等,让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技能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绘画基础、色彩认知、创意手工三个模块。
绘画基础模块主要介绍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涂鸦、描线、涂色等基本技能;色彩认知模块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运用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创意手工模块则通过有趣的手工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程结构本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法,每个主题下包含若干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同时,课程还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大量的绘画和手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表现刚硬、坚定的感觉,如建筑、道路等。
直线表现柔和、优美的感觉,如云朵、水波等。
曲线表现尖锐、转折的感觉,如闪电、锯齿等。
折线表现复杂、交错的感觉,如网、藤蔓等。
交叉线线条的表现力三原色红、黄、蓝,是色彩的基础,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等,搭配使用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类似色色相环中相邻的几种颜色,如红与橙、黄与绿等,搭配使用能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
色彩的冷暖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调给人温暖的感觉;蓝色、绿色、紫色等冷色调给人清凉的感觉。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01020304将主要物体放在画面中心或重要位置,以突出主题。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卡通明星总动员》教案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卡通形象图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那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认识许多卡通明星。
今天我们要举办“卡通明星总动员”(出示课题),只有卡通明星才可以参加。
可是刚才来了两位朋友,他们都说自己是卡通明星,我想请同学们帮助我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卡通明星呢?(课件出示孙悟空和自然界中的猴子。
)学生讨论、比较卡通形象与自然界形象的造型特点:孙悟空属于卡通形象,因为他的形象拟人化,具有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特点。
2、提问: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喜欢,因为它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是一个英雄人物。
)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下孙悟空的动作?那同学们想不想再欣赏下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的精彩表现呢?播放视频。
3、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仅说得好,而且表演的也很好,猴子生性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孙悟空就是艺术家手中创作出来的卡通形象,他既有猴子的特点,同时又加入了人类的想象,所以成为了今天大家所熟悉喜爱的艺术形象。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想一想、比一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即“造型”与“色彩”的变化:1、教师:同学们,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卡通形象,猪八戒它也想变成一位卡通明星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他想请同学们帮帮它,看一看谁有办法?2、出示课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按课件)同学:给它穿上一件粉色的体恤和一条花短裤,眼睛和鼻子变大,嘴巴和耳朵夸张变大。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2课卡通明星总动员(13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明星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对卡通画的兴趣。
2. 通过对卡通明星的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卡通明星的形象特点2. 卡通明星的绘制方法3. 卡通明星的创意表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卡通明星的形象特点,学会绘制卡通明星。
2. 教学难点:卡通明星的神态表现和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通明星图片、视频、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卡通明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卡通明星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0分钟)观看卡通明星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卡通明星的形象特点,如外形、表情、色彩等。
3. 实践与指导(10分钟)讲解卡通明星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绘制自己喜欢的卡通明星。
4. 创意表现(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对卡通明星进行装饰和设计,突出个性。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卡通明星形象特点2. 卡通明星绘制方法3. 卡通明星创意表现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卡通明星作品,注意表现其神态和个性。
2. 写一篇关于卡通明星的短文,介绍其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卡通明星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卡通明星的形象特点,学会绘制卡通明星。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对卡通明星进行设计和装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指导环节中,学生对卡通明星形象特点的把握不够准确。
补充说明:一、观察与分析1. 引导学生观察卡通明星的外形特征,如头身比例、面部轮廓、发型等。
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卡通卡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十七课卡通卡通》这一课是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在发展中。
他们对卡通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看卡通片,但是还没有系统的卡通画知识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法,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卡通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卡通画的基本技法。
2.难点:学生能够发挥创新意识,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卡通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卡通画的特点,通过实践来掌握卡通画的技法,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卡通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卡通画的特点和技法;利用范画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卡通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卡通片的片段,激发学生对卡通画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卡通画的特点和魅力。
2.讲解:讲解卡通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卡通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3.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卡通画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卡通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卡通画作品,鼓励他们发挥创新意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