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平移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平移现象-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现象的概念。
2.掌握平移现象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内容1.平移现象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平移现象的基本操作方法。
3.平移现象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知识教师将两张纸上面的相同的图形放在桌面上,请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2 引入知识点教师向学生介绍平移现象的概念。
平移变换是指原来的图形沿指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后所成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3.3 讲解知识点教师通过图、实物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平移变换的操作方法,并帮助学生掌握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如平移变换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等均不变。
3.4 练习操作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通过画图、移动实物等方式来进行操作,练习平移变换的操作方法。
3.5 拓展应用知识点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平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图案的设计、城市规划等。
3.6 检查学习效果教师设计练习题目,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平移变换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性质。
四、板书设计平移现象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平移现象的基本操作方法平移现象的实际应用五、教学要点1.掌握平移现象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掌握平移现象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
4.熟练运用平移变换进行实际应用。
六、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平移现象的概念。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基本操作方法。
3.学生能够掌握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
4.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变换进行实际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运用了多种方式,如图、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现象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同时,通过实例介绍平移现象的应用,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知识点时,教师需要通过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理解压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平移练习题一、实物平移练习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移这个概念。
平移是指将一个物体按照规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但保持原始形状和大小不变。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实物平移练习。
1. 平移练习题一将一本书从桌子的左边移动到右边,图示如下:(插入插图:桌子上有一本书,箭头表示移动方向和距离)请你用文字描述这个平移过程。
2.平移练习题二从教室的一侧,将右手向前伸出30厘米,再将左手向前伸出30厘米。
这个过程是一个平移操作,你能想象一下吗?请写下你的想法,并用手势模拟出这个平移过程。
二、图形平移练习除了实物平移,我们还可以进行图形平移练习。
下面是一些图形平移的练习题。
1. 平移练习题三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在坐标平面上,A(-2, 3),B(-1, 1),C(2, 2)。
请你将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
写出平移后的新坐标并画出新的三角形。
2. 平移练习题四给定一个矩形DEFG,在坐标平面上,D(1, 1),E(4, 1),F(4, 4),G(1, 4)。
请你将这个矩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写出平移后的新坐标并画出新的矩形。
三、应用题练习除了简单的图形平移,我们还可以应用平移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应用题练习。
1. 平移练习题五小明家离学校有7个街区,每个街区的距离相等。
他想知道他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请你用平移的概念解决这个问题,并写出解决的步骤和答案。
2. 平移练习题六小红想组织一个运动会,她找到两个场地,分别距离学校东边2公里和北边3公里处。
她想知道这两个场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请你用平移的概念解决这个问题,并写出解决的步骤和答案。
总结: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对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平移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平移不仅仅局限于实物的位置移动,还可以应用到图形和实际问题中。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我们的数学能力会不断提高。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运用平移的概念,解决更多有趣的问题。
第6讲平移、旋转及轴对称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平移在同一平面内,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一直线方向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没有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
知识点二:旋转物体或图形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其自身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注意:旋转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知识点三: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即对称的点、对称的线段都能够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平移和旋转1.能够通过下图平移得到的图形是()。
A.B.C.D.2.在括号中填“平移”或“旋转”。
(1)小明进教室开门时,门的运动是()。
(2)小丽拧开纯净水瓶盖,瓶盖的运动是()。
(3)小红拉开窗帘,窗帘的运动是()。
(4)老师将课桌拖到最后一排,桌子的运动是()。
3.观察下面的图形,然后填空。
(1)小汽车向()平移了()格。
(2)小船向()平移了()格。
(3)飞机向()平移了()格。
4.如图所示。
(1)小狗先向左走4格,再向下走6格,它能吃到肉骨头吗?如果能,请你把小狗的行走过程在方格中画出来;如果不能,请你帮小狗设计一个正确的行走方案。
(2)小狗吃完肉骨头后接着想去吃大鸡腿,它应该怎么走?考点二:轴对称图形5.图形是从()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
A.B.C.D.6.如图,一个大正方形被分成1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其中四个小正方形已涂成阴影,若再将一个小正方形涂成阴影,使所有阴影区域构成轴对称图形,则这个小正方形的编号为()。
7.拿一张长纸条,将它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并画出字母E。
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如图。
观察整条花边,左起和右起的三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有什么关系?8.(1)下面五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三年级平移现象练习题平移是几何学中的一种运动,它保持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只是将整个图形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平移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穿梭于人群中时的移动,或者一块固定的地图上的移动。
为了帮助三年级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平移现象,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我们这里提供了一些平移现象练习题。
平移练习题一:1. 小明的家离学校有3公里。
如果小明每天走路上学,他一共需要走多少公里?2. 小红的家离医院有4公里。
如果小红坐公交车去医院,她一共需要乘几站?平移练习题二:找出下列图形经过平移后的位置。
1. 在下面的图形中,A点经过平移后移动到了哪里?2. 遵循每次平移1个单位的规则,将下面的图形进行平移后,叠加到空白的图形上。
平移练习题三:A、B、C、D四个点构成的图形进行平移,找出结果。
1. 将下面的图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
2. 将下面的图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
平移练习题四: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平移练习。
1. 将下面的图形向右平移4个单位,然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2. 将下面的图形向左平移3个单位,然后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移现象,并掌握如何进行平移运算。
平移不仅仅存在于数学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和运动来更深入地理解平移现象。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平移运算,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三年级周长平移法讲解周长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一种巧妙的方法——平移法,帮助同学们轻松求解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一、周长基础知识回顾在讲解平移法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指一个图形边缘的长度总和。
对于规则的图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的边长或长宽来计算周长。
1.正方形周长:边长× 42.长方形周长:(长+ 宽)× 2二、平移法讲解平移法是一种将不规则图形的边进行平移,使其组成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周长,从而方便计算。
1.平移法的步骤:a.观察不规则图形,找出可以平移的边。
b.将这些边平移,使它们与图形的其他边组成一个规则图形(正方形或长方形)。
c.根据规则图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
2.平移法的应用实例:例1: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为9厘米,宽为3厘米。
解:将其中一个长方形的长边平移,使其与另一个长方形的长边重合,形成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为:9 + 3 = 12厘米正方形周长为:12 × 4 = 48厘米所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48厘米。
三、总结通过平移法,我们可以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周长,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种巧妙的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不规则图形的平移法有多种可能,同学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分析及全部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二年级的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片、模型、卡片等教具,用于直观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能够识别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o能够区分平移和旋转两种变换。
o能够根据给定的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操作,并能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
o了解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过程,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o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o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o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以及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o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区分平移和旋转,并能进行简单的平移和旋转操作。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进行平移和旋转。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纸片、方格纸、直尺、圆规、图片(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学生准备:方格纸、直尺、彩色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约10分钟)1.游戏导入:教师可以先和学生玩一个简单的游戏,例如:让学生在教室里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移动(例如向前走两步,向左转),体验移动的过程。
2.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例子图片,例如:电梯的升降、钟表的指针转动、旋转木马、推拉门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思考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3.提问导入: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二) 探究新知 (约30分钟)1.认识平移:o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过程,并讲解平移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形状和大小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平移。
o学生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将其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观察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关系。
o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互相检查平移后的图形是否正确,并讨论平移的特征。
三年级数学《平移》三年级数学《平移》2、能正确的画出物体平移后的图形。
3、了解平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画出物体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衣服、方格纸、写字板、鸭子图、房子图学具:方格纸、鸭子图、房子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和电视里的老师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好吗?(播放课件)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移动吗?(生齐答)师:谁愿意用动作来演示一下移动?(学生演示,教师给予鼓励)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播放课件)师:刚才,同学们参观了商场,你知道电梯是怎样移动的吗?(生:直上直下)师:下面我们接着看。
(播放课件)师:谁能说说缆车是怎样移动的?(生:朝着一个方向向前移动)师: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说对了吗?(播放课件)师:推拉窗是如何移动的呢?(生:左右移动)师小结:刚才,我们看了电梯上下移动、缆车向前移动、推拉窗左右移动,像这些运动就叫平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移。
(板书:平移)(播放课件)二、新授。
1、认识平移。
①(出示写字板)师:这上面有平移现象吗?谁能指出来?(学生回答并演示)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找到了没有?(播放课件)②(出示两件衣服)师:你们观察到上面有平移现象吗?(学生回答并演示)(播放课件)师:请接着看。
③师:熨斗上下、左右移动是平移吗?说说理由。
(生答)师:向不同方向没有规则的移动叫平移吗?说说理由。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下面接着看。
(播放课件)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生答)师: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们找到了哪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播放课件)3、教学例1:看看房子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多少格?(出示房子平移图)演示房子向上平移5格的过程。
请小组内的同学利用学具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交流反馈。
师小结:平移时,找准一个点,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数到相应的位置,结果都一样。
接着往下看。
以下是一份针对三年级下数学平移部分的专项训练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提高空间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判断题:
1. 一个图形平移后,它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
2. 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3.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重合的。
()
4.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
()
5.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角一定相等。
()
二、填空题:
1. 在平面上,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_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和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
3. 一个三角形沿水平方向平移了3cm,则每条对应边都平移了____cm。
4. 下列运动中是平移的是()
A.将一张纸沿它的对边中点所在直线折叠。
B.电梯的上下移动。
C.电风扇的快速转动。
D.翻开书中的一页纸张。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驶。
B.电梯从底楼升到顶楼。
C.卫星绕地球运动。
D.秋天的树叶从树上随风飘落。
三、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驶。
B.电梯从底楼升到顶楼。
C.电风扇的快速转动。
D.翻开书中的一页纸张。
2. 一个五角星向右平移4格后,又向左平移5格,现在的位置在原位置的()方,离原位置有()格。
A.左
B.右
C.9
D.5。
三年级上册平移练习题平移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几何变换,它可以将一个图形沿着指定的方向平行地移动一定的距离。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平移练习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移能力的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题来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技巧。
1. 小明画了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
他将这个正方形向右平移3厘米,向下平移2厘米,请计算平移后正方形的新位置。
解析:由于正方形的对称性,我们只需要找出正方形的一个顶点,然后将这个顶点向右移动3厘米,向下移动2厘米即可。
假设正方形的左上角顶点坐标为(0,0),那么平移后的新位置为(3,-2)。
所以新的正方形的左上角顶点坐标为(3,-2),右下角顶点坐标为(8,3)。
2. 小红画了一个矩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
她将这个矩形向左平移2厘米,向上平移1厘米,请计算平移后矩形的新位置。
解析:同样地,我们只需要找出矩形的一个顶点,然后进行平移操作。
假设矩形的左上角顶点坐标为(0,0),那么平移后的新位置为(-2,1)。
所以新的矩形的左上角顶点坐标为(-2,1),右下角顶点坐标为(4,5)。
通过这些简单的练习题,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在平移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指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根据给定的图形确定一个基准点,然后沿着指定方向将图形上的所有点平行地移动相同的距离。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
比如,让学生想象一辆汽车在直线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车辆是如何沿着道路平行地移动的。
或者让学生观察一些家具的摆放方式,让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平移来调整家具的位置和布局。
在进行平移练习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平移的方向,可以使用箭头或者指向性词语来表示。
2. 明确平移的距离,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值表示,也可以使用图形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3. 确定基准点,即需要平移的图形上的一个点,其他所有点相对于该点进行移动。
4. 将所有的点沿着指定方向平行地移动相同的距离,得到平移后的新位置。
三年级数学:平移
1、认识平移现象,知道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正确的画出物体平移后的图形。
3、了解平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画出物体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
衣服、方格纸、写字板、鸭子图、房子图
学具:
方格纸、鸭子图、房子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和电视里的老师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好吗?(播放课件)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移动吗?
(生齐答)
师:谁愿意用动作来演示一下移动?
(学生演示,教师给予鼓励)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播放课件)
师:刚才,同学们参观了商场,你知道电梯是怎样移动的吗?
(生:直上直下)
师:下面我们接着看。
(播放课件)
师:谁能说说缆车是怎样移动的?
(生:朝着一个方向向前移动)
师: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说对了吗?(播放课件)
师:推拉窗是如何移动的呢?
(生:左右移动)
师小结:刚才,我们看了电梯上下移动、缆车向前移动、推拉窗左右移动,像这些运动就叫平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移。
(板书:平移)
(播放课件)
二、新授。
1、认识平移。
①(出示写字板)
师:这上面有平移现象吗?谁能指出来?
(学生回答并演示)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找到了没有?(播放课件)
②(出示两件衣服)
师:你们观察到上面有平移现象吗?
(学生回答并演示)
(播放课件)
师:请接着看。
③师:熨斗上下、左右移动是平移吗?说说理由。
(生答)
师:向不同方向没有规则的移动叫平移吗?说说理由。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回答。
)
师:下面接着看。
(播放课件)
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生答)
师: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们找到了哪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播放课件)
3、教学例1:看看房子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多少格?
(出示房子平移图)
演示房子向上平移5格的过程。
请小组内的同学利用学具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交流反馈。
师小结:平移时,找准一个点,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数到
相应的位置,结果都一样。
接着往下看。
(播放课件)
4、练习。
①给帆船涂颜色。
师:给向右平移4格后的帆船涂上颜色,同学们,快动手吧!涂完后各小组的同学相互看一看,你涂对了吗?
交流反馈。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涂得怎样了?(播放课件)
②分别画出图形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师:这道题要求同学们画出它向两个不同方向移动后的图形,比比看,谁的速度快?
交流反馈。
师:接着往下看吧!(播放课件)
5、拓展。
师;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的这只小鸭子画出一排小鸭子,你能行吗?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并绘画)(播放课件)
学生相互欣赏作品。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画得怎么样了?(播放课件)
三、小结。
同学们,电视里的小朋友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答)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很好的运用平移现象。
板书设计:
平移
(房子平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