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善经

善经

善经
善经

《善经》主要分为善道、善歌、养生歌、善师、学善、无病论、志意人生、善人制药八个部分论述,实乃天下善文。

○善道

善者一心不二,存一技之长天下无双,天父之道。善者羊口,柔顺如水,善根、善性、善果,地母之德。月牙山人曰:“善人有外七善、内七善、性七戒。”

外七善:一曰心善,谓之至诚;二曰眼善,谓之善意;三曰面善,谓之微笑;四曰口善,谓之赞美;五曰耳善,谓之倾听;六曰身善,谓之助人;七曰行善,谓之爱心。此外求快乐之法,谓之养善根。

内七善:一曰善学一;二曰善思一;三曰善问一;四曰善勤一;五曰善乐一;六曰善精一;七曰善执一。此内求快乐之法,谓之成善果。

性七戒:一曰戒怨气;二曰戒怒气;三曰戒着急上火,四曰戒批评责难;五曰戒挑人毛病;六戒知过不认;七曰戒不服人。此养生去病之法,谓之和善性。

山人歌曰:

精修内外把扇摇,

善根善果自来朝;

戒性空性智慧水,

养生去病乐淘淘。

○《善歌》

善人是专一符道人,二心是逆天人。

善人是做事合理人,悖理是害理人;

善人是善始善终人,把事做坏是废人;

善人是存公济民人,存私伤公是贪人。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累人。

善人不恨人,恨人是伤己人。

善人不责人,责人是招怨人。

善人不伤人,伤人是害己人。

善人不生气,爱生气是愚人。

善人不上火,爱上火是病人。

善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

善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贱人。

善人找人好处,爱看人毛病是收脏人。

善人认己不是,爱找人不是是愚钝人。

善人喜好服人,不服人是阴木招难人。

善人不好争理,好争理是阴火受苦人。

善人从不怨人,好怨人是阴土受累人。

善人不愿分辨,好分辨是阴金受贫人。

善人不好烦人,好烦人是阴水受气人。

善人不怒真赞人,怒骂喷粪是垃圾人。

○养生歌

善恶必报,自然天道;

福祸病门,惟性自招。

一心不二,天门地窍;

善善善一,善果速报。

寻人好处,聚灵之妙;

暖心之丸,养心丹药。

挑人毛病,收脏于窍,

阴气重重,伤身无靠。

认己不是,智慧之桥;

清凉散济,一包含笑。

上火生气,龙吟虎啸,

忏悔之门,养生大道。

○世上四大恶人

大恶有四,盗贼不算在内。讲善不行善、知过不改过,是第一等恶人;吃点亏心里就难过,占点便宜心里就高兴,是第二等恶人;非分的事,知道不可得而念念不忘,非法的事,知道不可做却偷偷地去做,是第三等恶人。有人夸奖,心里就高兴,受人批评,心里就不快,是第四等大恶人。

注释:

世上有四种大恶人,强盗不在其内。第一等大恶人是借善敛财、知过不改;第二等大恶人是总想占便宜、分文不舍;第三等大恶人是知法犯法,知错做错;第四等大恶人是只喜欢奖励,不接受批评。

○荀子四大善师

原文: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乱,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

诠释:

老师的技能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尊严而使人害怕,可以成为老师;年龄达到五十岁而有威信,可以成为老师;诵读解说经典而在行动上不超越、不违犯它,可以成为老师;懂得一个精微的道理而又能加以阐述,可以成为老师。老师的技能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水深了就会打旋,树叶落下就给树根施了肥,学生显达得利了就思念老师。《诗》云:“说话总会有应答,施恩总会有报答,没有大德不抱。”说的就是这种道理啊。

○学善(依善师改编)

1存善心、说善话、行善事,当体成真就是善人了。现今学善的人,大都从”欲明明德于天下“上去用力,不知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上入手,所以不能成善人(月牙山人曰:“一心格一物,此谓之专一之大道。”)。

2人都不知顾名思义,不知”我善“,就是我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远。所以古人说:”善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3现今的人都被大帽子扣住了,学善的人便以为大善人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学。若有人说要学大善人,就以为狂妄,认为是侮慢善人。其实这样人是把善人看小啦!如果人人行善道,人人是善人,那该有多么好!善人是愿意人人都能成善人,不是自己成为善人就完了。

4善人的心里,不但愿意人人都能成善人,并且愿意能比善人更高几等。人也必须把人教得比自己高,才算对得起人。

5普通人以为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所以不注意。不知人就是我,我就是人,人我本是一体。把人我一体做到了才是善界人。

6人说善界里一人有饭吃,大家都有饭吃,一人有物用,大家都有物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我的分别。所以没有人我的分别才是善界人。

7学”好“是学”好“,学道是学道,分不清可不行。某人开口就是善,我专讲我。善人是人的榜样,照善人说的去做,才能成善人。天天讲善,日日说善,显示自己知道的多,那是学”好“,不是学道,象开个谎花,不能结果。

8人都念已成的善人,我念未成的善人,使他成善人,才是真念善。谁是未成的善人呢?世上人都是。我劝他尽人道,就是念他成善人。岂不知善人不是空念成的,是由争贪里漏下来的,我不争贪也劝人不争贪,众人还不信,真招笑。

9善人是人成的,今天不求人道的善,去求宗教之道,就是迷茫自痴。我是从扛活(佣工)上得的道,人都轻视我。有一年某人士向我说禅机语:”芥子能藏须弥山“我说:”是我“。他说:”请解释“,我说:”我这个人活在世上,真象一粒芥子那么藐小,可是我的心里藏着善界、天堂、苦海、地狱,四个大世界。不正是说我吗?“

10八德是八个门,都能进入善界。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全部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11人不得道是由于性、心、身未能合一。身子做事,心里想别的,是心和身不合一;遇着逆境受不了,生气上火,是性和心不合一。必须三合一,才能得道。要想成善人,还得四大界合一。今人只用心感受善,身口与善相违,怎能成善人呢?

12我早年劝世,不敢带书,怕人问我是什么教的?我遇着什么教就是什么教。那年我到朝阳基督教会,有人问我是什么教?我说没教。他把我好损(讽刺讥笑)说:”你没教还没父母教吗?“其实理是一个,人若不真也难成道。

山人按:

宗教只是为教化世人而立,其言理多真而事虚无飘渺,其行聚敛金银而另人疑惑。全信者死,半信者不活。僧道之徒犹如水中之鱼,那塑雕泥像好比是水,僧人眼中的善男信女便是鱼饲料而已。而众人眼中都是为求私利的伪善,世人都知道自欺其人而已。

父母之教,圣人之心。人都是父母所生,若不信父母之教,还能信什么呢?故三国涿州刘备对其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有钱还是多多敬养父母,或者去孝敬能保佑子孙的祖宗!何必去喂养那些混水的鱼儿呢?

○善人无病论

真善人,无病。善人无怨无恨,无忧无虑,无怒无责,空心无我,贪嗔痴慢疑五毒不染,自然安心自得。五毒之中唯嗔毒难治,怨生百病之因。嗔,异体字謓,口真、言真也,嗔在不舍小过。嗔毒,其脏无比,心一认真可入人之五脏六腑,入肝木郁感发怒毒,入心火郁感发恨毒,入脾土郁感发怨毒,积入肺金郁感发恼毒,入肾水郁感发烦毒。入六腹走四肢,则哀、愁、忧、思、恐、惧六毒俱生,百病自生。

五脏积累毒素久而成郁,五郁外发伤人伤己伤五脏,五郁内走独自伤脏走六腹全身骨肉肌肤,百病生尔。

然毒可避乎?不怒,不恨,不怨,不恼,不烦可乎?关闭五窍,一则不闻、不问、不言、不听,毒自然而五窍可入(做个三不猴,岂不百病不生,而又不伤人。)!二则,做个空心人、无心人自然病不得入。

毒已入五脏可治乎?可!纠积怨之根本缘由,感念忏悔,或吐或泪或鼻或泻或大汗,病不药而愈。哭笑唱跳,泪泻吐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此五气所生五郁治疗之法,木郁吐法,火郁汗法,土郁上吐下泻法,金郁汗法,水郁泻法。

○善人的志意人生

善人之德,谓之一德。一德者,人各有一善,即各有一精。善者,精者,志意之人生也。

一德者,德能一。即精神、志向、思虑、工作和爱好能合一,才能达到五脏合一,即志意精神魂魄合一,五德一也。如此,本立道生,怨恨恼怒烦五毒不生。人活在志意之中,忘记了身心,所以良狗若亡其一,良马若丧其一,唯精神尔,可谓之神狗、神马!人如果活在精神志界,笃行其一,自然谓之神人也。

《灵枢·本脏》记载:“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善人制药——静修堂上药六十味(话疗、唱疗、自疗、善疗)

这是一道养生养志的良方,山人将前人思想与自身感悟提炼归纳后,推出了这套静养身心的养心大餐,读者不妨一试,体会其中滋味。

静修堂心灵制药简介:

静修堂心灵制药是月牙山人依据凤仪先生之学和圣贤精义所独创的心理良药,意境深远,包括治病养生、实意养志、圣贤大成三大系列,是居家、旅行、工作、立世创业之必备上药,共六十种。俗话说百病心生,心病还需心药医,能得此药者都是大福之人,能膳食此药之人都是大富之人,能传此药之人都是大德之人。

功能说明:此药自然无毒,乃经天纬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知命(止宿命、消阴命、长天命),避五性之灾(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别四界而通富贵”(身界人主贱,心界人主贫,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贵),行一之大道。人生的健康疾病、富贵贫贱,成功失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治病养生系列

1、百毒散:不怨人、不怨事、不怨家国,不怨不能,不怨不会。怨乃百毒,去毒不怨,不怨无病,无怨免灾,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

2、大德汤:理解人,度化人,成人之好。

3、大智膏:不要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怀恨于心,只管自己努力去做,别人的皮鞭是剔除你身上疾病的起源。

4、降龙丹:不着急,不上火。火逆的多吐血,上火是“龙吟”,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热极伤身。

5、伏虎丹:不生气。气逆的多吐食,生气是虎啸。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寒极会伤人。

6、嗔毒散:无我。嗔毒是人的禀性(怒、恨、怨、恼、烦),毒积久病,生五郁之病。人养志实意,远离心身谓之无形无我。

7、避火丹:心不动、念不动、人不急。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道义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8、暖心丸:找人好处,又名聚灵丹。找人好处、存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

伤身。人人都有好处,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结缘,永无苦恼,只有“暖心丸”才能度人。

9、智慧水: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能顺化一切,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10、知己丸:认识自己错误,又名清凉玩。常人的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错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错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错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错误。如此承认自己错误就能处处知己。

11、舒肝丸:服人。不服人是阴木,木性人招难,偏于木的顶撞人,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12、降心丹:不争理。好争理是阴火,火性人受苦,偏于火的争理,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

13、泻脾散:不怨人。好怨人是阴土,土性人受累,偏于土的欺人,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14、清肺片:不辩驳。好分辩是阴金,金性人受贫,偏于金的伤人,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

15、和肾汤:不烦人。好烦人是阴水,水性人受气,偏于水的厌人,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

16、养肝丸:仁慈。能受气是阳木,真是佛的根,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

17、养心丸:主礼。明礼主敬是阳火,真火是神的根,真火主明理、知时达务,不争、不贪,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

18、益脾丸:诚信。知因果是阳土,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

19、益肺丸:义气。找好处是阳金,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

20、益肾丸:智慧。认不是是阳水,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

21、保和丸:服人、爱人、让人。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22、平安膏:不动性、不怀心、不违法。

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要是违法犯罪,国法就处罚。这就是性心身三界平安。

23、无忧汤:想人好处。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骨子里常发脾气是性界病,心病必引起性界病,性界病必引起身病。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24、三清丸:无不良、无私欲、无脾气。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

25、三清片:不贪、不争、不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26、保济丸: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

27、三省汤: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

么?

28、八味养身丸: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

29、三宝片:忍、知足、勤劳。就是性、心、身。能忍则性安,性属水,乃人精,精足生智;知足则心了安,心属火,人之神,神足生灵;勤劳则身安,身属土,乃人气,气足发育。

30、圆通片:尽天性、化禀性、远习性。天性用事会找好处,禀性用事总看人不对,习性用事为物欲所困。

二、实意养志系列

1、转运丹:知天命。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

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能平和,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古云“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

2、消阴散: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要度人全凭一个化字。

3、双修丸:化性修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性化了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长天命找人好处,不耍脾气;增宿命善学习,不生怨气;消阴命就是化禀性(怒、恨、怨、恼、烦)。

4、金志丹:用志做人。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圣人的境界。

5、银意丹:用意做人。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

6、清心丸:不以心用事。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

7、轻身丸:不以身用事。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

8、空心丸:没说。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没说的叫做无心人,没心人是圣佛,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圣佛”。

9、净心丸:知足。意界人知足,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净心人是神,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

10、操心散:戒贪。心界人好贪,好贪的叫做操心人,操心人是人,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

11、糟心散:戒斗。身界人好斗,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

12、圣神丹:挪界。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弃心界、身界,入意界、志界,意志无形万物不伤,心身有形糟心苦海。

13、鬼身散:不揭短。身界的人互相揭短,鬼(身)界人“争”才能得,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

14、魔心散:不争理。心界的人互相争理,魔(心)界人“求”才能得,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

15、神意丹:容让。意界的人互相容让,神界人思则得之,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

16、圣志丹:感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

圣界人不思而得,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17、养志灵:无忧。有所忧虑则志倒,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

18、实意灵:无惧。有所恐惧则意倒,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19、志界丹:真的到了志界没有半点火气。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

20、夺志灵:感招、上身。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

三、圣贤大成系列

1、中华大成丸:中。中字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代表不偏、中正、好的意思。月牙山人指出:中字是由一个0(口)字和一个1字组成,0是大道的体,1是大道的用。中字由0和1组成,同时拥有了大道的体和用,所以中是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国的人文哲学,是中华的密码,大道之体是仁爱、友善、宽恕、和平的,大道的用是惟精惟一的。参见[中华心法]

2、尧舜薪传丸:惟精惟一。中华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者,谓专精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谓之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纯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其一,至精、至专、至纯,大道成矣。此自然界生产力之不二法则。

3、管仲大成丸:专一。一指专、纯,在人类哲学中占据主导意义。最早记录于《管子》心术下:能专乎?能一乎?

4、仲尼大仁丸:精一。意为精纯,惟一。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儒家大造丸:中庸。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6、老聃大道丸:贞一。守正专一。

7、达摩仁勇丹:三昧。即专于一境,众生大势可至。

8、上帝真爱丹:十。“十”字架,是基督教标志,代表基督教教义之用,十字由横一和竖一组成,其意义在于教育兄弟姐妹在保持基督教教义善良、仁爱、宽容、平等、和谐的本体下,要树立一个志向目标,坚持恒一的目标十年,大功必成。这是基督教人一生追求的完美目标。

9、穆氏大金丹:独一无二。指唯一。

10、商氏梵天丹:不二。指独一不二。

说明:以上静修堂制药共三个系列,六十种治心、治本之上药。

中国的特色英文翻译

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国的特色~~来源:李思佳的日志 1.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法: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铁饭碗:Iron Bowl 14.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集体舞: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火锅:Hot Pot 27.四人帮:Gang of Fou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 g Festival 34.针灸:Acupuncture 35.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 ry 3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 haracteristics 37.偏旁:radical 38.孟子:Mencius

公文文体翻译的特点

一、公文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一)公文的文体特点 公文主要包括政府发布的各种公告、宣言、声明、规章法令、通告、启示和各类法律文件。其文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措词准确。发布公文的目的一般在于解释或阐明公文发布者的立场、观点或政策、措施,因此公文在措词上必须准确明晰,切忌模棱两可或含糊晦涩。 2)用词正式,且多古体词。公文作为政府或职能部门所发布的文章,需具有其权威性、规范性。因此在用词上一般较为正式,并且不排除使用一些较为古雅的词(如hereinafter, hereof, herewith等等)。 3)普通词多有特定意义。许多普通的词在公文体中常常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如allowance一词通常指"允许"、"津贴",而在经贸合同中则多指"折扣"。 4)长句、复杂句较多。公文体为使其逻辑严谨,表意准确,在句法上常常叠床架屋,以至使得句式有时显得臃肿迟滞,同时句子的长度也大为增加。 (二)公文的翻译 翻译公文首先要注意公文特有的形式,包括格式、体例等。对已模式化、程式化的格式译者决不应随便更改。其次,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原文词义,认清一些common words在公文中特有的含义。再次,在措词上必须使译文的语体与原文相适应。一般说来,英语公文翻译通常应使用正式书面语体,并酌情使用某些文言连词或虚词。最后,公文翻译中要注意长句的处理。要在理清句意和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恰当使用切分法或语序调整法,以使译文通畅、自然、地道。 二、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一)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 商贸函电指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各类信函、电报、电传等。其文体特征主要有: 1)措词简洁明了。为使表达明晰,商贸函电在措词上力求简明扼要,不太讲究修饰。 2)用语正式庄重。正式庄重的语言常常显得诚恳、自然、有礼貌,因此常用于商贸函电中。

翻译特点

A. Literal translation: It strives to reproduce bo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works and retain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gures of speech. B. Free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changes the original work’s figures of speech, sent ence structures or patterns, but not the original meaning. C. Domestication: it refers to the target-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unusual expressions to the target culture are exploited and turned into some familiar on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 intelligible and easy for the target readers. D. Foreignization:(异化翻译)retaining something of the foreignness of the original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Her eyes sparkled with tears, her breath was soft and faint .In respon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in the water in motion, a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 ___chapter three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是林黛玉进贾府,与贾宝玉初次见面时宝玉严重的待遇形象。曹雪芹用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来表现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弱不经风并运用姣花照水,弱柳扶风两个比喻勾画出林黛玉娴静雅致的形象) Mr. Yang used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ed as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in the water and a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 .He reserved the original form and images to reflect the image of Lin Daiyu. B. free 》translation When the images or expressions are the same with English, Mr.Yang adopt to keep the original images and made it concise and clear. (意象或表达方式意义相似则意译当原文的 意 向或表达方式在中英文中有相同的意义,并非汉语所特有,杨宪益采取意译法,并保留原文的意向.简约精炼,忠实清晰.) Examples: 例1:黛玉便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免感叹起来。(第57回) 杨译:Daiyu exclaimed in distress and sympathy. 解析:“兔”与“狐”在中西生态文化中具有相同的含义。两种动物都是打猎的主要对象,在英语中也有fox - hunting , hare- coursing的用法。这两个意象并未包含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所以跳脱未译,在杨译本中没有出现例3:贾瑞急的也不敢则声,只得悄悄的出来,将门撼了撼,关的铁桶一般。(第12回) 杨译: He crept out to try the gate and found it securely locked. Although Yang uses free translation in above examples, but it is quite accurate and is closed to the original version. C.Domestication 例9: (平儿) “如今这事八下里水落石出了,连前儿太太屋里丢的也有了主儿。”(第61回) 杨译:“The fact is, this business ismore or less solved; we’ve even found out as well who took the

文学翻译的特点

摘要: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源语(source language)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转载于中国论文联盟https://www.doczj.com/doc/0515075246.html,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或“t 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 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例如: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富含文化因素最多的一种文学体裁,无论是其形式或内容都充分展现了它自身的文化特性。例如: 英语的十四行诗和汉语的七律诗都体现了各自浓厚的文化特色。在翻译实践中,除准确地再现诗的内涵、风格和原作者的思想外,还应译出诗的文化特色。许多翻译技巧,例如增补、注释、回译、替代等,都可以用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充分体会源语的文化风格。众所周知,汉语语言重视意合(Parataxis) 而英语语言注重形合(Hypotaxis) 。汉语意合的典型特征就是语言中有许多无主语句和不完整的句子,但是,在正常的英语语法中,句子必定有主语。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删减主语、宾语、关联词等来实现语言和篇章的连贯以及解决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矛盾。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译为了符合英语形合的特征,译者按照英语“主谓宾(SVO) ”结构的语言模式,增加了主语“I”、关联词“if”和谓语动词“see”;译者采用诠释的方法,将“床前明月光”译成了“Abed , I see a silver light”1替代也是通常用来弥补文化差异的一种翻译技巧。例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译作”Many handsmake light work”。这里,译者根据英语读者的文化习惯用“众人干活活不累”替代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再如,“胆小如鼠”被译作“as timid as a rabbit”。当汉语转换成英语后,“兔子”代替了“老鼠”,因为英语国家的读者在他们的文化氛围中认为“兔子最温顺”,而不理解“胆小如鼠”。其它类似的例子如下: 如鱼得水like a duck to water 多如牛毛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一箭之遥at a stone’s throw 水中捞月to fish in the air

从《论语》两种译本看中西特色翻译

从《论语》两种译本看中西特色翻译 ——以辜鸿铭与理雅各译文为例 【摘要】辜鸿铭和理雅各作为中西方代表,其《论语》译本各有千秋。文章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译者的翻译特色,说明译者的人生经历和翻译目的对此的影响。 【关键词】《论语》英译;理雅各;辜鸿铭;对比研究 【Abstract】Gu Hung-ming and James legge as Chinese and western representative, both of their analects versions in their own way hav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his essay carries out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James legge'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Confucius Analects and Gu Hung-ming's version of 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analyzing two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features, life experiences, and translation purposes. 【Key Words】The Confucius Analects; James Legge; Gu Hung-ming; comparative studies 文化典籍的翻译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转化、阐释与再生的过程,而且还能够体现译者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论语》是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作品之一,其译本不仅能够体现影响译者决策的综合性因素,还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和政策。文章通过对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文翻译特色并探究其原因。 一,理雅各及其《论语》翻译 理雅各是l9世纪著名汉学家。作为学者的他深感当时儒经翻译的不尽如人意,希望有全面、精确的译本出现。作为传教士的他最希望看到的是耶稣取代孔子,但传教工作是一种文化上的殖民入侵,遭到了儒家思想的强烈抵抗。面对这

散文翻译技巧和特点

一、翻译散文的要领: 第一、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朴实无华有口语化倾向,典雅华丽浪漫抒情,还是修辞多样形式工整? 第二、在语言、句式、结构、修辞等方面忠实地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二、现代散文特点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三、要素 第一、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第二、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四、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 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 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五、散文翻译原则: 1、文气贯通,气韵生动 英国散文翻译家Hilaire Belloc 为文学散文翻译制定了6 条原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异地之魂假借本地之躯的复活(the essence of translating is the resurrection of an alien thing in a native body) ,强调散文的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之字句,要视 段落或部分为整体。翻译要“以意译意( translate intention by intention) ”,以意译意”与林语堂提倡的翻译要“翻译要遵循行文之心理”是高度一致的,这样可以摆脱原文字句的束缚,有利于发挥译入语的优势。 2、传神写照———“意,气,文”三位一体 在散文翻译中,我们要想译得曲尽其妙,须得传神地摹写作者的气质神韵。每一个作者有每一个的个性特点、气质精神,着手翻译之前,要先对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创作风格等,这样的翻译方能做到传神达意,否则,难免貌合神离 3、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 讲求整体效果,即“神韵”。有些表面忠实的译文,失去了散文的文采,文雅,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终究是失败的译文。 六、从篇章翻译看散文翻译 1、标题的翻译技巧 眼睛对于人来说, 是他们心灵的窗户; 而标题对于一篇文章来说, 就是它的眼睛。标题凌驾于篇章之上, 却植根于篇章之中。在翻译时必须牢记: 一是真正看懂全文之后再决定译名; 二是译出的标题必须符合通用的翻译标准: 忠实、通顺、有美感。在翻译标题 时, 译者充分考虑了两种语言的不同习惯和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 注重准确选词、增词、结构转换和结合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来完成。

浅析电影字幕的翻译特色

浅谈《国王的演讲》字幕翻译 雷娜娜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摘要:工业革命发明了电影,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国随着现代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得到高度繁荣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肯定会和外国文化发生交流,电影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单纯的欣赏本国的电影艺术,也需要欣赏全世界的电影艺术。中西方语言存在不同,为了更好的欣赏学习外国文化,就出现了影视翻译。本文就《国王的演讲》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色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大众化中国特色 一、引言 近些年,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世界各国的电影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为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中西方世界,为了世界共同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引进优秀的电影以满足人们的艺术生活需要。电影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文化的讲解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是无休止的话题,电影字幕也从低级向更高级发展,越来越符合接受者的需要。 二、影视字幕翻译的简要概括 影视字幕翻译不相同于口译,也不相同于笔译,具有复杂性。蒙娜·贝克曾经对影视作品这种符号合体作还原分析,把其分解为四个信道[1]P6:1.言语听觉信道,包括对话,背景语言,歌词等;2.非言

语听觉信道,包括音乐,自然声响,音响;3.言语视觉信道,包括添加的字幕标题以及画面上出现的书面符号;4. 非言语视觉信道,即影片的画面构成及其播放流。从形式上看,影视字幕是附录在电影中的文字,它可以不是原声中的语言文字。也可以不是电影人物的对话文字,可以是一种独白,对电影产生解释补充的作用。电影字幕必须和电影声音同步,否则就会带来混乱和困惑。电影字幕还具有短暂性,只会在画面停留片刻。电影字幕翻译是由口头语转向书面语,这一转向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接受国的文化差异等。影视字幕的翻译同时影响了观看者对影视作品的接受理解,也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影响世界文化的进步。 三、字幕翻译的语言特色 (一)大众化 电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小部分或者特定人群的需要。在引进外国电影的时候,影视字幕的翻译要求具有大众化。《国王的演讲》是一部英国的优秀影视作品,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在听到原声电影的时候也能更好的欣赏电影,这就要求在引进的时候必须对英文进行字幕翻译,在《国王的演讲》中,许多字幕都体现了大众化。例如:“What an earth do you mean?”翻译成了“什么乱七八糟的”,“I had a special visitor this afternoon.”翻译成了“你得一直坐这里傻呆着,听大人唠叨完”。《国王的演讲》作为一部励志的电影,在大部分人听不懂英语的时候,字幕翻译更应该通熟易懂、具有大众化,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对人生的发展起

有关兰州特色的翻译

1.拜年 2.过年歌 3.闹社火 4.耍狮子 5.端午节 6.中秋节 7.重阳节 8.兰州清汤牛肉面 9.风味小吃三种(酿皮、甜醅、灰豆子) 10.烤羊肉串 11.羊杂碎 12.黄河水车 13.兰州刻葫芦 14.羊皮筏子赛军舰 15.敬酒歌 16.养蚕儿 17.染红指甲 18.安宁桃花会 19.梨苑花光(注:描述梨花盛放的景色) 20.锦绣逢春(注:主要描述春天的景色) 总标题:Lanzhou local flavor 1.Extending new year greetings 2.The song for the rhythm of the coming Chinese New Year https://www.doczj.com/doc/0515075246.html,munity fire performance---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4.Playing the lion dance 5.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6.The Mid-Autumn festival

7.The Chongyang festival 8.兰州清汤牛肉面 9.Three local flavor snacks(Niangpi, Tianpei, Huidou soup) 10.Roasting mutton cubes on a skewer(如果图片是一个人在烤 羊肉串,用此翻译) 11.Chop-suey cooked by chopped entrails of sheep 12.The Yellow River waterwheel 13.Carved gourds---an art form in Lanzhou 14. Sheepskin rafts race(羊皮筏子比赛) 15.The toasting song 16.Silkworm breeding 17.Dyeing the fingernails red 18.The peach blossom assembly in An Ning district, Lanzhou city 19.The bright white pear clusters are glittering in the warm sunshine, so much dedicate and attractive. 20. The Spring is coming.(路边草色青青,树上抽出新芽) The splendid Spring.(锦绣逢春) In Spring, the hills are covered by beautiful flowers.(春时百花吐艳,满山锦绣)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2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 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4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 5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简?爱的婚姻观 6 角色扮演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7 浅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策略 8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误译 9 On C-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10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11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12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13 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 14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开题报告+论) 15 海明威战争小说人物悲剧色彩研究 16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现象 17 关于汉字“打”在英语翻译中的研究 18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9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20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21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22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3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24 析《虹》中的象征意义 25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2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Red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7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 28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 29 英汉颜色词的认知语义分析—以红色、黄色为例 30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31 从《透明的东西》探讨纳博科夫的时间意识 32 从功能目的论看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 33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34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35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 36 商务英语中缩略词的运用及翻译 37 西餐命名在认知语言学中的调查与研究 38 英汉谚语特征对比分析 39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40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