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46.00 KB
- 文档页数:26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目录目录-------------------------------------------------------------------------------------------------------------------------------------------- 2 第一章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 4 第一节前验证----------------------------------------------------------------------------------------------------------------------- 4 第二节同步验证 ------------------------------------------------------------------------------------------------------------------ 5 第三节回顾性验证 --------------------------------------------------------------------------------------------------------------- 6 第四节再验证---------------------------------------------------------------------------------------------------------------------- 81.强制性再验证和检定----------------------------------------------------------------------------------------------------- 82. 改变性再验证------------------------------------------------------------------------------------------------------------- 83. 定期再验证 ---------------------------------------------------------------------------------------------------------------- 9 第二章厂房与设施的验证 -------------------------------------------------------------------------------------------------------- 10 第一节GMP对药品生产企业厂房与设施的要求 ---------------------------------------------------------------------- 10 第二节厂房设计的确认-------------------------------------------------------------------------------------------------------- 13 第三章药品生产环境的验证 ----------------------------------------------------------------------------------------------------- 30 第一节药品生产环境---------------------------------------------------------------------------------------------------------- 30 第二节空气洁净技术在药品生产企业的应用 ------------------------------------------------------------------------- 31一、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 31二、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 32三、空气洁净技术的具体应用 --------------------------------------------------------------------------------------- 41第三节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 ------------------------------------------------------------------------------------------------- 44一、空气净化系统验证的组成 ----------------------------------------------------------------------------------------- 44二、空气净化系统测试仪器的校准----------------------------------------------------------------------------------47三、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确认 ----------------------------------------------------------------------------------------- 49四、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 ----------------------------------------------------------------------------------------57五、洁净度测定 ------------------------------------------------------------------------------------------------------------ 63第四节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的验证---------------------------------------------------------------------------------------- 73一、洁净室的消毒措施--------------------------------------------------------------------------------------------------- 73二、消毒效果的验证 ------------------------------------------------------------------------------------------------------ 79第五节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 ---------------------------------------------------------------------------------------------- 89一、建立更衣的标准操作程序 --------------------------------------------------------------------------------------- 89二、人员的发菌量-------------------------------------------------------------------------------------------------------- 90三、更衣的确认程序 ---------------------------------------------------------------------------------------------------- 90第六节HV AC 的通风与除尘系统验证----------------------------------------------------------------------------------- 93一、HVAC 的含义----------------------------------------------------------------------------------------------------------- 93二、通风与除尘的作用--------------------------------------------------------------------------------------------------- 96三、通风与除尘系统的验证 ------------------------------------------------------------------------------------------- 100 第四章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 ----------------------------------------------------------------------- 104 第一节概述---------------------------------------------------------------------------------------------------------------------- 104 第二节GMP对工艺用水的要求 ----------------------------------------------------------------------------------------- 106 第三节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 108一、工艺用水处理的对象 ---------------------------------------------------------------------------------------------- 108二、水的净化技术 -------------------------------------------------------------------------------------------------------- 109三、GMP 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规定------------------------------------------------------------------------ 111第四节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 117一、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验证的方法 --------------------------------------------------------------------------- 117二、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验证的文件----------------------------------------------------------- 119三、纯化水制备设备确认的要点------------------------------------------------------------------------------------- 119第五节纯化水系统的验证---------------------------------------------------------------------------------------------------- 124一、纯化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 125二、纯化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127第六节注射用水(包括清洁蒸汽)系统的验证 ------------------------------------------------------------------------ 131一、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确认 ---------------------------------------------------------------------------------------- 131二、注射用水系统的运行确认 -------------------------------------------------------------------------------------- 133三、注射用水系统的监控(验证)------------------------------------------------------------------------------------- 134四、注射用水系统的日常监测 -------------------------------------------------------------------------------------- 137 第五章其他公用工程的验证 ---------------------------------------------------------------------------------------------------- 139 第一节公用工程的要求------------------------------------------------------------------------------------------------------- 139一、药品生产企业公用工程的主要内容 --------------------------------------------------------------------------- 139二、公用工程的要求 --------------------------------------------------------------------------------------------------- 140第二节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和电气照明 ------------------------------------------------------------------------------ 141一、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 141二、洁净室(区)的电气和照明 -------------------------------------------------------------------------------------- 144第三节工业气体的验证------------------------------------------------------------------------------------------------------- 146一、概述-------------------------------------------------------------------------------------------------------------------- 147第一章验证的分类及适用条件第一节前验证前验证通常指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并达到设定要求的验证。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1 企业一般可将以下各条作为本企业的标准 1必须制订验证总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验证。
2有完整的验证文件并经过批准这是质量管理部门决定产品是否准予投放市场的先决条件。
3须根据有关法规、用户的要求建立验证合格的标准。
标准应当量化。
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估验证。
4验证方案应包括验证目标、方法、合格标准。
验证方案应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5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应根据批准的安装确认方案IQ进行确认。
6必须根据批准的运行确认方案OQ 对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进行运行确认。
运行确认应当有运行时间的要求。
运行确认的结果应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并批准。
7必须根据批准的性能确认方案PQ 对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进行确认。
性能确认应当在常规生产的环境条件或等同的生产条件下进行。
8除特殊情况质量管理部门有权作例外处理外产品验证的批号不得少于3批所生产产品必须符合验证方案中规定的合格标准。
此外产品验证所用的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均必须有适当的验证文件。
9定期进行预防性维修、校正、校验并有相应记录是进行验证的重要条件。
厂房、设施、各种系统的竣工图应当准确并应及时更新。
10规定验证文件的保存期限。
除符合保存期的要求外验证文档还应符合安全可靠及具有可追溯性。
11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均须有批准的操作规程人员须经适当培训。
12与产品接触的系统、设备、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及相关的显示、控制、记录用的计算机均应列入清洁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13原辅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定量试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
14已验证系统作必要变更时均需由负责再验证的人员仔细审核。
与变更相关并具有可追溯性的变更审查及批准文件均应归档。
15关键系统、设备、计算机、工艺、公用工程、仪器仪表均应定期监控、检查、校正、试验以确保其已验证过的状态。
原料药工艺验证通则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工艺验证是提供文件化的证据,证明用于原料药生产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他有关公用设施的组合,可以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本通则对ICH-Q7A中关于工艺验证的方法及工艺验证的执行进行了详细解析,包括工艺验证目的,针对不同情况的工艺验证方法,以及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工艺风险评估和相应工艺验证方案的实施。
1 工艺验证的目的工艺验证是利用文件化的证据,证明将生产无菌原料药产品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他有关公用设施进行有机组合,可以持续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工艺稳定可靠,符合GMP要求。
工艺验证方案将对工艺验证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及检查结果进行合理设计并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工艺验证可以建立定期的生产工艺再评估工作,并对每一步的生产工艺进行监控,以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既定的标准和质量特性。
同时,对中间体进行检测和成品检测,使工艺过程始终处在良好的控制之下。
2 工艺验证的分类工艺验证有三种类型,分为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
其中,前验证是首选的验证方法。
2.1 前验证对于ICH-Q7A定义的所有原料药工艺,一般都采用前验证。
对一种原料药实施的工艺验证应该在商业销售之前完成。
2.2 同步验证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工艺验证,例如,所验证原料药产品生产批次较少或不经常生产,或是因为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变更引起的工艺验证,可以采用同步验证方式。
在同步验证完成之前,如果有周密的监控和检验,原料药可以放行并用于制剂的生产,并且可以进行商业销售。
2.3 回顾性验证回顾性验证仅适用于已生产多年、工艺足够成熟的产品,产品的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点也已完全确定,并且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艺、设备、原料、厂房设施均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
回顾性验证的验证方案要涵盖可接受标准和详细的生产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批号和存在异常趋势的批号要进行调查。
制药企业验证实施摘要:验证是法规要求制药企业需要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于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本文详细阐述验证的概念、验证范围的确定、验证方式、验证文件要求、基于产品工艺生命周期的验证流程、验证状态维护,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验证、验证范围、验证生命周期、验证状态维护1概述1.1验证的概念验证是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是GMP法规的要求,是制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
验证能够确保制药企业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保障患者生产安全。
1.2验证的作用验证是制药工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更为高级的质量保证的方法,在制药行业的发展历程中,验证随着人类对制药工艺的认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如下:1)保障药品质量。
验证是证明产品工艺能够持续、稳定的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与注册标准的重要方式之一。
2)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新建车间、更换新设备、新产品工艺在正式生产前都需要进行相关验证,以证明设施、设备、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异常,因此可以避免因故障产生的产品不合格风险。
2验证范围的确定GMP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因此,哪些系统或过程需要进行验证,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企业结合自身产品、工艺需求,通过风险评估综合确定。
总的原则是,如果一个系统可能影响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则认为它是关键要求,应该进行验证。
ISPE基准指南第5卷《调试与确认》推荐使用系统影响性评估这一方法来确定验证的范围。
系统影响性评估根据系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和无影响系统,当系统/设备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时(即直接影响系统,如注射用水系统),除了进行GEP和调试外,还需要进行确认;当系统/设备对产品质量为间接影响或无影响时(即间接影响系统或无影响系统,如冷却循环水系统或污水处理系统),只需要进行调试即可。
药品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一、背景和目的药品工艺回顾性验证是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操作规程等进行回顾性评价,以验证药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稳定性。
通过回顾性验证,可以评估所生产的药品是否符合药品注册申请中的规定,并且可以为今后的生产提供有关工艺优化和改进的依据。
本方案的目的是制定一套系统的方法,对药品的工艺进行回顾性验证,以确保药品质量的可靠性和持续稳定性。
二、回顾性验证的内容和范围1.工艺参数的回顾性评价:回顾并评估所采用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包括但不限于原料的接受标准,生产设备的规范和操作规程等。
2.操作规程的回顾性评价:回顾并评估所制定的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包括但不限于原料接收,加工,清洁,灭菌等操作步骤。
3.过程控制点的回顾性评价:回顾并评估制定的过程控制点和监控参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产品符合规格。
4.产品质量的回顾性评价:回顾并评估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并与注册申请中的规定进行对比。
三、回顾性验证的步骤和方法1.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和整理与回顾性验证相关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批记录,质量控制数据,工艺参数等。
2.数据分析和比较: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与注册申请中的规定进行对比,找出与规定不符的地方。
3.缺陷的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评估,确定可能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改进措施的执行和验证:根据制定的改进措施,逐一执行并进行验证,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四、回顾性验证的时间和频率回顾性验证不是一次性的活动,应当根据药品生产的需要进行定期的验证。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频率进行回顾性验证:1.新产品投产前进行一次回顾性验证,以确保新产品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回顾性验证,以确保工艺参数,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回顾性验证。
验证总计划颁发日期年月日起草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审核人签名:日期:年月日批准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审核审核人职位签名日期生产经理质量部长QA化验室主任仓储主任车间主任生产主管1、目的验证总计划是进行验证的纲领性文件,描述了各项应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概括地阐述验证目的、原则、方针、项目、计划、方法和可接受标准等,指导各项验证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使得各项验证必须依据计划起草、审批和实施。
2、概述2.1公司概述**********。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按照GMP要求设计和建造,物料、生产过程控制和销售均严格遵循GMP要求可检、可控、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
目前拥有****。
2.2验证总计划概述本验证总计划根据有关公司验证管理规程建立,包括公司验证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验证项目、验证目的、验证依据、验证时间计划、偏差及处理、验证结论、验证报告等。
公司将按照本计划进行验证,如果系统发生了变更,对变更的部分进行验证。
2.3验证范围该计划将指导直接或间接与GMP关联的设施、设备、工艺过程等,实施必要的验证活动。
验证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设施设备、生产工艺,清洁规程等,使验证后应符合GMP要求可以实施药品的生产。
公司主要设备仪器见附件一、二。
2.4验证方针为能生产出合格、安全和有效的产品,最终能保证用户的健康。
验证应符合GMP的验证要求,验证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的进行,确保验证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保与GMP相关的、有主要作用的关键设施设备、工艺都进行验证。
2.5术语及定义1、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2、合格证明:常指某一机器设备/设施安装后经检查和运行,或某项工艺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而准于交付使用的证明性文件。
3、验证总计划:是项目工程整个验证计划的概述。
验证总计划一般包括:项目概述、验证的范围、所遵循的法规标准,被验证的厂房设施、系统、生产工艺,验证的组织机构,验证合格的标准,验证文件管理要求,验证大体进度计划等内容。
验证类操作标准清火栀麦片工艺再验证2011年广西圣特药业有限公司GUANGXI SANTO PHARMACEUTICAL CO., LTD片剂工艺再验证方案(清火栀麦片)目录一、引言 (3)1、概述 (3)2、验证目的 (3)3、验证范围 (3)4、验证依据 (3)5、验证职责 (3)二、工艺流图 (3)三、验证内容 (4)1、人员培训 (4)2、工艺验证前的准备工作 (4)3、相关文件 (4)4、验证方法 (5)4、1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 (5)四、总体评价 (7)五、结论 (8)六、建议 (8)1、验证目的:为评价清火栀麦片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重现性,以及生产系统要素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生产工艺变化因素,特根据G M P要求制定本验证方案,对其整个生产过程进行验证,以保证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质量稳定、符合质量标准的清火栀麦片。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在本方案指定的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下清火栀麦片的生产,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3、验证依据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4、验证小组职责分工(表4-79)二、工艺流程图:为关键工序 表示需要30万级洁净三、验证内容1、 人员培训:根据G M P 要求,我公司所对有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质量检验人员进行相应专业知识培训,具体内容详见员工学习、培训档案表。
2、 工艺验证前的准备工作:本工艺验证开始前,公共系统的验证已完成,验证结果符合G M P 有关规定及生产工艺要求。
3、 相关设备与文件:3.1生产清火栀麦片的所有设备。
3.2与清火栀麦片生产有关的主要文件。
4、验证方法:在生产环境、公用设施、设备性能等条件均达到设定要求,并且均衡的情况下,按《清火栀麦片工艺规程》在生产的三批产品进行验证。
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取样检测,并做相关检测记录。
4.1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目的:提供文字依据证明生产中所采用的工艺规程和各工序标准操作程序是否能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第一篇总则第一章验证的由来及意义第一节引言世界上第一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62年在美国诞生。
GMP的理论在此后6年多时间中经受了考验,获得了发展,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受。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GMP的公布标志着GMP的理论和实践从那时候起巳经从一国走向世界。
在以后的20多年内,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本国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根据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本国的国情,分别制订或修订了自己的GMP.我国于1988年3月17日公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此后简称《规范》),1992年发布了修订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后,从强化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出发,1999年6月公布了修订后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药品生产及质量保证手段的认识逐步深化,GMP 的内容不断更新。
如果对这类规范的各个版本作一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两个倾向:一是规范的标准“国际化”,即国家的规范向国际性规范的标准靠拢或由其取代;二是“规范”朝着“治本”的方向深化,验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则是GMP朝着“治本”方向深化的一项瞩目成就。
本章的目的是介绍验证的定义和概念,验证的由来,验证的范围及其意义,即它在药品生产和质量保证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验证的由来同一切事物一样,GMP的理论和实践必然遵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规则。
世界上第一个GMP于1962年诞生在先进的工业国——美国。
众所周知,验证是美国FDA对污染输液所致触目惊心的药难事件调查后采取的重要举措。
要理解验证的内涵并切实做好药品生产验证工作,对验证由来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有益的。
——20世纪50至60年代,污染的输液曾导致过各种败血症病例的发生.——1970至1976年,爆发了一系列的败血症病例。
1971年3月第一周内,美国7个州的8所医院发生丁150起败血症病例;一周后,败血症病例激增至350人;1971年3月27日止,总数达到405 个病例。
验证方案目录1 引言1.1 概述1.2 基础资料1.3 验证方案编制依据2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3 验证要求3.1 验证目的3.2 范围3.2.1 文件的适用范围3.2.2 验证的范围4 法定处方与制法4.1 法定处方4.2 制法5 生产所使用的主要设备6 工艺流程图6.1 提取工艺流程图6.2 制剂工艺流程图7 工艺、质量参数限度8 生产工艺数据汇总统计9 数据采集与分析10 评价结果1 引言1.1 概述是我公司生产的一个产品,生产批量不多,特选以下几批有代表性的批次综计原始数据资料。
采用回顾性验证,来分析和考察该品种生产控制的稳定性及过程能力,是否有偏差与漂移的情况。
并且通过此次验证,为今后修订工艺规程提供一些参考。
其中,因前处理提取车间“”,对应固体制剂车间生产两批“”,故此,选用了2006年4月~2008年5月生产的“干膏粉”,生产批号为“20060401、20060601、20070401、20070901、20080301、20080401、20080501”共7批次,对应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0月生产的“”,产品批号为“20060501、20060801、20061201、20070401、20070601、20070901、20071201、20080301、20080302、20080401、20080501、20080601、20081001”共计13批。
1.2 验证方案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2001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生产工艺规程2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2.1 验证小组成员:验证项目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的编写,组织验证全过程的实施,起草验证报告。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分别负责落实方案实施中各部分验证的具体工作。
2.2 验证工作中各部门责任:验证委员会:负责批准验证立项申请;设立验证项目小组;审批验证方案;批准验证报告;负责组织验证评价工作,发放验证证书。
回顾性验证如何操作
答:回顾性验证是对生产工艺相对稳定,正常上市的品种积累一定批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证明该工艺达到预定接收指标的活动。
回顾性验证适用于原料药和非无菌工艺验证。
一、验证条件:
–使用的同一原辅料供应商
–相同的生产设备
–至少20批次的数据
–检验方法经过验证
–批记录符合GMP要求
–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是标准化的,并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有QA监控记录
–定期对环境、水系统等公用系统进行监控,并有记录
–有批成品检验记录和报告
–有原辅料、中间品检验记录和报告
–有偏差调查报告和记录
二、验证方法:
收集数据:
–批生产记录,包括QA监控记录
–原辅料检验记录和报告
–批成品检验记录和报告
–中间品检验记录和报告
–各偏差调查报告包括环境监测、水系统监测、产品或中间品等的不合格数据
–质量投诉记录
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分析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的差异性
–统计质量检验数据
–统计各批次的收率(或成品率)
–对统计的数据,制作控制图(一般采用X-MR控制图),计算控制限度
–绘制X图和MR图,进行趋势分析
三、验证方案内容应包含:
–目的:
–范围:
–职责:
–设备描述:
–产品处方:
–质量标准:
–工艺流程(包含工艺参数)–数据收集、统计和趋势分析–结论和评价。
XXXXX工艺验证方案YZS-G-1XX037 类别:验证管理工艺验证方案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复印数:份目录1.概述2.目的3.产品简介4.验证内容、方法及标准4.1粉碎过筛4.2配料混合4.3压片4.4包装4.5成品质量4.6各工序收率及物量平衡5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6.稳定性考察7.相关文件8.图一9.相关记录1.主题内容本方案规定了XXXXX生产工艺验证的目的,步骤、标准及评价内容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XX生产工艺的验证3.责任人3.1工艺验证小组组长:组员:3.2其他相关人员4.验证的内容4.1概述XXXXX是我公司的主要产品,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此产品生产工艺是稳定可靠的,但是为符合GMP要求,我公司新建了厂房,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因此在该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前进行工艺验证,进行工艺验证的前提条件是:1.厂房、设施、设备已经过验证并验证合格可投入使用。
2.相应的文件已批准执行。
3.物料通过供应商审计并审计合格。
4.人员已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和系统培训且已有健康证和培训上岗证。
本验证方案拟在XXXXX试生产时实施4.2目的:本产品工艺验证方案的目的在于通过对XXXXX生产工艺的验证,证明该生产工艺可靠性和稳定性4.3产品简介:4.3.1处方:原辅料名称万片的用量4.3.2工艺流程图(见图一)4.3.3生产、质、量管理文件批生产指令及记录 XXXXX批生产指令及记录生产工艺规程 XXXXX批生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 XXXXX质量标准及主要物料质量标准4.3.6日常生产监控粉碎、过筛、配料、总混、压片、泡罩包装、包装4.4验证内容,方法及标准4.4.1粉碎过筛,确认本过程工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同时考核工序收率及物料平衡4.4.1.1评价方法按粉碎过筛SOP进行操作,对粉碎过筛后的药粉取三个进行粘度检查。
4.4.1.2接受标准药粉全部过5号筛(80目)且过6号筛(100目)的细粉>95%,粉碎过筛收率为98.0%、-100%,粉碎,过筛物料平衡率为99.0—100%。
******生产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食品有限公司验证时间: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职责四、相关文件五、验证准备六、验证内容七、产品质量回顾八、偏差处理与变更九、再验证周期十、附件一、目的通过对批生产记录上数据的收集,确认现有的工艺、设备能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并且工序稳定可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的回顾性验证。
三、职责3.1 技术质检部负责组织协调、实施验证方案、数据分析及完成验证报告。
3.2研发中心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负责数据收集、复核及报告的归档。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四、相关文件五、验证准备5.1 设备设施已验证,并处于运行状态。
5.2 有关衡器、仪表等均已经过校正。
六、验证内容(一)原辅材料、内(外)包装材料验收,入库、储存工艺的确认1、查验仓库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入库台账,仓库环境温湿度记录表,已查验无异常;2、查验质检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货验收记录,来料报告单、微生物检测记录,已查验无异常;(二)除尘、杀菌工艺的确认1、查验技术质检部包装材料杀菌微生物检测记录,已查验无异常情况;2、查验生产部干混外包脱包记录,已查验无异常;(三)原辅料的称重工艺的确认查验干混班物料称量确认添加搅拌表,有称量记录人、复核人、添加人、搅拌人、搅拌时间的确认,每批有详细的记录信息。
(四)混合搅拌工艺的确认1、查验干混搅拌时间记录,已查验无异常情况;2、技术质检部每年按乳粉干混混合均匀度验证计划对干混混合均匀度进行验证,详见详见附件3:2015年CCP3点搅拌均匀度验证报告;(五)金属检测工艺的确认查验设备检验记录表,每批次的生产均对金属检测仪器进行了检查。
(六) 对清场进行确认,查验生产所有清场记录,无异常;七.验证结果评价与建议通过对生产工艺中的主要工艺过程进行了确认以及对2014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生产的产品指标随机进行统计分析(详见附件3)。
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和数理统计分析文件编码:××××××××起草人:日期:年月日验证小组会签:生产管理部经理:日期:年月日设备动力部经理:日期:年月日Q C室主任:日期:年月日质量管理部经理:日期:年月日方案批准:验证委员会主任:日期:年月日方案执行:执行日期:年月日验证小组组长:目录一、概述二、验证目的三、验证组织和职责四、数据选择和收集五、数据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六、*******药品回顾性验证和数理统计分析七、*******药品收率数理统计分析八、*******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数理统计分析九、 *******药品成品水分数理统计分析十、偏差十一、结果评价与结论十三、验证小组领导意见一、概述为确保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后生产出合格的*******药品,经过半年生产后对*******药品生产工艺进行回顾性验证。
通过回顾性验证证明*******药品的生产工艺确实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产品,生产工艺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二、验证目的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后生产的*******药品中按相关的要求选取30批*******药品,通过统计分析。
检验证实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能够符合质量标准。
确认本生产工艺稳定、操作规范合理,工艺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确保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验证组织和职责1 、验证小组成员表验证小组成员表2、职责2.1验证委员会2.1.1 负责审阅并批准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2.1.2负责验证结论的判定批准。
2.2质量管理部2.2.1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及各部门的协调,保证验证工作有序的进行。
2.2.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操作过程中对验证文件修订的审核工作。
2.2.3负责验证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归档工作。
2.2.4负责审核相关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2.3生产管理部2.3.1负责编写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和数理统计分析文件编码:××××××××起草人:日期:年月日验证小组会签:生产管理部经理:日期:年月日设备动力部经理:日期:年月日Q C室主任:日期:年月日质量管理部经理:日期:年月日方案批准:验证委员会主任:日期:年月日方案执行:执行日期:年月日验证小组组长:目录一、概述二、验证目的三、验证组织和职责四、数据选择和收集五、数据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六、*******药品回顾性验证和数理统计分析七、*******药品收率数理统计分析八、*******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数理统计分析九、*******药品成品水分数理统计分析十、偏差十一、结果评价与结论十三、验证小组领导意见一、概述为确保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后生产出合格的*******药品,经过半年生产后对*******药品生产工艺进行回顾性验证。
通过回顾性验证证明*******药品的生产工艺确实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产品,生产工艺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二、验证目的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后生产的*******药品中按相关的要求选取30批*******药品,通过统计分析。
检验证实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能够符合质量标准。
确认本生产工艺稳定、操作规范合理,工艺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确保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验证组织和职责1 、验证小组成员表验证小组成员表2、职责2.1验证委员会2.1.1 负责审阅并批准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2.1.2负责验证结论的判定批准。
2.2质量管理部2.2.1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及各部门的协调,保证验证工作有序的进行。
2.2.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操作过程中对验证文件修订的审核工作。
2.2.3负责验证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归档工作。
2.2.4负责审核相关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2.3生产管理部2.3.1负责编写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2.3.2负责完成工艺回顾性验证。
2.3.3审阅工艺回顾验证方案﹑数据和最后的报告。
2.3.3审核验证对所需的测试项目是否全部完成可上报批准。
四、数据的选择和收集1、数据的选择和收集依据1.1 生产记录是在同一生产工艺下完成。
1.2检验结果是在同一检验环境下完成。
1.3生产记录和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可靠。
1.4选择和收集的数据不少于10批,最好在20批以上。
1.5选择和收集数据的批次是连续生产的。
1.6选择和收集的数据必须是量化的,是确切的数值。
五、数据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本验证是对*******药品生产工艺进行回顾性验证,用每批*******药品数量、质量标准中**有效成分含量、水分作为*******药品回顾性验证的依据。
*******药品的数量、**有效成分含量、水分是每批胶囊粉的特性,数据样本又都为1,所以采用“单值—移动极差”(X一Rs)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
六、*******药品回顾性验证和数理统计分析1、选取30批*******药品的生产检验数据进行验证。
注:按照数据的选择和收集依据,通过审核*******药品:批号051020—051226共30批作为*******药品回顾性验证数据进行采集。
七、*******药品收率数理统计分析1、*******药品投料量都为30万粒/批,采集各批次最终*******药品瓶数,做控制图。
注:051021、051022、051212三批为0.4g/粒×16粒/瓶包装,将其转化为0.4g/粒×30粒/瓶的包装。
(9632+9879 (9800)1.1计算参数平均值:X=∑xi/30=------------------------=9875 302、计算移动差距,共29个值,如下表:2.1计算移动极差:(247+228+250 (23)R S =------------------------------=157293、计算控制限度:X=9875 R S =157 查控制图查控制图系数表:E2=2.660 X图的上控制界限计算公式:UCL=X+E2×R S=9875+2.660×157=10293X图的下控制界限计算公式:LCL=X-E2×R S=9875-2.660×157=9457R S图的上控制界限计算公式:UCL=3.267×R S=513R S图的下控制界限计算公式:LCL=实际值为负值,通常取0作为控制下控制界限4、作X一Rs控制图:X图瓶数UCL:10239CL:9875LCL:9457批号UCL:513CL:157LCL:05、控制图观察分析5.1工艺稳定状态的判断依据工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判断条件有两点;1点子必须在控制的界限之内(即处于上下控制界限之间)。
2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缺陷或者说点子无异常排列。
5.2工艺不稳定状态的判断依据只要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均可判断为工艺不稳定。
1点子超出控制界限或恰在控制界限上。
2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不随机。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的模式很多,常见的有:点子屡屡接近控制界限、链、间断链、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点子呈周期性变化等等,在控制图的判断中要注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
5.3控制图观察分析根据控制图判断稳态的准则,观察X图:连续30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可以观察到X图的状态是稳定的,点的排列无突发性排列倾向,说明生产工艺稳定。
物料平衡,收率符合规范。
根据控制图判断稳态的准则,观察Rs图:连续29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可以观察到Rs图的状态是稳定的,点的排列无突发性排列倾向,说明生产工艺稳定。
物料平衡,收率符合规范。
八、*******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数理统计分析(0.121+0.139…..+0.140)1.1计算参数平均值:X=∑xi/30=------------------------=0.135302、计算移动差距,共29个值,如下表:2.1计算移动极差:(0.018+0.007+0.019…..+0.011)R S =----------------------------------=0.022293、计算控制限度:X=0.135 R S =0.022 查控制图查控制图系数表:E2=2.66 X图的上控制界限计算公式:UCL=X+E2×R S=0.135+2.66×0.022=0.195X图的下控制界限计算公式:LCL=X-E2×R S=0.135-2.660×0.022=0.075R S图的上控制界限计算公式:UCL=3.267×R S=0.072R S图的下控制界限计算公式:LCL=实际值为负值,通常取0作为控制下控制界4、作X一控制图:X图UCL:0.195CL:0.135LCL:0.075CL:0.022LCL:05、控制图观察分析5.1工艺稳定状态的判断依据工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判断条件有两点;1点子必须在控制的界限之内(即处于上下控制界限之间)。
2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缺陷或者说点子无异常排列。
5.2工艺不稳定状态的判断依据只要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均可判断为工艺不稳定。
1点子超出控制界限或恰在控制界限上。
2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不随机。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的模式很多,常见的有:点子屡屡接近控制界限、链、间断链、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点子呈周期性变化等等,在控制图的判断中要注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
5.3控制图观察分析根据控制图判断稳态的准则,观察X图:连续30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可以观察到X图的状态是稳定的,点的排列无突发性排列倾向,说明生产工艺稳定。
生产工艺能够保证*******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企业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能够保证生产出合格的*******药品。
根据控制图判断稳态的准则,观察Rs图:连续29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可以观察到Rs图的状态是稳定的,点的排列无突发性排列倾向,说明生产工艺稳定。
生产工艺能够保证*******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企业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能够保证生产出合格的*******药品。
九、*******药品成品水分数理统计分析(4.3+4.4+3.9…..+3.3)1.1计算参数平均值:X=∑xi/30=------------------------=3.930 2、计算移动差距,共29个值,如下表2.1计算移动极差:(0.1+0.5+0.5…..+0.4)R S =----------------------------------=0.32293、计算控制限度:X=3.90 R S =0.32 查控制图查控制图系数表:E2=2.66 X图的上控制界限计算公式:UCL=X+E2×R S=3.90+2.66×0.32=4.75X图的下控制界限计算公式:LCL=X-E2×R S=3.90-2.66×0.32=3.05R S图的上控制界限计算公式:UCL=3.267×R S=1.05R S图的下控制界限计算公式:LCL=实际值为负值,通常取0作为控制下控制界限4、作X一控制图:X图UCL:CL:3.90LCL:3.05Rs图UCL:1.05CL:0.32 LCL:5、控制图观察分析5.1工艺稳定状态的判断依据工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判断条件有两点;1点子必须在控制的界限之内(即处于上下控制界限之间)。
2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缺陷或者说点子无异常排列。
5.2工艺不稳定状态的判断依据只要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均可判断为工艺不稳定。
1点子超出控制界限或恰在控制界限上。
2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不随机。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的模式很多,常见的有:点子屡屡接近控制界限、链、间断链、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点子呈周期性变化等等,在控制图的判断中要注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
5.3控制图观察分析根据控制图判断稳态的准则,观察X图:连续30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可以观察到X图的状态是稳定的,点9与点10的数据波动比较大,有突发性排列倾向,说明生产中可能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进一步检查051102、051107的相关批生产记录,确认0511026批次*******药品在干燥工序中干燥时间超过工艺规定时间,导致051102中水分偏低。
应在干燥工序加强控制,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根据控制图判断稳态的准则,观察Rs图:连续29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可以观察到Rs图的状态是稳定的,点8与点9 之间的数据波动比较大,有突发性排列倾向,说明生产中可能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检查051102、051107的相关批生产记录,确认051102批次*******药品在干燥工序中干燥时间超过工艺规定时间,导致051102中水分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