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笔记3之新精神分析学派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一)阿德勒的理论观点

阿德勒对人格方面的重要贡献:寻求优越、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父母在人格发展上的作用以及出生顺序的影响。

1. 寻求优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寻求优越始于自卑,他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着深刻的自卑感,该自卑感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在阿德勒看来,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越强烈。阿德勒把商业成功看作是寻求优越感的表达。但过度自卑会产生自卑情结: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的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过度自卑的儿童和成人会拒绝或远离挑战而不是去战胜他们。他还认为,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的人通过社会兴趣来表达对优越感的寻求;相反,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和追求个人名誉来寻求优越感。

为了克服自卑,一个人会通过“追求卓越”来实现人生完美的发展目标。但是,也会出现病态反应—优越情结。优越情结是指力争上游过程中一味地要高人一等,以胜过别人为人生乐趣,待人倨傲、喜人奉承,时常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实为一体的两面,均为病态。

2. 自卑与补偿

(1)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而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2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障碍或想象的障碍。(补偿或超补偿就是直接指向于个人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感)

(3)对自卑感的补偿有两条基本途径:

A. 觉知到自己的某种缺陷后,集中力量在缺陷处发展其功能。如体弱者通过持久的

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B. 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例如,失明者

通过发展听觉或触觉来进行弥补。

(4)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自卑感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无力、无能和无知。婴幼儿完全依赖成人才能生存,所以生命之初就有自卑感。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优越目标的引导,这种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不止,这就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5)自卑感一方面是积极的驱动力,同时也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产生无助感,束手无策,心灰意懒,甚至导致万念俱灰、万事皆休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便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力量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差得太多,以至于产生一种无助感,而不是驱使自己去建立优越感。[情结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

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总之,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和补偿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可以是力争上游的动力,也可以导致精神病。

3.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父母的溺爱和忽视是导致后来人格问题的两个根源。

(1)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就是溺爱,剥夺了儿童的独立性,会引起更强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

(2)对孩子的忽视:受到父母较少关注的儿童,长大后多半成为冷酷、怀疑他人的人。作为成人,他们不能与他人建立温暖的个人关系,对于亲密的关系感到不舒服,对于亲热或者抚摸有呕吐的感觉。

4. 出生顺序与人格

(1)长子:受到溺爱,自卑感比较强烈,“问题儿童、神经病患者、罪犯、酒鬼、性反常者”

(2)次子:强烈的寻求优越感。

(3)最小的儿女:受到所有家庭成员的溺爱,非常依赖,缺乏创造力,有强烈的自卑感。

中间出生的儿童与头生和末生的儿童相比,是最能取得成就、最少发生心理失调的。

(4)长子经常遭受失败的命运,害怕竞争;次子则喜欢竞争,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最后出生的儿童常受到娇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发展成异乎寻常的性格。

5. 生活风格

(1)阿德勒认为,所有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优越。但每个人追求优越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例如,目标不同、能力不同和社会环境条件不同,因此个体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他把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独特方式或手段称为生活风格。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人格,表现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和希望对人生做出贡献的愿望等。

(2)个人的生活风格在4-5岁时就已完全定型。一个儿童形成怎样的生活风格取决于他个人的条件。如果一个儿童由于某种原因产生自卑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他的生活风格就会针对这种自卑感进行补偿和超补偿。如果一个儿童把它的母亲或父亲当作强者来模仿,它就会形成与其母亲或父亲类似的生活风格。因此可认为,获得一种生活风格也就是获得一种认同。

(3)生活风格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人趋于完美,使他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违背的。

6. 社会兴趣

(1)社会兴趣是指人希望对社会做出贡献来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

(2)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友好相处、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3)社会兴趣是补偿自卑感的一种自然方式,是个人对自卑感的一种最根本的补偿。

(4)人是社会动物,在本性上具有天生的社会兴趣。但它必须加以认识才能发展,并且只有当儿童处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得到发展。“所有失败者——神经病患、精神病患、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性趣”。

(5)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一个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这主要取决于母亲,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了儿童社会兴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