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课题 快乐读书吧 课型 快乐读书吧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 2.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3.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民间故事,体会蕴含在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教学 难点 通过读或听民间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吗?你都听过哪些民间故事?把你知道的民间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吧。 生自由发言,师出示民间故事的名字: 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老师给你们列出几个: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 师: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了哪些民间故事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感知故事。 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 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生自由发言,师总结 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这部书中有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还蕴含美好的情感。 板书:动人的情节 美好的情感 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 在学生讲完故事后,师适当做出评价。 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 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
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引导学生回忆所听到或读到的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让同学们对民间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引起学生们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向学生们介绍并推荐民间故事的。
材料先由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民间故事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中国的民间故事以至于到外国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
该作讲述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善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她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
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
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
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课外拓展学习方法指导: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课时】机动课时第1课时(读前指导课)【课时目标】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制订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探究单。
【教学过程】板块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1.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聊故事。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那你们知道歌曲《从前有座山》背后的故事吗?你又是怎样知道这个故事的?(2)点拨: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给我们讲过。
父母长辈口口相传,这样的故事也就代代相传。
2.感知特点,导入课题。
正像同学们所说,民间故事里往往有固定的故事类型、情节内容的重复、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方便人们记忆,也加深了听众的印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快乐读书吧”,享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
(板书:快乐读书吧)【设计意图】学生讲述《从前有座山》这个民间故事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去感受、发现民间故事的基本文体特点,为之后学习民间故事、填写表格作铺垫。
而民间故事往往文字内容较长,以《从前有座山》作为开端来讲述,会唤起学生儿时的视听快乐,为学生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创造较为轻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板块二品读片段,渗透方法1.放映动画,激发兴趣。
播放《田螺姑娘》动画片。
2.出示片段,自主阅读。
(1)带着问题,阅读片段。
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田螺姑娘》的片段及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这个片段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概括)●把这个片段里最吸引你的情节或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出来,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
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
2.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学生很快猜出歌名。
教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估计爷爷奶奶就给你们讲过。
今天让我们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二、初谈感受。
1.你知道哪些中国民间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2.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民间故事的课文,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非常感人。
)3.民间故事写的都是一些在群众中流行的故事。
好多故事带有传奇色彩,寄托了群众的美好愿望。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故事,走进那奇幻的世界。
三、品读《田螺姑娘》。
1.出示感人的片段。
2.自由读。
3.赏析。
(1)学生齐读。
读完后,你的心情怎样?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2)这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而那优美的文笔更是令人难忘。
再读读,把文章里最吸引你的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注,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读书时,我们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还要把文章里最吸引你的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认真品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读完以后,还要想想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他(她)是怎样的人,从哪里能看出来,标出相关句子或圈出相关词语。
这是我们读完以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备课时间】9月23日【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主要难点在于要在一个学期之内,用合适的速度完成多个长篇故事的阅读,并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要完成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任务,就是可以抓重点抓以下几个环节:一.组织导读活动;二.激励学生持续阅读;三.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四.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一.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三.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作业】学生课前搜集民间故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牛郎织女》和《猎人海力布》都是民间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能说说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吗?(出示课件)民间故事是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被后人修改、添加、润色、提升的一种文学形式。
民间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神话色彩、地方色彩。
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听着民间故事长大的,在你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你讲过《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的回忆: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二、看图猜故事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你能猜得出下面这些图画的是什么民间故事吗?明确: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祝八仙过海它们都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精彩内容,想必同学们都从家里的长辈那里、课外读物上了解了不少,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让人流连忘返,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试着去了解更多的民间故事呢?读民间故事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三:从前有座山》【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三:从前有座山》【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明白民间故事的特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明白民间故事的特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简述故事。
1.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
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引导学生简单交流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能够感受到很多生活中没有的乐趣……),教师适时引入:同学们,课前老师安排你们阅读了中外的民间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享阅读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教材中的引言创设豪情谈话,让学生在言语的暗示下不知不觉融入美好的意境中,唤醒了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美好向往之情,从而让他们更快乐地进行阅读乐趣分享。
2、互动交流,分享内容。
1.过渡。
同学们,民间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快乐地成长,而《中国民间故事》无疑是送给全世界孩子和大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里老师最感兴趣的还是《田螺姑娘》。
2.指导学生试着猜一猜老师感兴趣的原因。
生:我觉得老师肯定被XXX姑娘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
师:那大家能大概讲一讲田螺姑娘的故事吗?生:从前有个年轻人独自种着几亩田过活,有一天他在田里捡到了一个大田螺,他舍不得吃,就将田螺养在水缸里面。
第二天等他从XXX耕作回来,发现自己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也做好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学生基本情况•年级:五年级•班级:36人•性别:男20人,女16人•成功约束:70%•学生背景:大多数学生热爱阅读,但有些学生还是不太喜欢读书。
教学目标•学习阅读技巧,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知识,培养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一课:阅读书法教学目标•学生学会评估书名的重要性;•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书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学内容•课文:《栓狗的年代》•课程结论:学生能够识别好的书标题。
教学方法•阅读示范;•分成小组进行互动讨论;•分享感想和意见。
第二课:阅读技巧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如何快速了解故事的方法;•学生掌握如何预测一个故事内容的大概情况;•学生能够根据一本书的插图预测该书的内容。
教学内容•课文:《呆萌的男孩》•课程结论:学生将掌握阅读技巧以快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本方法,预测故事情节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插图预测故事的内容。
教学方法•聚焦重点,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技巧;•老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感受和意见。
第三课:写读书笔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列出一个读书笔记;•学生了解阅读书籍所需的理解和解读技能。
教学内容•课文:《儿童读物》•课程结论:学生将学会写读书笔记的步骤,并得到理解和解读技能的培训。
教学方法•聚焦重点,引导学生重视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老师一一指导;•分享感想和意见。
第四课:读书报告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书面报告一本书的内容;•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促进自我提高和提高自信心。
教学内容•课文:《快乐读书》•课程结论:学生将能够书面报告一本书的内容,并在当面向他人表达时更自信。
教学方法•聚焦重点,引导学生应以什么形式写报告;•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互相审阅;•学生进行策划书面报告后,向他人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
教学评价和总结每次课程中,都需要老师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并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是一篇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故事,讲述了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里有山、有水、有动物,充满了奇幻色彩。
这篇故事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教育意义,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把握。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可能产生好奇心,教师应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中的奇幻色彩,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2.难点:故事中隐含的教育意义,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奇幻的山、庙、和尚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故事情节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阅读材料:准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供学生课后阅读。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故事情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同时,板书重点词语,如“山”、“庙”、“和尚”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快乐读书吧》教学方案教材解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收尾。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你读过吗,二是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首先让学生了解《田螺姑娘》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从中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劳动人民的期盼和情感,让他们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们推荐外国的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2.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3.尝试接触并了解外国的民间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民间故事(包含外国民间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老和尚和小和尚讲故事。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有什么含义?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
师明确: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老师给你们找到几个:《孟姜女》、《八仙过海》、《梁祝》等。
导入课题,齐读课题二、感知故事,感受魅力师;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生自由发言,师总结。
师:这个故事来自我国民间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师;大家还知道什么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在学生讲完故事后,师适当做出评价。
这个故事来自我国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正义却弱小的主人公总是能够打败强大的对手;心地善良的穷苦人最终会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的生活等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故事,既有童话故事,也有民间故事,还有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拓展故事。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讨论。
3.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包括教材中的故事和拓展故事。
2.准备阅读策略指导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3.准备小组讨论的模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故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归纳等,对故事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1.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明白民间故事的特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3.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明白民间故事的特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中外民间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
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引导学生简单交流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能够感受到很多生活中没有的乐趣……),教师适时引入:同学们,课前老师安排你们阅读了中外的民间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享阅读的乐趣吧。
此环节教学借助教材中的引言创设激情谈话,让学生在语言的暗示下不知不觉融入美好的意境中,唤醒了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美好向往之情,从而让他们更快乐地进行阅读乐趣分享。
二、互动交流,分享内容。
1.过渡。
同学们,民间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快乐地成长,而《中国民间故事》无疑是送给全世界孩子和大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里老师最感兴趣的还是《田螺姑娘》。
2.引导学生试着猜一猜老师感兴趣的原因。
生:我觉得老师肯定被田螺姑娘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了。
师:那大家能大概讲一讲田螺姑娘的故事吗?生:从前有个年轻人独自种着几亩田过活,有一天他在田里捡到了一个大田螺,他舍不得吃,就将田螺养在水缸里面。
第二天等他从田里耕作回来,发现自己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也做好了。
他很奇怪,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隔壁的老太太,老太太说一定是田螺姑娘来帮了他……师: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便于讲述,便于记忆。
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语文要素】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阅读《田螺姑娘》《聪明的牧羊人》及其他民间故事。
2.阅读记录卡和学习探究单。
[教学课时]机动一、激趣导入,了解学生阅读基础1.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民间故事的学习中,除了本单元学习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这些故事的?(指名说)2.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许多民间故事。
无论是中国的民间故事,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故事,都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你讲,我听;我讲,他听。
这些故事就这样口耳相传,直到今天仍旧吸引着我们。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探究民间故事的学习方法。
二、分享交流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众多的民间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些故事?为什么喜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2.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总结:从刚才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故事有着不同的题材。
有的是玄幻、神奇的幻想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常常借助法术和宝物,实现现实中无法达成的愿望,比如《聚宝盆》《八仙过海》;有的是生活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比如《马头琴的传说》;还有一类是民间笑话,这类故事幽默、滑稽,借诙谐风趣的文字宣扬正义,惩恶扬善,如《徐文长难倒窦太师》。
你喜欢哪一类故事呢?可以尝试为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分分类。
三、共赏经典,感知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田螺姑娘》片段。
2.组织全班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研教案课时目标1.激发读书的兴趣,初步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2.通过阅读,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拓宽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学生很快猜出歌名。
)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给我们讲过,今天让我们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感知故事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课件出示《田螺姑娘》片段)学生讲故事,教师提出问题。
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阅读我国的民间故事,你不仅能领略到动人的情节, 还能认识到许多精彩的人物,希望大家能多多阅读。
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学生讲完故事后,教师适当做出评价。
6.教师小结: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
在欧洲,你可以跟随小牧羊人,一起踏上寻找三只会唱歌的苹果的旅途;在非洲,你会听到“曼丁之狮”松迪亚塔的英雄故事。
让我们一起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感受世界各地的别样风情。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体验读民间故事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为学生推荐了外国故事,丰富了学生阅读的资源。
三、课堂小结1.教师谈话: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化成一个个民间传说和故事。
你讲,我听;我讲,他听。
就这样口耳相传,到今天依旧吸引着我们。
课后,大家可以与同学、家人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故事,交流获得的知识,也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本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话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单篇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示了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的根本特点,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更多的关于民间故事的记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典型形象和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长、列那狐等,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
本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并未给出具体的推荐书目,只是提示了学生可以去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
这是因为民间故事类的汇编作品非常丰富,这样编排使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取篇幅、难度适合的文本进行推荐和教学。
“小贴士”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素。
这两个要素提示的都是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固定的类型、重复的段落、寄托着朴素的愿望”,而非具体的读书方法。
这是因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艺术,不同于作家用书面文学所作的创造性表达。
因此在阅读时应多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它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而不要去细致地分析文字表述。
教材中的插图是非洲大地上的人们讲唱故事的情景,用优美的图画,再一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民间故事是民众在闲暇娱乐时讲述的,它反映了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和心理状态。
1.通过“从前有座山”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2.通过自主阅读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通过充分阅读,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在本单元学开始就开启阅读之旅,让学生充分阅读,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指导。
新课教学()分钟二、感知故事。
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出示课件3)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出示课件4)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这部书中有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还蕴含美好的情感。
(出示课件5)板书:动人的情节美好的情感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在学生讲完故事后,师适当做出评价。
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出示课件6)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引导学生回忆所听到或读到的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让同学们对民间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引起学生们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事的情感。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民间故事,学生们了解得不太详细,因此在让他们讲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气氛不热烈,同学们反应不积极。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向学生们介绍并推荐民间故事的。
材料先由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民间故事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中国的民间故事以至于到外国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课题 快乐读书吧 课型 快乐读书吧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
2.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3.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民间故事,体会蕴含在故事中的美好
情感。
教学
难点
通过读或听民间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的
民间故事吗?你都听过哪些民间故事?把你知
道的民间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吧。
生自由发言,师出示民间故事的名字:
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老师给你们列出几
个: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
师: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
了哪些民间故事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感知故事。
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
请给大家讲一讲。(出示课件3)
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
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
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出示课件4)
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从这个故事
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板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这部书中有
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还蕴含美好的情感。
(出示课件5)
板书:动人的情节 美好的情感
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
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
在学生讲完故事后,师适当做出评价。
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老师给
大家推荐一些:(出示课件6)
【设计意图:设计
这个环节,能引导
学生回忆所听到
或读到的民间故
事,提高他们的兴
趣。】
【设计意图:设计
这个环节,能让同
学们对民间故事
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
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
有一个清晰的认
识,从而引起学生
们对民间故事的
兴趣。】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分钟
三、拓展。
中外民间故事有很多,请同学们上网搜
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记下来,讲给同学们听。
【设计意图:拓展
环节的设置,可以
通过在网上搜寻
民间故事来开阔
学生的视野,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动人的情节
快乐读书吧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
美好的情感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导入这个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正
文的把握上,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首先让学生了解《孟姜女哭长城》
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从中感受民间
故事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们推荐外国的民间故事。
2.在对民间故事的把握上,我通过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劳动人民的期盼和情感,让他们体会民间故
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民间故事的情感。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民间故事,学生们了解得不太详细,因
此在让他们讲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气氛不热烈,同学们反应不积极。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快乐读书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向学生们介
绍并推荐民间故事的。材料先由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民间故事入手,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中国的
民间故事以至于到外国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
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
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
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
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
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
实、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该作讲述相
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善妒,因王
后行为不端,将她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的方
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
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
偕老。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
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
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
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
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
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
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