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 宏观经济学 计算题
- 格式:ppt
- 大小:563.01 KB
- 文档页数:69
曼昆《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一、简答题1.除收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消费?它们如何作用?答: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原因,尤其是短期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会小于0,有时候它会大于1。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
(1)利率。
传统看法认为,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储蓄,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提高利率是否会刺激储蓄,要根据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
一方面,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因此会增加储蓄。
利率提高使得储蓄增加是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使他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认为自己更加富有,以致增加目前消费,从而减少储蓄。
这种储蓄的减少是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利率如何影响储蓄,必须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总和而定。
一般而言,对低收入者来说,利率提高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利率提高会导致储蓄增加。
对高收入者来说,利率的提高主要会发生收入效应,从而可能会减少储蓄。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影响消费。
货币收入(名义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则实际收入下降。
如果消费者想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3)收入分配。
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较大,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平均,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大,而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则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小。
(4)社会保障制度。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越是完善,居民越是敢于消费,否则储蓄意愿要增强。
2.假设消费者信心提高增加了消费者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他们现在想消费的数量增加。
可以把这种情况解释为消费函数向上移动。
这种移动如何影响投资和利率?答:如果消费者增加现期的消费数量,那么私人储蓄和国民储蓄将下降。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部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对)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对)7、在IS曲线的右侧,I<S。
(对)8、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9、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
(错)。
10、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错)三、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各题后的三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1、消费曲线位于45º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B、0C、负数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B、80%C、30%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B、不变C、增加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B、500万美元C、800万美元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 )。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一、判断题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答案】T【解析】假定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低于稳态,那么其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将一直上升到稳定状态为止。
当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高于稳态,那么投资小于折旧,资本的磨损快于更替,资本存量将一直减少到稳态水平为止。
2.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人均资本或者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不增不减的稳态资本存量。
()【答案】F【解析】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使得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
3.在不考虑人口和技术变动的索洛模型中,稳态即意味着yk。
()【答案】T【解析】稳态下,kikyk0,因此yk。
4.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虽然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答案】T【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5.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答案】F【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则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必然小于零。
6.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达到新的稳定。
()【答案】F【解析】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则fk0,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实际投资始终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大于持平投资,人均资本存量将不断增大,经济没有稳定状态。
曼昆经济学习题解答Ch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劳动力存量与流量消费失业率增值投资劳动力参与率估算值政府购买奥肯定理名义与实际GDP净出口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O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合计算机;D.以上都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 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 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 500亿美元和10 500亿美元;C.2 500亿美元和2 000亿美元;D.7 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8.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9.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500美元;B.480美元;C.470美元;D.400美元三、问答题1.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2.GDP在本章中被描述为一个流量。
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经济中黏性价格企业的比例s ,s 越大,斜率越大。
( )【答案】F【解析】根据黏性价格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可写为:()()1s Y Y P EP s a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为:()1s a s-。
当比例s 越大,斜率越小。
2.只有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是:假定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即供给)会增加。
( )【答案】F【解析】黏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黏性价格模型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是如此。
事实上,所有对于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解释,都假定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时,产出会增加。
3.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之所以与物价水平正相关,主要是因为劳动力需求能够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的供给却不能。
( )【答案】T【解析】在黏性价格模型中,名义工资是在合同中规定好了的,而实际工资则会随着实际的物价水平而波动,由于劳动者提供劳动力是以名义工资为标准的,而企业雇佣劳动力则以实际工资水平为标准,因而劳动力需求能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供给则不能。
4.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负相关。
( )【答案】F【解析】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产量与其自然率的背离与物价与其预期水平的背离正相关。
5.总供给的不完备信息模型表明,当人们把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当作自己产品的价格的上涨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曼昆经济学基础知识试题及标准答案《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1、消费者剩余:2、国民收入:3、均衡价格:4、供给价格弹性:5、无差异曲线: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无限稀缺C.资源的相对有限D.欲望的相对有限2、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3、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A.X与Y是替代商品B.X与Y是互补商品C.X与Y 是独立品D.X与Y无法确定4、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5、如商品甲和乙是互补品,甲的价格提高将导致( )A.乙的需求曲线右移B.乙的需求曲线左移C.乙的供给曲线右移D.乙的供给曲线左移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B.求量的增加小于5%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7、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8、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A.总效用为零B. 边际效用小于零C. 边际效用最大D.总效用最大9、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溢出效应D.挤出效应10、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A.成本增加B.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了C.产量提高了D.以上都不对11、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的各点代表()A.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12、一般地,若厂商的价格低于( )时它将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固定成本D.边际成本13、一个垄断厂商要取得最大利润()A.可以自由定价B.可以在缺乏的部分自由定价C.可以在富有弹性的部分自由定价D.必须使MR=MC14、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A.工资B.利润C.地租D.利息15、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C.总产量先增后减D. 总产量先减后增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与增加购买汽车的需求。
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十二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
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曼昆宏观经济学试题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经济行为B. 企业经营管理C. 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和发展规律D. 利益最大化正确答案:C2.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A.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B. 政府应该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C. 物价上涨会导致经济增长D. 市场竞争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正确答案:A3.宏观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是指:A. 物价下跌B. 经济的总量扩大C. 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导致物价上涨D. 政府调控经济供给正确答案:C4.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包括:A. 消费者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B. 企业利润、工资收入、个人所得税和消费支出C. 出口商品的价值和进口商品的价值D. 人均GDP和总人口数量正确答案:A5.货币政策是指:A. 政府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B.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C. 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D. 政府通过调整贸易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正确答案:A二、简答题1.解释宏观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概念,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答:宏观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经济中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和产业部门的过程。
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
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正确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相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社会不公平等问题。
2.解释宏观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现象,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答:宏观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超过供给导致的物价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