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缓的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6.91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发育迟缓诊疗常规(一)定义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落后于正常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可伴有运动发育落后、癫痫、行为异常、感知觉异常等。
(-)病因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性疾病、胚胎期的药物或毒物致畸、环境剥夺、宫内营养不良、宫内缺氧、宫内感染、创伤、早产儿脑病、婴幼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外伤和感染等。
患儿存在高危因素,其中新生儿窒息、早产、病理性黄疸、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感染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比例较高。
高危因素对脑组织的作用可发生于卵细胞受精之前,而且可以延续到新生儿期,此段时间内的各种高危因素,会直接引起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
1新生儿窒息凡是胎盘或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起,常见病因如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年龄235岁或《16岁、胎盘早剥、脐带绕颈、早产儿或巨大儿、宫内感染、胎位异常等;2.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尤其是脑部发育不完善,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脑损伤越重,致患儿精神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也越大;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等;4.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在母病毒血症、菌血症、虫血症阶段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中枢神经和其他器官的发育畸形;新生儿期患儿脱离了母体保护,自身免疫系统不成熟,血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病原体易损伤大脑和神经系统;5.其他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性糖尿病、遗传因素、足月小样儿、孕期接触不良理化因素等。
(三)临床特点6管病因如何,主要根据智力低下的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程度分为4级。
(1)轻度:发育商(DQ)或智力发育指数(MD1)为55~75,早期不易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2)中度:I)Q或MD1为40~54,语言运动功能发育明显落后,在学龄前期可学会说话,但不能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多与比同龄明显小的儿童玩耍;(3)重度:DQ或MD1为25~39,自幼发现有躯体和神经系统异常,运动和语言能力差,表情呆滞,学习困难,理解能力差,常伴有癫痫和先天畸形和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
精神发育迟缓的名词解释-回复
精神发育迟缓,也被称为智力障碍或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智力发展上显著低于同龄人,并且伴随着适应行为的缺陷。
这种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可以被识别出来,而且会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精神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孕期问题(如母亲感染或药物滥用)、出生时的问题(如窒息或早产)、营养不良、脑部疾病或损伤、以及环境因素等。
精神发育迟缓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其主要依据是智力测验的得分和个体的适应行为能力。
对于精神发育迟缓的个体,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提高生活技能和独立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精神发育迟滞疾病概述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现象,是导致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1985),发达国家患病率为5‰~25‰,发展中国家为46‰。
我国12个地区(1982)精神发育迟滞调查结果,总患病率为3.33‰,7~14岁组为5.27‰。
1988年全国8省市0~14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该障碍总患病率为12‰,城市为7‰,农村为14.1‰,男孩患病率城市为7.8‰,农村为14.3‰;女孩患病率城市为6.2‰,农村为13.9‰;轻度最多,占60.6%,中、重、极重度占39.4%。
在婴儿早期对本症的轻度者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在入学后其智力活动较其他儿童明显落后才被发现。
部分轻度患者在无特殊事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应社会,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因而在一般人群中不被识别。
这或许是学龄前本症患病率叫成年期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当然,重度患儿照顾不当或合并躯体疾病早年夭折也是另一原因。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精神发育迟滞者的境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经过特殊教育和训练可以在社区独立生活,并且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精神发育迟滞可作为单一的临床征象出现,也可与其他涉及大脑发育受损的躯体疾病并存。
如果已知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做出诊断时应标明该病,有利于处理。
疾病病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学因素1.产前因素(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
数目的改变包括多倍体、非整倍体,结构的改变包括染色体断裂、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如Down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的研究备受关注。
当前,已报道的与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X.1inked mental retardation,XLMR)的相关基因已超过20个,JARIDI C(Jumonji, AT-rich, interactive domain 1C)基因属于其中之一。
精神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生活中疾病很容易遇到的,在遇到一些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对自身各方面,才会有很好的保护,有很多人都是能够引发多种问题来,所以在出现疾病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样治疗的时候,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那精神发育迟缓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对精神发育迟缓并不是很了解,在出现这样情况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在出现这样情况后,也都是要对它原因进行很好的认识,使得知道如何改善。
精神发育迟缓:病因引起智力低下的病因大致可概括为两类1.生物医学原因如各种遗传病、获得性疾病、损伤等。
2.社会心理原因由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不良环境所引起。
在生物医学因素中,各种原因的脑损伤、缺氧、围生期其他异常。
临床表现根据智力低下的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程度分为4级。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为50~69岁之间,约占MR的80%,早期不易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
在学龄期可发现逐渐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虽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个人生活尚能自理,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
计算、读写、应用抽象思维有困难,缺乏灵活性和依赖别人。
躯体方面一般不存在异常,平均寿命接近正常人。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为35~49岁之间,约占MR的12%,通常在3~5岁时被发现。
患者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语音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育迟缓,虽然可学会说话,但吐词不清,词汇与概念缺乏,言语简单,常词不达意,也缺乏抽象的概念,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认识事物趋于表面与片段。
患者成年后,可在监护下从事简单刻板或机械的体例劳动,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的正常儿童。
患者的躯体发育较差,多数可发现器质性病因,但一般可活至成年。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在20~34岁之间,约占MR的8%,通常在20岁之前被发现。
患者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伴有畸形,并出现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又称精神发育不全,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
于发育期起病,随年龄增长,智力也稍有进步,但中、重度患者仍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轻度患者的身体发育无明显异常,在征兵体验中常被忽视而入选,造成部队训练和管理困难,应予以注视。
本病较常见,国外报道总患病率为8(英)~10(美),其中中、重度者均为2。
我国1982年十二个地区联合调查结果:中、重度患病率为3.33,尚无轻度患者的患病率数据。
外报道的患病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
[病因与发病机理]病因复杂。
国外资料指出:约20%精神发育迟滞是由环境因素引起,25%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
还发现85%重度患者可找出生物学病因,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疾病、代谢与内分泌异常、感染、中毒、外伤等物理性因素等。
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难以分折归纳,现将较肯定的原因归纳如下:一、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二、胎儿期获得性异常: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
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三、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四、出生后疾病:出生后头2年,脑发育最快,致病因素在此期内造成的脑损害也严重。
学龄前是最关键时期,其次为小学年龄期。
致病原因很多,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精神发育迟滞疾病概述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过去几十年通常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幼稚症和精神发育不全。
近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倾向使用弱智(feelble-mindedness),而民政部门则使用智力残疾(mental handicap)。
这些名称实际上指同一类人群。
精神发育迟滞发病机制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复杂多种,涉及范围广泛,诸如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功能发育阻滞或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随着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一部分病例可查明病因,但仍有许多病例尚未能发现致病的原因。
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
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其他因素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小儿智力发育影响重大。
因为贫穷或被忽视、虐待而导致儿童早年与社会严重隔离、缺乏良性环境刺激、缺乏文化教育机会等均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表现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的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临床检查包括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结果,确定智力低下的程度,智商(IQ)作为评定精神发育迟滞分级的指标,智商(IQ)是指个体通过某种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即IQ=(智龄/实际年龄) X100,智商(IQ)在100士15为正常范围,智商(IQ)70或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等级: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现将不同程度的临床特征,分述如下:(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最为多见,但因程度轻,往往不易被识别,躯体一般无异常,语言发育迟滞,适应社会能力低于正常水平,可以社会交往,具有实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或技术性操作,但学习能力,技巧和创造性均较正常人为差,读写,计算机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同龄儿童差,显示学习困难,经过特殊教育可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精神发育迟滞有哪些表现,怎样护理作者:陈志红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精神发育迟滞指得是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特点的精神障碍疾病,多发于18岁之前,其主要原因可能因为遗传、围产期有害因素以及出生后不良因素。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其病症轻重程度有明显区别,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
轻度:智力在50~69之间,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在有针对性教育之后,可以独立生活,所占比例达到了75%~80%。
中度:智力在35~49之间,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经过教育之后可以学会简单生存技能,做到半独立生活,所占比例达到了12%。
重度:智力在20~34之间,其适应能力只达到了需要监护程度,拥有有限的自理能力,所占比例为7%~8%。
极重度:智力二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极重度:无法进行生活自理,且无语言功能,经过长期训练后,只能掌握少数简单词汇,情绪反应较为原始,存在残废和癫痫的情况,这类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多数会发生夭折。
重度:患者早期发育速度较为缓慢,语言功能基础较差,咬字发音等含糊,掌握词汇较少,动作缓慢,这类患儿严重缺乏情感,经过长期训练后,会学会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照顾生活。
中度:整体发育过程迟缓,缺乏正常的语言能力,谈吐能力有明显缺陷,拥有较为简单的思维能力与模式,学习能力较差,经过长期训练之后,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读写,能使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和人交往交流,并且在有人的引导下进行简单劳动。
轻度:这类患儿的整体发育速度十分缓慢,基础语言水平发展较慢,词汇上无明显缺陷,但是掌握的抽象词汇十分缺乏,综合素质水平较同龄人差,但是经过长期训练之后,能拥有一定的阅读、计算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在经过针对性教育后,相应知识可达到小学水平,这类患者在成人之后能进行简单的劳动和工作,但是适应力低下,和同龄儿童相比较差,在无人引导的情况话难以适应外界,对他人的语言和引导无明显抵抗。
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表现和症状精神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心理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同龄儿童。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或其他身体问题引起的。
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表现和症状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发育阶段来判断。
本文将详细讨论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表现和症状,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辅导这些儿童。
一、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滞后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滞后。
他们可能迟迟不会说话,或者说话能力有限,只能表达简单的需求。
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可能理解能力较差,对语言的运用不熟练。
二、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滞后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在认知和思维方面进展缓慢。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相对较弱。
在注意力和记忆方面也可能存在困难,很难持续关注和记住信息。
三、行为和情绪问题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在行为和情绪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他们可能表现出冲动、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等行为特征。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自伤行为或攻击性行为。
他们对社交互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可能较弱。
四、动作和协调能力的滞后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在动作和协调能力方面可能发育较慢。
他们可能走路晚、动作笨拙,并且可能存在运动发展障碍。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控制手指的精细动作,难以完成简单的手工活动。
五、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的困难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在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方面可能面临困难。
他们可能缺乏适应社交场合的能力,无法理解和运用社交规则。
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弱,可能难以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
六、生活自理能力的滞后精神发育迟缓的儿童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可能滞后于同龄人。
他们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如穿衣、洗漱、吃饭等。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表现和症状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语言和沟通能力、认知和思维能力、行为和情绪问题、动作和协调能力、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
精神发育迟滞名词解释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个体在智力、语言、运动能力、社交行为等方面与同龄人相比明显落后的一种发育障碍。
下面对与精神发育迟滞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
1. 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是指个体在智力、言语、运动等方面发育速度较为缓慢,但整体上仍能逐渐发展。
与精神发育迟滞不同的是,发育迟缓的个体仍有望在发育过程中通过干预和支持取得进步。
2. 智力(认知)发育:智力(认知)发育是指个体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智力发育是精神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体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有重要影响。
3. 语言发展障碍:语言发展障碍是指个体在语言能力方面存在困难或延迟的情况。
包括发音困难、语言理解困难、语法、词汇和交流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发展障碍是精神发育迟滞中常见的一个表现。
4. 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迟缓是指个体在运动技能的发展上相对滞后。
包括肌肉发育、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运动技巧等方面的障碍。
运动发育迟缓可能影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5. 自闭症: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脑部发育障碍,常表现为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受损、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和兴趣范围狭窄。
自闭症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一种类型,与智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6. 社交行为:社交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相处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包括言语交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姿态和肢体语言等方面。
精神发育迟滞个体在社交行为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难以适应和参与社交互动。
7. 综合障碍谱系(PDD):综合障碍谱系是指一组与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亚斯伯格综合征和儿童早期孤独症等。
PDD是精神发育迟滞中的一类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受限和困难。
总之,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影响个体在多个方面发展的障碍,包括智力、语言、运动能力和社交行为等方面的迟缓或困难。
早期的干预和支持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精神发育迟滞的干预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社会的地方,在幼儿园里,幼儿们可以与同龄人交往、学习、成长,这对孩子的精神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然而,有些幼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问题,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本文将分析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及干预策略。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1. 遗传因素:有些幼儿出生时便存在遗传问题,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2. 母胎因素:孕期营养不良、孕期感染、母亲吸烟、酗酒等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容易导致后代精神发育迟滞。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儿长期营养不良,易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4.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缺失、缺乏适当的刺激和关爱也会对幼儿的精神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1. 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育环境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教育环境,这样可以刺激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合适的游戏和习惯培养等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2.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让孩子具备健康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基础。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条件,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同时,从小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让他们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3. 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事实上,幼儿园时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孩子需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许多创意活动和游戏来提高。
例如,幼儿可以尝试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者通过学习和发现来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4. 发现并关爱幼儿的优点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不仅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教师还需要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的关怀,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增强孩子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发育迟滞的幼儿,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和治疗,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此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精神发育。
精神发育迟缓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精神发育迟缓的简介*二、精神发育迟缓的原因*三、精神发育迟缓的危害*四、精神发育迟缓的高发人群*五、精神发育迟缓的预防方法
精神发育迟缓的简介精神发育迟滞(MR),也称为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
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智力低下是诊断的根据。
精神发育迟缓的原因由围生期脑损伤引起,主要包括早产儿脑损伤和足月儿脑损伤。
在早产儿脑损伤中,以出血继发的脑室增宽、脑积水、出血性脑梗死较为严重。
足月儿脑损伤主要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还包括脑实质出血、脑梗死、炎症性脑损伤、低血糖脑损伤、胆红素脑病、代谢性脑病等。
周围神经损伤或肌肉系统疾病引起。
染色体病或遗传性代谢疾病。
常见因素有早产、多胎妊娠、通过人工助孕技术分娩的高危儿、感染、母亲并发症及分娩过程异常、影响胎儿及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因素、脑发育异常、家族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
精神发育迟缓的危害生长缓慢,脑发育迟缓患儿由于身体机能的发展限制,往往智力低于同龄人身高都比同龄人矮很多,可能因此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身材偏瘦,随着孩子的长大,体重与正常孩子相差会拉大,会比同龄正常孩子体重轻,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在成年时期对工作与择偶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不爱和生人接触、交流,发育迟缓的孩子在外形和智商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外形较为矮小、行为笨拙,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内心会有自卑、挫败、退缩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自闭症、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
过了学会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说话晚。
开始说话后,比其他正常儿童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伴有经常张口、伸舌、流涎、磨牙,双眼无神,经常出现无意识的表情或动作。
精神发育迟缓的高发人群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种多发在儿童身上的一种疾病。
精神发育迟缓的预防方法主要是消除病因,要开展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结婚,加强孕期保健,妊娠期间注意营养,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戒烟、戒酒、绝对禁止摄入毒品,避免服用可能致畸药品,避免接触放射线;预防病毒及原虫感染;做好产前检查,预防
妊娠并发症,完善产科技术,避免病理分娩。
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实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尤其是神经系统感染,注意营养和卫生,防止中毒,避免脑外伤。
宣传育儿知识,提高父母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