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示范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14 普罗米修斯(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斯、惨”等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脏”,会写“悲、惨”等14 个字,会写“人间、悲惨”等15 个词语。
2.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教学重点)4. 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
(教学重点)5.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感受中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斯、惨”等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脏”,会写“悲、惨”等14 个字,会写“人间、悲惨”等15 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读好文中众神的名字。
3. 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研读课文第1~2 自然段,初步感知普罗米修斯造福人类的伟大形象。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读准课题,引发探究1. 课件出示“火”的图片。
引导: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西方神话中,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
(板书:普罗米修斯)2. 认识生字“斯”。
注意“斯”是平舌音,拼音是“sī ”。
3. 课件出示文中众神的名字和图片,指导学生读顺畅名字,并使其增长知识。
(1)课件出示宙斯等人物的相关资料。
(2)提示:他们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名字比较拗口,练习读一读。
4. 介绍课文出处。
课件出示有关古希腊神话的介绍。
Ⅱ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 朗读课文,认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课文。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检查正音。
悲惨盗取驰过饶恕坚定遭受凶恶押到锁链肝脏愤愤不平砸碎①指名读,正音。
提示:“惨、遭”是平舌音;“恕”是翘舌音。
“肝脏”的“脏”,在这里读“zàng”,不读“zāng”。
②同桌轮流读,互相纠正。
2. 根据下面的问题提示,说说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问题:①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普罗米修斯决定要干什么?②知道火种被“盗”取后,宙斯反应如何?火神是怎样劝告普罗米修斯的?普罗米修斯是怎么说的?③最后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是怎样帮助普罗米斯修的?(2)学生自己口头回答问题。
数学一年级第十四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一年级数学第十四课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学习,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对数学一年级第十四课的基本概念进行准确理解,包括数学里程的概念、用尺量图的方法测量距离,以及用不同单位来度量长度。
2. 难点:用尺量图的方法测量距离时,引导学生掌握准确的测量技巧,避免出现误差。
三、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激发学生对尺量图和度量长度的兴趣,在黑板上展示尺量图的图片,以及一些待测量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长度并估算。
2.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分发尺量图和尺子,让学生自行测量不同图形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格上。
3. 操练与展示(20分钟)鼓励学生将测量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测量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并解释其原因。
4. 引入新知(10分钟)通过教师演示,引入用不同单位来度量长度的概念,如厘米、米、千米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整合与拓展(25分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并用恰当的单位来度量。
6.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并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选择不同的物体,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用不同单位进行度量。
1. 教师引导式: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数学规律。
2. 小组合作式: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示范式: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纠正常见的误差。
五、教学辅助工具1. 尺量图2. 尺子3. 黑板、彩色粉笔4. 实物或图片等教具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材解析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
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
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
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
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术。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课前准备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师:为什么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A.汉字的独特造型;B.独特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
2.出示课题《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探究结构启发构思1.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2.书法文字发展演变情况:A.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大篆和小篆)B.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通过课件图片)3.书法审美的基本要素:是结体;是章法;是用笔;是用墨;是韵律;是风格。
4.介绍大书法家及其书法精品。
(播放课件图片)【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
三、欣赏展示1.实物展示。
2.电脑上播放(投影)。
3.现场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西域地理范围,用表格的方式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概况(包括目的、出发时间、结果)。
2.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示意图”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
4.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思考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的假设和材料、图片展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习张骞的报复、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认识国家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四、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分组搜集有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
第14课竖折【教学目的】: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2、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新授:(一)讲解”竖折“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折“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
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5、指名说一说竖折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折,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折的字。
1、出示范字。
竖折: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板书设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培智语文14教案教案一:语文第14课《百花争艳齐开放》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朗读。
2.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通过朗读对比,培养学生的朗读准确性和韵律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图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难点:通过描写细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具:图片、课文教材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并与课文标题进行对比。
Step 2:初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教师带领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Step 3:重点句型讲解(1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并进行解释和讲解。
2.学生跟读句型,注意语音语调和句子结构。
Step 4:细节描写学习(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花的颜色、形状、芬芳等。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细节。
Step 5:课文赏析(1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利用这些修辞手法改写课文中的句子。
Step 6:课堂活动(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和描写。
2.学生用描画、摄影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观察到的花卉细节。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想象和想象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学生们通过图片和课文的对比,激发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在细节描写学习环节中,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朵的细节,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堂活动环节中,学生通过真实的观察和记录,加深了对花朵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人工智能新生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各种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2掌握各种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使用的方法。
3辩证的看待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使用的方法教学难点辩证的看待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说说你对物联网的认识教师播放《物联网应用场景—教育教学》视频教师:请同学们以就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各种便捷,说说你对物联网的认识!(比如: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物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改变?物联网是万能技术嘛?)学生:踊跃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到底什么是物联网。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讨论话题贴近生活,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新授1.了解身边的物联网教师展示其他物联网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认真听课【设计意图】分类讲授生活中各种物联网应用技术,易于全面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
2 体验智能交通教师播放《用支付宝用共享单车》短视频教师:除了刚才视频中提到的支付宝哈喽单车,同学们还用过其他共享单车嘛?可以和同学们做个分享!学生总结支付宝哈喽单车的使用步骤。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从视觉上加深学生对共享单车的印象。
三、对比探究如果发现共享单车出现了故障,尝试进行故障上报,并记录上报过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周六周末放假,请同学们体验摩拜单车和美团单车,体验下这两款单车和支付宝哈喽单车使用软件上的区别和相同点。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知识。
五、总结拓展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4母鸡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
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
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然而,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而在南方某些地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会习惯吃汤圆,而不是饺子。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照样子,写词语。
颤颤巍巍:细声细气:二、根据词语,选择“恶”的正确读音填空。
恶:wùèě可恶()厌恶()恶心()恶狠狠()凶恶()无恶不作()三、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
()2.趁人不防备的时候。
()3.戒备。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2.它伟大,()它是鸡母亲。
3.在夜间()什么动静,它()放声蹄叫。
【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要下雨了》原文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小xiǎo白bái兔tù弯wān着zhe腰yāo在zài山shān坡pō上shànɡ割ɡē草cǎo.天tiān阴yīn沉chén沉chén的de,小xiǎo白bái 兔tù直zhí起qǐ身shēn子zǐ,伸shēn了le伸shēn腰。
小xiǎo燕yàn子zǐ从cónɡ他tā头tóu上shànɡ飞fēi过ɡuò.小xiǎo白bái兔tù大dà声shēnɡ喊hǎn:“燕yàn子zǐ,燕yàn子zǐ,你nǐ为wèi什shén么me飞fēi得dé这zhè么me低dī呀yɑ?”燕yàn子zǐ边biān飞fēi边biān说shuō:“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空kōnɡ气qì很hěn潮cháo湿shī,虫chónɡ子zǐ的de翅chì膀bǎnɡ沾zhān了le小xiǎo水shuǐ珠zhū,飞fēi不bù高ɡāo.我wǒ正zhènɡ忙mánɡ着zhe捉zhuō虫chónɡ子zǐ呢ne!”是shì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吗mɑ?小xiǎo白bái兔tù往wǎnɡ前qián边biān池chí子zǐ里lǐ一yì看kàn,小xiǎo鱼yú都dōu游y óu到dào水shuǐ面miàn上shànɡ来lái了le.小xiǎo白bái兔tù跑pǎo过ɡuò去qù,问wèn:“小xiǎo鱼yú,小xiǎo鱼yú,今jīn天tiān怎zěn么me有yǒu空kōnɡ出chū来lái 呀yɑ?”小xiǎo鱼yú说shuō:“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水shuǐ里lǐ闷mèn得dé很hěn,我wǒ们mén到dào水shuǐ面miàn上shànɡ来lái透tòu透tòu气qì.小xiǎo白bái兔tù,你快回家吧,小心xīn淋lín着zhe雨yǔ.”小xiǎo白bái兔tù连lián忙mánɡ挎kuà起qǐ篮lán子zǐ往wǎnɡ家jiā跑pǎo.他tā看kàn见jiàn路lù边biān有yǒu一大dà群qún蚂mǎ蚁yǐ,就jiù把bǎ要yào下xià雨yǔ的de消xiāo息xī告ɡào诉sù了le蚂mǎ蚁yǐ.一yì只zhǐ大dà蚂mǎ蚁yǐ说shuō:“是shì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我wǒ们mén正zhènɡ忙mánɡ着zhe搬bān东dōnɡ西xī呢ne!”小xiǎo白bái兔tù加jiā快kuài步bù子zǐ往wǎnɡ家jiā跑pǎo.他tā一yì边biān跑pǎo一yì边biān喊hǎn:“妈mā妈mā,妈mā妈m ā,要yào下xià雨yǔ了le!”轰hōnɡ隆lónɡ隆lónɡ,天tiān空kōnɡ响xiǎnɡ起qǐ了le一yí阵zhèn雷léi声shēnɡ.哗huá,哗huá,哗huá,大dà雨yǔ真zhēn的de下xià起qǐ来lái了le!【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会写7个字。
《伞儿伞儿撑起来》活动目标1、能正确地感知不同的方位词。
2、通过游戏,练习骑羊角球跳跃的动作。
3、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及跳跃能力。
活动准备①、泡泡水②、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四、活动流程:①、开始部分○开始部分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活动过程一、彩纸像什么1、(出示彩纸条)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纸)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烟火等)让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满激情地进入活动。
2、(拿一张纸条边撕边示范)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我把一张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
这是示范,动作要清晰。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就把它撒在空中。
(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
激起幼儿玩耍的兴致。
二、撕纸条1、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条,越小越可以飘起来,看。
激发幼儿撕纸的愿望。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撕纸,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纲要》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即时比分 leiqu3.29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对前阅读的技能。
在活动中我用了本学期教授的音乐律动《小朋友走路,爷爷奶奶走路》导入,通过绘本与游戏的结合,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调动幼儿的情绪。
!来自屈老师教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讲一讲、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时刻为主题目标而服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更是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整个始终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处于自主探索之中。
三、过什么节做完了吗?我们来过节吧,过什么节呢?(好,过节)来,一起来往上抛,过节啦!啊,过节真开心啊!在玩耍中,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
四、找颜色纸片1、你们看,地上都是小纸片。
(举起红色小纸片)你找出这种颜色的小纸片,找到了吗?这是什么颜色啊?(同样的方法找黄、蓝、绿)2、请你找红色的纸片。
第二课时一、概述本课是冀教版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六课。
本课的话题依然是未来的交通工具,角度更多,着眼点更丰富。
本课是由两封电子邮件组成的,讲的是Brian和Jenny谈论各自身边发生的关于“未来的交通工具创造〞这一话题的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更全面地用英语介绍他们的创造。
我在授课开始时先出示了Danny的“会飞的面包圈〞这一创造,引出本课话题。
接着顺着这条线,引入新课,谈及了Jenny创造环保汽车的想法。
之后,以图片加解释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了本课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接着,通过设计听录音做选择,读课文并答复以下问题的环节完成了课文内容的讲授。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词汇量不大,为了帮助学生扩大信息量,我设置了一篇拓展阅读。
我还引导学生从优缺点两方面进一步介绍他们的创造,最后完成英语写作任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词汇及短语:than, from now on, think of, jump down。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感兴趣的未来交通工具的创造,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和自主听读体验交际式英语教学的一般过程,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根本方法;(2)能够通过小组口语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思想创新,积极表现自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教学资源1.冀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2.络资源;配套教学光盘四、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感兴趣的未来交通工具的创造,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五、教学难点:帮助指导学生从优缺点两方面进一步介绍他们的创造,最后完成英语写作任务。
六、教学过程Class opening 〔3minutes〕T: Good morning, class. H ave you remembered Danny’s invention? What is it? PPT呈现出图片,谈论这个创造,并以此导入本节新课。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练习读词语,再指名认读: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一)看图比较师:请同学们认真细读课文,仔细观察课文两幅图片,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生:(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师:这两幅图为什么不一样呢?学了课文后你们就会明白。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哪段文字描述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师: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这里的“葫芦”和课题中的“我”要的是葫芦,两个“葫芦”的意思是一样吗?(句中的葫芦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是果实)2、谁能看图说说这棵葫芦的样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3、“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花瓣凋落)4、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
板书:叶子(长满)。
5、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大家都非常喜欢,从哪儿能看出种葫芦的人也喜欢呢?哪些词?(最后一句)抓住动词(每天看几次)板书:葫芦(可爱)6、指导朗读:(1)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2)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精选讲课讲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讲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讲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讲课讲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学设计时间:年月日礼拜一次备课教师马秀兰课题语文园地六共4课时五个方面一次备课二次备课①认识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一样样的构词形式,一、讲课目标并能在平常自觉累积词语。
(1.知识与②背诵祖先描述光景的诗句,并能在平常的读写中应技术、2. 过程用。
与方法、3.③加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育感神情度与面表达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书价值观)1、指引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感兴趣的地方,表现二、讲课要点其吸引人之处。
2、读背、累积古诗句和三各种类的词语。
培育学生的美感,加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三、讲课难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讲课方法讲解法指引法思疑法①采集和整理以前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五、讲课准备的状况。
②小黑板,词语卡片。
六、讲课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时要求】①揭示交际话题:景色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景色优美的地方?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好多!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赏析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由吗?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议论,教师板书联合照片或图片说详尽求情楚语言生动形象④学生交流。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现交流。
学生自由登台介绍,互相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可是因为人们缺少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景色失掉了往日风采,大家想一想看,我们如何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B、学生互相议论,谈感想,出想法。
教师激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开学第14课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b.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
c.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5分钟)。
a.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课时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b.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状态。
2. Presentation(15分钟)。
a.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b. 教师通过例句的呈现,向学生介绍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
3. Practice(25分钟)。
a. 教师设计一些口语练习和书面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b.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 Production(20分钟)。
a. 教师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如写一篇关于本课时主题的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
b.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比赛,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5. Summary and Homework(5分钟)。
a.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b. 布置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1. 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开学第14课的教学内容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花边饺子里的爱》的教学设计东源县仙塘中心小学许月球教学目标:1. 认识7 个生字,读读记记“破天荒、威风凛凛”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尊敬、热爱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以爱揭题1. 板书:爱看到这个熟悉的字眼,你最先想到的是谁?的确,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我国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过: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复兴的名篇:《花边饺子里的爱》。
板书课题。
2. 同学们见过花边饺子吗?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花边饺子的图片,请欣赏。
(展示课件)这些花边饺子都有一种特殊的作料,那就是——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边饺子里的爱》,看看作者和他的母亲是怎样“用花边饺子”来表达爱的。
二、初读课文,浅尝母爱1. 自由读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2. 思考: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小时候母亲为我们包花边饺子。
长大后我为妈妈包花边饺子。
三、品读课文,饺中悟爱(一)回忆童年,体会母爱1. 小组合作读1、2 自然段,交流:妈妈为什么给我们包花边饺子?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妈妈的爱?2. 交流后出示课件,重点品味:(1)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儿的饺子,一种荤的,一种素的。
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生活拮据,妈妈只给“我们”的饺子包成荤的,体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2)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①妈妈的“花招”是什么?②妈妈为什么要耍这个小花招儿?③在妈妈的“花招”里,你感受到花边饺子里,包的仅仅是肉馅儿么?还包了什么?(浓浓的母爱,全家人的快乐和幸福。
《学会合理消费》教案教材分析1、本框内容属于九年级第七课《注重经济发展》。
从整体上看,这三框内容从国家和个人相统一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分析、理解经济现象,注重国家经济建设。
在前两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了解基础上,本框结合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观点的变化,引导学生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和水平等。
2、学习本课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社会,避免盲目、非理性消费,学会合理消费学情分析1、用调查问卷和师生谈心的方法,了解学生面对名牌商品的态度,学生之间攀比的状况等,为本框的学习找准突破口,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够准确评价消费行为,仅仅有些时候自控水平比较低,会有一些非理性的消费。
上课时,可多涉及一些学生熟悉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提升自己对合理消费的认知水平。
3.学生认知障碍点:合理消费,将钱花在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如何界定。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立准确的价值观。
2、知识与水平: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点的变化;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了解如何合理消费。
协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升学生合理消费的水平,并初步树立理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水平。
3、过程与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理解书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协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难点:协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30元一份的凉皮2011年10月初,西安曲江一餐厅推出了30元一份的凉皮,成为西安街头热议的话题.看来,不同的人他的消费观点也是有所差别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可支配收入增加。
那么,我们怎样让手里有限的钱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怎样合理消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第三框题.你会花30元消费这种凉皮吗?学生可能会答不会,因为没钱或者不值得。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学会合理消费。
新授课内容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板书)(一)消费面面观(板书)导:新中国建立以来,老百姓的消费有没有变化?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比较分析一下小丽家的两张账单.账单一(1996年2月)1、日常饮食600元2、水电费、煤气费210元3、购置新衣200元4、小丽买书、文具20元5、买自行车380元总支出:1410元账单二(2011年2月)1、日常饮食1200元2、水电费、煤气费、通讯费530元3、购置新衣1200元4、书报、上网宽带费(全家) 540元5、买私家车250000元6、外语、钢琴、球游泳学费(小丽) 1100元7、职业培训(母亲) 430元8、买健身卡(父亲) 500元9、去剧院听音乐会(全家) 240元10、春节去海南旅游(全家) 13360元总支出:269100元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并作比较,增加的内容:花费的数量增加了;消费的种类多了;不再局限于基本的消费了;等等。
说明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消费观点也在发生变化。
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能直观地感知:消费选择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水平提升了,消费观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培养学生读图读表、分析材料的水平。
思考:(1)小丽家的消费增加了哪些新内容?分别满足了哪些需要?(2)小丽家消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二)学会理财(板书)导:人们手里的钱终究要消费,消费之前如何处理手中的钱?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即理财问题.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理财的知识.小明要将5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
(1)他能够选择哪些银行?(2)他该选择什么储蓄类型?(3)你还知道哪些投资途径?虽然我们还不是直接的生产者,但我们要注重国家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生身份的消费者,有财需要学会理财,也要学会合理消费,做精明的消费者,不要有钱不会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理财就是让自己的财产增值,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财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和理财的意识。
(三)合理消费(板书)1、适度消费虽然我们还不是直接的生产者,但我们要注重国家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生身份的消费者,有财需要学会理财,也要学会合理消费,做精明的消费者,不要有钱不会花。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7岁高一学生小郑因为羡慕同学的Ipad2,却又没钱购买,便在网上接触到一个卖肾的黑中介,中介用2万元做诱饵,带他到湖南某一医院实行了右肾摘除手术。
(1)请同学们以网友的名义,用一句话对小郑的行为实行评价,在网上发帖。
(分小组讨论帖子的内容,然后,在全班实行交流。
)(2)小郑的故事,给我们的消费提出了什么忠告?在经济承受水平之内消费;既不过度超前,也不滞后消费.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网络发帖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消费应该量力而行,不过度超前,也不滞后消费。
2、避免盲目理性消费导:要合理消费,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这起事故在中国消费市场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击波。
同学们,请看视频.新闻调查:结合生活经验,发现身边的盲目消费.如何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呢?教师若觉得学生讨论的不够全面,能够引导性地添加一些内容,协助学生充分了解理性消费。
避免盲目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心时政,注重社会,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理解盲目消费的危害,避免盲目消费,学会理性消费。
3、绿色消费消费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们来算一笔账?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子,此外,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木筷子大约450亿双。
一次木筷的材料需20年以上成材,4000双木筷就毁掉一颗20年的大树。
4000双木筷子-------1棵树的材料;算一算:600亿双木筷子-------15000000棵树木的材料.学生阅读教材99页的相关链接材料,了解一些绿色消费的内容。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要求是绿色健康消费。
消费不但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为共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一次性木筷对森林资源严峻威胁,理解消费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比较全面地了解绿色消费。
课堂小结这有一个消费宝典,请大家阅读一下.消费前,作预算,把钱花在关健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实用是重点;不盲目,不攀比,金钱花得理智点;要环保,要健康,绿色消费注意点;受教育,学文化,精神消费新热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观点也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所以,学会合理消费成为了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同时我们还要提倡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树立起准确的消费观点。
要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除了金钱,当然还有我们的青春时光。
让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本节内容,掌握得怎么样?我们来检阅一下:右图漫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青少年应该①追求品牌,不亏待自己②艰苦奋斗,不贪图享受③崇尚科学,不愚昧无知④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假设你妈妈快过生日了,你想用自己攒的零用钱请爸爸、妈妈吃饭,为妈妈庆祝生日,老师为你链接了今日团购网,看看你该如何准确、理性的选择。
希望同学们能成为理智的消费者,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知道感恩的人。
布置作业:1、消费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消费的原则有哪些?)2、现在生活水平提升了,为什么国家还要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请你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零用钱实行合理分配,并制作一月零用钱消费预算和结算表。
巩固本课内容板书设计7.3 学会合理消费一、消费面面观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1.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
1.消费前,作预算,不攀比,做到理性消费。
2.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2.消费中,要节俭,讲环保,注重精神消费。
3.人们的消费观点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