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线段的和差倍分专项训练题2
- 格式:doc
- 大小:41.01 KB
- 文档页数:2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6.4 线段的和差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线段的和、差、倍、分1.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下列关系式与图形不符合的是( )A.AB+BC=ACB.AC-AB=BCC.AC-BC=ABD.AB=AC+BC2.如图,点C,B在线段AD上,且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知识点2 画线段的和差3.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4.已知线段a、b(如图),画出线段AB,使AB=3a-b,并写出画法.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5.点O为AB的中点,若OA=5 cm,则AB的长为( )A.2.5 cmB.5 cmC.10 cmD.20 cm6.如图,CB=4 cm,DB=7 cm,点D为AC的中点,则AB的长为( )A.7 cmB.8 cmC.9 cmD.10 cm7.如图,已知线段AB=10 cm,点N在AB上,NB=2 cm,M是AB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能力提升全练8.如图,线段AB=DE,点C为线段AE的中点,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BC=CDB.CD=AC-ABC.CD=AD-CED.CD=DE9.(2022浙江新昌期末)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 的中点,且AB=12,则线段AD的长为( )A.3B.6C.9D.1210.如图,点C、B是线段AD上的两点,若AB=CD,BC=2AC,则AC与CD 的关系是 .11.如图,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M分AB为2∶3的两部分,N分AB为3∶4的两部分,若MN=2 cm,求AB的长.12.(2020浙江杭州期末)如图,某建筑物的立柱AB=6 m,底座BD与中段CD的比为2∶3,中段CD是上沿AC的3倍.求AC,CD,BD的长.素养探究全练13.[数学运算]如图,已知点O在线段AB上,点C、D分别是AO、BO 的中点.(1)AO= CO,BO= DO;(2)若CO=3 cm,DO=2 cm,求线段AB的长度;(3)若线段AB=10 cm,小明很轻松地求得CD=5 cm.他在反思过程中突发奇想:若点O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原有的结论“CD=5 cm”是不是仍然成立呢?请帮小明画出图形分析,并说明理由.14.[数学建模]如图,O为原点,A是数轴上表示-30的点,B是数轴上表示10的点,C是数轴上表示18的点,点A、B、C在数轴上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移动,点A移动的速度是6个单位长度/秒,点B和点C移动的速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秒.设三个点移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AC=6?(2)当t≠5时,设线段OA的中点为P,线段OB的中点为M,线段OC的中点为N,求2PM-PN=2时,t的值.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D AB=AC-BC.2.B ∵AB=CD,∴AB-BC=CD-BC,∴AC=BD.3.解析 如图,线段AC=c.4.解析 ①画射线AM,并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C=CD=DE=a;②在线段EA上截取EB=b,则线段AB就是要画的线段(如图).5.C ∵点O为AB的中点,OA=5 cm,∴AB=2OA=10 cm.6.D ∵CB=4 cm,DB=7 cm,∴DC=BD-BC=3 cm.∵点D为AC的中点,∴AD=DC=3 cm,∴AB=AD+DB=10 cm.7.解析 ∵M是AB的中点,AB=10 cm,AB=5 cm.∴AM=BM=12∵NB=2 cm,MN+BN=BM,∴MN=BM-BN=5-2=3(cm).能力提升全练8.D ∵点C为线段AE的中点,∴AC=CE,∵AB=DE,∴AC-AB=CE-DE, ∴BC=CD,∴A中的式子正确;∵CD=BC,BC=AC-AB,∴CD=AC-AB,∴B 中的式子正确;∵CD=AD-AC, AC=CE,∴CD=AD-CE,∴C 中的式子正确;由已知不能得出CD=DE,∴D 中的式子错误.故选D.9.C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B=12,∴AC=CB=12AB=6.∵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CD=12BC=3.∴AD=AC+CD=6+3=9.10.CD=3AC解析 ∵AB=CD,∴AC+BC=BC+BD,即AC=BD.又∵BC=2AC,∴BC=2BD,∴CD=3BD=3AC.11.解析 设AB=x cm,∴AM=25x cm,AN=37x cm,∴MN=AN-AM,∴37x-25x=2,解得x=70,∴AB=70 cm.12.解析 ∵底座BD 与中段CD 的比为2∶3,中段CD 是上沿AC 的3倍,∴BD ∶CD ∶AC=2∶3∶1,∵AB=6 m,∴AC=6×12+3+1=1(m),CD=6×32+3+1=3(m),BD=6×22+3+1=2(m).素养探究全练13.解析 (1)∵点C 、D 分别是AO 、BO 的中点,∴AO=2CO,BO=2DO.故答案为2;2.(2)∵点C 、D 分别是AO 、BO 的中点,CO=3 cm,DO=2 cm,∴AO=2CO=6 cm,BO=2DO=4 cm,∴AB=AO+BO=6+4=10(cm).(3)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如图:∵点C 、D 分别是AO 、BO 的中点,∴CO=12AO,DO=12BO,∴CD=CO-DO=12AO-12BO=12(AO-BO)=12AB=12×10=5(cm).14.解析 (1)A 、B 、C 三点在数轴上同时向正方向移动.当点A 在点C 的左侧时,因为线段AC=6,所以6+6t=30+18+3t,解得t=14;当点A 在点C 的右侧时,因为AC=6,所以6t-6=30+18+3t,解得t=18.综上,当t=14或18时,AC=6.(2)当A 、B 、C 三个点在数轴上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移动t 秒时,A 、B 、C 三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6t-30、10+3t 、18+3t,所以OA=|6t-30|,OB=10+3t,OC=18+3t.因为P 、M 、N 分别是OA 、OB 、OC 的中点,所以OP=|6t -30|2,OM=10+3t 2,ON=18+3t 2,所以MN=ON-OM=4.当P 在点M 的左侧时,由2PM-PN=2,得PM=2+(PN-PM)=2+MN=6.①当t<5时,PM=OP+OM=|6t -30|2+10+3t 2=30-6t 2+10+3t 2=20-3t 2=6,解得t=283.因为283>5,所以当t<5时,不存在满足条件2PM-PN=2的t 值;②当t>5时,PM=OM-OP=10+3t 2-|6t -30|2=10+3t 2-6t -302=-3t +402=6,解得t=283.当P 在M 、N 之间时,2PM-PN=2(OP-OM)-(ON-OP)=3OP-2OM- ON=9t-45-10-3t-18+3t 2=9t 2-64=2,解得t=443.当P 在点N 的右侧时,由2PM-PN=2,得PM=2+(PN-PM)=2-(PM-PN)=2- MN=2-4=-2.因为线段PM 的长不能为负数,所以P 在点N 的右侧时,不存在满足条件2PM-PN=2的t 值.综上,当t=283或443时,2PM-PN=2.。
第十讲和差倍问题二内容概述学会分析较为隐藏的和差倍关系,进一步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学会利用不变量进行分析的方法,处理多个对象的和差倍问题时注意选取合适的“1”倍量。
兴趣篇1.甲班和乙班一共有60人。
如果甲班调6个人到乙班,那么甲班的人数就是乙班人数的2倍。
求甲、乙两班原来的人数。
分析:甲班46人,乙班14人2.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周做同样数量的习题,实际上甲每周多做了18道题,而乙偷懒每周少做了14道题,结果乙三周的做题量只相当于甲一周的做题量。
请问:他们原计划每周做几道题?分析:30道3.一辆公共汽车出发时有48人,到达第一站时有若干人下车,而且下车的比留下的多8人。
达到第二站时,又有人下车,这次下车的比留下的少8人。
请问:最后又几个人留在了车上?(注:每个车站都无人上车)分析:14人4.刘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若干道数学题作为寒假作业。
寒假快结束的时候,冬冬已经做完48道,阿奇则做完40道。
如果阿奇未做的题数是冬冬的3倍,那么老师一共布置了多少道题?分析:52道5.甲房地产公司有资金100亿元,乙房地产公司有资金40亿元,两公司联合投资一块地皮,用去同样多的资金后,甲公司剩下的资金是乙公司的5倍。
请问:两公司投资这块地皮共用去多少亿元?分析:50亿元6.甲、乙两人一起参加吃汉堡包大赛。
在30分钟的限时内,甲吃的汉堡包个数是乙的一半,而乙吃的汉堡包比甲的5倍少12个。
请问:甲、乙两人一共吃了几个汉堡包?分析:12个7.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40,减数是差的5倍,则减数是多少?分析:1008.费叔叔买来三箱水果,总重100千克。
其中前两箱重量相差11千克,且前两箱的总重量是第三箱的3倍。
请问:这三箱水果中最重的那箱重多少千克?分析:43千克9.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是93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的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
那么甲、乙、丙各重多少千克?分析:甲46千克,乙32千克,丙15千克10.某驻军有三个坦克连,共有115辆坦克,一连坦克数量比二连的2倍多2辆,而二连的坦克数量比三连的3倍多1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差倍问题(2)专项训练题基础知识填空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2、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是()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0,它的一个底角是()。
4、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0,它的顶角是()度。
7、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的和一定是一个()角。
8、在一个三角形中,∠1=42°,∠2=29°,∠3=()。
这是一个()三角形。
9、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一个是50度,一个是80度,这个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判断1、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4、一个顶角是8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选择1、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3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2、一个三角形有()条高。
A、1B、3C、无数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20°,那么另一个角一定是()。
A、20°B、70°C、160°4、自行车的三角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的特征。
A、稳定性B、有三条边的特征C、易变形5、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6、在一个三角形中,∠1=120°∠2=36°,∠3=()A、54°B、24°C、36°能力提高1、甲的钱数是乙的4倍,甲买了一只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枝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
小学奥数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专项练习附答案(1)学校去年有12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今年是去年的2倍少3人,今年体育兴趣小组有多少人?(2)小红和小明共有零花钱9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2倍,小红和小明分别有零花钱多少元?(3)小英和小林共有15个果冻布丁,其中小林的个数比小英少3个。
小英和小林各有多少个果冻布丁?(4)一根电线长22米,剪掉一半后,是另一根电线的5倍少4米,那么另一根电线长多少米?(5)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李杨比王平少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6)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7)明明家有课外书20本,亮亮家的课外书是明明家的3倍,两人共有课外书多少本?(8)明明和亮亮共有课外书33本,亮亮的课外书是明明的2倍,两人各有课外书多少本?(9)学校苗圃中有月季花和菊花共30棵,其中月季花的棵数比菊花多6棵。
学校的月季花和菊花各有多少棵?(10)甲有19元钱,是乙的3倍少5元,乙有多少钱?(11)幼儿园大班共有14个小朋友,男孩比女孩多2个。
则男孩女孩各有多少人?(12)甲、乙两人年龄的和是35岁,甲比乙小5岁。
问甲、乙各多少岁?(1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
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14)一次画展中,人物画和风景画共20幅,其中人物画比风景画少2幅。
风景画有多少幅?(15)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几岁?(16)小红有15颗星,亮亮的颗数是小红的3倍还少4颗,亮亮有多少颗星?(17)小茜和小敏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3岁,4年后,小茜将比小敏大3岁,问小茜和小敏今年各多少岁?(18)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两人各几张?(19)甲乙两数之和是341,甲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是0,如果把0去掉,就与乙数相同,问甲乙两数各是多少?(20)两笼鸡蛋共19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中取出两只,这时乙笼比甲笼鸡蛋还多1只。
小学数学和倍差倍问题练习题和倍问题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互相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路子。
和÷(倍数 +1)=小数( 1 倍数)小数×倍数 =大数或:和 -小数 =大数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 160 本.甲班的图书籍数是乙班的 3 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例2、光明小学有学生 760 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 3 倍少 40 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练习:1、大白兔和小灰兔共采摘了蘑菇160 个,今后大白兔吃了20 个,而小灰兔又采了10 个,这时,大白兔的蘑菇是小灰兔的蘑菇的5 倍,原来小灰兔采了多少个蘑菇?2、甲、乙、丙、丁 4 个数的和是 549,若是甲数加上 2,乙数减少 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 2 今后,则 4 个数相等 .求 4 个数各是多少?3.有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 17,余数是 13,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等于 2113,则被除数是多少?4.甲库房存粮 104 吨,乙库房存粮 140 吨,要使甲库房是乙库房的 3 倍,那么必定从乙库房运出多少吨放入甲库房?5.某单位举行迎春讲话会,买来 4 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拿出 24 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那么原来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6.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 216 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 3 倍多 20 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7.甲水池有水 2600 立方米,乙水池有水 1200 立方米,若是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种 23 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种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4倍?差倍问题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解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解析的问题详尽、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 .“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例题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称为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差)+2=大数(和一差)+2=小数例1、甲、乙两人共有糖36颗,如果甲给乙5颗,两人的糖就一样多,求甲乙原来各有糖多少颗?例2、今年弟弟8岁,哥哥14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70岁时,两人年龄各几岁?例3、甲、乙两个粮仓共存粮120吨,从甲仓运走40吨,从乙仓运走22吨,这时甲仓比乙仓还多2吨,两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例4、甲、乙两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若同时同地反向而行50 秒钟后相遇,若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在3分20钞钟内比乙多跑一圈,求甲、乙两的速度?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式:两数和+倍数和=标准数,标准数X倍数=相关数。
例5、甲箱有茶叶71千克,乙箱有茶叶16千克,甲箱取出多少茶叶放入乙箱以后,甲箱茶叶重量为乙箱的2倍?例6、小华爸爸、妈妈共栽了84盆花,爸爸栽的是小华的2倍,妈妈比小华多栽4盆,三人各栽多少盆花?例7、有货物19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仓库里,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的一半,比第三堆件数少2件,比第四堆件数多2 件,问每堆各存放多少件?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称为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数的差:倍数差=标准数,标准数X倍数=相关数例8、茶叶机械厂通过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多生产炒茶机50台,又今年生产的台数是去年的3倍少10台,问今年和去年各生产炒茶机多台?例9、六(1)班与六(2)班人数相同,分别有35人和20人参加数学竞赛选拔赛。
六(2)班未参加选拔赛的人数是六(1)班未参加选拔赛人数的4倍,问两班共有多少学生?例10、甲、乙、丙三个共做零件109个,甲做的个数比丙的2倍少2 个,三人各做多少个零件?例11、甲油库原存油是乙油库的5倍,两油库各曾加30吨后,甲油库存油是乙油库的3倍,求两油库原各存油从少吨?例12、小明今年9岁,父亲39岁,再过多少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2倍?例13、某小队队员提一筐苹果和梨到敬老院去慰问,每次从筐中取出3个梨和7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剩下18个苹果,梨正好分完,这时他们才想起原来苹果数是梨的3倍,问原来苹果、梨各有多少个?例14、有两条绳子,长绳是短绳长度的3倍,如果从两条绳子中各剪去20米,那么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4倍,求两条绳子各长多少米?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练习1、甲和乙共有糖45颗,甲吃去8颗,乙吃去7颗,这时甲还比乙多6颗,甲和乙原来各有糖几颗?2、四年级三个中队共植树67棵,其中一中队比二中队少种7棵,三中队比二中队多种5棵,三个中队各种树多少棵?3、甲、乙两船共载客633人,若甲船增加34人,乙船减少57人,这时两船乘客恰好相等,求原来两船各有几人?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比乙筐多19千克,如果要使乙筐中苹果反而比甲筐多3千克,应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5、甲乙两筐共有梨97千克,从甲筐取出14千克放入乙筐,结果甲筐的梨比乙筐还多3千克,求两筐原来梨各几千克?6、两笼鸡共有55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取出6只,这时乙笼还比甲笼的鸡多1只,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鸡几只?7、将196吨煤分别堆放在甲乙两个场地,如果甲场地堆放的比乙场地堆放的3倍多7吨,那么,两场地各堆放多少吨?8、甲瓶酒精470毫升,乙瓶酒精100毫升,甲瓶酒精倒入乙瓶多少毫升,才能使甲瓶酒精是乙瓶的3倍多6毫升?9、玩具厂生产了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小汽车400辆,其中红色的是黄色的4倍,白色的比黄色的多40辆,求三种颜色的小汽车各多少辆?10、三条船共运货345吨,已知第二条船比第一条船少运30吨,第三条船运的是第一条船的一半,三条船各运多少吨?11、三块钢板共重215千克,第一块的重量是第二块的3倍,第二块的重量是第三块的2倍多2千克,三块钢板各重多少千克?1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6,而差是减数的5倍多6,求差是多少?13、把180分为3个数,使第一数比第二数大20,第三数是第一数的2倍,求分得的3个数?14、有两筐苹果,如果第一筐拿出9个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相等,如果从第二筐拿出12个放入第一筐,则第一筐苹果数是第二筐的2倍,每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个?15、甲有图书数是乙的4倍,现在两人各买进图书8本,则甲所有的图书是乙的3倍,问两人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16、小明去文具店买了6支笔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13.5克,已知3支笔的价钱与2本练习本的价钱相同,问1支笔和1本练习本各多少元?17、小华看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看的页数是第二天的2倍少6页,第三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19页,问三天各看了几页?18、三个队共植树1800棵,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植树的棵数比两队少200棵,三队各植树多少棵?。
线段的和差倍分及其应用专题知识点:A、线段的和、差如图:①AB= + ;②AC= -;③BC= -;B、线段的中点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①= =21;②=2 =2 ;解题思想:求线段的长度时,通常需要依据条件将线段表示成两线段的和、差。
★☆★解题需注意题设条件中的语言表达,能准确地把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并要求能准确地书写符号语言。
如:“点C在线段AB上”与“点C在直线AB上”,你能根据文字语言将其转化成图形语言吗?试一试!例题讲解:【例1】、如图,D是AB的中点, E是BC的中点,BE=51AC=2cm,线段DE的长,求线段DE的长.练习:1、如图,AB=24cm,C、D点在线段AB上,且CD=10cm,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A BCA BC2、如图,C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CB的中点,CN=1cm.求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的和.3、在同一条公路旁,住着五个人,他们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如图9,不妨设这五个人的家分别住在点ABDEF位置,公司在C点,若AB=4km,BC=2km,CD=3km,DE=3km,EF=1km,他们全部乘出租车上班,车费单位报销.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3元(3km以内,包括3km),以后每千米1.5元(不足1km,以1km计算),每辆车能容纳3人.(1)若他们分别乘出租车去上班,公司需支付车费多少元?(2)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对他们有没有什么建议?4、如图所示,沿江街AB段上有四处居民小区A.C.D.B,且有AC=CD=DB,为改善居民的购物环境,想在AB上建一家超市,每个小区的居民各执一词,难以定下具体的建设位置,高经理是超市负责人,从便民、获利的角度考虑,你觉得他会把超市建在哪儿?为什么?【例2】、点C 、D 顺次将线段AB 分成三部分,且AC = 2CD ,CD :DB = 1 :3,M 、N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MN = 7cm ,求线段AB 的长度。
和差、和倍、差倍专项训练题姓名:一、和差问题练习1、张先生投资股票,2006 年和2007 年一共盈利40 万元,其中2006 年比2007 年少盈利14 万元.张先生2007年盈利多少万元?(★)2、甲、乙两位火炬手负责把火炬从A 地传递到B 地.先由甲从A 地出发,并在途中将火炬传递给乙;乙接过火炬后继续慢跑前往B 地.已知A ,B 两地相距2400 米,并且甲比乙多跑了600 米.请问:甲跑了多少米?(★)3、两筐水果共重150 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 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4、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 棵,桃树比梨树多20 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5、用锡和铝制成500 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 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6、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 人,如果从甲校调20 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 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7、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 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 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8、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 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 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 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9、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 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 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二、和差倍综合练习1、费叔叔买来三箱水果,总重100 千克.其中前两箱重量相差11 千克,且前两箱的总重量是第三箱的3倍.请问:这三箱水果中最重的那箱重多少千克?(★★)2、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是93 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的重量之和轻1 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 倍还重2 千克,那么甲、乙、丙各重多少千克?(★★★)3、四年级有3 个班,如果把甲班的1 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1 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2 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多几人?(☆☆☆)4、育才小学三年级有3 个班,一共有学生126 人.如果一班比二班多4 人,二班比三班多4 人,那么这三个班分别有多少人?(★★)5、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三国交战.已知吴国军队比蜀国军队多20 万人;魏国军队人数是吴国的 2 倍,又是蜀国的3 倍.魏国军队有多少人?(★★★)6、甲、乙两个人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两人一共带了80 元钱.甲用自己带的钱的一半买了一本漫画书,乙花10 元钱买了一盘磁带.这时甲的钱恰好是乙的3 倍.开始时乙带了多少元钱?(★★★)7、姐妹俩一起做数学、语文两科作业.姐姐花在数学作业上的时间比妹妹多10 分钟;而妹妹花在语文作业上的时间比姐姐多4 分钟.已知姐姐一共花了88 分钟做完作业,妹妹做数学作业的时间比语文作业少12 分钟.请问:妹妹做语文作业花了多少分钟?(★★★)8、游泳池里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6 倍少11 人,比女生的4 倍多13 人,那么男生有多少人?(★★★)9、红旗小学三年级有甲、乙、丙三个班,一共有学生162 人.如果从甲班转出2 个人到乙班,则甲、乙两班人数相同.如果这时再从丙班转出3 个人到乙班,则乙、丙两班人数相同.请问:甲班原来有多少人?(★★★)三、和倍练习题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
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练习题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求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解答方法:设梨树有x棵,则桃树有x+20棵。
因为总共有150棵果树,所以x+x+20=150,解得x=65,即梨树有65棵,桃树有85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解答方法:设甲桶原有x千克油,乙桶原有30-x千克油。
根据题意,加入6千克油后,甲、乙两桶油重量相等,即x+6=30-x+6,解得x=9,即甲桶原有9千克油,乙桶原有21千克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解答方法:设锡有x千克,则铝有x+100千克。
因为总共制成了500千克合金,所以x+x+100=500,解得x=200,即锡有200千克,铝有300千克。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解答方法:设去年的产值为x万元,则今年的产值为x+10万元。
因为去年和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所以(x+x+10)/2=96,解得x=93,即去年的产值为93万元,今年的产值为103万元。
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解答方法:设甲校原有x名学生,则乙校原有1245-x名学生。
因为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所以x-20=1245-x+25,解得x=635,即甲校原有635名学生,乙校原有610名学生。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解答方法:设甲队原有x名工人,则乙队原有1980-x名工人。
因为甲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后,乙队比甲队少24人,所以(1980-x+285)=x-24,解得x=815,即甲队原有815名工人,乙队原有1165名工人。
第二讲:和差倍问题入门画线段图-整倍
例题1:画线段图。
(1)甲是乙的5倍。
(2)乙是甲的4倍。
(3)甲是乙的4倍,丙是乙的3倍。
(4)乙是甲的2倍,丙是乙的3倍。
(5)乙是甲的一半。
(6)乙是甲的2倍,丙是甲的一半。
练习1:画线段图。
(1)甲是乙的5倍,丙是乙的3倍。
(2)乙是甲的3倍,丙是乙的2倍。
画线段图-非整倍
例题2:画线段图。
(1)甲比乙的3倍多2。
(2)乙比甲的2倍多2。
(3)甲是乙的3倍,丙比乙的2倍多1。
(4)乙是甲的2倍,丙比乙的3倍多1。
练习2:画线段图。
(1)乙是甲的2倍,丙比甲的3倍多2。
(2)乙是甲的3倍,丙比乙的2倍多2。
例题3:画线段图。
(1)甲比乙的3倍少1。
(2)乙比甲的4倍少2。
练习3:画线段图。
(1)甲比乙的2倍少2。
(2)乙比甲的3倍少3。
简单的和倍与差倍
例题4:月月和田田参加羊村的植树活动,两人一共种了80棵树,其中月月种的棵数是田田的3倍。
月月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练习4:鱼缸里有呆呆鱼和瓜瓜鱼两种鱼,共66条,其中呆呆鱼是瓜瓜鱼的5倍。
请问呆呆鱼和瓜瓜鱼的数量各是多少条?。
线段的长短比较◆随堂检测1、如图:C ,B 在线段AD 上,且AB=CD ,则AC 与BD 大小关系是( )A 、AC>BDB 、AC=BDC 、AC<BD D 、不能确定2、线段AB 上有点C ,C 使AC :CB=2:3,点M 和点N 分别是线段AC 和CB 的中点, 若MN=4,则AB 的长是( )A 、6B 、8C 、10D 、123、以下给出的四个语句中,结论不正确...的有( ) A 、延长线段AB 到CB 、如果线段AB=BC ,则B 是线段AC 的中点C 、线段和射线都可以看作直线上的一部分D 、如果线段AB+BC=AC ,那么A ,B ,C 在同一直线上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B 、若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P=BPC 、若AP=BP ,则P 是线段AB 的中点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者两点之间的距离5、如图:(1)延长AC 至点D ,使CD =AC ,延长BC 到点E ,使CE =BC ;(2)连结DE ;(3)比较图中线段DE 与AB 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拓展提高1、如图,线段AB=6cm ,BC =31AB ,D 是BC 的中点.则AD= cm 。
2、已知两根木条,一根长60cm ,一根长100cm ,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是 。
3、同一平面上的两点M ,N 距离是17cm ,若在该平面上有一点P 和M ,N•两点的距离的和等于25cm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 点在线段MN 上B 、P 点在直线MN 外C 、P 点在直线MN 上D 、P 点可能在直线MN 上,也可能在直线MN 外4、已知线段AB=8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它等于3cm ,则线段AC=( )A 、11cmB 、5cmC 、11cm 或5cmD 、8cm 或11ccm5、如图所示,某厂有A 、B 、C 三个住宅区,A 、B 、C 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 、B 、C 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该厂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A 、点AB 、点BC 、AB 之间D 、BC 之间6、如图所示,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3∶4三部分,M 是AD 的中点,CD=8,求MC 的长。
M N B AC 线段的和差精选习题1.如图所示,AB=12厘米,25AM AB =,13BN BM =,求MN 的长.2.如图,已知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D 点为BC 的中点,AB =10cm ,求AD 的长度。
3.如图,AB=20cm,C 是AB 上一点,且AC=12cm,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4.如图,AB=8cm,O 为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 C 为AO 的中点,D 为OB 的中点,你能求出线段CD 的长吗?并说明理由。
5.线段AD=6cm ,线段AC=BD=4cm ,E 、F 分别是线段AB 、CD 中点,求EF 。
6.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AB CB acm +=AC CB bcm -=7. 已知线段AB ,反向延长AB 至C ,使AC =13BC ,点D 为AC 的中点,若CD =3cm ,求AB 的长.8. 已知线段AB =12cm ,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 =6cm ,M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9. 在直线l 上取 A ,B 两点,使AB=10厘米,再在l 上取一点C ,使AC=2厘米,M ,N 分别是AB ,AC 中点.求MN 的长度。
10.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31AB=41CD,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11.已知:如图,B 、C 是线段AD 上两点,且AB :BC :CD =2:4:3,M 是AD 的中点,CD =6㎝,求线段MC 的长。
线段有关的计算题例1.由O 是线段AB 的中点,你能得出哪些关系式?∵O 是线段AB 中点(已知)∴AO= ,或AO=21 ,或AB=2例2:(1)已知:O 是线段AB 中点,AB=10cm ,求OA 的长度。
(2)已知:O 是线段AB 中点,OA=5cm ,则OB= ,AB= 。
O ABOAB O A B例3:线段AB=8cm,C 是AB 的中点,D 是BC 的中点,求AD 的长度。
例4.已知线段AB=10,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
例5.已知C 为线段AB 的中点,AB=10,D 是AB 上一点,若CD=2,求线段BD 的长。
1. 已知:O 是线段AB 中点,OA=3cm ,则OB= ,AB= 。
2. 已知:O 是线段AB 中点,AB=7cm ,则OA= 。
3.如图,若CB=4cm ,DB=7cm ,且D 是AC 的中点,AC= 。
4.长为 22 cm 的线段 AB 上有一点 C ,求AC 、BC 的中点间的距离。
【拔高例题】[例1] 填空如图,把线段AB 延长到点C ,使BC=2AB ,再延长BA 到点D ,使AD=3AB ,则① DC=_____AB=_____BC ② DB=_____CD=_____BC [例2] 填空如图,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点N 为线段BC 的中点 ① 若AC=2cm ,BC=3cm ,则MN=_____cm ② 若AB=6cm ,则MN=_____cm③ 若AM=1cm ,BC=3cm ,则AB=_____cm④ 若AB=5cm ,MC=1cm ,则NB=_____cm [例3]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1)作线段A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M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AB=30cm ,求线段BM 的长(2)作线段A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M 是线段AC 的中点,若AB=30cm ,求线段BM 的长[例4] 如图,已知AB= 40,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为线段CB 上的一点,点E 为线段DB 的中点,EB=6,求线段CD 的长。
用线段图解决简单的和倍差倍问题例1.小华和爷爷今年共72岁,爷爷的年纪是小华的8倍,问小华和爷爷各多少岁?练习1.泡泡和小新一共做了300道计算题,泡泡做的题目数量是小新的2倍,泡泡和小新各做了多少道计算题?例2.小白兔和小灰兔共有50个萝卜,小灰兔的比小白兔的2倍多2个,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有多少个萝卜?练习2.新东方小学三年级共有3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还多7人,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例3.小猴子聪聪和明明共有28个桃子,聪聪的桃子比明明的2倍少2个,聪聪和明明各有几个桃子?练习3.数学兴趣小组共有成员30人,其中女生比男生的2倍少3人,问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例4.李爷爷家养的鸭子比鸡多18只,鸭子的只数是鸡的3倍,你知道李爷爷家养的鸭和鸡各有多少只吗?练习4.小新的课外书比迈斯多30本,小新的课外书是迈斯的4倍.问小新和迈斯各有课外书多少本?例5.新东方学校买来的白色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色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粉笔的4倍少3箱.新东方买来的白色粉笔和彩色粉笔各有多少箱?练习5.妈妈的年龄比泡泡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比泡泡的3倍少2岁,问妈妈和泡泡今年各多少岁?练习6.爸爸的年龄比小新大30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比小新的3倍还多2岁,问爸爸和小新今年各多少岁?例6.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39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作业1.填空(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有()岁,妈妈有()岁.(2)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3倍,公鸡养了()只,母鸡养了()只.(3)小明买大单和小单线共25本,其中大单线的本数比小单线的本数的2倍多4本,大单线的本数有()本,小单线的本数有()本.4) 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徒各生产()个.2. 两个数的和是84,大数是小数的6倍,求这两个数。
和倍、差倍问题练习:(五年级)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56厘米,长是宽的3倍,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2、爸爸和强强的年龄之和是48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强强的3倍,强强今年多少岁?
3、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比女儿大24岁,爸爸和女儿各是多少岁?
4、学校运动会上,仪仗队比舞蹈队多80人,而且仪仗队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仪仗队和舞蹈队各有多少人?
5、拔河比赛开始了,三(1)班和三(2)班参赛队首先登场,比赛开始后,三(1)班先走掉12人,这时三(2)班的人数是三(1)班的3倍,现在三(1)班有多少人?
6、学校篮球队和排球队原来共有40人。
后来,篮球队调走4名队员,这时,排球队的人数正好是篮球队人数的2倍。
原来两个球队各有多少名队员?
7、两筐桃的个数相等。
如果第一框卖出150个,第二筐卖出194个,那么第一筐剩下的桃是第二筐的3倍,原来两筐各装多少个桃子?。
1. 学会分析题意并且熟练的利用线段图法能够分析和倍问题2. 掌握寻找和倍的方法解决问题.知识点说明: 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1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 和一小数=大数如果要求两个数的差,要先求1份数:l 份数×(倍数-1)=两数差.解决和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 1】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考点】和倍问题 【难度】2星 【题型】填空【解析】 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1倍数,已知三口人年龄和是72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8)÷++(岁),妈妈的年龄是:8432⨯=(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岁.【答案】孩子的年龄为8岁,爸爸妈妈的年龄为32岁【例 2】 三只小猫去钓鱼,它们共钓上36条鱼,其中黑猫和花猫钓到的鱼的条数是白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5倍,花猫钓到的鱼比另外两只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2倍少9条。
黑猫钓上 条鱼。
【考点】和倍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四年级,二试,第8题【解析】 白猫钓到36÷(5+1)=6条,花猫和黑猫共钓30条花猫钓到的鱼比另外两只猫钓到的鱼的条数的2倍少9条,那么就比黑猫钓到的2倍多3条,黑猫钓到(30-3)÷3=9条【答案】9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1-5.和倍问题(二)【例 3】甲、乙、丙三人的年龄和为30岁,乙的年龄是甲、丙年龄和的一半.乙()岁.【考点】和倍问题【难度】3星【题型】填空【关键词】走美杯,四年级,初赛【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丙的年龄和是乙的2倍,那么三人的年龄和就是乙的3倍,故乙的年龄为30310÷=岁。
二下差倍问题(二)——(1)1、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
如果甲仓中取出260吨,乙仓中取出60吨,则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
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甲仓比乙仓多存粮多少吨?——————————————(2)甲仓比乙仓多存粮多少倍?————————————————(3)乙仓存粮多少吨?——————————————————(4)甲仓存粮多少吨?————————————————————2、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8500元,小刚取出50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同样多。
小明和小刚原来各存款多少元?(1)小明比小刚多多少元?——————————————————(2)小明比小刚多几倍?——————————————————(3)小刚有多少元?————————————————————(4)小明有多少元?————————————————————3、甲仓存粮吨数是乙仓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80吨,乙仓中运进80吨,甲、乙两个粮仓存粮吨数正好相等。
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甲比乙多几吨?——————————————————(2)甲比乙多几倍?——————————————————(3)乙有多少吨?————————————————————(4)甲有多少吨?————————————————————4.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上19千克,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多少千克?(1)乙比甲多几千克?————————————————————————(2)乙比甲多几倍?————————————————————————(3)甲有几千克?——————————————————————————(4)乙有几千克?——————————————————————————5.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10人,如果女生转走5人,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原有男生多少人?(写出每步求什么)6.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有男工多少人? (写出每步求什么)7.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写出每步求什么)二下差倍问题(二)——(2)1、学校排球队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后来排球队中的女生转走2人,现在排球队的男生人数正好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排球队原来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2、小军和小明去书店买了同样多的书,后来小明捐出了4本书,小军又买了2本书,这时小军的书正好是小明的4倍,小明、小军现在各有多少本书?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30米,第二根长70米,各用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二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一根剩下长度的5倍,两根绳子各剩下多少米?4、甲桶油有16千克,乙桶有油4千克,现在分别向两桶倒进相同的油后,甲桶油的重量正好是乙桶油的3倍,两桶各倒进油多少千克?5、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面取出200本书,而第二个书架再放入4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3倍。
线段的和差倍分专项训练题2
1.如图,已知线段AB 长为40mm ,C 是AB 的中点,延长AB 到D 点,使CD=3CB ;E 点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且BD=2EA ,求线段ED 的中点M 到C 点的距离.
2.如图,已知线段AB=3cm ,请读题、画图、计算并作答:(1)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在线段AB 上取一点K ,使AK=BK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C=3BC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AD=AB ;(2)在(1)所画出的图形中,求线段BC 、DC 的长;(3)在(1)所画出的图形中,点K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请写出来.
3.如图,已知线段AB ,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AC=35BC ,D 在AB 的反向延长线上,BD=5
3DC .(1)在图上画出点C 和点D 的位置;(2)设线段AB 长为x ,则BC=;AD=;(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3)若AB=12cm ,求线段CD 的长
4.已知线段AB=4,将线段AB 延长至C ,使BC=
2
1AB ,D 为AC 的中点,反向延长AB 至E ,使EA=AD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求AE 的长
5.如图,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BC=21AB ,反向延长AB 至D ,使AD=3
1AB .(1)依题意画出图形,求BC :AD 的结果;(2)若点E 为BC 的中点,且BD-2BE=10,求AB 的长
6.已知线段AB=a ,小明在线段AB 上任意取了点C 然后又分别取出AC 、BC 的中点M 、N ,的线段MN (如图1),小红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任意取了点D ,然后又分别取出AD 、BD 的中点E 、F ,的线段EF (如图2).(1)试判断线段MN 与线段EF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若EF=x ,AD=4x+1,BD=x+3,求x 的值
7.如图,C 为线段AB 上一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E 为线段CB 的中点.(1)如果AC=6cm ,BC=4cm ,试求DE 的长;(2)如果AB=a ,试探求DE 的长度;(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cm ,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DE 的长度吗?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要说明理由
8.已知:点A 、B 、C 在直线l 上,线段AB=10,M 是线段AC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1)如图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6,求线段MN 的长;(2)若点C 是线段AB 上任一点,其他条件不变,能求出线段MN 的长度吗?请说明理由;(3)若点C 在线段AB 外,M 、N 仍分别是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在备用图②、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