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31 KB
- 文档页数:1
语气1)教学目的1、明确播音语气的概念,以及语气运用的基本要求和特点2、提高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表现力,克服固定腔调和单调平直的语言样式,使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准确、更丰富、更细腻,更富有变化和感染力,达到具体的思想感情和恰切的声音形式的统一。
2)教学要求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要传授理论,另一方面要运用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提高他们的表达技能。
2、结合学生实际,既进行全面训练,又注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3、具体训练时应注意循序渐进,方法得当。
3)教学重点明确播音语气的内涵和特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语气的思想感情和声音形式的个性特点。
语气的思想感情和声音形式之间的关系。
语势的训练。
4)教学难点1、具体的思想感情与声音形式的和谐统一。
2、声音形式中各要素的协调配合。
3、语流中语势的丰富变化。
5)学时分配理论讲授2节;训练12节6)教学内容语气是播音表达技巧之一。
了解语气的内涵、特点以及表达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和驾驭有声语言这个精灵,提高我们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语气在表现内心情感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克服固定腔调,增强语言的灵动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语气的概念一、语气和语调(一)语气的一般概念语气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常使用。
不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不同的使用者所说的“语气”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语气的涵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词典的解释。
1、《现代汉语词典》:〔语气〕①说话的口气。
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
“口气”的含义之一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
”如:严肃的口气;幽默的口气。
2、《辞海》:〔语气〕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态度,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
现代汉语用语气助词“的、了、吗、呢”等和语调表示各种语气。
以上解释明确了语气与感情态度有关。
但它没有具体说明不同感情色彩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的,尽管《辞海》里还谈到了语调可以表示各种语气。
关于语气词语气义及口气义的思考一、引言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以往对语气词的研究大多采用“随文释义”的方法,即“在语气词的使用过程中结合语气词所在的句子来考察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意义。
”①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随机性太大,很容易把句子中某些词语或结构或句调所表示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词上,因此是不可取的。
二、对语气词语气义及口气义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语气词语气意义的研究,首先是要区分句子的语气意义和语气词的语气意义,还要注意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包括语气意义和口气意义。
我们可以根据义素分析法对语气词的语气意义进行概括,还可以采用替换分析法,看用不同的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意义和口气意义有什么差别。
下面我们以啊(包括啊的音变以及叠用形式)、吧、么(吗)、呢、的、了六个基本语气词为例进行探讨。
1.啊①四凤(轻蔑地笑)自然您有眼力啊!(《雷雨》)②曾思懿(低声,紧张地)别出去,你要找死啊?(《北京人》)③曾思懿(讽刺地)拿你写给她的情书啊!(《北京人》)上述的例子分别表示感叹、疑问、陈述、祈使,仔细体味,我们可以发现语气是由其相应的句调来表现的,并不是由语气词“啊”带来的。
我们采用替换分析法,尝试去掉“啊”,这是一种零替换,上述句子仍然表示原来的语气不变,由此可以得出“啊”在这里不表示语气,它的作用是增添口气。
如例①②③去掉“啊”,口气相对急促,加上“啊”后口气相对缓和,这种“舒缓”的口气才是“啊”加上去的。
我们认为,一个语气词能出现在所有的句类的句末,它是不表语气的,仅表口气义。
2.啊的音变——呀、哪①愫方(哀痛地)姨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您的钱哪!(《北京人》)②刘麻子二位爷,别那么说呀!(《茶馆》)上述的例子我们也采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用语气词的零形式来替换句末语气词,即删除语气词,我们可以观察到“二位爷,别那么说”口气变得急促生硬;加上语气词,口气就相对缓和了很多,可见“舒缓”口气是“啊”的音变形式所赋予的。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学生姓名:***学号:***************年级:2013级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第7课你吃什么?一、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
(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
学生汉语程度较低,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语音1、“一”的变调2、特指疑问句语调(二)词汇1、动词:吃、喝、要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3、量词:碗、些(三)语法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1、独体字:午、头2、合体字:要、些、喝、酒(五)课文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四、教学方法1、听说法:语音部分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3、句型法:语法部分五、教具准备1、幻灯片课件;2、游戏卡片;3、教室中的实物六、课时分配本课将用4个学时进行教学,1-2课时主要讲解生词、课文记忆;3-4课时运用生词和课文句型,讲解练习。
现代汉语教案(口语部分)
一、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景中使用现代汉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 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
二、教学内容
1. 日常生活用语
- 自我介绍
- 问候与道别
- 谢谢与道歉
- 询问与回答时间、地点、价格等相关信息
2. 社交场景用语
- 邀请与应答
- 讨论兴趣与爱好
- 描述人物与事物
- 提出建议与意见
3. 口语练与对话
- 情景对话练
- 角色扮演练
- 创意对话活动
三、教学方法
- 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
- 小组合作与合作交流
-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 游戏与竞赛形式的口语练
四、评价与反馈
- 学生之间互评互助
- 老师定期进行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的评估
- 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改进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为《现代汉语教案(口语部分)》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能够通过各种日常生活和社交场景的口语练,提高
他们的汉语口语能力和交际技巧。
不断的练和实践将帮助学生更自信地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流。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范,具体教案内容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现代汉语教案》word版一、现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1. 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是中国大陆及海外华人社区广泛使用的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书面语。
2. 现代汉语的特点:(1) 语音方面:声调丰富,四声分明;音节结构简单,主要以元音和辅音组合而成。
(2) 词汇方面:具有丰富的词汇和固定的成语,以汉字为书写单位,词语组合灵活。
(3) 语法方面:具有明显的词序和虚词用法,短语和句子结构简洁明了。
二、现代汉语语音系统1. 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声调是汉语的四声。
2. 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是现代汉语的音标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及音节。
3. 语音变化:现代汉语语音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声母、韵母的合并和分化,声调的变调现象等。
三、现代汉语词汇构成1. 汉字:汉字是现代汉语的书写单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2. 词根、前缀和后缀:词根是构成词语的基本部分,前缀和后缀是对词根进行变形的方式。
3. 词汇分类:现代汉语词汇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结构1. 词序: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式结构为SVO(主语-谓语-宾语),词序对于句子的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
2. 虚词:现代汉语语法中,虚词起到了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作用。
五、现代汉语成语与文化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具有四字一句、结构严谨、含义丰富等特点。
2. 成语的来源与分类: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可分为寓言成语、历史成语、文学成语等。
3. 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与价值: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现代汉语词汇的活用与演变1. 词汇活用:现代汉语中,词汇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改变其语法功能,如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等。
高考文言文语气词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言文中的语气词的作用和表达方式;
2.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语气词的用法;
3. 能够正确运用文言文语气词,并理解其在文章中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文言文中的语气词的概念;
2. 分析不同语气词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态度;
3. 教授常见的文言文语气词的使用方法;
4. 练运用语气词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文言文中的语气词的概念(10分钟)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并分析其作用和表达
方式,使学生理解语气词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分析不同语气词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态度(1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文言文语气词,如「甚」、「将」、「云」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气词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态度。
第三步:教授常见的文言文语气词的使用方法(20分钟)
- 分别介绍常见的肯定语气词、否定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
叹语气词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这些语气词。
- 提供一些例句进行讲解和练。
第四步:练运用语气词的写作技巧(25分钟)
-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定一篇文言文短文,要求学生在文
中适当运用语气词来表达情感和作者态度。
-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评和讨论。
第五步:总结与复(10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复文言文语气词的用法。
四、教学评价与作业
1. 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中的表现;
2. 布置练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文言文语气词写一篇短文。
以上为《高考文言文语气词教学案》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语气词。
现代汉语教案(语音部分)一、教学目标1. 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2. 能够正确发音,区分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别。
3. 学会拼音规则,提高拼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共21个。
2. 韵母:a、o、e、i、u、ü共6个。
3. 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共4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和发音方法。
2. 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和发音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和发音方法。
2. 采用示范法,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进行大量的发音练习,提高发音准确性。
五、教学步骤1. 声母的学习(1)讲解声母的概念和发音方法。
(2)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模仿。
(3)进行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2. 韵母的学习(1)讲解韵母的概念和发音方法。
(2)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模仿。
(3)进行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3. 声调的学习(1)讲解声调的概念和发音方法。
(2)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模仿。
(3)进行发音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4. 拼音规则的学习(1)讲解拼音规则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示范拼音规则的运用,让学生跟随模仿。
(3)进行拼音练习,提高拼读和写作能力。
5. 综合练习(1)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混合练习。
(2)进行拼音练习,提高拼读和写作能力。
(3)进行语音测试,检查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口语测试、笔试相结合。
2. 评价内容: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和拼音规则的应用。
3. 评价标准:发音准确,拼音正确,能够熟练运用拼音规则。
七、教学拓展1. 介绍一些常见的易错音,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避免。
2. 讲解一些汉语的特殊发音现象,如儿化音、轻声等。
3. 推荐一些学习资源,如拼音软件、语音学习网站等。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45----语气和口气第十一节语气和口气一语气和语气词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
例如1,我们游泳去了(陈述语气)2,我们游泳去吗?(疑问语气)3,我们游泳去吧。
(祈使语气)4,我们游泳去啦。
(感叹语气)“的”表示确实如此。
例如1,电视机他会修理的2,他乘车去的。
“了”表示已经如此或出现了新情况。
例如1,电视机他会修理了。
2,他乘车去北京了。
“呢”表示不容置疑,指明某种事实,有时带有夸张意味。
例如1,电视机他可会修理呢,不信教他试试。
2,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呢。
3,他读了几年大学呢,比我强多了。
“呢”也可以用于疑问句。
带有深究的意味。
例如1,他说了些什么呢?2,这件事能不能马上解决呢?“吧”用于陈述句表示同意某种意见。
例如就这么办吧。
用于祈使句表示请求、劝告或催促。
例如1,这件事你来处理吧2,帮帮我的忙吧。
用于疑问句表示半信半疑。
例如1,大夫已经走了吧?2,还是叫老王去吧?句中可用“大约、也许、恐怕”之类的词配合。
“啊”各种语气都可以用,用于陈述语句末,表示解释和提醒。
1,办这种事不容易啊。
2,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啊。
“啊”用于祈使句句末,表示催促、嘱咐、提醒和劝告。
1,吃啊,你别客气。
2,你千万要保重啊。
“啊”可以用于疑问句,使语气显得缓和。
你说的是谁啊?用在感叹句句末表示赞美和感叹。
桂林的山水多美啊!“啊”字受前椅子末尾音节的影响发生音变,其规律如下:见书第五章修辞第一讲修辞概说学习要点:简要介绍修辞的几个相关概念、修辞的兑现隔阂任务,以及修辞学与相关学科语法学、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组成要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前面几章分析了这几个要素自身的结构系统和规律。
本章讲述人们运用语言各要素的具体规律,即修辞规律。
一、修辞的含义(一)“修辞”溯源在中国最早把“修辞”这两个字连起来用的是孔子。
据《易·乾·文言》所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口语的基本表达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流习惯,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现代汉语口语的基本表达技巧。
2. 口语交流中的礼貌用语和禁忌。
教学难点:1. 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口语表达技巧。
2. 克服口语表达中的心理障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社会热点话题讨论材料。
3. 口语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汉语口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提问:大家平时在口语交流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二、讲授新课1. 讲解现代汉语口语的基本表达技巧:a. 语言清晰、简洁。
b. 语速适中,吐字清楚。
c. 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
d. 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2. 讲解口语交流中的礼貌用语和禁忌:a. 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b. 避免使用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
c. 注意尊重对方,避免争论。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跟读,练习语音、语调。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口语交流。
四、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强调口语表达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大家还记得哪些口语表达技巧?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情况。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如何克服口语表达中的心理障碍:a. 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良好的口语交流。
b. 多参与社交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c. 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
2. 讲解如何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a. 关注时事新闻,了解社会热点。
b.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c. 在口语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代表小组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语气词、叹词和拟声词)(第15节)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语气词、叹词和拟声词)(第15节)(2007-04-18 23:59:01)分类:教育教学教学:现代汉语语法讲座系列(语气词、叹词和拟声词)(第15节)一、语气词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句子的后面,有时也在句中表示语气。
常用的语气词主要有“的、了、么、呢、吧、啊”六个,都念轻声。
这六个语气词表达不同的色彩,可分A、B、C三类。
A、的表示确实如此了表示已经如此或出现新情况B、么表示可疑呢表示不容置疑吧表示半信半疑“呢”也可用于疑问句,表示深究的意味。
用上“呢”的疑问句,总有表示疑问的词语(如“谁呢?”)或者有表示疑问的结构(如“去不去呢?”)。
C、啊增加感情色彩以上三类又可以叠用:A和B叠用:真的么?真的呢。
真的吧?吃了么?吃了呢。
吃了吧?B和C叠用:a、么+啊--->嘛(表示显而易见)他本来就不愿意去嘛!人多力量大嘛!b、么+啊--->吗(表示要求证实)他明天会来吗?人多力量就大吗?A和C叠用:了+啊--->啦我可见到你啦!A、B、C叠用:了吗他去了吗?语气词一般都放在句末,有时也放在句中,有的表示语气停顿,引起注意,有的表示列举,等等。
如:我呢,一直就是不赞成。
你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
譬如喝茶吧,他最讲究。
他爱好体育,排球啊,篮球啊,乒乓球啊,都喜欢打。
二、叹词和拟声词这两类词的语法特征是:经常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
这一特征既不同于实词,也不同于虚词,应算作特殊的词类。
如“哼!还有象你这么说话的!”“砰砰,远处传来了枪声。
”1、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
唉哟喂啊哎哟哼咦嗯哦哎呀哈哈叹词有时还可以活用为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句子成分。
如:他嗯了一声,什么话也没说。
(谓语)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状语)我听见电话传来喂喂的声音。
(定语)一句话把他气得直哼哼。
(补语)2、拟声词,又名象声词,表示物体的音响或动物的叫声。
中学语文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词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语气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与表达效果;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语气色彩。
二、教学重点1.学习常见的语气词;2.理解语气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板书等;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探究文言文中的语气词。
Step 2 学习(2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词,如“孰知”、“安得”,并解释其含义和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对一段文言文进行解读,强调其中的语气词,并分析其作用和表达效果。
3.学生跟读并模仿示范,理解并掌握语气词的使用。
Step 3 拓展(15分钟)1.教师布置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更多的语气词例子,并解释其作用和表达效果。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各自的发现,为后续的讲解做准备。
Step 4 分析(20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将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整理出的语气词例子展示给全班,并逐个进行分析。
2.学生依次发言,解释各个语气词在文言文中的使用场景和表达意义,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讨论。
Step 5 总结(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概要总结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词及其作用。
2.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确保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词,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通过分析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献,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上所学的语气词,并写出其在文言文中的使用场景和表达意义;2.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并找出其中使用的语气词。
以上内容为本节课的教案,通过讲解、示范、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语气词使用方法和作用。
Modal Particle 语气助词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这些分类: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肯定语气和停顿语气。
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吗,么,吧,呢”或文言中的“也,者,乎,哉,与,欤,邪,耶,为”等等。
某些情况下,当“啊”读升调时,也表疑问语气。
不同的疑问语气词,表示的疑问程度也不尽相同,“呢”和“吧”疑问程序较“吗”来的要小,通常表示(推测出答案)征求意见。
祈使语气祈使语气:“吧、罢、呀、啊、啦”或文言中的“矣、焉、哉”等等,表示命令、请求、劝告、督促等语气,例如:“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吧”。
感叹语气感叹语气:“啊、呀、哇、哪”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焉、哉、与、欤、已”,表示输出主观的感情色彩。
注意,感叹语气词和叹词不同,叹词通常用于句首,而感叹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且不能独立使用。
肯定语气肯定语气:“的、了、嘛、呢、啦、罢了、而已”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然、焉、耳、而已、云、尔”。
有些肯定语气词,如“罢了”、“而已”,有时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注意,肯定语气词与结构助词不同,结构助词若去掉便会影响句子的结构,而语气词去掉则无伤大雅。
停顿语气停顿语气:“啊、吧、呢、么”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焉、兮”,一般用于句中,有停顿、强调突出前方词语的功能。
9.N noun 名词11.Nu Numeral 数词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叫数词,数词分为基数词cardinal numeral和序数词ordinal numeral。
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词;表示顺序的数词叫序数词。
数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九、二十、百、千、万、百万、千万、亿、兆等。
12.S subject 主语 P predicate 谓语 O object 宾语(定attribute状adverbial modifier补 complement)13.PN proper noun 专有名词用法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词,它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法、语用等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循序渐进。
每节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综合性的、启发性的,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以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为主、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为辅,配合使用《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前者为编制音像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后者对《现代汉语通论》的重点、难点作了阐述,并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增补了一些内容。
另外还有与主教材相配套的《普通话教程》,指导学生进行语音发音、正音、辨音实践,消化教学内容。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本课程音像教材的使用主要是在语音部分,以播放录音为主要方式,辅以录音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发音、正音、辨音技巧。
四、教学建议(一)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
(二)现代汉语讲的是语言的断代的知识,有些内容的讲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历史发展,如声调、文字结构、词义,补充讲授应适当。
(三)启发学生多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事实,自觉地掌握语言规律。
(四)重点在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不在术语上纠缠。
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应以教材说法为准,切忌将个人观点或其它教材观点强加于学生,以免影响教学。
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了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
第八节语气和口气
1.什么是语气和口气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
语气只有四种: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口气是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如肯定、否定、严厉、委婉、强调、迟疑、蛮横、活泼、泼辣等。
在正规用语中不要把“语气”和“口气”这两个术语用混了。
2.语气的表达手段
表达语气的手段是语调,在书面语中用句末点号表示。
其次是语气词,此外是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倒装常用来表示感叹语气,述语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连用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
用语气词表示语气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一个语气词往往可以用于不同的句类,如“啊”可以用于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
第二,语气词往往有多种写法,应该以习惯上固定下来的写法为准。
如“啊”写成“呵、阿”,“呢”写成“呐”,“吧”写成“罢”,这些写法不宜推广。
第三,语气词可以叠用,如“行了啊!”“真的啊?”
3.疑问句的种类与各自的特点
疑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大类。
“无疑而问”只有“反问”;“有疑而问”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三种。
下面具体谈谈各自的特点:
是非问的结构与陈述句相同。
一个陈述句改用疑问句的语调,就变成了是非问。
语气词可以用“吗”,不能用“呢”。
句中可以用“的确”、“真的”等副词,不能用“到底”、“究竟”之类。
例如,“你好吗?”“你喜欢看电影?”
特指问有疑问代词指明疑问点,疑问点可以不止一个,语气词一般用“呢”,不用“吗”。
例如,“你给谁买的?”“他明天什么时候坐哪趟车去北京?”
选择问是句中几个并列项目,或一件事的正反两个方面,要求对方选定一种来回答。
如果用语气词,用“呢”不用“吗”。
例如,“这件事让我去办行不行?”
以上三种问句都是要求对方回答的。
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陈述句的内容,因此不要求回答。
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