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 格式:docx
- 大小:51.28 KB
- 文档页数:5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
一、神经调节
1. 神经调节是指由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机体内部环境的一种调节方式。
2.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式来完成,涉及到多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
3. 神经调节具有快速、瞬时的特点,可以迅速地对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
4. 神经调节的主要机制包括感受器、传导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和效应器四个组成部分。
二、体液调节
1.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激素分泌来控制和调节机体内部环境的一种调节方式。
2.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的运输和靶细胞的作用来完成,涉及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 体液调节具有滞后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其作用时间较长,但响应速度较慢。
4. 体液调节的主要机制包括内分泌腺、激素、靶细胞和负反馈
机制四个组成部分。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机体内部环境调节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内稳态。
2. 在机体应激状态下,神经调节会先于体液调节发挥作用,通过控制器官和组织的紧急反应来应对急性的环境变化。
3. 当环境变化较为持久或影响范围较大时,体液调节会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调控的关系,二者共同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与协调。
总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内部环境调节的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来快速、瞬时地响应环境变化;体液调节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滞后而持久地调节内环境。
二者相互联系,共同协调机体的生理过程。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联系
(1)实例:①人体体温调节:a.产热途径: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散热途径:汗液
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等。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②水盐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途径,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关系:①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
节。
②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2.由某种生理或病理现象推断参与或受损的神经中枢
(1)各级中枢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2)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6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感。
3.分泌: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纽枢。
它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还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集合管、肾小管。
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相关区域、渗透压调节中枢等。
如图所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人体内部调节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紧密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着机体的稳态。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传递信号来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而体液调节则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下面将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定义、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神经调节指的是由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的电信号来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器官,它通过神经元这种特殊的细胞来传递信号,进而控制和调节机体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过程通常是快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机体作出反应。
例如,当人体遇到危险时,神经系统就能迅速启动应激反应,使人体做出适当的反应来保证生存。
与神经调节不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依靠的是体液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物质。
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目标组织或细胞,并对其产生作用。
体液调节的过程通常是相对缓慢的,因为激素需要在体液中传播到达目标器官才能发挥作用。
体液调节可以维持机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的稳定,如血糖浓度、体温、血液pH值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机体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相互关联。
在许多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工作,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例如,当机体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来收缩血管、增加肌肉收缩等机制,从而减少体表散热,帮助保持体温。
同时,体液调节也参与其中,激素如甲状腺素可以影响机体代谢过程,从而调节体温的维持。
另一方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对立关系。
例如,当机体暴露在剧烈运动等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调节来增加心率和血压以满足能量需求,同时抑制消化系统等非紧急功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体液调节也会发挥作用,例如通过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来增强身体的应激反应。
总结起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机体内部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节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含义: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调节因子: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其中主要是激素。
(3)传送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4)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机体通过反射,可使躯体、内脏等各部分的生命活动更加协调,并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3知识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人体的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多少,若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
人体产热可归结为体内有机物氧化放能的结果。
安静时产热量最多的是肝脏,运动时产热量最多的是骨骼肌。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分为直接散热(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
蒸发散热是高温环境下主要的散热途径。
(2)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3)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平衡的含义:人体水和无机盐的排出和摄入基本相等,维持相对平衡。
(2)水和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水的摄入途径:饮水、食物和自身物质代谢;排出途径:肾脏、皮肤、肺和大肠。
无机盐的摄入途径:食物和饮料;排出途径:肾脏和皮肤。
(3)水盐调节的调节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4)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5)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6)调节机制【例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B.作用准确C.持续时间长D.只在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答案 C解析和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在作用速度方面比较缓慢,在作用范围方面广泛而不准确,在作用时间上比较长,所以A、B错,C正确。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重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阅读教材P31第1、2自然段)1.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点拨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阅读教材P31~P32)1.体温恒定的调节(1)体温平衡(来源和散失)(2)体温调节的过程①体温低于正常体温②体温高于正常体温(3)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2.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2)调节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和意义(阅读教材P 33第1、2自然段) 1.关系: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调节影响发育和功能内分泌腺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点拨 机体的大多数生命活动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一般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是主要的调节方式。
连一连判一判(1)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 ℃,由此可判断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分析:此人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在炎热的环境下,建筑工人仍然能够维持正常体温,此时的散热途径几乎只有汗液蒸发这一条了。
(√)(3)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分析: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4)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由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特别提醒】(1)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除了通过激素的调节外,还包括通过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
激素、CO2和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都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机体的机能,这些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2)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3)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如水螅、珊瑚虫)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2.神经调节的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2)联系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③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人体产热和散热量的多少,若产生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
①人体热量的来源:体内有机物不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②产热器官:安静时——主要是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大,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③散热器官: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进行散热,其次是通过呼气、排尿和排便带走热量。
(2)体温调节模型:【特别提醒】①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②体温调节中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
参与体温调节的与产热有关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③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新陈代谢来增加产热。
④“寒颤”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⑤体温感觉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不是一回事,因为前者位于大脑皮层,后者位于下丘脑。
(3)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能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使新陈代谢等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3章体液调节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程标准素养要求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生命观念:理解识记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特点的区别,通过体温平衡和水盐平衡及调节,建立稳态调节观。
2.科学思维:能够运用调节的原理分析探讨生命系统的调节规律。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比较项目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体液调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神经调节反射弧迅速准确、比较局限短暂[提醒]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并不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并彼此协调的。
二、体温的调节1.体温平衡2.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冷觉感受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量减少,骨骼肌战栗甲状腺及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多(2)炎热→热觉感受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量增多肾上腺:分泌激素减少 (3)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2.水盐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平衡调节(2)血钠平衡①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
②血钠含量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
3.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四、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和意义(1)组织胺、NO、CO等化学物质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
()(2)寒冷环境中产热过程增加的原因是散热过程较快。
()(3)炎热环境中散热过程大于产热过程,寒冷环境中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
()(4)当人体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由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目标导读] 1.通过识图和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2.结合教材P32图解,讨论并建立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模型,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重难点击] 1.体温调节的过程。
2.渗透压调节的过程。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_。
(3)范围①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调节类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影响神经调节调节方式反射通过体液完成传递信号的物质或形式神经冲动和神经递质激素、CO2等化学物质反应速度迅速比较缓慢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的受体(糖蛋白)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比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问题探究1.如图的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方式①和②均属于体液调节,参与调节的信号分子属于激素,分别举一例为:胰岛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图中方式③属于神经调节,其作用途径为反射弧,③所属调节方式比①所属调节方式快的原因是在神经调节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而体液调节中化学物质要通过体液的运输实现。
(3)方式③的信息传递是否会通过体液?为什么?答案通过。
因为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组织液。
2.人体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很复杂,下面各项表示4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过程,请鉴别下列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字母)。
A.刺激→神经→组织器官B.刺激→内分泌腺→体液→组织器官C.刺激→神经→内分泌腺→体液→组织器官D.刺激→神经→内分泌腺→体液→内分泌腺→体液→组织器官(1)正常人口服或静脉注射大量葡萄糖时,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调节属于B过程。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激素,CO2、H+ 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调节:1、体温相对稳定的原因: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3、温度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5、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6、寒冷环境下机体既通过减少散热,又通过增加产热来进行调节;炎热环境下机体既通过减少产热,又通过增加散热来进行调节,但主要是通过增加散热来实现。
7、体温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起作用,体液调节次之。
8、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人体的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高温或剧烈运动时主要依赖汗液的蒸发散热,安静时主要依赖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9、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热能。
【例题】(2008年广东文科基础第74题)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答案】B【实例二】水盐平衡调节:1、水来源中有代谢产生的水,所以一天从外界摄取的水小于排出的水。
2、水的去路中对水平衡意义最大的是肾脏排水,这是唯一可由机体调节的排出途径。
3、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垂体释放4、水平衡中枢在下丘脑5、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6、水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阐述:1、胰岛受下丘脑的直接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1. 神经调节可比作速度超快的短跑健将,体液调节就像耐力超强的长跑选手。
比如你突然看到一条蛇,神经调节会让你立马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快速做出反应,这多厉害呀!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那可真是配合默契呀!就像一个团队里的前锋和后卫,相互协作。
你发烧的时候,神经调节让你感觉不舒服,体液调节就通过出汗等方式来帮你降温呢,是不是很神奇?3. 哎呀呀,神经调节那是瞬间响应呀!就像按下开关灯立马亮一样。
而体液调节呢,慢悠悠但持续起作用,好比是慢慢加热水让它一直保持温暖。
你想想生病吃药后,身体的变化,不就是这样嘛?4. 神经调节像是急性子,说干就干。
体液调节像是慢性子,但也有自己的作用。
好比你激动时脸红,这既有神经调节快速作用,也有体液调节跟着起反应呢,是不是很有趣?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时候也会“打架”呢!就像两个人争着要做主。
比如运动后,神经调节让你大口喘气,体液调节也在调整你的身体状态,它们在“较劲儿”呢!6.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呀,就好像两个好朋友,一个风风火火,一个沉稳踏实。
像你紧张时手心出汗,就是它们一起作用的结果呀,难道你不好奇它们怎么做到的吗?7. 嘿,你知道吗?神经调节像闪电一样,“嗖”地就有反应了。
体液调节则像涓涓细流,慢慢发挥作用。
举个例子,你跑步累了,神经调节让你先停下,体液调节后面慢慢帮你恢复体力呢。
8.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多紧密呀!就跟左手和右手一样相互配合。
你看考试紧张时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不就是它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吗?9. 神经调节快,体液调节稳,它们相互结合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呀!想想你的各种身体反应,都是它们在背后默默地工作呢,我们可真得好好感谢它们呀!观点结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既有区别又密切配合,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真应该深入了解它们呢!。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区别和联系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联系
(1)实例:①人体体温调节:a.产热途径: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
能。
b.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等。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②水盐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途径,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关系:①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
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2.由某种生理或病理现象推断参与或受损的神经中枢
(1)各级中枢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2)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感。
3.分泌: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纽枢。
它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还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集合管、肾小管。
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相关区域、渗透压调节中枢等。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