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青光眼表现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是一种慢性眼病,通常是由于眼内压力增加引起的,会导致视神经受损,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青光眼患者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青光眼的诊断呢?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家族史、症状持续时间、眼部疼痛、视力变化等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青光眼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青光眼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的家族史对于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医生会进行眼压检查。
眼压是青光眼最主要的诊断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会明显升高。
医生会使用专业的仪器,如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的眼内压情况。
如果眼内压明显升高,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青光眼。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视神经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来观察视神经的情况,包括视神经头的形态、颜色、血管情况等。
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头往往会出现萎缩、颜色异常等情况,这些都是青光眼诊断的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医生还会进行角膜厚度测量、眼睑检查、眼底照相等检查,来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眼压检查、视神经检查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的情况,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对于怀疑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及早就诊并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导致失明的发生。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够重视自己的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眼部疾病。
青光眼的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因此及早诊断对于预防青光眼的进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人们更早地发现并治疗青光眼。
一、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mmHg,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眼压都会升高,因此眼压测量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准。
二、视神经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和OCT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神经头的变化,包括视神经头萎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
这些变化是青光眼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观察到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情况,包括视野缺损的范围和程度。
视野检查结果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与眼压密切相关,因此角膜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青光眼的辅助诊断指标。
一些研究表明,角膜厚度较薄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青光眼,因此角膜厚度测量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青光眼。
五、家族史和病史。
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患者的家族史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患者的病史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依据,包括患者是否有其他慢性眼病史、是否有长期使用类固醇等。
综上所述,青光眼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视野检查、角膜厚度测量以及家族史和病史。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青光眼,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的家族遗传特点及治疗方法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与高眼压和视神经损伤有关,长期不治疗会导致视力损害或失明。
除了环境因素,遗传也是青光眼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青光眼的家族遗传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一、家族遗传特点1. 遗传模式:青光眼的家族遗传可以遵循多种遗传模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遗传等。
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为常见,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2. 基因突变:多个基因与青光眼的发病相关,如MYOC、OPTN、CYP1B1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眼房水的排出障碍,进而导致眼压升高,损伤视神经。
3. 年龄发病:家族遗传青光眼往往在较早年龄发病,常见于40岁以下的人群。
这也是与无关的青光眼病例有所不同的特点。
二、治疗方法目前,青光眼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疗法等。
对于家族遗传青光眼的治疗,需要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药物主要分为眼压调节剂和保护视神经的药物。
眼压调节剂可减少眼房水分泌或增加排出,从而降低眼压。
保护视神经的药物则有助于减缓或预防视神经损伤。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无效或不适用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包括激光手术和传统手术两种。
激光手术主要通过激光照射来促进房水排出,传统手术则通过手术操作改善房水排出通道。
3. 辅助疗法:辅助疗法可以作为青光眼治疗的补充,如针灸、艾灸、中药疗法等。
这些疗法可能通过调整身体气血运行,改善全身环境,有助于青光眼的控制和症状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治疗应该是长期稳定的过程,并需要定期随访和检测。
治疗效果和疗效评估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遗传特点进行评估和调整。
三、预防与早期筛查由于青光眼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预防和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家族遗传青光眼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建议:1. 定期眼科检查:家族遗传青光眼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或有相关症状的人群。
青光眼(绿风内障)【病因】正常眼压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简称眼压)。
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称正常眼压。
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内容物的体积处于动态平衡,这是保持正常眼压的重要因素。
如果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失调,将出现病理性眼压。
我国人正常眼压值绝大多数是在1.33~2.79kpa(10~20m mHg)之间,超过3.19kpa(24mmHg)者为病理现象,介于2.79-3.192kpa (21-24mmHg)为可疑病理眼压。
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压超过3.192kpa(平均值±3个标准差)而没有青光眼状态,换言之,这些人的眼压虽然超过一般正常人的高限,视神经却未遭受损害。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值作为划分病理性眼压的标准。
将眼压分正常、可疑病理及病理三个范围比较合适。
病理性眼压的范围:如果房水通道的任何部位受阻,将导致眼压升高。
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内眼压有以轻微的波动,一般傍晚最低,夜间休息后眼压逐渐上升,至清晨醒前最高,起床活动后又慢慢下降,眼压波动范围不超过0.665kpa(5mmHg),双眼眼压也基本相等,或差别不大。
如24小时眼压差超过1.064kpa(8mmHg),最高眼压超过2.793kpa (21mmHg)或双眼眼压差大于0.665kpa(5mmHg)时,应视为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眼压、视盘微循环障碍是引起青光眼性视盘凹陷症、视野损害的主要原因。
高眼压虽然是青光眼损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的。
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的正常高限,但经长期观察,并不出现视盘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
也有少数病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或临界值,而视盘和视野损害已十分明显,这种类型的青光眼。
称为低眼压性青光眼(low-tension glaucoma)或低临界压青光眼(low-critical glaucoma)。
【症状】疾病种类一、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
青光眼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青光眼概述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为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视觉健康。
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且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通常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
英文名称:glaucoma。
其它名称:原发性青光眼。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眼部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眼。
常见症状:眼胀、眼痛、眼睑痉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虹视、视力减退、夜盲、视野缺损。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视敏度测试、超声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角膜厚度测定、视觉电生理检查、裂隙灯检查。
重要提醒:青光眼患者应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避免加重眼部损害。
临床分类:1、原发性青光眼占青光眼的大部分,又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引流的房角是关闭的,因而无法发挥引流功能;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引流的房角是开放的,却没有正常的引流功能。
在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最多。
2、继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是指由眼部疾患、药物或全身疾病引起的,其病因往往比较明确。
继发性青光眼也可以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是关闭还是开放,而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大类。
3、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使小梁网- 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引流功能而使眼压升高的眼部疾病。
二、青光眼的发病特点三、青光眼的病因病因总述:青光眼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生与眼内压升高、遗传、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年龄、患有慢性疾病、母亲妊娠期感染等均可以导致本病发生风险增加。
基本病因:1、眼内压升高房水是维持眼内压的重要物质,由睫状体产生后到达后房,然后通过瞳孔到达前房,在前房角处经过小梁网回到血管内,此过程为房水循环,而循环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异常,均可导致眼压升高。
青光眼诊断标准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
因此,了解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情况下,眼内的房水会不断产生并排出,从而维持眼压的稳定。
而青光眼患者由于房水的排出受阻,导致眼内压力增高。
因此,眼压测量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情况下,眼压超过21mmHg可以被认为是高眼压,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青光眼,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二、视神经检查。
视神经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眼底检查和视神经头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神经盘的形态和颜色,以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和形态。
在青光眼患者中,视神经盘通常呈现出萎缩、出血、变细等异常表现。
因此,视神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并且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三、视野检查。
青光眼患者常常伴随着视野缺损的情况,因此视野检查也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中央和周围视野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视野缺损。
青光眼患者的视野缺损通常表现为边缘模糊、缺损区域等异常情况,因此视野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青光眼患者的视野损伤情况。
四、角镜检查。
角镜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角镜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前房角和房水排出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房水排出受阻的情况。
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通常表现为闭合、狭窄等异常情况,因此角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综上所述,眼压测量、视神经检查、视野检查和角镜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手段。
通过这些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青光眼患者,并且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广大患者和医生能够重视青光眼的诊断工作,早日发现并控制疾病,保护视力健康。
青光眼临床表现及分期1.临床前期:一眼已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另一眼前房浅,房角窄,但眼压正常,无自觉症状,属临床前期。
2.前驱期:在急性发作之前,患者往往在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之后,感觉有轻度头痛、眼胀、恶心、视朦、一时性虹视,休息后自行缓解,称为前驱期。
以后这样小发作越来越频繁,最后终于急性大发作。
3.急性发作期:(1)症状:由于眼压突然上升,患者突然感到剧烈的眼胀痛、头痛。
视力显著下降,仅眼前指数,光感或无光感。
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可伴有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颅内疾患。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加以鉴别。
(2)混合充血明显,伴有结膜表层血管充血怒张,有时有轻度眼睑和结膜水肿。
(3)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有时上皮发生水泡,知觉减退或消失,角膜后可有色素沉着。
(4)前房甚浅,前房角闭塞。
房水中可见细胞色素颗粒飘浮,甚至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5)瞳孔散大,呈竖椭圆形,对光反应消失,是由于支配瞳孔扩约肌的神经麻痹所致。
因屈光间质水肿,瞳孔呈青绿色反应,故名青光眼或绿内障。
(6)眼压急剧升高,多在6.65kpa (50mmHg)以上,最高可达9.31-10.64kpa(70-80mmHg)以上,触诊眼球坚硬如石。
(7)虹膜瘀血肿胀,纹理不清,病程较久者,虹膜大环的分支被压,血流受阻,虹膜色素脱落,呈扇形萎缩,或称节段性虹膜萎缩。
(8)眼底因角膜水肿不能窥见,滴甘油2-3滴后,角膜水肿暂消退,可见视盘充血,静肪充盈,视盘附近视网膜偶尔有小片状出血,有时可见动脉搏动。
(9)滴甘油后作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全部关闭,虹膜与小梁网紧贴。
(10)晶体的改变:由于眼压急剧上升,晶体前囊下可出现灰白色斑点状,棒状或地图状的混浊,称为青光眼斑。
眼压下降也不会消失,作为急性发作的特有标志而遗留。
青光眼斑、虹膜扇形萎缩、和角膜后色素沉着,称为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的三联征。
4.缓解期:急性发作的病例,大多数经过治疗,或者极少数未经治疗,症状消失,关闭的房角重新开放,眼压降至正常,病情可以得到暂时缓解,局部充血消失,角膜恢复透明,视力部分或完全恢复。
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导读:青光眼是怎么回事?青光眼是现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要注意警惕的是,因为青光眼而导致的视力损伤是不可恢复的。
……
青光眼疾病的发病因素非常多,虽说很多情况下的情况下疾病都有很明确的具体病因,但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原发性青光眼疾病,患者的具体发病因素就还不是非常明确,但可能与遗传,以及免疫因素有很大的联系。
*1、青光眼是怎么回事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疾病的具体发病因素并不是很明确,但临床研究发现,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几率会导致青光眼疾病,比如,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或者是免疫等因素,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警惕。
*2、青光眼是怎么回事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疾病很是常见,一般阿拉私活,凡因眼部其他疾病引起的高眼压状态,都可以称为继发性青光眼,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比如,较为常见的就是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或者是糖尿病,眼内肿瘤等疾病。
*3、青光眼是怎么回事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就是指是生来的。
一般来说,先天性青光眼疾病往往都是双侧的。
一般来说,除去高眼压之外,也还会有很明
显的眼球较正常不大的情况,另外,有些先天性青光眼疾病的患者,也还会有很明显的畏光流泪等现象。
对于先天性青光眼疾病的治疗,一般都是以手术治疗最是常见,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降低眼压和保护视功能。
但其实,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具体的治疗方案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导读: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由于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的患者占16%,达80多万人,导致单眼失明的患者占17%,那么青光眼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导致失明?下面请两位专家来为我们解答。
……问: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由于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的患者占16%,达80多万人,导致单眼失明的患者占17%,那么青光眼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导致失明?孙乃学:青光眼导致的失明是不可逆的,如图,眼球剖面图,包括:睫状体、红膜、角膜、前房、前房角、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神经。
眼球内容物对球壁的压力叫做眼内压或眼压,房水不断的生成,经循环从房角排出,形成动态平衡,如果排出障碍,眼内压就会升高,压迫视神经乳头,外界看到的图像通过视神经传导大脑,当其受压、萎缩后,就会导致失明。
如图,正常房水循环示意图,房水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循环后通过房角排出,如果房角的正常排出道不通畅,就会导致眼压升高,正常的眼压为11-21毫米汞柱。
如图,闭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图,房水从后房形成后,由于瞳孔处循环过程中发生障碍,从而向前推压红膜,引起房角的关闭、房水引流不畅,导致眼压的升高。
如图,开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图,房水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房角是开放的,但由于引流系统的异常,引起房水不能正常排出,导致眼压的升高。
佘华宁:还有继发性和先天性的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不太典型,而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则比较典型,青光眼的基本类型: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分为急性闭角型和慢性闭角型;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婴幼儿型、青少年型、伴有其它先天异常。
问:患青光眼后病人有哪些症状?孙乃学:不同类型青光眼病人的症状也不同,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就比较急,但也有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待病情发展到晚期时会出现视野缺损,视功能障碍包括视野缺损。
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野缺损的眼病,其诊断需要结合多个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以下是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
1.视神经损害:青光眼通常会导致视神经损害,表现为视盘颜色变淡、视盘
周围萎缩、视盘血管异常等。
视神经损害的程度通常与青光眼的严重程度相关。
2.眼压: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
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通常会升高,
但也有一些患者眼压正常或偏低。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3.视野缺陷:视野缺陷是青光眼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果患者的视野出现缺
损,如盲点、光感减弱、视觉模糊等,可能提示患有青光眼。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状况,对于诊断青光眼
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果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视盘周围萎缩等,可能提示患有青光眼。
5.房角检查:房角检查可以观察到房角的情况,对于诊断青光眼也具有重要
的价值。
如果房角变窄或闭锁,可能提示患有青光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诊断青光眼的基本指标,实际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先天性青光眼表现特征
青光眼最典型的症状是怕光,流泪,夜间哭啼,睡眠不好。
眼球增大,角膜增大,角膜混浊,眼压高。
如果婴儿生下来眼睛很大,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的感觉,患者往往不意识自己已经患了青光眼。
也有的会出现视疲劳,眼胀头痛,晚间看灯光周转有彩虹式的光圈,视物模糊,经过休息,症状可以消失。
有以上症状者,应该及时就医。
青光眼能预防吗?
不能。
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阅读或从事近距离工作者,光线要充足。
青光眼怎样治疗?
青光眼的治疗必须遵医嘱。
早期青光眼可用降压药物(局部滴药或口服)治疗。
如眼压不能用药物控制,则必须施行手术治疗。
青少年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
本病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不易发现,发展到一定程度部分病例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等症状。
由于发病过程比较隐蔽,因此易误诊及漏诊,误诊漏诊率高达43.7%。
患者中多数为以近距离阅读为主的青少年,恰恰是近视多发和进展年龄组,极易误诊为近视。
加之部分家长和患儿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贪图方便在眼镜店里配副眼镜了事,等到发现为时已晚。
目前青少年中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二者往往合并存在。
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又特别易感,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青少年性青光眼是视神经疾病,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部分病例到晚期还可保持1.0甚至更好的视力,因此切不可以为视力好便万事大吉。
眼压升高一般发生于视野缺损前,因此如果到正规医院测量眼压,看看眼底也许可以早期发现。
目前,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其后果之严重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青光眼很重要,尤其对于生活道路还很漫长,一切才刚刚开始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眼的内部压力—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
眼睛的房水是由睫状体的睫状突生成,储存在眼球前半部,主要功能是供给眼睛养分。
房水如不能顺利流动,则眼
压升高。
当眼压超过了眼部组织(天津254医院眼科)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神经萎缩,造成视野缺损,这就是青光眼。
为了安全和精确的原因,眼科专家现在作出青光眼的诊断前先检查四个因素。
眼压、视盘的形状和颜色、视野以及前房角的情况。
常规的青光眼检查常常包括以下两项:眼压计和眼底镜。
眼压计用于测量眼压。
眼底镜用于检查眼睛的内部,主要是检查视神经的形状和颜色。
如果眼压不正常或视神经异常,医生将进行一至二项青光眼的特殊检查:
1、视野检查。
2、前房角镜检查。
上面这些检查能够容易地诊断大部分青光眼。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
多数情况下,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压,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正常眼压,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但最重要的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视力下降一般发生在急性高眼压时,视力下降初期是由于高眼压使角膜内皮不能将角膜内的水分正常排出,结果发生角膜上皮水肿;急性持续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光感,这是因为很高的眼压严重影响了视细胞的代谢。
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
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是多因素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机械压迫和视盘缺血。
很高的眼内压迫使巩膜筛板向后膨隆,通过筛板的视神经纤维受到挤压和牵拉,阻断了视神经纤维的轴浆流,高眼压可能引起视盘缺血,加重了视神经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视神经萎缩。
由于视野缺损的产生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别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